第402章 此為亂國

大明在守舊的道路上,待的時間太長了,這個以儒家思想為主體,在士大夫與讀書人不斷加碼下,使得大明主流意識形態很保守,而且該主導優勢長期被文官群體操持著,這便導致但凡有損害整體利益的政策或設想,就會在中樞與地方形成極強的反對聲潮!

儒家思想不是糟粕。

真正是糟粕的,是打著儒家思想的旗號,方便為自己謀取利益的群體!

可怕的不是思想。

可怕的是人!

人吃人的現象,不管在任何時期下,任何背景下,都是極為殘酷且現實的。

朱由校恰恰是看透了這一點,所以他想推動的變革與新政,便精準的定位在舊制舊規方面,不搞轟轟烈烈的那套,不將沒有完善的新制新規,上來便強鋪到地方層面,這對底層群體的威脅太大。

朱由校想要做的事情,就是專朝文官群體的敏感處去扎,先將此前丟掉的權力,都逐步找補回來,圍繞增強皇權這一整體設想,去不斷扶持與挖掘新人,叫他們在合適的位置上不斷進取,形成新舊兩派競爭基調,不斷增加中樞財政收入,不斷打擊特權群體,不斷打擊官僚思想,待到時機真正成熟後,在將利國利民的惠政不斷擴大,以實現大明再度中興的戰略目標!

牽扯到宗祿停發與限發,以宗人府之名籌建皇明宗軍,這一系列明確的中旨特頒,一經在朝亮明,便在朝引起軒然大波,甚至該股輿情風潮,轉瞬間就壓過川貴平叛鎮壓,有司文官全都沸騰了!

“此制斷不能亂改啊,我等必須要規諫陛下,我朝何曾有過皇明宗軍,將各地宗室都聚集起來,誰知道會鬧出什麼亂子啊!”

“沒錯!哪有宗人府掌控軍隊的先例啊,倘若這樣去落實的話,那宗人府豈不掌握動搖國本之權了?”

“陛下做事太乾綱獨斷了,從宗人府籌設以來,哪怕是太祖高皇帝御極時,都沒有提出過要籌設皇明宗軍,這明顯是對社稷會產生極大威脅啊!”

“禮制宗法豈能說改就改?豈能說變就變?”

“元輔!諸位閣老!此事斷不能由著陛下亂來啊,此等率性輕斷之事,倘若不進行阻止的話,那大明還是大明嗎?!”

內閣所在,外朝有司諸官齊聚,他們情緒激動,他們強烈反對,鬧出來的動靜之大,讓內閣諸臣都倍感頭疼。

嗯。

從這些中旨頒佈出來後,朱由校便深居乾清宮內,沒有召見群情激憤的群臣,甚至連內閣諸臣都不見。

如此擺明的態度就一個,此事不管在朝引起怎樣的熱議,既然是明確的中旨,那就必須要落實。

這使得見不了天子的群臣便蜂擁內閣,甚至在此等形勢之下,午門外跪著大批的言官御史!

天子態度堅決,文官同樣態度堅決。

“所有的問題,都聚焦在皇明宗軍上。”

置身在此等環境下,孫承宗眉頭微蹙,側首對身旁所坐畢自嚴低聲道:“畢閣老,您對陛下的決斷是怎樣想的?鎮壓川貴叛亂的糧餉,現在算是解決了,獨靠宗祿特供便能滿足所需,可眼下的朝堂,卻對這個皇明宗軍頗為不滿。”

“本閣能有什麼想法?看朝中群臣的反應,這才是大事啊。”

看了眼群情激憤的有司諸官,畢自嚴輕嘆一聲道:“若本閣沒有猜錯的話,真想讓陛下收回成命,恐停發的宗祿,便用不到川貴叛亂上,甚至遼東鎮壓建虜叛亂,這些麻煩都會甩給內閣,甩給戶部。”

畢自嚴是一針見血的將問題指明。

眼下受皇明宗軍一事影響,朝中有司的諸多大臣們,注意力全都沒有在川貴平叛上,可有些事情,不會因為你注意力不在,就會朝著好的一面發展啊。

現在這個時候,已有大批的人和軍隊分批離開京城,或赴漢中,或赴貴州,圍繞川貴土司叛亂而動。

像順天府尹孫傳庭,已跟新任府尹韓一良交接好,統籌著軍務院外派督糧前指,朝陝西下轄漢中府進發,與之一起離京的,還有曹文詔、周遇吉、孫應元、黃得功統領的四衛營,而有司所不知的,還有一批年輕武將同行,如虎大威、猛如虎、高迎祥、張獻忠、王自用這批人。

上述這些將校群體,憑藉當初援遼一戰,得以在京營授予軍職,多是遊擊將軍一級,而他們此次離京,趕赴到漢中府隨時參與平叛,只要川貴平叛能鎮壓下來,那他們只要立下戰功,就能得到相應的提拔與獎賞!

甚至因史永安離任協理京營戎政,孫傳庭離任順天府尹等,也讓範景文、韓一良等一批帝黨擢升新職,如果沒有皇明宗軍一事,那他們想要接任新職,恐必將備受非議與質疑,可是現在呢?

根本就沒有人在意他們了!

陛下啊,您這是想引爆朝堂嗎?

揣摩到一些想法的畢自嚴,看著眼前群情激憤的諸官,看著被圍住的內閣首輔朱國祚,次輔錢謙益,他的心底生出感觸。

當下聚在內閣的諸臣,除了那批沒有派系的,還有東林黨,齊楚浙黨等派,這是天啟朝以來,首次沒有彼此牽制,為了同一件事情而聚在一起,闡明他們各自的觀點和立場。

坐著的內閣首輔朱國祚,第一次這般被動與無助,聚在這裡的有司諸官,一個個闡明各自的立場與觀點,講什麼的都有,根本就沒人想聽內閣說什麼。

“夠了!!”

一直沉默的王象乾,此刻拍案而起道:“諸位要講的,首輔及我等皆已知曉,內閣不是菜市口,像諸位這般亂糟糟,禮制何在?規矩何在?真要想規諫天子收回成命,避免社稷出現動亂,那便向通政司呈遞奏疏,內閣會受理這些奏疏,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圍堵在內閣你一言,我一語,若都像你們這樣,那要內閣何用?!!”

說的好!

畢自嚴看著不在鬧騰的諸官,心底忍不住讚許起來,眼下就是要控制住局面,即便是要解決皇明宗軍一事,那也要有章程才行,若人人皆這樣的話,那堆積的朝政還處置嗎?

其實在畢自嚴的心中,對於宗人府特設皇明宗軍一事,倒是沒有特別大的牴觸,甚至還頗為認可,畢竟以此為由頭,籠絡住各地的宗室,這樣朝廷停發宗祿,才不至於引起太大的反彈。

只要能將建虜叛亂,土司叛亂解決,那朝廷就能迅速調整回來,只是畢自嚴所不知道的,是宗祿既然停發與限發,那朱由校就從沒有想過再發給那幫親王、郡王等,畢竟這筆銀子用到別處,遠比叫他們享受要強,待到皇明宗軍真正形成戰力時,圍繞海外移藩的謀劃就能逐步展開了……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天作有雨人作有禍別做靜靜的待著

使用者36882082

徐三爺,你的夫人王小姐好像變了

F寶

夢穿異世

餘季葉

我向往的一生

河裡螃蟹

最好的我們,不止於盛夏

搗蛋熱乾麵

桂南邊陲靈異錄

唄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