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友從李忠口中得知寧平的事蹟,決定和寧平聯手,共同打造屬於平民的安居家園。

當然,打造平民家園,並非一無益處,這個舉動至少能感動政府,獲得政府的政策支援,更能得到當地百姓的好評,進而提升企業形象。

將李友接到齊市迎賓館,黃山按照寧平的安排,通知了齊市城建局長劉中和齊市東城區區長明志,前來賓館會議大廳等候。

寧平等人,遠遠地便看到了他們等候的身影。

劉中腿快,自然做了寧平的臨時車童,而黃山則落後了一步,也見機行事,充當了李友的車童。他知道,寧市長親自迎接的客人,一定得重視。

當下眾人見面寒暄了幾句,握過手後,便進了早已做好會務準備的齊市迎賓館會議大廳。

明區長預先得到了黃山的點撥,材料準備得很充分,重點談了區內城中村東街上的情況。

果然,李友一聽,很感興趣,提出要去現場走走。

於是,寧平、劉中、明志一行人便陪著李友驅車到了東街上。

這是一個青磚砌牆的老街道,小巷很破舊,是典型的城中村。

更主要的是,小巷裡還有很多泥漬,應該是雨季過後的產物。

很多老房年久失修,顯得很危險,牆壁上斑斑駁駁,讓人彷彿穿越到了清朝。

一行人繼續前行,發覺有幾個小巷還有積水,估計是地下水道容量不夠。雨季過後,地下水道的水不能及時排出,便造成了這個局面。

寧平皺了皺眉頭,心想,這個小巷還真成了雨巷了,只是再也沒見到打著小雨傘的詩一般的美麗而古典的青春少女了。

越往前走,積水已及足踝,好在黃山等人早有準備,隨身帶了雨鞋,才能勉強過去。這條小巷,牆壁上泥漬清晰可見。

轉了一圈下來,寧平有了一種說不出的沉重感。

前段時間,他忙於招商引資,就像救火隊員一樣,哪裡有情況就哪裡去,一直沒時間來這個地方看看走走。

現在一看,才覺得形勢逼人,這一帶必須改造了。要不然,再一個雨季下來,這兒的百姓便無家可歸了。

回到市政會議室,寧平組織參觀人員就此談談看法。

李友道:“現在那裡的居民樓應該馬上改造了,要不再下暴雨,可能就會有危險了,只要你們將拆遷工作做到位,我們可以馬上投資。”

劉中道:“拆遷是個大難題,很難滿足百姓的訴求。如店面或地皮的補償問題,這是問題的關鍵。”

明志也嚴肅道:“由於拆遷引發上訪事件不勝列舉,所以此事要慎重。”

寧平一聽此言,臉色不那麼好看了,他正色道:“正是因為有困難,才要我們這些公務員去做工作。”

劉中和明志便互相看了一眼,不再說話了。

誠然,他們是丁副書記一線的人,才不想為此事賣力。

由於意見不統一,寧平暫時沒和他們多討論,只是說,你們回去再醞釀一下吧。

這個討論會沒達成什麼實質性的意見。

散會後,李忠道:“看來那兩位不太好使喚呀,在齊市要做點好事都很難呀。”

李友誠懇地說:“寧市長,只要你們做拆遷工作,我們公司可以給百姓合理的補償,如可以每戶補償一個店面,我們甚至可以先做好板房來,讓拆遷的居民有一個臨時的落腳點。建築好居民小區好,將給居民補償相應的樓層套房面積,讓每家都有房子住。”

越秀酒樓內,丁副書記正在一個豪華包廂裡和劉中、明志密談。

劉中彙報道:“寧平準備改造東街居民區,丁書記認為我們應如何做?”

丁副書記詭異一笑道:“讓他折騰去,到時他可吃不了兜著走,讓東街成為他的麥城!”

明志聽了此言,也笑了一笑道:“您是說在東街改造過程中製造點麻煩?”

丁副書記笑而不語。

只是開心地說:“咱們吃飯吧,估計過幾天就有好戲看了。”

這天,寧平給劉軍打了個電話:“劉書記,您現在有時間嗎,我有一個工作要向你彙報一下。”劉軍心情很好,他呵呵笑道:“我就在辦公室,現在沒什麼事。”

“那我過來了!”寧平也不客氣,放下電話後直接到市委樓去了,市委樓和政府樓像個蝴蝶的一對翅膀,呈東西對稱之勢。不一會兒,寧平便到了市委七樓,劉軍已笑呵呵地出門迎候了,既然市長親自來作彙報,他這個書記也得作個姿態。

小方秘書很快就給寧平泡好了極品龍井,說了聲請慢用,便退了出去。

寧平喝了口茶,向坐在對面的劉軍彙報道:“前些天,我陪同京城建築公司李總,考察了東街居民區,發現那兒積水很多,房子大都是危房,東街的改造已勢在必行了。不知劉書記對此有何指示?”

劉軍想:“東街居民區改造工程是個利民工程,政府做好了工作,我這個書記有光,寧平搞砸了,板子也打不到自己屁股上。”

這樣一想,他便正色道:“寧市長,這是個利民及至富民的大好事,我支援你!”

“不過,好像城建局和東城區政府不太看好這個工程。”寧平及時給這兩個不配合自己的下屬上上眼藥。

因為這兩個人自恃有丁副書記撐腰,不把寧平這個初來乍到的空降官員放在眼裡。

他們根本不知道,寧平在常委會上有了常務副市長和常委副市長的支援,更不知道寧平還握有軍分割槽政委一票。

如果知道這一點,他們肯定會大吃一驚。

不過,即使是他們知道了這一點,他們也得和寧平唱反調,他們是丁副書記推上去的,必須事事聽從丁副書記。

要不然,便會惹得丁副書記不高興,那問題便很嚴重了。

在劉軍書記的支援下,寧平很快和李友了合作開發東街居民區的合同。

之後,寧平很快成立了東街改造工程領導小組,黃順為組長,副組長為市政府秘書長劉風同志。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寧平覺得劉風此人可用,於是在東街改選工程領導小組副組長就由劉風同志擔任,常務工作一般由劉風解決。

但每隔一段時間就得向寧平彙報一次。

這是個民心工程,寧平不敢大意。

寧平做事,向來以穩為主。但他又有一股拼勁,敢於直面困難。在黃山的建議下,他又從城建局和市政府辦公室抽調了高勁和肖依過來協助工作。

肖依原來在團市委工作工作,是個副主任正科員,她和黃山是一起考入齊市公務員,黃山考在市政府辦公廳,她則被團市委所錄取。

現在她能被寧平看中,臨時抽調到東街改造工程領導小組,那種高興非箇中人所能體會,當然,她知道黃山在其中出了大力。

高勁也是城建局的一名公務員,不過比黃山他們先考入一年,不過作為年輕人,在城建局一直是處於萬金油的角色,有好處時沒你的份,困難工作總能用上你。

這種日子的確也是難過,哪個年輕人沒有雄心壯志?問題是,熱氣騰騰的理想頭上總是被澆灌一勺冷水。

高勁想不到能有一天脫離這個環境,讓寧市長看中了他,他萬萬沒有想到,就是有一次黃山來城建局辦事,其他人都對黃山不冷不熱的,而他對黃山很熱情,讓他有了今天的機會。

現在還有很多權力部門存在“事難辦,臉難看”的情況,當時黃山只是市政府的一個小科員,自然沒什麼人理他,但高勁也許是年輕人,給了他一副笑臉,並給他倒了一杯茶,幫他辦成了事。從此,兩人便成了朋友。他這次調到東街改造小組辦公室,自然是黃山的手筆。

工作組就肖依和高勁是兩名兵,其他人都是領導。

因此兩人工作起來自然得力,他們好不容易有了這麼一個機會,因此肯定得好好幹。

在東街拆遷改造中,高勁發揮了後生的朝氣,不怕苦,不怕累,遇到釘子戶,雖然這是個安民工程,但仍有個別人別有用心,無限向政府要利益,所以也有和改造小組搞麻煩的現象。

但高勁彷彿換了一個人似的,隻身和幾個年輕的小夥子對峙,不怕對方動武,不過,他是武術世家出身,雖然他不太愛好武術,一心考學,在父親的影響下,還是學到了一定的武功基。

因此,和幾個手持木棍的釘子戶來硬的,也並不吃虧,硬是讓釘子戶答應拆遷。

有些人就是這樣,就是愛用最簡單的方式解決問題。

這一點很是讓寧平欣賞。

肖依和高勁也配合得很好,肖依擅長說理,有磨的耐性,遇到喜歡講理的拆遷戶,她便巧舌如簧,說動他們拆遷,不過,政府不僅給拆遷戶補套房,還根據拆遷戶佔地面積給予店鋪補助。這個交易划得來,如果不改造,東街小區很可能會倒掉,那就什麼都沒有了。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都成首富了,十年前寫的歌才火

一己之見

九鬼十相

每天堅持一點點

誤入豪門:總裁秒變炫妻狂魔

欣夏

以武之名

奮起的小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