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芳華尋到皇后,“皇后娘娘……”

皇后制止了她接下來的話,沉聲道:“跟我去永壽宮。”

永壽宮是當今太后的居所,而太皇太后則居於福慶宮,雖然已耄耋之年,滿頭銀髮猶如一位老壽星,早已不管宮中之事,甚至就連太后都很難見到她。

即便是在陛下的萬壽節或者是除夕宮宴,也都好些年沒露面了。

陳芳華見皇后娘娘的舉動,心頓時沉到了最深處。

走出鳳儀宮,皇后娘娘拉著陳芳華上了鳳鑾,轎攆一路往永壽宮去了。

途徑兩處宮殿,裡邊都是女人的哭喊求饒,聽的陳芳華身上汗毛倒豎,恨不得捂住耳朵。

皇后大概是察覺出了她的心悸,摸著她的頭,輕聲笑道:“別怕,太后會護住咱們的。”

讓後宮裡的女子,為一出身尋常的宸貴妃殉葬,陛下也真敢想。

雖說大盛朝一直都是殉葬制度,可在這皇宮裡,能用后妃殉葬的,只有歷代帝王。

宮裡的女子為何發了瘋的想得到陛下的寵愛,除了生下個兒子有機會問鼎天下,最重要的一點,帝王駕崩後,無子的后妃都需要殉葬。

皇后除外。

她乃大盛皇后,後宮之主,天子髮妻,斷沒有殉葬的道理。

莫說皇帝不敢,真要這般做了,謝家的江山恐怕都要易主。

理由很充分,有違人倫,天理不容。

鳳鑾停在永壽宮,皇后帶著陳芳華入內。

“見過母后。”

陳芳華在皇后身後跪下,“參見太后娘娘。”

太后看著她們倆,含笑讓她們起身上前,拉著皇后坐在身邊。

“知道你要過來,還沒用早膳吧?正好我也沒用呢,咱們一塊兒,這丫頭也過來吧。”

陳芳華笑著福身:“多謝太后娘娘。”

“哎,你們能來,我高興還來不及呢。”在這宮裡,太后娘娘過得也是寂寞了些,好在皇后經常往永壽宮跑,也經常會帶著陳芳華過來。

其他的后妃一門心思的想得到陛下的寵愛,誕下皇嗣,可沒那心思來陪著她。

三人誰也沒提及前朝和宸貴妃的事情,圍坐在餐桌前,邊吃邊聊,和其他宮裡比起來,外邊腥風血雨,這裡則歡快悠閒。

與此同時,皇帝頒佈聖旨,因宸貴妃薨逝,勒令天下守孝三年。

此道詔令一出,莫說是世家,就連尋常百姓都覺得離譜。

那只是區區一個貴妃,憑什麼讓他們守孝三年。

先帝駕崩後,天下也不過是茹素三個月。

文武百官以及世家那邊對此紛紛報以譴責,朝中宰執以及六部官員紛紛上奏,言及種種有違祖制,堅決不能放縱。

永壽宮這邊也聽到了拿到聖旨。

陳芳華心裡有很多的話要問,反倒是太后和皇后一副不在意的態度。

大概是看出了陳芳華的心思,太后笑道:“倒是難得聰明瞭一回。”

陳芳華規矩的坐在下邊,沒敢問。

皇后附和著點頭,“母后覺得,他們會怎麼選?”

“三年。”太后擦拭著眼前的黑色棋子,“那些人熬不住的。”

“這般看來,宮裡可就能清淨許多了。”皇后輕抿一口茶,“以前著實熱鬧了些。”

“先帝再世時,宮裡的后妃也不過三四十人,你的確比我那時候累多了。”

太后將黑子丟到罐子裡,繼續說道:“百年之後,你可有怨?”

皇后捏著杯蓋,輕輕捋開碧綠的茶葉,笑道:“母后別擔心我了,我不在意的。”

太后輕拍皇后的手背,不再說什麼。

陳芳華卻多多少少聽明白了。

皇帝心裡明白,朝臣是絕不會答應他讓后妃為宸貴妃殉葬的。

所以,他又頒佈了一道旨意,讓天下為宸貴妃茹素三年。

對很多老百姓來說,吃素三年問題不大,畢竟想吃肉也沒那個條件。

可讓世家朝臣吃素三年,等於是要了他們的命。

皇帝提出了兩個條件,只看在那些世家和朝臣的心裡,是吃肉重要,還是女兒重要了。

“你覺得呢?”太后的聲音,將陳芳華的思緒拉了回來。

她抬起頭,見太后正笑吟吟的看著自己,忙站起身來。

“妾覺得您二位的想法是正確的。”她恭敬回答。

女兒不重要嗎?

在世家高門,女兒豈能不重要,畢竟可以成為聯姻的工具,自小都是精細教養的。

可宮裡的女兒似乎不重要了。

皇帝遲暮,本就沒幾年可活,宸貴妃一死,皇帝也算是去了半條命。

那些后妃之前懷不上皇嗣,以後更不可能了。

沒有皇嗣的女兒,新帝繼位後只能在宮中做個太妃,除非太后憐憫,可放她們出宮。

然大盛朝被放出宮的太妃,多是被家族打發到莊子上自生自滅。

難道要留在家中伺候著?

本來日子過得舒坦,突然多出來一個太妃捧著敬著,誰心裡能高興了。

陛下一死,這些女兒對他們來說,幾乎就是廢子了,沒了用處。

兩個選擇,孰輕孰重,似乎一目瞭然。

陳芳華不在意日後能否尋到幸福,她進宮的目的就是為家族撐腰。

只要她在宮裡活得好好的,陳家就不會被人欺辱,這便足夠了。

她自來清楚要的是什麼。

皇后唇角掛著笑,對太后道:“也是我沒有兒子,不然定要讓這丫頭做我的兒媳婦不可。”

太后只是笑,沒有說什麼。

“只有聰明人,才能在這深宮裡活得長久。這丫頭性子通透,可惜了。”

陳芳華卻不這麼看,“不可惜,若不進宮,如何能遇到皇后娘娘。”

“母后您聽,說話就是熨帖。”

太后道:“你有福氣,走到這一步,身邊還有這丫頭陪著,母后當年倒是想和你皇祖母湊在一起過日子呢,可惜你皇祖母只喜歡吃齋唸佛,別提多嫌棄我了。”

“皇祖母那性子,真的要成菩薩了。日後我帶著這丫頭和您住在一起,天天陪著您說話。”

“行啊。”太后來了精神,“我等著。”

前朝君臣爭論了數日,最終茹素三年改為三個月,而後妃落得個殉葬的下場。

這期間,倒是有禁軍尋找陳芳華,最終尋到了永壽宮,被太后娘娘簡單兩句打發了。

若只有皇后,定然是護不住陳芳華的,可面對著天子生母,當朝太后,禁軍只能離開,陛下都不敢強硬。

那些結局已定的后妃,此時只剩下悔恨。

**

秦鹿這邊得知宮裡死了一個后妃,卻要求全天下茹素三個月的時候,不免有些生氣。

為了健康,她可以要求自己吃素。

但是,決不能是別人強制性的讓她當兔子。

被全天下百姓供養著,死了個女人還得要求全天下吃素,天底下就沒這樣的道理。

也是在這個時候,秦鹿才知道,大盛居然有人殉,簡直惡毒至極。

“兒子,人殉是極其惡毒的制度,日後你可千萬不許效仿,否則就算是你死了,老孃也得把你的墳墓給炸了。”

韓鏡:“……”

沒錯,這才是親孃。

世家貴族死後,都會著人殉葬,為的就是死後去了地下也有人伺候。

曾經韓鏡也規劃過自己死後的事宜,人殉就在其列。

自大康開始,就有殉葬制度,這是獨屬於權貴的特例,至今都近千年了。

如今被母親這般說,他沒有反駁,只保持沉默。

“兒子,切記,眾生平等。”這是秦鹿始終堅持的硬性觀點。

“自古但凡一個王朝的坍塌,其根本原因是與百姓背道而馳。就如同你娘我,看不慣這個吃人的世道,所以才想著推翻這座腐朽的江山。有一個我,將來必然會有千千萬萬個我,天下不是君王的,而是屬於所有百姓的。”

韓鏡斂眉,輕聲道:“孃的意思是,日後民間可能還會有人造反?”

秦鹿沉默了許久,才笑罵道:“少給老孃玩心眼兒,滾一邊去。”

韓鏡無非就是開個玩笑,畢竟母親的表情太嚴肅,他不適應。

在他心裡,母親應該是個整日悠閒自在,笑容不羈的人,能和他嬉笑怒罵,天南海北閒聊的人,太嚴肅不適合他的老母親。

腳步輕快的離開,關門的時候,探著小腦袋,道:“孃的話兒子都記著呢,為了兒子日後不走錯路,娘可得長長久久的活著。”

“呵,老孃肯定死在你後頭。”秦鹿翻了個白眼。

韓鏡嘿嘿一笑,“如此再好不過了。”

在二樓休息區,探頭看向窗外,正巧婉娘從廚房出來。

“婉娘,中午做個豆腐丸子。”

婉娘抬頭瞧見小公子,揚聲應了下來。

她算是發現了,夫人和小公子都喜歡炸丸子。

不僅僅是這兩位,家裡的其他人也特別好這口。

所以地裡採摘了新鮮的蔬菜之後,她總會做上滿滿的一大盆炸丸子,主院裡的人少,吃不了多少,反倒是那些孩子們總能吃的滿嘴冒油。

“皇帝最喜歡的妃子沒了,要求天下茹素三個月,這段時間儘量做些素菜。”

“……”婉娘心裡想罵娘,“知道了公子。”

可是能怎麼辦,宮裡都發話了,天底下有幾個敢反抗的。

秦家的伙食好,即便是素菜也能做出花來。

說到底,素菜終究是素菜,不能代替肉類。

工坊那邊,是最勞累的地方,所以這三個月,她得多做些菜了,省的那邊吃不飽,耽誤幹活。

回到廚房,招呼那些弟子道:“都忙起來,中午炸豆腐丸子吃,樊林先別急著去祁州,宮裡那邊要求茹素三個月,入了夏再去吧。”

樊林點頭,問道:“師父,宮裡有人去了?”

“是啊,陛下最喜歡的貴妃去了,大盛朝所有人得茹素三個月。”

廚房裡的這些弟子心裡都覺得奇葩,這又不是國喪。

皇帝駕崩,須得天下縞素。

文武百官極其家眷須得素服二十七日,軍中還需要十三日。

天下百姓三個月內不得穿戴華服環佩,也不允許婚嫁,宴舞更是禁止。

單純的皇帝死了,他們可能不會覺得有什麼,畢竟自古以來皆是如此。

可一個寵妃,就得讓天下人為其守孝,難怪死的那麼早,福壽生生的折騰沒了。

皇后都沒這待遇。

心裡怎麼想的沒關係,誰也不會傻到在嘴邊唸叨。

如果沒有這一出,或許大部分人會覺得紅顏薄命,現在皇帝做的這些事,只會讓人覺得活該。

廚房的弟子們忙活著炸丸子,婉娘則單獨煎了一盤炸豆腐,上面淋上調製的醬汁,口感特別好。

炸豆腐沒怎麼用油,所以不會給人油膩的感覺,豆腐兩面在鍋裡炸制的金黃,配上料汁,咬一口,豆香十足,與醬汁的味道特別的搭。

家裡還做的腐乳,婉娘最喜歡白粥配腐乳了,能喝兩碗粥。

書房裡,韓鏡和沈頌閒聊。

“皇帝為了那位寵妃,幾乎得罪死了世家,他在位的時間不久了。”沈頌瞭解到的訊息不多,主要家裡沒有得力可用的人,訊息閉塞。

日後真的要起事,訊息的掌控是重中之重。

趁著公子現在年紀還小,這邊倒是得多培養些善於蒐集訊息的人才行。

如果秦家的酒樓能徹底鋪開,訊息的渠道就算是有了門路。

這點韓鏡是知道的,別說在位了,連命都不剩下多少。

“他對那位寵妃是真的喜愛,如今人死了,皇帝也被帶走了半條命,能不能活到明年還不一定呢。”韓鏡把玩著手裡的魚形玉佩,這還是從遮龍寨裡搜刮來的。

這枚玉佩是所有玉飾裡邊材質最好的,胡言登記造冊時,看到後給他送了過來,冬暖夏涼。

“做皇帝,最忌動情,須得平衡好後宮。”沈頌道。

韓鏡抬了抬眼皮,笑道:“我娘不允許我三妻四妾。”

沈頌:“……”

“日後先生有了女兒,可不要送進宮裡。”

沈頌:“……”

這個話題,不太好接。

“按照我孃的意思,世家百官把女兒送進宮,圖的是未來能夠一飛沖天,說不得將來能成為國公。而皇帝廣納後宮,也是為了平衡前朝。”

“確是如此。”沈頌點頭。

“娘說,這種情況的根結在於天下讀書人太少,但凡有才之士遍地,帝王不必為了平衡前朝委屈了心愛之人,前朝百官也不敢拿天下威脅帝王。你不高興,自可離去,總有人能代替你的位置。這個朝堂離了你,照樣轉。”

沈頌倒是覺得這個想法似乎很正確。

“所以先生,世家不能存在,尤其是如大盛朝的這幾個世家,必須得處理掉,否則咱們將來早晚也會走到這一步,尾大不掉,終成大患。”

韓鏡撐著臉頰,笑眯眯的樣子格外討喜。

“看來公子心中早有計較。”

“不是我。”韓鏡擺手,“我的想法太過刻板侷限,反倒是我孃的想法頗為新奇。我知先生於官場不甚熱衷,若是有可能,天下兒童的開蒙,希望交到先生手裡。到時候咱們在天下各州縣建立學堂,讓所有的孩子,不論富貴貧困都能有書讀。”

“如此甚好。”沈頌忍不住拍手稱讚。

雖說短時間內看不到那般盛世,只是想想就讓人覺得心潮澎湃。

為什麼平民難出高才,只因天下書籍,盡被世家壟斷,尋常人想要看本書,幾乎尋不到。

而如今想要讀書,束脩極高,先生還得看學生的天賦。

沒有天賦,有銀錢也好,若兩者皆無,基本就斷了識字的希望。

他自認學識廣博,狀元可能會有障礙,舉人卻是輕而易舉的。

可惜,他沒有背景,想跨入舉人之列,難如登天。

只因中舉後就可以做官,雖說只是地方小官,卻也能一步步的改換門楣。

他都如此艱難,更別說其他貧寒學子了。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種田,空間在手說走就走

愛吃紅糖餈粑的柳南

真千金病入膏肓,豪門大佬是藥囊

二七玖玖

鈴鐺花

小橙仔

【綜英美】追更的大大在隔壁

酒神臺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