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興十八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誰也未能料到,在短短的一年時間之內,天下竟有數名重要人物去世。自遼東太守公孫康開始,再到西朝宿將徐晃、賈詡,當今天子劉協,揚州牧孫策,無不昭示著,華夏赤縣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首先是東朝曹操,他在包圍襄平三月後,終於在四月底破城而入,繼而揮師南下,收服樂浪、帶方諸郡,至此,遼東公孫氏舊疆全為曹操所佔。曹操清點戶口,得戶十七萬,口八十七萬。於是設定平州,以長子曹丕為平州牧,又威逼高句麗、扶余等國遣使進貢,一時聲震北國,便是雲北長史府下,也有部族生出搖擺之意。

但這並不是沒有代價,等曹操八月返回鄴城時,安陽、長樂、蕩陰三縣的百姓已被劉備遷走,原本佔據的河內諸縣也盡數淪喪,損失丁口近二十萬。河北膏腴之地,一時淪為白地。而劉備還在蕩陰與鄴城之間築有新城,名曰昭昌城,宛如插入東朝心腹的一根毒刺,令人如鯁在喉。但東軍征戰半載,已是疲敝之師,眼下不宜再啟邊釁。故而曹操在加固鄴城城防之後,暫時移師向北,在邯鄲一帶屯田休整。

而在揚州,孫策遇刺的訊息迅速引起了動盪,由於孫策在死前並未確定繼承人,而孫權與孫紹都領兵在外,柴桑陷入了極大的紛亂中,不僅未能抓住刺客劉誕,甚至有大量士子外逃回鄉,繼而兩州盜賊蜂起,此前被孫策收編的雲夢水賊如祖才、劉陂等魚蝦之流,如今也趁勢作亂,吸納兵民,儼然算個人物了。

在汝陰城下的孫權先得到訊息,在幕僚諸葛瑾的建議下,他將大軍指揮暫且交給鄧當、呂蒙,令其撤圍後徐徐後退,自己則與百餘名親信輕騎南下。他走安豐、龍舒跨過大別山,繼而乘船渡過彭蠡澤抵達柴桑,來回時間不過二十日。而孫紹身在交州,就連回復的信使都不見蹤影。見此情形,孫權不禁對好友朱然笑道:“天高地遠,力不能及啊!”

拜見過母親吳氏之後,孫權又立刻與張昭、朱治、魯肅等人接洽,主持州府幕僚全數出席,給孫策出殯發喪。當日,孫權素服白冠,涕淚不已,見者見其悲慟態,不忍仰面視之。而會後,孫權又召見州府群臣,以劍斬案,揚言為兄報仇,並表示不日便將西征。同時以揚州州府的名義向西陵周瑜釋出詔令,令他前去剿滅湘東水賊。如此種種措施之下,孫權已經全然掌握了揚州州府,但能否得到孫紹及諸郡長官認可,尚是未知之數。

但相較於急劇變化的東、南兩地形勢而言,西朝面臨的問題才更令世人矚目。陳沖離開長安之前,本以為有鍾繇主持大局,西京當大體無恙。熟料歸來之時,天子一門已盡數亡盡,屍骨無存。雖然對外宣傳是天子退位隱逸而走,並在事後補齊了退位詔書,朝中猜測卻難以禁絕,讓人耳不忍聞。

劉備較陳沖早二旬回京,與段煨瞭解過詳情後,他對長子的自作主張大為震驚,將其圈禁在家,竟數日絕其飯食,任陳群鍾繇前來求情也不為所動,他對陳群說道:“小子不知疾苦,一念害人,竟不知悔過,若不叫他記得今日,以後又當如何?”

到絕食的第五日,劉燮餓得渾身連起身都覺艱難的時候,劉備才令他喝稀粥,又睡了一覺。等劉燮再次醒來,被劉備喚到堂上,他才發現有不少霸府幕僚都端坐席間,有名的如荀攸、陳登、牽招、鍾繇、諸葛亮等人都來了,顯然是有什麼重要的事情要宣佈。

劉備坐在主席上,令劉燮跪在堂中央,而後對眾人說:“我一生戎馬,可以說是名老革了,但說來慚愧,我用兵雖然老道,但卻不如曹操。為什麼能有今日?無非是八個字,寬而容人,仁以愛民罷了。縱然在戰場上多有不忍之事,但捫心自問,對得起黎庶百姓,九州萬方。”

眾人聽罷,都肅然起敬。劉燮面色沉凝,在臺下毫無表態。

劉備又盯著兒子說:“但這並非是我天性愛人,汝父德薄,愛好名利!但也知曉百萬一心,眾志成城的道理。你如此輕虐降卒,斷弄權術,是我管教無方,而將來你做了帝王,治政喪眾,又該如何?”

說罷他走下主席,令劉燮伸出左手,他突然拔劍,用佩劍迅疾斬去兒子的小指。劉燮禁不住劇痛渾身顫抖,霎時間有血流出。而周遭的幕僚們更是大驚失色,急忙上前要攔住劉備。

而劉備推開旁人,仍以長劍指向劉燮,劍尖還滴著血,只聽他嘆道:“你生來大富大貴,天資過人,眼下又過早掌權,可謂天生十全,不知疾苦。今日我就讓諸公見證,斬你一指,讓你知道殘而有痛的滋味,以後你再做事決策,就想想今天的痛吧!”

說罷,劉備就擺手令眾人出去,而後親手給劉燮包紮傷處,兩人良久無語。而後劉備又帶人去拜祭徐晃,在靈堂上灑酒嘆說:“好男子,他日再生,我願為爾銜環。”

但事情已了,人死亦不能復生,西朝必須以新的名號重申大義。到陳沖回京以後,劉備稱帝之事很快提上議程,由於名義上劉協生死未卜,故而難以直接追議諡號,此前也沒有營造帝陵的準備,故而朝中很快將此事略過,而決議效仿光武,直接推舉劉備稱帝。

是年九月,徵西將軍馬騰、鎮西將軍韓遂向霸府上表道:“今先帝隱逸,天下無主,賊亂四起,兆民塗炭。如有聖人承敝而起,雖仲尼為相,孫子為將,猶恐無能有益。反水不收,後悔無及。大王雖執謙退,奈宗廟社稷何!宜即尊位,乃議征伐。今此誰賊而馳騖擊之乎?“”劉備辭讓不受。

至十月,四府諸將合表上奏道:“王與陳相首舉義兵,輔佐先帝,而先帝不能奉承大統,敗亂綱紀,以致盜賊日多,群生危蹙。大王初征關隴,董卓喪膽;後平郭李,西州弭定;今二分天下而有其一,跨州據土,帶甲百萬,大王之功也。言武力則莫之敢抗,論文德則無所與辭。臣聞帝王不可以久曠,天命不可以謙拒,惟大王以社稷為計,萬姓為心。”劉備再辭。

而後司隸府再次上表雲:“惟王服膺明哲,輔亮皇家,勳德光於四海。格爾上下神祗,罔不克順,地平天成,萬邦以乂。應受上帝之命,協皇極之中。惟王德範遐邇,勳蓋季世,祗承天序,以敬承大位,歷數實在王躬。神執其中,天祿永終。於戲!王其欽順天命。率循訓典,底綏四國,用保季興,無愧二祖之弘烈。”劉備然之。

於是命有司設壇場於宗廟。於十一月庚午,代王劉備即皇帝位。舉火告天,祭祀祖宗,望於群神。其祝文曰:“皇天上帝,后土神祇,眷顧降命,屬備黎元,為人父母,備不敢當。群下百辟,不謀同辭,鹹曰:‘天下未定,社稷斷絕,備得萬民之睞,率破賊寇,雄極九州,海內蒙恩。上當天地之心,下為元元所歸。’讖記曰:‘幽燕有天子,西苑登潛龍。兩翼浮雲飛,彌天此太丘。’以備應此讖。備猶固辭,至於再,至於三。群下僉曰:‘漢統所在,豈能稽留?’且稱帝制,以撫人心。”

轉眼元旦,因新皇踐祚,長安和各地佈置也多了很多喜氣。到了元年(公元211年)春正月辛丑,代王劉備正式改元章武,史稱季漢,亦稱代漢。

劉備親乘六匹駿馬拉的龍輦,再到郊外宗廟告天,百官列隊朝賀。而後宣佈定都長安,封王后劉笳為皇后,世子劉燮為太子,大赦天下。

隨即大封功臣,以陳沖輔佐劉備數十載,功莫大焉。故授以丞相之職,假節鉞,錄尚書事,又賜九錫,可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位在百官之首。

劉備以關羽、張飛隨軍征戰,累有戰功,堪稱國之爪牙。故封關羽為大將軍,張飛為車騎將軍,職權雖與此前無異,但為其子女各增封邑,累有萬戶。

又為了尊崇國家宿老,封劉表為大司馬,韓遂為太保,韓融為太傅,宋忠為太宰,鍾繇為太尉、趙融為司空、趙戩為司徒,合稱七公。其中除去鍾繇外,基本是各地依附的諸侯老臣,劉備欲以此彰顯正統,收服人心,也算是下了大力氣。

而後以荀攸為尚書令,諸葛亮為司隸校尉,陳群為御史中丞,牽招為衛將軍,劉豹為執金吾,法正為中書監,崔琰為左侍中,朱皓為右侍中,虞翻為諫議大夫,皆秩為中二千石,紫綬金印,尊同九卿。

同時冊封一批列侯,諸如馬超為曹陽亭侯、張繡為漢樂亭侯,黃忠為桑泉亭侯,袁譚為漆倉亭侯、楊秋為鹽留亭侯等等,諸如戰沒的徐晃、昌豨、徐庶、劉宣、公孫瓚、竇武,乃至於早年戰沒的白波帥郭大、胡才等人,一併都有追封。

新元伊始,永珍更新,藉此時機,車騎將軍張飛的長女阿彩也出嫁了。夫婿是丞相陳沖的獨子陳璋。是年,陳沖年滿五十歲,妻子萬年公主三十一歲,董白三十二歲。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南明:每秒漲一箱泡麵朕君臨天下

河上貓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