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在北皮戰敗後,率眾倉促渡過絳水,他脫離戰場後,在東光南郊稍歇。

他想,曹操到底人少,就是已獲全勝,也需要時間休整,而如今大眾離散,如若就此回軍,恐怕河南諸州都難以保全,故而試圖派人招攬散兵,匯聚脫離的各部部眾。

他在東光一直等到九月二十九日,荀攸、法正、張飛、黃忠、郭貢、太史慈等殿後的諸將僚佐也都前來匯合。相顧左右,此前北上的同僚將佐已不足一半,其中失蹤的更有關羽、徐庶、魏延等軍中老人,劉備思之落淚,眾人也相覷無言,良久之後,才談論起當下軍事。

三日之間,帳下雖勉強匯聚了五萬殘兵,但形勢實在不容樂觀。戰敗之時,為方便逃命,兵士多扔兵甲,隨身攜帶裝乾糧的包袱與裝水的皮囊都已乾癟了,特別是幾日的逃難後,很多馬匹已支撐不住,接二連三地開始死亡,士卒們便開始殺馬取食。

劉備聞言不經嘆息,他問隨行的荀攸說:“青州之軍尚未調動,能否令泰山賊來援,固守河南?”

荀攸為難道:“明公,如今輜重盡失,糧道斷絕,後有追兵,青州無根基之地,哪裡能守?”法正也在一旁說道:“現下顧不得許多了。當務之急,正如徐從事臨別言,當先回守洛陽,令各郡駐兵回師陳留、潁川,固其根本,而後再圖復起。”

劉備極為不甘,這幾日他回想此戰戰敗,早已沒了對全軍潰散的怨懟,而以為此戰之失,乃是自己佈陣倉促,在死地與曹操決戰,故而心中多有自責,嘆息說:“可如今潰兵遍野,我若再退,豈非將兵士置於虎狼之地?他們就是想逃,也無路可去了。將來若下九泉,我當以何顏面見他們!”

有人聽得急了,勸說道:“明公何必介懷,逃回來的卒子說,聽聞關羽、司馬防、昌豨、潘勖、魏延他們都已投了賊了,明公還念著他,卻不想他們將來會把兵戈倒過來呢!”

劉備聞言大怒,拔劍起身罵道:“豎子安敢饒舌?!雲長我生死弟兄,文長我視若親子,承庶(昌豨)我意氣相投,更別說司馬公與潘公皆是長者,豈會輕易降賊!若有降者,亦是我負他耳!”

眾人聞言不敢噤聲,還是法正勸道:“明公仁德,我等感動不已,可此處絕不可守,若要等待,也還是到平原浮橋處去等吧,莫要等賊軍追擊而來,才後悔莫及啊!”

劉備註視他良久,終於頹然收劍道:“好罷,事不宜遲,也要傳信於兗州,令陳公臺帶兵來救。”漢軍就此拔營南下,為招攬更多散卒,一路上劉備在樹上繫有紅布,以此給兵卒留下訊號,引他們南下。

等行至鬲國時,劉備遇到一隊使者,原來是袁譚派來的。原來他率軍撤退之後,才發現是董承獨自率軍,可如今於事無補,董承不聽他勸阻,已與陳王劉寵率部經浮橋先行過河,直奔關中去了。袁譚作為降將,不敢有此僭越之舉,只好鎮守浮橋,迎接劉備從此渡河。

劉備聞言大悅,對使者說道:“只要顯思能守下浮橋,我定然保他富貴!”可這個訊息顯然到晚了,劉備才又走了半日,便得到曹軍出現浮橋,正與袁譚苦戰的訊息,再走兩個時辰,又得到了背後有曹軍斥候出現,似有曹軍主力南下的訊息。

劉備大為懊惱,卻知道抱怨也是浪費時間,只能不斷催促部下向南趕路。眾人連炊飯也顧不上了,只能從黃河故道上取水。河水渾濁不堪,士卒們也無可挑剔,勉強引入口中,就直接吞嚥了下去,強忍著河沙在喉嚨中的不適感,從白日一直狂奔到深夜。

大約是子時的時候,飢腸轆轆的漢軍抵達平原渡口,正好看到袁譚軍同奪橋的虎豹騎惡戰。這時的虎豹騎已經佔領上風,將北岸橋上計程車卒都趕了下來,袁譚軍多數在南岸,幾次想衝上浮橋,都被虎豹騎打了下來。

這時候,劉備也到了最危險的時刻,前面是基本佔據浮橋的虎豹騎,後面是即將到來的曹軍主力。所有的將佐都策馬上前,參與奪橋的戰鬥。孟達見此處也有步卒散落此處,並無官長指揮,都在遠處歇氣。他就打馬奔走,四處收集散兵,高呼道:“想活命的快殺過河去,曹阿瞞正帶鐵騎追過來,就要到了!”他命令所見到的每個軍士,讓他們帶弓矢長戟去爭奪浮橋。

一時橋邊眾軍雲集,兩邊對射,箭就像下雨一樣,在空中撞擊劈啪作響,屍體堆積成小丘一樣高。

守橋的虎豹騎到底人少,很快就把箭都放盡了,就撿射過來的箭又射回去。隨著還擊的力量越來越小,漢軍趁機衝上橋,把很多曹軍趕下河去。

這個時候,有一個曹軍大力士立在橋頭,擋擊衝上來的軍士。他似乎是一個豹眼豺聲的烏桓人,個頭估摸在九尺左右,比一般人高了整整一頭,真是宛如天神一般。他手裡拿著一根大棒,表面用鐵釘捆上一圈鐵板,逢人便打,任人披甲帶盔,打上就骨碎身裂,非死即傷,一時間竟將衝上來的漢軍都打退下去。

劉備急了,讓張飛上前與他搏鬥,但奈何張飛一日不得飯食,也沒有多少力氣,持戟上去對攻了幾下,竟也被逼了下來。漢軍只好亂箭攢射。插在這力士上的箭逐漸密集,就像是立起毛的刺蝟一樣,卻因為他披了兩層的厚甲而無法洞穿。這也是他身強力壯,否則常人難以承受如此沉重的鐵甲,更不用還要能揮棒殺敵了。

劉備以太史慈為神射手,此時欲要太史慈射箭破甲,孰料太史慈的五石弓早已落於半路,也無破甲箭可用了。

正無奈間,黃忠策馬躍上一處小坡,他下了馬,看著那個巨人獨自對抗漢軍的進攻,又因為此前苦戰的傷口發作,感覺體內火熱,有一點頭暈目眩。但他仍然不慌不忙地拔出一支箭,箭尖鋒利修長,箭羽的羽毛潔白無瑕,即便在黑夜中也卓然可見。

黃忠定了定神,搭上弓,等待力士轉身。這個時候,那人的臉正好暴露了出來,只一轉瞬的時間,弓弦回彈,發出啪的一聲脆響,利箭離弦而去,恰似飛翔的疾鳥,掠過黑暗的水面追尋它的獵物而去。

不偏不倚,箭鏑從巨人的左眼進去,帶著箭桿自後頸穿出,只留白色羽毛還在外面。巨人茫然地走了兩步,隨即轟然倒地,又自橋邊撲通一聲翻落到水中。漢軍將士一愣,而後歡呼雷動,紛紛湧上浮橋,不一會兒就將殘留的曹軍驅走。

劉備這才得以率眾過河。正要踏上浮橋時,忽然身後一陣喧譁,接近著一個身影飛快地奔到了他的馬前,單膝跪在泥地上,朝他俯首下拜。

劉備一驚,看那人用破布纏頭,布上有殷紅色的斑斑血痕。他右手拄著一根木棍,身上仍至著單衣,衣服上全是骯髒的泥點。他雖俯身下拜,不見面目,不過腳下的鹿皮靴卻說明他的漢軍身份。

劉備舍掉韁繩,仔細觀察此人,那人這時也緩緩抬頭。不待劉備說話,旁邊的人們都歡呼起來。

這個人竟是魏延!

原來魏延在東面衝鋒時被俘,曹軍用木枷把他系在樹林裡關押。但俘虜到底太多,曹軍看管不來,魏延乘著夜色撞倒了自己的看守,然後躲到蘆葦裡。一邊躲避曹兵,一邊不斷地用石頭磕撞枷鎖,磕得雙腕鮮血淋漓,皮都磨破了,才得以解放。之後,他一人遊過絳水,一路追尋著漢軍的足跡南下。

魏延說:“大將軍,上次在泥地裡,我實在施展不開,下此與賊軍作戰,我還願做前鋒,定為此戰報仇!”

如同隨身的武器失而復得,劉備一把拽住魏延的衣服。想起當年他十五歲時,就跟隨自己左右,現在已經鬍髯滿頜,儼然是個男子漢了。一時悲喜交加,不知該說什麼話才好,只能狠狠地抓住魏延如熊一般寬闊結實的肩頭。

眾人聽他說從曹軍營中跑出來,便問他漢軍殘部的近況。魏延也確實打聽了些,他說:潘勖和司馬防應當是真降了,昌豨說是降而復叛,不知蹤影,而關羽被俘傷重,曹軍正在醫治,而徐庶、張羨等人應當都已陣亡。

劉備聞言沉默不語,他打斷了魏延的陳述,對眾人說:“先過河吧,不然曹軍就將追上來了。”說罷翻身上馬,走在眾人最前頭。可走到浮橋中間時,聽著腳下河水汨汨的聲音,劉備不由回看黑夜中的北岸,那是他的傷心之地。

一陣巨大的茫然與悔恨擊中了他,這些時日來壓抑的不安與焦躁也油然而起。劉備忽然一陣頭腦空白,眾人見他在馬上身形搖擺,忽然間墜落下來,直直掉入水中。魏延大吃一驚,連忙自橋上跳入河中,在劉備溺水前抱住了他的肉身。

劉備恍然聽到橋上一陣喧譁,漸漸歸於虛無之中。

(亢龍有悔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霸道小王爺

Wjr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