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三人途經半道,迎面碰上了那日作為引路人的慈眉小僧。在那座高聳的浮屠塔前,互相寒暄了幾句後,慈眉小僧便把在禪房內的玄清等候已久的客人迎到了塔裡。

看著兩旁的古樸佛雕,暗沉的燈光影影綽綽,有一種使人不得不莊重小心起來的壓迫感。特別是在踏上通往上層的木梯時,階上間或會發出的“吱啞”聲,生怕此聲音會驚擾到修行者的清幽,迫使來客幾乎都是踮著腳尖行路的。那慈眉小僧見那三人如此拘謹,也笑著勸解道:“無須如此收斂,遵循自然即可。”這才讓三人放寬了心。

及到第二層,循著窄小的過道,慈眉小僧推開了其中一扇門,門內佇立著一位老邁的和尚,正杵著根普通的木棍憑窗細覽塔外之景,此人正是玄清。慈眉和尚上前合掌躬拜,道:“方丈,白少俠他回來了。”

玄清聞後,旋即側過身,用他那雙依舊臃腫的眼睛,瞧向門的方向,默然點頭應承。慈眉和尚隨即又躬了躬,講道:“我這就去準備午膳,請各位在此靜心詳談。”話畢,他便走到門外,把木門也順手闔上了。

玄清手中木拐“咚咚”捶地而響,緩慢地走到位於禪房中央的方形矮桌前,將木拐隨手棄在旁邊後,箕踞著坐到了禪氈上,開口迎著來客:“請坐吧。”來客們皆分別在地上尋到三個氈子,坐到了方桌的其餘三個空位上。當中,白鳳與玄清面對著,身後便是木門,左手邊是正作跪姿坐態的慕容嫣,右手邊自然便是那“野小子”楊德清了。

昨夜被叢林狼折騰了一夜的白鳳、慕容嫣,正要向玄清討個解釋。白鳳適才解下龍鳴劍,欲向玄清表露心中不解之際,卻讓玄清來了招“先發制人”。這老和尚藉著楊德清的來到,故意扯開話題,似是不願說起關於龍鳴劍的事情。

“德清,你可算是來了。你要是再遲幾天,這廟裡的和尚就只能靠著那壇‘醃白菜’過完這個月了!”玄清戲謔著,同時又瞥了面前的少年幾眼。

“方丈,不會吧?”楊德清道:“廟裡的伙食有這麼差嗎?”

“唉,山上的廟就是這樣,沒辦法種太多糧食啊!”玄清答道。

白鳳趁這二人談話的間隙,欲將話題引回龍鳴劍上,便把劍用雙手捧了出來,問玄清道:“玄清大師,這劍……”話到中途,竟被這老和尚不懷好意地打斷了。

“小子,沒見我正和別人聊天呢?”玄清訕笑著,又向一臉狐疑的楊德清道:“最近你同你老爹收成還好吧?”

“方丈,我們呢爺倆兒過得還行。在狩獵方面,亦是遵照方丈的教誨:‘不殺生孩子的,不殺小孩兒’!”楊德清不覺有任何異樣,依然自顧自地說天談地。

“嗯!”玄清滿意地點頭表示認同,之後又持續了片刻的閒聊,將面前的白鳳完全冷落在旁。

噩噩無言的少年只能將目光放在受傷的左手,以及那把破損的寶劍上,心裡認為或許這也是玄清對自己的考驗。藉著這樣的想法來說服自己,靜靜地坐在一邊。慕容嫣瞧見白鳳如此模樣,心中對玄清之怨氣更甚從前,只恨對方是個年邁癟小的老頭,以致自己不可以隨心發洩情緒,只能隨著白鳳一起,繼續看似端莊地坐在遠處,聽著那老和尚說經傳道。

從為何出家人不能殺生說起,到警告世人亦不可濫殺,其實就是在闡釋一個關於生存的哲理:人的身體就像是火爐,糧食就是燃料。若是燃料放多了,那樣火爐便會越燒越旺。直至有一天甚至將火爐也燒著,那樣就得不償失了。老和尚玄清像是在考驗白鳳的耐心,又像是在作些別的打算。總而言之,他藉著與楊德清談話的契機,將時間往後推移了少時,直至某個人的來到,才讓這略顯沉悶的佈道終止。

“咚咚……”兩下扣門聲從白鳳背後傳來,只見玄清頓時止了話語,喜上眉梢,對著門外的某人道了聲:“請進吧!”

木門應聲被人從外推開,一位頭戴草帽、身披蓑衣,整裝待發的男子駐於門前。他一手合掌置於胸前,一手杵著那支令人直覺熟悉的禪杖,在他躬腰行禮時,杖上的金漆佛鈴不住地作響。

“覺心,你來啦?”玄清語重心長道。

門前的覺心頷首應允,道:“是的方丈,小僧已經想好了,如今應約前來向方丈辭別。只是,有一件事情,想請方丈幫個忙……”說罷,這大和尚便將自己足以佔據整個門口的身軀讓到一旁,一位面掛輕紗,姿態玲瓏的苗人姑娘出現在眾人面前。覺心繼續說道:“這位姑娘,請方丈替我照顧好她!”

“為什麼呀!”夢蝶質問道:“讓我隨你一同旅行,走到哪算到哪,我們以前不都是這樣嘛?”

“是夢蝶姑娘嗎?”玄清問道。見那苗女點了點頭,他便接著道:“此行危機重重,況且這只是關乎覺心自身的修行,與旁人無關。若是牽連你受苦受累,那可就不大好了呀!”

“我不怕!”夢蝶悲慼道:“這一路走來,什麼苦我沒吃過?”

“夢蝶,你就在這裡等我回來吧!如同方丈對小僧所言,從我下殺手從太平道手中救你出來的那天起,我的修行之路方才被開啟。若不走完這條‘修羅之道’,這一輩子,我都將無法從中脫離,真正得道!”覺心瞪著自己的圓眼,無奈道。夢蝶聞後,緘默不語,只是站在原地看著十指交纏,鳳眼迷茫。

玄清見狀,適時地戲謔道:“覺心吶!老和尚我怕這小廟容不下夢蝶姑娘啊!我見山下燕子鎮上不久前去世了一位大夫,不如就由老和尚我替你引薦引薦,讓夢蝶姑娘在山下當個‘苗大夫’?”

“夢蝶,你覺得怎麼樣?”覺心謹慎地問道。

“我都依你……”

“好!”覺心當即搜了搜全身上下,將身上僅有的銀兩都拿了出來,給到夢蝶,說道:“這些錢你拿著,我已經用不著了,在山下好好生活,遇事不順就上山來找玄清方丈,他一定會幫助你的……”

一個呆頭和尚,正對著對一個苗人姑娘說著關於分別的殤言惆句。在場的白鳳、慕容嫣,以及楊德清三人算是開了眼界。雖不知當中有何淵源,但總覺得會跟那些人們時常歌頌的生生不息的感情有關。

門前的兩位互相話別後,又各自向玄清跪拜了三回,然後才同屋內幾人正式道別,離開了浮屠塔。

“哈哈哈……”在那兩人離開不久,玄清便不禁開懷大笑起來,譏諷在座的幾位道:“你們肯定不知道怎麼回事吧?特別是你,白少俠。”

白鳳回道:“在下願聽方丈詳述!”

“覺心此次旅行,同你師父,以及你手上的龍鳴劍都頗有關聯。”玄清緩緩講道:“想必白少俠也知道,‘白蛇仙人’並沒有把劍扔下懸崖了吧?”

“是……”白鳳呢喃著,似乎不願承認自己被欺騙了。一旁的慕容嫣卻是反常地激動與失禮,一副肅殺的表情望著玄清,責備道:“老和尚,你可把我們害苦了!您看看鳳哥哥的手,讓野狼咬成什麼樣子了!”

“慕容姑娘稍安勿躁,老和尚也是奉老朋友的話語做事啊!”玄清道:“當年,你師父獨自上山,其一是為的將劍贈予老和尚我,並囑咐老和尚定要將這把劍交給配得上此劍的人。老和尚當時心裡嘀咕,若是讓某些江湖草莽得知寶劍‘龍鳴’淪落此地,定會發生一場腥風血雨的奪劍大戰,於是便將劍轉贈予當時在山上清修的萬燈鎮石家老家主石宏圖保管。誰知造化弄人,這劍居然回到‘白蛇仙人’的徒弟手裡了。只是徒弟也不能有例外,你配不配擁有此劍,還需經過老和尚的考驗啊!”

慕容嫣被這一番解釋弄得面紅耳赤,自知錯怪好人,心裡又不想承認此事,就辯駁道:“可是……劍都毀成甚樣子了,根本就不能用了呀!”

“是啊方丈,劍毀成這個樣子,還未斷裂崩刃已是萬幸!”楊德清觀摩著寶劍,應和道。

玄清看著白鳳冷峻堅毅的眼神,恍若又看見當時毅然棄劍的老朋友,面上多了一抹溫馨的微笑,接著講道:“寶劍之所以為寶劍,除了在於它削鐵如泥、銳利無比之鋒刃外,還在於它能抵禦一切不利的韌性。所以,它的主人也一定要具備相似的品格。這一點,我在白少俠身上已經看見啦!”

“老和尚,既然有‘其一’,那必會有‘其二’。為何會說覺心的旅程會同師父相關?”白鳳問道。

“呵呵。”玄清答道:“其二,‘白蛇仙人’的到來,是為了警告老和尚我。多年前從這寺廟裡出逃的一位叛僧,日後會成為禍害人世間的大患!那名叛僧,便是如今太平道的天師,大齊之國師,司馬荼。”

“如此說來,這位太平道的天師,曾經是玄清大師的徒弟?”楊德清驚詫道。

“不錯,那確是老和尚曾經的徒弟。他四歲就能朗誦經文、六歲業已通讀廟裡的所有經書,是個不折不扣的奇才。只是行差踏錯,命運為之,令他偏離了正道。直至‘白蛇仙人’的來到,我才知道自己居然孕育了這樣一個‘毒蛇’!”玄清悲憫至極,繼續道:“據白少俠的師父所言,當時他才遭司馬荼的毒計迫害,脫離了大齊朝廷,又恐那條‘毒蛇’將來為害人間,便前來拜託老和尚出面收服他。唉,可惜當時的我不以為然,時至今日,終嘗惡果……”

白鳳講道:“如此說來,師父他曾是朝廷中人?而覺心此行,便是玄清方丈您為了彌補過去的錯誤,才將手中禪杖交予他的?”

“不錯,覺心將代替我,用那清涼寺代代相傳的‘伏魔杖’,將那些邪魔歪道一一剷除……這不僅是為了老和尚自己,同時也是覺心自身的修煉,更是為了普天之下所有的善男信女!”玄清說罷,伸手將龍鳴劍要了過來,他看著劍上的磨損,講道:“此劍並非不可修復,去找尋那鑄劍者吧!從他身上,或許能得知更多關於你師父的訊息。”

“您是說,元封子?”慕容嫣話畢,又同白鳳對視了剎那。

玄清點頭回應,當即手書一封推薦信,交予白鳳。此時準備午膳的慈眉小僧又捧來飯菜,幾人便一邊就著粗茶淡飯,一邊談論著關於元封子的事情。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寂靜荒村

祈鹽

女穿男之他又又又真香了

與予潮生

剛突破元嬰期,你讓我上大學?

太讓人生氣啦

與你擁抱月亮

南八六

他的樣子

愛寫作的安魚

我或者作者的白月光

流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