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你來的真早。”

紅地毯走完後,進入內場,馬丁帶著人迎了上來。

這一次【碟中諜】電影,裡面的導演,編劇,男主,女主,配角太多CAA公司的藝人了,所以馬丁不得不來。

“我很討厭等待啊,馬丁,所以懶得等後面了。”

秦動鬆開摟著伊麗莎白腰間的手,對著馬丁點下頭,眼神四處看著內場內的狀況,明星是來的很多。

“伊麗莎白,你跟瑪莎一起去認識下圈內的人。”

馬丁看了眼伊麗莎白,支走了這個旗下的女藝人。

“好,哈尼,我先去了。”

伊麗莎白點點頭,又對著秦動說了一句,就跟著馬丁身後的經紀人瑪莎走了。

秦動目送著伊麗莎白走人,才轉頭看著馬丁:

“有人要介紹給我認識?”

主動趕走伊麗莎白肯定有事,所以才有此一問。

馬丁點點頭,表情有點不知道說,有點怪異,沉默了下才開口:

“其實也沒有什麼大事,只是這個吧,怎麼說呢,我的老朋友,老上司了。”

“我們CAA曾經的創始人,一手把CAA捧出來,只是,世事無常啊...”

“他想見見你,我也不好推脫,你看...”

說到最後,馬丁看著秦動,等待著此人的抉擇。

經紀人雖然有的可以玩弄藝人與股掌之間,但是遇到硬茬子,經紀人就是個工具人,得受藝人掌控的。

秦動眯著眼,腦子迅速轉動,CAA的創始人,離開了CAA,看著馬丁問道:

“邁克爾·奧維茨?”

馬丁沒有意外秦動能猜到,畢竟這個人說是曾經好萊塢的風雲人物一點不誇張的,緩緩的點點頭。

秦動眉頭微皺下,不明白為什麼要見他:

“馬丁,我跟邁克爾·奧維茨沒有交集。”

“而且這個人年齡也大了,現在他已經屬於日落西山的那種了。”

“難不成還以為他能把我從CAA挖過去?”

馬丁的點頭,讓秦動知道猜對了。

邁克爾·奧維茨,這個人在好萊塢歷史都可以狠狠的記錄一筆,說是傳奇人物沒有一點誇張。

1975年1月,奧維茨與四名兄弟【其中一個就是現在CAA的CEO馬丁.鮑勃】懷著複雜而又激動的心情離開了威廉·莫里斯【WMA】公司,自行成立了創新演藝經紀公司【就是CAA】。

創業初期,五人不領工資,租一間辦公室,借一臺印表機和電話,用200美元到舊貨市場把辦公傢俱買齊。

CAA先從二流主持人的日間電視節目開啟局面,與時代華納、ABC、NBC等建立了聯絡。

在熬過第一年後,五人分工進一步細化,其中奧維茨主要挖掘影星與製片人。

他每月花10天去紐約,訪問美國頂尖的文學代理公司。

最後硬是以毛遂自薦的方式結識了著名的文學代理人詹克羅,把小說《頭兒們》的電視版權拿到手。

這部戲成功銷售給CBS後,CAA的發展進入快車道。

為了擴大明星資源,奧維茨開始在同業內挖角,另一家演藝經紀公司合夥人馬迪·鮑姆不久加入奧維茨的陣營。

經過鮑姆的點撥,奧維茨對好萊塢權力結構豁然開朗,原來明星的背後還有第二隻手——律師。

透過律師管道,當時的007扮演者肖恩·康納利在1979年2月與CAA正式簽約,CAA客戶單上終於出現了超級巨星。

奧維茨此後一發不可收拾,開始對經紀行業進行徹底革新。

以往,電視臺要製作一個節目,要分別找主持人、演員、製片人、劇作家等,需要和一大批不同的經紀人打交道。

奧維茨則推出“一條龍”服務。

除了這以外,奧維茨還大幅降低佣金比例,以吸引明星。

到1980年,CAA網羅了保羅·紐曼、達斯汀·霍夫曼等奧斯卡影帝以及動作明星史泰龍等票房大腕兒,未來的巨星湯姆·克魯斯也被奧維茨挖掘出來。CAA稱王的時代開始了。

為了保證CAA自身的穩定,經紀人不會集體背叛,奧維茨精心設定了“背叛成本”:超級明星不由一個經紀人單獨負責;保證經紀人收入可觀;CAA壟斷整個產業鏈,使背叛CAA者不可能聚齊頂級資源。

同時,CAA努力營造內部的平等氣氛。

CAA的職員只有名字,沒有頭銜,辦公室都不掛牌子,會議室與接待室誰都能使用,連工資單都是按姓氏字母排列。

在奧維茨手中,CAA旗下優秀演員的電影演出費用從100萬美元漲到500萬美元,又從500萬美元漲到1000萬美元……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天文數字。

20世紀的最後十年是屬於奧維茨的。

1988年,島國電子業巨頭索尼主動找到奧維茨,希望他幫助索尼進軍好萊塢。

1989年10月,在奧維茨的運作下,索尼以34億美元成功收購哥倫比亞電影娛樂公司。

之後,一筆更大的生意找上門來,島國松下電器同樣有意進軍好萊塢,並備有上百億美元可支配資金,奧維茨向松下推薦了索尼沒能吃下的MCA。

為了完成這樁交易,奧維茨秘密而又頻繁地穿梭在島國與北美之間,為減少節外生枝,他連給公司和朋友打電話的時間都精心設計。一年之後,這樁在外人看起來不可能完成的交易完成了。

1990年9月,松下宣佈以億美元併購MCA。

奧維茨這一年也沒有白忙,交易完成後,他個人從中得到4000萬美元的酬金。

這兩樁交易奠定了奧維茨的好萊塢超級“推手”地位。

在成就CAA的同時,奧維茨成為好萊塢的超級明星經紀人,連續三年當選“好萊塢最具影響力的人”。

但他仍然想著新的挑戰。

1995年8月,奧維茨離開CAA,宣佈出任迪士尼總裁。

可惜,這次轟轟烈烈的職業轉型是一次錯誤。

1996年秋,奧維茨的五十大壽即將來臨,把奧維茨趕出迪士尼的計劃也在緊張策劃之中。

1997年1月,奧維茨被“趕出”了迪士尼,作為補償,艾斯納同意補給他億美元報酬。

奧維茨隨後再度出山,成立藝術家管理集團(簡稱AMG)。

可惜時代變遷,經紀公司領域,已經有了三座大山,邁克爾·奧維茨從新建立的新的經紀公司,並沒有揚起多大的水花。

“這誰又能知道邁克爾到底想什麼呢。”

面對秦動的打趣,馬丁搖搖頭。

他一點不擔心秦動跳槽,邁克爾·奧維茨這個曾經的夥伴,上司,已經老了,時代變了。

如果是WMA,ICM,這種跟CAA齊名的三大經紀公司之一,馬丁才會擔憂。

至於邁克爾·奧維茨的公司【AMG】算了吧。

邁克爾曾經輝煌多年,但是新世紀後,他不行了,他的AMG公司連個超級巨星都沒有,豈有本錢挖秦動啊。

“馬丁,你覺得我跟邁克爾·奧維茨有話題可聊嗎?”

秦動並不想跟無關緊要的人閒聊,這種事情不是他所喜歡的。

馬丁看了看秦動的臉色:

“好吧,秦,我會跟邁克爾說的。”

“看在老上司,老朋友的面子上,我已經盡力了。”

秦動無所謂的點點頭。

不管曾經如何輝煌,此時已經是日落西山的邁克爾·奧維茨,不值當秦動去跟他交談。

經紀公司,有CAA就夠了,想換公司也是換ICM,或者WMA這種,而不是AMG這種已經沒有前途的經紀公司。

如果秦動穿越到的時間是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那麼必然要跟邁克爾·奧維茨有很多的交集。

可惜現在是2011年,新世紀後的第一個十年後了,此時的邁克爾·奧維茨已經66歲了。

AMG也只是三大經紀公司下面無數的中小型經紀公司之一,再也沒有了出奇之處,淪為平庸。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真是一名作家

葉公與龍

逆時迴圈蝴蝶漣漪

夢筆雜談

作為系統好難啊

晴雲一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