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專家評審(為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38)

第二天下午,又是一架波音737降落在了涪城南郊機場。

機上自然是昨天晚上才成立的專家組。

帶隊的劉振響率先走下舷梯,臉上透露著疲憊中帶著興奮的神情。

昨天晚上的會議結束之後,10名成員甚至沒來得及回家,就在國防科工委開始連夜對標準審定工作進行準備。

畢竟常浩南提交上來的那份評定方法看上去已經相當完善,他們也希望能在落地之後馬上開始工作,最好不要耽誤任何時間。

一直到出發前往南苑機場之前,終於拿出了一個可行的工作辦法。

因此從昨天到現在,劉振響一共只在剛剛的航班上休息了大概兩三個小時。

午後刺眼的陽光讓他微微眯了眯眼睛。

對於他來說,涪城幾乎就相當於第二個家,過去的將近二十年時間,他除了必要的會議行程之外,幾乎就沒有離開過這裡。

眼前是再熟悉不過的景色,以及624所專門派過來接機一輛中巴車。

車門口站著幾名624所的接待人員,為首的一位見到有人走下飛機之後迅速小跑了上來。

“劉院士,歡迎回家。”

儘管劉振響已經不再負責主持624所的工作,但他在這裡的威望和地位並不會因此而改變。

二人隨後握了握手。

簡單寒暄幾句之後,對方或許也看出了劉振響掩蓋不住的疲憊神色:

“是不是先安排專家組的同志們休息一下?”

劉振響本想直接拒絕,但還是回頭看了一眼跟在身後的其它幾個人,猶豫片刻之後問道:

“評審的事情,所裡面準備的怎麼樣了?”

“從601所過來的同志們已經準備好了,隨時可以開始進行評審,還有渦噴14發動機的進氣畸變試驗,也會在今天稍晚些時候進行。”

“哦?”

聽到這句話,劉振響臉上的疲憊幾乎瞬間一掃而空:

“既然如此,我們也得快一點才行。”

“上車吧,不能因為我們把節奏拖慢。”

……

評審會就在距離高空模擬試驗檯控制室不遠處的一個二層建築裡面舉行。

但作為這次評審的絕對主角,常浩南卻直到最後一刻才出現在會場門口。

身上還穿著進行試驗時候的藍色工作裝。

甚至連臉上的汗水都還沒有擦淨。

不過,並沒有人會在意這些。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給自己準備好的資料上面。

畢竟這些東西都是在624所完成的,所以內容相比於提交給國防科工委的那份還要詳細很多,甚至包括一部分渦噴14的試驗資料用作說理論證。

更重要的是,終於不用十個人湊在一起看兩本了……

“這渦噴14的效能……不是在放衛星吧?”

很快有人注意到了資料裡面寫著的那個令人瞠目結舌的資料。

“臺架狀態下的推重比……這紙面資料比米格29用的rd33還高,油耗也沒多出太多,靠譜麼……”

“也別隻看海平面推重比吧,你看它畫出來的包線範圍,還是帶著明顯渦噴發動機特徵的,綜合來看離第三代渦扇還是差一些,不像是放衛星的結果。”

“這差的也太少了,我看測試專案裡面應該是隻剩下進氣畸變和全壽命試車兩項還沒做,怪不得要在這個時候提交測試標準……”

作為專家組裡面唯一一個跟常浩南比較熟悉的人,劉振響並沒有參與到關於渦噴14效能的討論之中,而是趁著評審會開始之前的一小段時間來到了前者身邊:

“小常啊,你這次,簡直可以說是一鳴驚人啊,整個國防科工委幾乎都在關注這次專案評審。”

“怪不得這麼大陣仗……”

常浩南看著面前分成兩排的10個座位,他也沒想到會是這種規模。

“昨天收到你們送過來的那個評定指南之後,科工委立馬開了個座談會,在是否要另起爐灶搞新的資助標準的時候,意見交鋒相當激烈。”

“後來,還是丁主任直接表了態,說咱們華夏的航空工業要想發展,就必須有一套自己的、獨立的發展體系……”

劉振響並不知道丁高恆和杜義山在休會期間跟常浩南聯絡過這件事,只當是前者本來就有著自己的打算,沒有一開始就表態只是想聽聽大家的想法而已。

“等等……”

剛才劉振響的敘述常浩南越聽越不對。

這個科工委丁主任在會上的發言怎麼感覺這麼熟悉,好像在哪聽過的樣子……

哦,原來是我自己說過的啊。

那沒事了。

但昨天打過來電話的明明是杜義山……

常浩南心中逐漸形成了一個猜測。

“劉老,伱說的那個會,我老師是不是也參加了?”

他小心翼翼地問道。

“當然了,不過他不是航發領域的專家,加上年紀大了,也有避嫌方面的考慮,所以沒加入我們這個評審組。”

“嘶……”

聽到這個回答之後的常浩南面部肌肉微微抽動了一下。

昨天杜義山打電話的時候,旁邊果然還有其他人在場。

好在他回憶了一下之後,確定並沒有說過什麼出格的東西。

而從那位丁高恆主任後面的表態來看,對方對於自己的想法應該還是贊同的。

仔細想想倒也不算奇怪,前者的岳父在50-60年代主持全國科學技術工作,指揮了兩彈一星等諸多國防重點工程,被稱為科技界的元帥。

有這樣的出身背景,自然會更傾向於自力更生的發展方向。

不過在評審會開始之前就已經“說服”了科工委的掌舵人,怎麼好像又有一種欽點的感覺……

“評審的事情你也不要有太大壓力,按照你們事先的準備進行就好。”

見到臉色不斷變幻的常浩南,劉振響還以為他是因為意料之外的高關注度而有些緊張,於是輕輕拍了拍前者的肩膀:

“當然,國家標準涉及的不只是技術層面,還涉及到產業政策、發展路線甚至是國家戰略的抉擇,所以等一會,專家組可能會提出跟這些方面相關的問題,你也不要有心理負擔,大膽暢所欲言。”

常浩南心說我昨天的膽子大到你不敢想象,不過表面上只是點了點頭:

“我知道的,放心吧劉院士。”

總之,對《航空發動機進氣畸變試驗與評定方法》的專家評審,就這樣開始了。

(本章完)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家小夫郎身嬌體軟

渡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