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2章【121】嘗試

看吧,哪怕熟悉病人病史,在重要關頭醫生照舊容易忘記。

工作按部就班做好的重要性在於能讓你維持個清晰的思路避免犯低階錯誤。

如謝婉瑩醫生強調的再等等,其實正是兩世為醫按部就班的職業習性。

大佬所謂的強大氣場全是這麼磨出來的。

再給病人重新做檢查的張德勝醫生腦子裡再糊塗了。

原因在於,他記起當時要給病人做心肺復甦前自己習慣性肯定是要先檢查過患者瞳孔判斷的。

患者瞳孔沒有一大一小這樣明顯的跡象出現,只能證實或許沒有腦出血腦梗但不代表沒有腦腫瘤。

患者心跳呼吸突然驟停是屬於休克狀態。

搶救病人沒機器輔助檢查簡直是太難的一門學問。

茫然的張德勝醫生看向謝婉瑩醫生。

按照謝醫生以前的表現是可以判斷出病人大機率的問題。

謝醫生糾結的點在於她前面有說過的:搶救用藥的使用。

不是說看出病因知道要用藥危機可以安然度過,最難的是用藥。

西醫的很多用藥針對性強,然而針對性太強反而讓醫生不知如何用在情況複雜的病人身上。

如現在的病人,在謝醫生眼裡初步判斷:患者的腦有復發腫瘤推升壓藥要謹慎。

病人有消化道出血,造成病人休克的原因之一。

消化道出血有可能是由於腦腫瘤引起的胃十二指腸應激性潰瘍。

具體發病機理是中樞神經系統問題致使胃液分泌過多,過多的胃液傷害患者自己的消化道黏膜導致潰瘍甚至出血穿孔。

病人的雙腳有急性水腫跡象。

出血要補液,水腫要利尿,你說這又如何平衡呢。

抽血去化驗得到一堆指標資料同樣需要討論,像這樣複雜的情況九成九需要請來各個專科專家會診討論個大半天的。

而且大佬們吵完架得出的方案可行不可行,要再求證的。

病人隨時心跳再停,哪來這些消耗的時間。

在醫學上同各行各業解決問題的途徑,決定秩序很重要。

段醫生在不在?

段醫生沒拿到西醫資料之前也估計得不出方案。

可能段醫生會和她謝醫生一樣的選擇,不如問問中醫大佬。

溫子涵醫生之前以臨床經驗為奠基的中醫學理論判斷病人病情定位和發展走向很準。

“確定她是下午才開始發病的嗎?暈倒前有無其它症狀徵兆?”溫子涵醫生問。

家屬拼命回憶。

“下午五點?”亞希媽媽說。

“我記得你說你告訴陶醫生時不是五點鐘.”

亞希爸爸提醒老婆。

“是妹妹找姐姐,我過去看才知道她暈在地上.”

“幾點鐘?”

“可能三點,四點,五點?我和妹妹當時在睡午覺.”

永遠別指望家屬能說清楚所有病人的情況。

沒關係,中醫早知如此。

中醫的描述很多時候之所以叫人覺得玄乎,正由於它不具體到分秒去。

溫子涵醫生再說,先誇謝妹妹:“謝醫生是對的,這病人有救的機會.”

無論中西醫有研究總結,病人大多在晚上去世。

究其原因絕不止於夜晚病人去世難以發現,在醫院裡夜晚有護士巡邏。

準確用對搶救,危重病人在白天發現拉回來一把的機率是大的。

按照中醫理論可首選一定劑量利尿劑嘗試。

謝謝親們的支援,晚安親們~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綜漫:我的戀愛物語只有偷稅

斷橋殘雪離人愁

快穿之綠茶她千嬌百媚

尚北北北

穿書當社畜,拒絕一切套路

拾叄的拾肆

瓢蟲雷迪之魚貓戀l

冰鹿咩

凹凸之接下來怎麼走

無語的二丫

關於我轉生成利歐路這件事

白澤你又拖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