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兒童醫院日常忙碌的一天從清晨開始。

提早趕來醫院的謝婉瑩在路上邊走邊說電話:“莊老師您在門口嗎?”

“我在你們科室門口被攔住,說你們醫務人員要查房不讓進去了.”

莊老師說。

加快腳步,走到小兒心外二科。

謝婉瑩喊:“莊老師.”

莊老師和另外一個白髮蒼蒼的老婦人並立站著,給她介紹:“她是我同學葛老師,昨晚我們電話裡提過了.”

說來是巧。

在昨晚的電話溝通裡得知他們組裡12床病人林巧唯,正是葛老師的外孫女。

“她在學校跑步後心慌。

我們以為她是感冒,給她喝中藥吃人參補氣沒用,再到醫院做檢查發現的.”

葛老師說起孩子到醫院看病的起源。

(以前說過女孩這個病不易察覺的原因。

“術前醫生找過我們家屬談話.”

葛老師道,“說到要做手術的事情.”

謝婉瑩想起,這家人比較特別,在病人要不要做手術上顯出三番兩次截然不同的態度。

比如說這家人在首都有人脈,四方打聽許久專程來掛神仙哥哥的號想讓神仙哥哥主刀。

結果術前談話時突然改變主意說需要繼續考慮下,導致病人手術日期一拖再拖。

三甲頂級醫院病床緊不給這樣浪費床位,這讓管床的程昱辰醫生十分著急。

家屬在猶豫什麼?

“我們聽國陟的陳醫生,有個七歲的孩子在他們國陟做了這種手術,三年後發現脊柱側彎。

這訊息讓她爸爸媽媽很恐慌.”

見是熟悉的人,葛老師對謝婉瑩坦白了他們一家人的心跡。

家屬糾結的是患者的術式:右側開胸小切口。

如之前說的,這種手術方式在醫生內部都有爭議。

總結下來,整個事情是這樣的:家屬首先聽說右側開胸小切口手術好,不會留大疤。

考慮到孩子不像老人,未來有硬性需求要就業要結婚,於是來找神仙哥哥做右側切口手術。

在此期間應該是聽見別的說法,再去找國陟的陳醫生了解到這個手術的缺陷,最後陷入了退縮。

12床家屬這類病人家屬實屬常見,俗稱牆頭草,聽人說什麼就是什麼。

像這種家屬,你哪怕把資訊全面提供給他們,他們照常會在那裡搖擺個不停。

他們不是沒有主見,是一點風險都冒不得,從小屬於不會冒險的人。

要是哪天這事兒真的冒險去做了,只能是被人推著去做了,要他們主動去做是不可能的。

以前和家屬談話的是程昱辰醫生自己。

謝婉瑩對12床患者家屬接觸不多的。

今聽到見到家屬露出這樣的一面,她真的要為這年輕的患者捏心頭了。

謝同學作為醫生怕什麼呢?

在頂級三甲小兒心外科,天天能見到有家屬拿患兒病歷透過各種渠道來詢問醫生,問醫生能否做手術,問醫生有沒有價值繼續治療。

這些問詢的家屬,最終選擇放棄給患兒手術治療的能達到外人很難想象的比例,一半以上是常態。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待梔子花開時

噬暖

簪肆菡的新書

簪肆菡

求你幫幫鬼吧

覌十

我與廚神相愛了

藏青色的月餅

同時穿越81個世界

發糕熱愛者

分手後,前任們對她上癮

溫凜Mi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