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昭做她二哥。

我們和曹昭關係很好都可以當她哥哥.”

伍滿仲繼續自我推薦。

知道對方是什麼人,問題什麼時候她需要一堆哥哥了?完全沒聽過她有這個需求。

曹勇一口替她拒絕掉:“沒這個需要.”

“曹勇,小弟弟小妹妹很喜歡有哥哥姐姐罩著的,越多越好.”

伍滿仲勸著他。

沒覺得。

他曹勇自己有兩個親哥的人生經驗,沒這個覺得。

話說他二哥這幫兒科大佬朋友對他宣傳想做她哥哥是想幹嘛?曹勇貌似能感受到對面那種蠢蠢欲動感,這群人估計只差自己揭穿自己的皮。

想玩是不是?

這大概是一個冷知識了。

兒科醫生的性格和其它科一樣可以多種多樣,但是兒科裡能幹的好的醫生,首先需要和小朋友能做朋友的。

如何和小朋友融合成一片,說實話聶加敏這種大佬事事關心像老媽子,真不叫能和小朋友毫無溝通障礙。

聶加敏只是技術過硬手術做得好。

在吳院長的想法裡,技術要,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能玩得轉兒科即能玩得轉小朋友。

為什麼如此要求。

國內這個醫療環境不像國外,按鬧分配厲害。

兒科為糾紛重災區,在兒科的醫患關係中,先不說這個醫生技術如何,只要兒科醫生未能第一時間搞定小孩子讓他配合你去做任何檢查和治療,一個普通病的患兒都可能讓兒科醫生栽了。

經常會發現兒科醫療糾紛中很多不是疑難雜症而是普通病,只是醫生搞不定患兒搞不定患兒家屬。

之前說過了,兒科導火索是人類幼崽,兒科醫生控制不了這個導火索的話,控制不了醫療環境局面遲早會爆。

找一個能搞定小朋友的兒科醫生有多不容易。

兒科另一個外號叫做啞科,很多孩子只會哇哇哭或是答非所問,日常溝通都有問題,孩子家長平日頂著一頭的爆炸物。

你說這樣的情況下要找個能和所有孩子有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兒科醫生難不?

你會發現像聶加敏這樣很多溫柔派兒科醫生照樣搞不定熊孩子的。

溫柔派醫生不太行,什麼醫生性格最好能玩得轉兒科。

只要看看在兒童群體中能當頭的人,無論是孩子或是成人,絕對是最會玩的那個。

所以說了,叫要能“玩”得轉兒科。

也如曹二哥一開始和謝同學說的,孩子吧,不一定需要父母的,潛臺詞是孩子最要的是玩伴。

你哪怕哄個小嬰兒都得會和小嬰兒玩。

只是溫柔哄不定孩子這些小鬼精靈們的。

在孩子未完成所有義務教育和身心發展成熟之前,孩子愛玩是天性不受控制。

明白了嗎?就這個原因。

最終好像跌破大家的眼球。

謝婉瑩他們這批同學沒在國協跟聶加敏學而是被派去首兒了。

說白了吳院長心目中的完美兒科醫生註定是鳳毛麟角,國內有這種人才的話全被首兒等幾家國內數一數二的兒科專科醫院攬收了。

想真正做兒科醫生的不會去其它綜合三甲醫院,其它綜合三甲不可能把兒科放在首位去發展。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第100次相親

華南德龍小說

原神:我是冰之女皇的弟弟

南墨錦嘟嘟嘟

快穿:我靠死遁攻略男主

蔓蔓野草

我和我的遇見

檸韶

聖殃

鏡花非花

塵埃歸途

緣年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