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腸子有點類似這些橡膠管,一是軟,二是各段腸道其實口徑不太一樣,有大有小。

這樣的生理解剖特點造成的結果是,如橡膠管容易打折,如果剛好皮凹進去,口徑小的管段直接可以如筆倒插入到了口徑大的管腔內。

嬰兒常見的腸套疊部位即是迴腸的末端插入到盲腸寬大的口徑裡頭去了。

你會覺得奇怪,為什麼腸子能打折呢?腸子本身是活物,有自主神經,會自己蠕動的,如果發生腸道內感染或是自主神經紊亂或是經歷外部損傷等等,它的活動紊亂難免會突發意外打折。

嬰兒的腸子為什麼特別容易打折呢?

之前說了孩子的消化道系統發育未健全。

給孩子增加輔食同樣是為了鍛鍊孩子的消化系統適應更復雜的食物。

有的孩子自身適應性是差些,加上受涼感染等因素導致腸道紊亂,只能病了。

如果非要追究,可以再說說嬰兒這個病好發部位的回盲部。

迴腸是小腸的末端,盲腸是大腸的起始端,兩者交接的地方叫做回盲部。

回盲部這裡有個生理結構叫做迴盲瓣。

它是腸壁上的一個環行肌,比較厚,皺皺的,表面有黏膜,外形像上下兩片半月形。

這東西存在的目的是為了防止盲腸的東西逆流回小腸去。

嬰兒的迴盲瓣更厚,在一些孩子身上可以叫過度厚。

迴盲瓣厚代表盲腸開口埠徑更大。

嬰兒的小腸繫膜是偏長的,腸繫膜是固定腸子的腹膜,小腸繫膜長說明拴小腸的鏈子長子讓小腸自己可以為所欲為擺來擺去的遊動性上限高了。

在這樣的綜合條件下,不就更容易發生腸套疊。

家長沒錯,媽媽沒錯奶奶沒錯,都是按照科學在餵養孩子。

也不要說這孩子命不好長不好。

因為這種病很常見,不是一個孩子這樣。

從科學的角度來說,這是人類人體進化過程中不完美的一種缺陷。

人無完人,不要太苛求人類要長完美。

好比醫生常說的一句話,沒有一個人是永遠不會生病的。

站在診室外的孩子奶奶擦著眼睛,醫生的話算是洗清她的罪名。

孩子媽媽紅紅眼眶,她追問同樣只是怕自己有罪。

人類幼崽一旦生病,所有大人生怕自己有罪,最終點燃導火索引發大戰。

好的醫生為家長想,實際是為孩子想。

家長家庭內部自己不和睦的話,孩子生存全是依靠家長,孩子能好嗎?孩子必得跟著遭殃。

“謝謝你,醫生,我兒子現在要怎麼辦?”孩子的媽媽情不自禁握緊了謝婉瑩的手說。

這謝同學牛,做病人家屬安撫工作頭頭是道。

魏同學深吸口氣,感覺自己需要再加把勁了。

學霸知識要放在體貼人這顆心上的,這種技巧要鍛鍊的。

莫怪早就聽聞謝同學深受病人及其家屬的歡迎。

段三寶同學眼角瞟了瞟謝同學的側顏,大大的圓圓眼若是在深思什麼,扭回頭去時繼續努力鴕鳥式醫學思考。

身為這孩子的首診醫師,拿了醫師執照的他責任重大。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柚洲日記

牧魚魚

生命低於四分之一才能攻擊的戰士

大鵝戰士

錦鯉少女拯救可憐倒黴蛋

木生牙

青玉滿庭

爾東嘉平

綜漫:再度書寫魔導駕馭書

天幕X

NPC逆襲成功

青蛙想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