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元昭去守陵?

皇后的話,讓皇帝不期然地想起那把壓在神石之下的北月王劍。

若無那把劍,老國公指不定還活著。

先帝有機會起出那把王劍,皆因老國公對自家的秘辛知之甚少,才讓外族踏入自家的領地。

倘若他知曉此事,恐怕會不惜代價奪回皇座。

有前車之鑑,甭說守陵,連帝陵在何處都不能讓她知曉。當然,想瞞住帝陵的位置有點困難。無妨,他故弄玄虛是為了不讓人注意神石之下的鳳氏王劍。

有那把王劍在,鳳氏江山穩不穩暫未可知,他這皇帝的心是穩了。

“後宮不得干政,”鳳丘語氣冷淡,“皇后,你逾矩了。”

姜皇后微怔,旋即盈盈下拜,一臉歉疚:

“是臣妾無狀,臣妾自罰禁足宮中抄寫經文向父皇告罪,為陛下與太后、太皇太后祈福。”

小姜氏的賢惠明理一向備受稱頌,也是鳳丘看重她的原因。哪怕在父皇眼裡有些瑕疵,念其一心為了鳳氏,父皇也沒說她什麼。

這次的建議也有道理,可她不知裡邊的因果,他無法採納而已。

“婉娘,”鳳丘扶起她,溫言道,“朕知你聰慧,包括上次趁機試探阿昭是否忠心的建議,甚妙。父皇雖有微詞,終不曾問責你我。如今阿昭的身份不同往日……”

她是公主,是有皇差在身儀比天子的公主。如何處置她,何時處置她,是朝臣們該操心的事。

既是朝政,後宮婦人摻和等於女子亂政,算計功臣。一旦被朝臣察覺,不僅她這位皇后被彈劾,自己這皇帝也跟著捱罵。

“是婉娘眼界淺薄,心胸狹隘,”姜皇后羞愧萬分,“以後定與她如親姊妹一般來往。”

“那倒不必,”鳳丘失笑,“她要訓練親兵,關注京師駐軍的訓練,哪有閒工夫和你姊妹來往?總之你記住,她如今是朕的皇妹,我朝的護國公主,莫與她生了嫌隙便好。”

“諾,婉娘記住了。”姜皇后淺笑行禮,雍容大方。

有如此賢妻,夫復何求?鳳丘滿意至極,待衣冠穿戴整齊,大步踏出了瓊臺宮。

先帝去了,夏太后傷心欲絕捨不得搬離住了十幾年的宮殿,那兒有她與先帝相處的點滴。新帝孝順,於是將瓊臺宮改名長福宮,另覓一座宮殿改名瓊臺宮。

太皇太后也沒搬,仍住在她的永壽宮。

……

國喪期間,往日喧囂的京城聽不到尋樂子的醉酒醜態,無絲竹亂耳。連街邊的攤販也不再大聲吆喝叫賣,偌大一座京城死氣沉沉的,活力盡無。

城內如此,城外亦如此。

外城的東郊,一座丟荒多年的府邸於去年被修葺一新,重新掛上匾額,上邊寫著“穗園”。

“為何叫‘穗園’?”夏五郎不解地瞅瞅匾額。

“喏,喏,穗,都是穗!”元昭直入府門,沿途指著一個個面無表情的守衛,“外間秋風麥穗黃,我這兒還在夏雨桑條綠,一片空穗昂頭直,何時才能垂?”

可憐她之前那一千親兵的來歷尚未查明,晉為公主後朝廷又給她添了兩千,如今共有三千親兵。

她的親兵營真的是,千瘡百孔啊!根本堵不住。

夏五郎尚未反應過來,一同前來的鳳閣已經爽朗大笑:

“殿下這一語雙關是向我倆發牢騷,還是想讓我倆向陛下告狀?”

“告唄,正好讓我減減負。”

天曉得,冊封那天她以為回到公主府,辦完宴席就能好好歇一歇了。沒想到翌日一早,還來不及正經認一認府裡的婢僕們,就被一道旨意調出東郊大營。

那時才知道,她在東郊還有一棟宅子,那三千親兵就在此地紮營。

然而,她被調出東郊大營不是為了訓練親兵,而是負責監督東營將士們的訓練。尤其是鷹衛,她那天一進穗園,各營的將士們紛紛被派來聽她訓示。

喵了個雞,這份差事來得猝不及防,讓她來不及反應,險些鬧出笑話。

後來才知,陛下不行了,讓她出來以防萬一隨時備戰各方動亂。姑父陛下走時,她仍在東營寸步不離。見不到最後一面略有遺憾,但駐守外城是她的本分。

僅能在城外披白跪拜,遙寄追思與傷懷。

等傷懷褪去,殘酷的現實擺在眼前,她不僅要監督各營的訓練情況,還要訓練自己的親兵營……每每想起,還是要罵聲喵了個雞。

進入正堂隨意一坐,自有女衛捧來清水淨臉淨手,再奉上茶點。

“你倆一起來鐵定沒好事,說吧,何事?”元昭喝了一口茶才問。

“我今天休沐,忽然想起殿下還欠我一頓茶,恰好子臣有事尋你便跟來了。”夏五郎快人快語道,“話說,你何時回城?”

“滿三月至回。”元昭道,“大概在臘月。”

本想中秋佳節回國公府過的,沒想到是在東營和一群粗糙漢子、女子一起度過。三千親兵裡,女兵連一百人都不到,訓練起來讓她頗費心思。

“子臣有話直說。”見鳳閣喝著茶久不出聲,元昭催促,“可是陛下有差事?”

“殿下真是心思靈透,”鳳閣擱盞,微笑道,“陛下欲向殿下討幾名親衛隨侍身側,不知殿下可願割愛成全?放心,不白要您的,要走幾名陛下加倍奉還。”

幾年前的那個夜晚,她和一名叫洛雁的鳳翎衛夜遊城西,機緣巧合之下救了仍是太子的鳳丘。

傾慕已久,早有求賢之心。

只是後來她率領府兵、親衛奔赴晉西救父兄,不好打擾,耽擱至今才舊事重提。

元昭沒想到是這事,微怔,蹙眉喝了一口茶。感覺氣氛不對勁,夏五郎略緊張地屏住呼吸。時不時瞅瞅兩人的臉色,想出聲打破寂靜,又不知說甚合適。

鳳閣一臉坦然,慢悠悠地喝著茶等她的答覆。

“能為陛下效命是臣子的榮幸,”元昭斟酌著語句,“能入陛下的眼更是侍衛們的福氣,可惜,他們跟錯了主子……”

鳳閣挑眉,略訝:“此話何意?”

“你倆不算外人,我今兒就把話敞明瞭說,”元昭輕擱盞,道,“眾所周知,想我死的人不計其數,在朝堂之上肯護著我的除了先帝便只有陛下……”

君臣和睦貴在相知相護,信任有加。可她的身份讓這份信任變得極其脆弱,一戳即破。

“我的人到了御前未必能保護陛下,反而讓陛下更危險……”

陛下由她訓出來的侍衛保護,若出了問題,罪責歸她。哪怕陛下僅僅破了一點皮,她就得人頭落地。

故而,讓她的侍衛去保護皇帝,等於同時在陛下和她的脖子上架刀子,保了個寂寞。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混沌表象

芮蕊緣

瞎了眼的老闆你別太愛

被幸運環繞

念念蘅行

空山幽士

太上感應篇大全

道教學徒

軍迷遊戲

木堯火

那一片桃花

糖醋土豆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