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門初立,改造山勢以達到靈氣凝聚的最佳狀態。物極必反,盛極必衰,宗門運程在衰竭之時或天罰,比如遭雷劈啥的;或人為,打鬥撞倒擎天山之類。

山中萬物的具體位置流變規律,都盡在推演當中。

七十二座峰緊密相連,缺一不可。等元昭從數萬年前算到今天,已不知外邊又過了多少年。

算到九泉宮時,發現它有一個規律,每每寒暑易節、斗轉星移之際,九泉山的山石亦會隨之微移。看似有規律,但山腳、半腰和山頂上的移動各有不同。

山頂上的變化非常緩慢,幾乎數十年不動一寸。山腳的陣法在幾年之內完成全面的變化,而半山腰才改動三分之一。

除此之外,還有山上的林木花草,此消彼長,春盛秋敗,自然景觀的細微變化對陣法的變幻產生一定的影響。

而陣法的變化規律,唯親傳弟子知曉,守山弟子僅知一點皮毛。

因此,仙雲宗能被外人攻入九泉宮,八成有內鬼給外人指路。外界欲進山求仙問道,除非精通奇門術數或有大氣運讓其誤打誤撞地進來,否則寸步難行。

算到這裡,元昭發自內心的欽佩宗門的創始人。

他擺的法陣,比阿孃在丹臺山佈下的完全不是一個等級。不過阿孃也說了,那就是她擺著玩的,順便阻止外人潛進山。

對付當時的天郡人,所用的陣法雖簡單,卻綽綽有餘……

說回眼下,她從變幻不斷的陣形中發現,半山腰有一座石身平滑的石筍,於兩千年前出現。

它表面看來也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但其實它只在一個位置。

九泉宮是整座仙雲宗的地基,無論七十二峰如何變化,它一直是宗門的生門吉位。而那根約莫兩丈高的石筍,恰好矗在生門的一側,形成阻滯閉塞之勢。

仙雲宗是座靈山福地,自兩千年以後,有了這根石筍堅定不移地在生門添堵,它的靈氣福祉被大大削減。

就像一個人的心臟旁被扎進一根粗針,久未拔除,昔日的生機盎然趨向頹敗,成了如今的氣息奄奄。

奇怪的是,推演到此為止,她無法再推算下去。

因為有了她這個外因,這根石筍的存在開始有了變數。是毀是留,是兇是吉,全在她的一念之間。運數未成,難以卜算。

但,連她都曉得的事,宗門的兩位真君會不知道?他們不拔除,會不會另有原因?

這裡畢竟是別人的家,就算她有心想恢復此山的靈氣,不代表人家樂見她以靈力窺探宗門之秘境。

她有一種預感,拔除這根石筍,仙雲宗將會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這變化的前期是好的,後續如何,就不得而知了,這得看石筍與仙雲宗的因果關係。

二位真君若知之不治,其中必定牽涉宗門的秘辛,這正是她打算置之不理的理由。

別人的秘密知道得越多,對自己不好,她不想自尋煩惱。

如若不理,依之前幾座山的步驟行事,最終只會事倍功半,白費力氣。而那根石筍真的是,矗線上形圖中異常的醒目。時不時映入眼簾,讓她如鯁在喉。

是可忍,孰不可忍。

元昭端坐平臺,伸手一指,一縷神力帶著她的靈識朝另一端的金雲臺延伸而去,在崖邊停下。隨後靈識睜眼,看到金雲臺的三處廣場有不少弟子在忙碌。

“宗主可在?”她的靈識開口問道。

半空陡然傳來一道聲音,把正在忙碌的弟子們嚇了一大跳,驚駭萬分。以為有外敵天侵入金雲臺,眾人霎時一個個扔下手頭的工夫,喚出兵器嚴陣以待。

而下一刻,同樣有一道聲音從金雲臺某處傳出,語氣溫厚平靜:

“不顯,讓大家放下兵器,繼續忙你的。”

“是。”

站在眾弟子前面的一位年青人應聲,率先收起劍,揮手示意身後的師弟妹們繼續忙自己的。而他則一臉疑惑地衝著天空東張西望,愣是看不見對方蹤影。

那聲音有些熟悉,似曾相識。但事隔多年,滄海桑田。對方又深居簡出,外人對她的印象甚淺,已忘得差不多了。

最終沒找著,年青人放棄尋找,繼續監督師弟妹們的練習。

“五十年不見,東姁姑娘大有長進,可喜可賀。”西炎真君的聲音破空而至,微頓,略疑惑,“有事找我為何不千里傳音?”

傳密音,僅當事人聽見。

近些年,仙雲宗居然一連遭到四次入侵,眾人有點草木皆兵。瞧,她貿然出聲把他那批弟子嚇得,以為又要開戰了。

“是不懂嗎?”他記得她在九泉宮一堂課都沒上過。

聽說她買了瑤君師妹的課堂玉簡,終究是自學,不如學堂有求學上進的氛圍。

哈,元昭哭笑不得,連忙解釋:

“那倒不是,瑤君真人的課裡有講過。我懂,只是擔心真君在靜修,不敢驚擾。又不見靈棲仙子在,只好打擾其他弟子,望真君莫怪。”

“無妨,有何疑惑,但說無妨。”西炎真君爽快道。

於是,元昭利索地把自己的發現如實道來。而正如她所料,西炎真君確實知道那根石筍的存在。

不僅他知道,廣嵐真君也知道。

為方便議事,兩人的靈識化成分身落在石筍跟前。來的時候,西炎真君把廣嵐真君也喚來了,對方也在閉關靜修中。由於宗門屢遭暗算,諸賢不敢深修。

兩位真君打量著她的分身,目露欣慰,“好,好啊!託東姁姑娘的福,我宗門已有八峰恢復靈氣,足夠大家修煉。姑娘莫再耗神了,專注自己的修為才是。”

倘若不是耗費這份心神,估計她已經晉階了。在如此緊要關頭,可不能本末倒置啊!

“二位真君多慮了,我並非刻意讓八峰恢復靈氣,而是讓其代我承載多餘的靈力。”元昭笑意微苦,“太古為神器,尚有潛力未發揮,我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得知她不是為了仙雲宗耽誤晉階,兩位真君相視一笑,心情俱安。

一番寒暄後,三人仰望打量眼前這根高高矗立的石筍,廣嵐真君長嘆道:

“它呀,兩千年前從天而降,砸出一部功法,恰好讓我們那位即將壽終的師祖撞見……”

兩千年前,眾人的師尊殞落,身歸微塵。修為一直停滯不前,壽數將近的師祖得知訊息更如雪上加霜。一天午夜,他老人家避開徒孫們出來散步緬懷往昔。

結果天降奇石,恰好砸在他老人家的面前。

那部功法到底是隨著奇石而降,還是被它砸出來的,其實徒子徒孫們一直心裡存疑。但師祖一口咬定是奇石砸出來的,功法或許本來就藏於地下。

畢竟,仙雲宗的創始人說過,宗門七十二峰有功法萬千,有緣者得一法即可飛昇。

事實也正是如此,意外得到功法,師祖當場坐下靜修,幾天後羽化晉仙。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名都被佔了

忍冬金銀花

風止,不存在的她

王小波24

極品撿漏王

風雲

悅春來

野原慄慄

無人知我情

詩雨想吃肉

系統帶我重返16歲

一一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