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對於他如此的行為,朝廷裡面的官員,已經有各種各樣的懷疑,父皇必須要真正的聽從大家的意見,來公平處理這一切。”

朱高燧可以說是豁出去了。

他現在必須要改變皇上的態度,用朝廷裡面那些官員來說話,試圖扭轉一些局勢。

可是朱棣根本不為所動。

“朕既然已經決定支援他,那就必須要支援到底。”

他看起來態度越來越堅定,不管自己兒子說什麼,都不可能改變自己的想法。

作為一個霸道的帝王,沒有人能夠輕易改變他。

何況他要讓大明帝國,真正走向巔峰,那就必須要捨棄一些東西。

可能在朱棣的心裡面,這些官員的想法實在是太落後,早就應該改變。

如果自己不下定決心去改變,那朝廷就會陷入一種死衚衕的狀態,到時候就會如同自己所擔憂的一樣,走向最終的落敗。

為了自己擔憂的事情不發生,所以必須要打破常規。

“朕就直接跟你們說吧,朝廷裡面所有的官員加起來,都不如蘇銳在我心中的重要性,任何人都代替不了他,所以請你閉嘴。”

朱高燧被皇上的這一句話,當場就壓了回去,頓時無言以對。

朱棣如今支援蘇銳的態度,可以說是強硬到無法改變。

他的態度堅硬如磐石,毫不動搖。

他的眼神猶如古老的山峰,經歷了風雨的洗禮,卻依然屹立不倒。

他的言辭犀利,猶如刀割,直接切入問題的核心,沒有絲毫的含糊和猶豫。

朱棣站立在原地,像一座不可動搖的山峰,無論何種壓力向他襲來,他都穩如泰山,不為所動。

他的眼神猶如晨星,在黑暗中閃爍,透出堅定和決心。

他的語言清晰而有力,每一個字都猶如石頭落在水面上,蕩起一圈圈的漣漪。

他的態度並非出於傲慢,而是出於深深的信念和責任。

他的堅定並非固執,而是因為他的內心燃燒著一團火,那是對理想的熱愛,對公正的執著。

朱棣知道他在做什麼,他知道他的方向,所以他堅硬如鋼,毫不動搖。

他像一塊被雕刻的石頭,雖經百年風雨,卻依然保持原狀。

眼前這個帝王的內心強大如鐵,無論何種困難,都無法打破他的決心。

看著朱棣的態度堅硬,那是他對生活的堅守,對未來的期盼。

他的存在是一面堅硬的盾牌,保護著他的理想和信仰。

朱高燧既然已經知道這一切,如果他再繼續下去的話,那就如同是一個小丑,任何的說法,在皇帝的眼裡都是一場空白的表演。

現在為了能夠在皇帝心裡面有一定的存在感,他必須要推翻自己之前的想法,重新改變。

只見他深吸一口氣。

“父皇,兒臣錯了,不應該站出來反對,如何才能夠彌補過錯?”

看到朱高燧態度突然之間轉變,朱棣也沒有什麼意外之處,他只是嘆了口氣,看著面前這個衝動的兒子,心中產生了一點悲涼之感。

可能在他的心裡面,最不抱希望的人,就是眼前的這個兒子。

以前在戰場之上,他需要得到這些兒子的幫助。

可是現在,自己身邊已經有了能力更強的人,而這些兒子的存在,或許只是多餘的一種感覺。

大明有了之前的藩王之亂之後,朱棣已經不想把絕對的權力放在這些兒子的身上。

而是他要把權力集中在自己手中,讓自己手底下能幹的人,來為這個國家付出。

所以他沒有任何的思考,直接就說了一句。

“你乖乖地待在家裡面,什麼事情都不做,這就是對大明最好的幫助,這就是你彌補過錯最好的一種方式。”

“兒臣知道了。”

朱高燧心有不甘地退了出去。

沒有人能夠輕易改變永樂大帝的想法,當然也沒有人,能夠改變當前的這種格局。

永樂下定決心,要用舉國上下的力量,來支援蘇銳。

所以現在的做法,只是在幫助蘇銳,讓他在所有人心中樹立一種威望。

而這場戰爭就是為他量身打造的。

如果能夠透過這場戰爭,把他真正的實力發揮出來,就能夠讓所有質疑他的人閉嘴,這其實也是一種非常恰當的方法。

東宮。

太子的表情也不好看。

特別是那個太子妃,此時看起來是如此的慌張。

因為自己派出去的人,已經失去了聯絡,如果沒有猜錯,必然是全軍覆沒。

“殿下,他們失敗了,一旦他們交代,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看到太子妃如此緊張,朱高熾擦了一下頭頂的冷汗,壓低聲音說道。

“這個時候慌亂也沒有什麼作用,先看看對方有什麼反應吧。”

太子妃派出去的人,一旦把所有的都交代出來,那對於他們來說,可以說是一個致命的打擊。

蘇銳現在可以說是皇上身邊的紅人,如果要進行反擊,哪怕是太子,都是無法承受如此的衝擊。

可是讓人感到奇怪的是,一切看起來是如此平靜。

國公府好像什麼事情都沒發生一樣,根本不把刺客這件事情當成一回事。

對方亦是如此安靜,他們才會感到更加難受。

因為一種未知的恐懼感,一直都在瀰漫著,他們不知道對方下一步會怎麼做。

“我們做好應對一切可能的準備,隨時都準備著犧牲,因為畢竟對於我們來說,早就已經沒有任何退路。”

看到太子如此驚恐的樣子,那個太子妃也是非常的懊悔。

她眼睛裡面流出悔恨的淚水,咬著牙齒的說道,“如果實在不行,臣妾願意自己站出來,幫助東宮擋下這一場禍事。”

她直到關鍵的時候站出來,或許能夠保住太子。

可是這麼大的犧牲,對他們來說也是致命的打擊。

如果稍微走錯一步,那即將是萬丈深淵,有去無回。

太子看著太子妃,正在陷入糾結的時候,突然一個聲音,在他們的耳朵邊響起。

方孝孺冷笑著走了出來,和另外幾個人,來到他們面前。

“只有主動的出擊,才能夠反敗為勝,我們建議太子,直接發動一場突襲吧!”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不裝了,你爺爺我是朱元璋

天下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