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北方情況不妙。”

只見那個將領,在朱棣面前跪下,當即報告。

“北元軍隊西側,突然多出了一隻神秘的部隊,差不多有幾十萬人,正在向著大同進發,不日便可來到雁門關腳下。”

朱棣眉頭一皺。

在他看來,這是對方主動發起的攻擊。

當時大明軍隊的戰鬥力,可以說是雄霸天下。

北方的那些小國家,早就已經被打得丟盔棄甲,四處躲避。

沒想到還有軍隊主動發起攻擊,看樣子是來頭不小。

“張浩,你把對方的來路說明。”

此人名叫張浩,乃是大將軍張玉之弟。

張玉,明朝時期的一位傑出將領,是朱棣手下的得力干將。

他出生在軍人世家,從小就對軍事有著濃厚的興趣。

在明朝的軍隊中,他以勇猛善戰、機智過人著稱。

張玉有著深厚的武術功底,他擅長使用長槍和刀劍,能在萬軍之中斬將搴旗。

他的戰鬥風格勇猛果敢,常常身先士卒,衝鋒在前。

在戰場上,他的威武形象令敵人望而生畏,同時也激勵了士兵們計程車氣。

張玉不僅是一位勇將,還是一位出色的謀士。

他熟讀兵書,對戰略和戰術都有獨到的見解。

在朱棣的軍隊中,他扮演了重要的謀士角色,為朱棣出謀劃策,協助他奪得了皇位。

張玉的性格剛毅果斷,行事嚴謹認真。

在軍隊中,他以紀律嚴明著稱,對士兵的要求極高。

同時,他對士兵也非常關心,常常為士兵解決困難和問題。

他的領導風格贏得了士兵們的尊敬和愛戴。

張玉的一生充滿了榮譽和成就。

他在靖難之役中立下了赫赫戰功,為朱棣登上皇位做出了重要貢獻。

此後,他在明朝的軍隊中繼續發揮著自己的才華和能力,為明朝的穩定和繁榮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總的來說,張玉是一位傑出的將領和謀士,他的勇猛、機智和嚴謹的性格使他成為了朱棣手下的得力干將。

他的領導風格和戰鬥成就讓他在明朝的歷史上留下了不朽的名聲。

張玉在戰場上戰死之後,朱棣對他的弟弟張浩也有著極大的信任,把北方的邊防重任交給了張浩。

張浩這一次急匆匆地回到京城,如果不是有大事發生,必然也不會如此緊張。

“來人,傳蘇銳。”

沒過一會兒。

蘇銳直接就進入了皇宮之中。

看到皇帝一臉緊張的樣子,他心裡面很清楚,肯定又遇到了什麼麻煩。

蘇銳到來之後,朱棣估計就和他把北方的情況說明了,而且說完北方的情況,兩個人很快就進入了正題。

“興國公,沒想到對方已經率先出手,對於如此的緊急情況,你該如何來處置?”

看著朱棣的眼神,蘇銳其實早就已經思考開了。

根據他對歷史的瞭解,這次主動進攻大明的軍隊,很有可能是來自西邊的某個民族。

不過這個民族,敢主動進攻大明,說明已經做好了準備。

如果這次大明的軍隊主動迎戰,那很有可能會陷入一種艱苦的狀態,想到這裡之後,他突然直接說到。

“直接開啟邊關,讓他們進來吧。”

“你是什麼意思?你是要引狼入室嗎?”

“在放他們進來之前,把關內的百姓撤回,給他們製造出一種假象,讓他們進來之後,不敢輕舉妄動。”

“如果沒有猜錯,你是要效仿諸葛亮,給對方來一出空城計。”

朱棣對於他提出來的這個想法,並沒有第一時間同意。

因為按照他的脾氣來說,對於草原上的這些遊牧民族,根本不需要有任何恐懼之處。

大明的軍隊早就已經蓄勢待發,對方如果主動出擊,正好可以檢驗一下大明軍隊現在的戰鬥力。

可是自己開啟關門,讓敵軍長驅而入,這可不是大明軍隊的作風。

“即便也同意這樣做,下面的將領和士兵,可能也不願意吧。”

張浩很顯然,反對如此的意見。

蘇銳看著眼前的這個將軍,他知道,這個將軍所代表的意見,就是下面所有的意見,其實這也不足為奇。

他現在要說服兩個人,那就必須要展現出事實。

“如今北方已經進入了寒冬,這個時候南方的軍隊,如果想要和北方軍隊作戰的話,必然會佔據弱勢,既然是這樣,那我們何不換一種打法?”

他的想法很簡單,把敵人引入比較溫暖的地方,然後形成埋伏。

等敵人進入之後,大明的軍隊才展開總攻,到時候把敵人的戰線延長,優勢必然就能夠回來。

聽到他提出來的意見,那兩個人面面相覷。

因為這是把戰場放在自己的地方,說實話就是一場玩火。

如果說不能夠保證把敵人全殲,對自己來說,這就是一場失誤的決策。

留下任何一個敵人,都有可能造成隱患,而如果敢這樣玩的話,這也是對他們的一種極大考驗。

“興國公,你不覺得這招很危險嗎?”

“我當然知道很危險,但是我也知道,想要獲得巨大的收益,那就必須要冒著巨大的風險,只有奮力一搏,才能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蘇銳看起來好像很自信的樣子。

他手底下的十萬大軍,如今全部換上了新裝備,正好可以拿出來練練手。

朱棣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他同意了蘇銳的意見。

“就按你的說法去做,把大同關和雁門關開啟,把敵人放進來,將戰場設立在太原。”

太原乃是一處平原之地,非常適合大規模機動,此時的太原,大明軍隊已有十幾萬,還有藩王鎮守。

到時候敵人一旦進來,朝廷派出的大軍,和當地的軍隊可以聯合,對敵人形成全方位的打擊。

面對朱棣如此的部署,蘇銳看起來好像並不樂意。

“把太原的軍隊,全部撤走吧,我一個人可以收拾他們了。”

他的這句話,讓那兩個人聽了之後,更加的不可思議。

朱棣都忍不住說了一句,“興國公,你未免太狂妄了吧,對方可是幾十萬大軍,就憑你手裡的軍隊,可以和他們對抗嗎?”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盤點歷朝亡國罪因,老朱頭號戰犯

夜臥聽瀟雨

向左邊,做太陽

木皆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