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雪恥

經歷過天下大亂的這些在場文武官員,對於崇禎皇帝的話深有同感。

對於他們大部分人來說,其實都沒有把土司當作他們的一員。

幾乎是從萬曆年間開始,倭國入侵,各地土司造反,當然還有蒙古部族入侵,甚至還有洞吾這樣的偏遠蠻夷都想來摻合一腳。

這種事情,在大明強大的時候,根本不可能!

如今崇禎皇帝重申,要在大明朝強大的時候打得蠻夷再不敢有這樣的念頭,武將就不用說了,文官都贊成。

至少那個他隆王在陣前的囂張,竟然要叫陣當今皇帝,耀武揚威的樣子,他們還是歷歷在目的。

崇禎皇帝隨後宣佈,範景文鎮守雲南主持各地原本土司領地內的改土歸流,堵胤錫則整編剛歸降的軍隊,再加上朝廷原本的軍隊,共計三十萬人馬在年後攻入洞吾,滅亡東籲王朝。

之前崇禎皇帝就有交代過,範景文和堵胤錫也仔細考慮過,此時便回奏崇禎皇帝有關滅亡東籲王朝的方案。

大明這二十來年的大亂,導致中原、四川以及湖廣的人口極具減少,因此,可以遷洞吾人到這幾個省內消化,補充勞力。

至於遷往洞吾的,則是建議江南一帶的人口,理由是這裡人口多,相對來說,因為戰亂而減丁的情況少一些。

並且這裡的人口,讀書識字比較多一些,也有利於更快同化洞吾成為大明版圖中的一部分。

對此,崇禎皇帝認可,並和他們兩人商議了具體的細節。

比如說,洞吾遷往內陸的,以男丁為主,安插到各處,而不是讓他們聚集安置;而江南這邊遷往洞吾的,則不是舉家遷移,而是各家兄弟多的,要抽調男丁過去。

到了洞吾那邊,保證有土地,有媳婦。

當然了,回頭攻入洞吾的三十萬大軍,駐守洞吾期間,也允許他們娶當地女子,可在當地定居。

不管是在洞吾,還是內遷的洞吾人,以後都得學說漢話,遵從漢俗。

如此等等,崇禎二十年的過年,崇禎皇帝就在忙著部署這個事情了。

與此同時,昆明之戰的捷報也隨之傳到京師,傳遍天下。

此戰,完全可以說是崇禎皇帝一人降服幾十萬叛軍,陣前單挑二三十個叛軍頭目的傳說,成為各地過年必談的話題。

訊息傳到福建泉州,本來還對皇帝有微詞,為自家大哥屈從了皇帝而感到有些不平的鄭芝豹,頓時再無二話,只是給鄭芝龍感慨道:“大哥,還是你的眼光好,知道怎麼做對我們是最好的。

要不然,以當今皇帝之能,我們是無論如何都打不過的!”

鄭芝龍聽了只是微微一笑,在他的腦海中,卻是在想著崇禎皇帝給他說過的,下一步要攻滅洞吾,在西洋修建海軍基地的事情了。

看來,自己手下整編的事情,必須要儘快有個結果,呈送御前了。

訊息傳到陝西,田見秀有些黯然。

真的是沒想到,李自成的結局竟然是被一匹馬給砸死的。

同時他也慶幸,陝西這邊沒有抵抗,否則皇帝領大軍來攻的話,絕無可能有贏的機會,而不會是像如今這般,直接轉為朝廷官員繼續治理地方。

看來,必須要好好地做事,才能在朝堂上更具份量,也才能讓皇帝覺得他們是真心歸順的。

訊息傳到京師,太子監國朱慈烺沒有忍住而在文華殿大聲叫好,只恨自己沒有隨父皇親征而目睹這千古難得一見的場面。

父皇竟然能扔馬砸死作亂多年的賊首,真的是太厲害了!

文武百官,京師上下,也皆是記住了皇帝的力氣之大,已經到了扔馬砸死賊首的地步!

對於當今皇帝的武勇,大明上下,再也沒人有疑問!

………………

與此同時,在遼東瀋陽崇政殿內,建虜也是在議事,為他們這一年所取得的成績而歡慶。

就聽多爾袞略微帶著得意在那說話道:“倭國賣了十萬支鳥銃給我們,雖然有一半左右是舊的,但是勝在依舊能用,且價格便宜。

如此一來,我大清便能多十萬鳥銃兵.”

崇政殿內的親王貝勒們聽了,很是欣喜。

大清人口少,之前是傾盡全力,也只有十五萬左右的兵力而已。

可如今,得到了朝鮮的人口之後,之前已經組建了十萬人的朝鮮軍,如今又能得十萬的鳥銃兵,這兵力規模,那是開國以來最多的了。

此時,多爾袞還在那說道:“朝鮮水師也已經重新整編完成,大小戰船一共有千艘之多。

最為重要的是,倭國如今和我們友好,朝鮮就無需過多兵力駐守,只需要有維持地方秩序的地方軍便可。

能打的軍隊,都可以調到遼東這邊.”

“根據訊息,能影響朝鮮這邊的,也就是明國新組建的東江軍,就是叛徒孔有德和耿仲明所部。

他們目前戰船隻有兩三百艘,根本不可能是我們水師的對手。

朕已下旨,等到年後,朝鮮水師移駐金山,旅順一帶,便能隔絕明國水師對朝鮮的威脅,甚至還能對明國山東沿海造成威脅.”

說到這裡,多爾袞提高了聲音,強調說道:“諸位,我大清報仇雪恨的第一步,便可以從海戰開始。

登陸明國山東,甚至可以直達明國的江南,當有大收穫!所得錢財,還能繼續和倭國交易,換取更多的火藥和鳥銃.”

聽到這話,多鐸忍不住就嚮往道:“聽說明國的江南最是繁華,只可惜我們以前幾次都未曾到達江南。

要是有朝一日能到明國的江南去,放開手腳搶一番就好了!”

多爾袞聽了,便看向他說道:“那洪承疇有說過,明國越是繁華之地,武備越是鬆弛。

以前倭寇之亂的時候,十幾個倭寇都能橫行到南京城下。

所以我們要準備妥當,水師不動則已,一動的話就要以最大力量進攻,剛開始幾次,明國肯定沒有防範,絕對能有大收穫!”

濟爾哈朗聽了,有些遺憾地說道:“只是可惜倭國還沒答應我們僱傭他們的武士,要不然,水師兵力更為雄厚,明國沿海,就肯定難以應對!”

多爾袞聽到這話,點點頭說道:“還是錢的問題,他們嫌錢給少了。

要是能借就好了,就可以僱傭那些武士一起去搶,搶到了錢就再還.”

他是不知道,西夷很多就有這樣的,借錢,殖民,搶到東西了再還錢。

不過就算知道了也沒用,如今東亞這邊,只有大明朝的京師和南京有錢莊可以借出大規模的錢財。

滿清這邊,是沒地方借錢的。

一直開會比較沉默的尼堪,聽到多爾袞的話,忽然開口說道:“或許我們派去明國沿海的水師中,可以讓一部分人扮成倭人樣子。

一則讓明國那邊以為倭國已經和我們結盟,共同對付明國;二則倭國那邊會以為有大名私下和我們達成交易,派出了武士,如此其他大名很可能就不會堅持,也低價給我們僱傭了!”

多爾袞聽了,稍微想了下,然後點點頭說道:“朕觀倭國和明國交戰的意願不強,如果能逼他一把,最終能讓倭國和明國也交戰的話,就不需要我們來僱傭,倭國大軍都能對付明國,此計甚好!”

早就有些不耐煩的豪格聽到他們在談論,不由得插嘴問道:“那我們到底什麼時候攻打明國,一雪前恥?”

他們自從起兵造反以來,或許有損失慘重過,但是絕對沒打過敗仗。

前幾年的那次入關之戰,簡直是他們的恥辱,讓他們上下一心都很想報這個仇。

聽到豪格的問話,其他人也紛紛跟著問了。

“對啊,如今我們已經兵強馬壯,就該入關報仇了!”

“沒錯,我們兵力雄厚,戰力絕對勝過以前任何時候,該入關了!”

“……”

只要開口說話,嗓門又大的,全都是喊著要入關報仇的。

多爾袞聽到他們的話,只是面無表情,並沒有說話,一直等到他們都不說話了,他才開口說道:“再次入關,就不能再敗。

關內最新的訊息還未到,而我們北方一些寨子被西夷襲擊,草原那邊似乎也有不穩跡象。

漠北三族本該向我大清進貢的,這兩年也沒來進貢。

如此種種,皆要解決了才好嚮明國這個最大的敵人開戰.”

要是以前的話,他估計就同意了。

但是自從上次入關的慘敗之後,他就變得謹慎多了,一直在積蓄力量,而不敢有一點大意。

看到底下有人似乎還有不平的意思,多爾袞也明白他們的心情,便對他們說道:“可以讓朝鮮水師先行劫掠明國沿海,一則補充物資,打擊明國地方;二則吸引明國把兵力部署到沿海,如此北方兵力便會空虛.”

聽到他的話,濟爾哈朗先附和道:“此乃穩妥之舉,我附議!”

如今的滿清上層,威望最高的是多爾袞,次之則是濟爾哈朗了。

他們兩人的意見一致,又有多鐸這個死忠,其他人基本上就不可能反對了。

多爾袞看到沒人再反對,正想說話時,忽然有黃馬褂進殿稟告,說戶部尚書英額爾岱求見。

多爾袞一聽,立刻吩咐道:“這麼快就回來了,傳!”

他塔喇·英俄爾岱,是滿清最擅長理財和外交的人物,曾經當了好些年朝鮮的太上王,在朝鮮那邊能讓小孩止哭的那種。

多爾袞在前兩個月的時候,派他趕往北方去和那邊出現的西夷交涉,能和就和,不能和就出兵再打。

本來的話,收到訊息之後,滿清這邊一致都想出兵滅了那些西夷,不過多爾袞比較慎重,覺得當前最大的敵人是明國,其他的能不交戰就不交戰,才做主派出了英額爾岱。

此時,聽到英額爾岱回來的訊息,大部分人都有點不以為然。

很快,英額爾岱出現在大殿內,凍紅的臉上,卻帶著欣喜之色,在給多爾袞和坐後面當泥菩薩的順治皇帝見禮之後,立刻從懷裡掏出了一把短柄火銃,雙手呈送,同時說道:“奴才和那些西夷和談了,他們獻上此等自生火銃為禮,求得是我們的毛皮!”

有黃馬褂取了那短柄火銃,轉呈給了多爾袞。

在多爾袞打量的時候,英額爾岱在下面解釋道:“這些西夷的自生火銃,有七成可能打響!”

明末這個時候,其實東方已經同樣有了燧發槍,和西方那邊幾乎是同時期的。

畢懋康在崇禎八年刊印的《軍器圖說》中就有介紹自生火銃,也就是燧發槍。

但是,史書上卻不見描述明末軍隊有列裝自生火銃,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點,自生火銃遠比火繩槍的打造成本要高,而朝廷又沒錢。

第二個,明末貪腐成風,連火繩槍的質量都堪憂,經常有炸膛的,又怎麼可能有製造精良的自生火銃?因此,就算有打造出來自生火銃,其激發率也低得可憐,甚至都不到五成可能性打響,這就進一步讓軍中都排斥自生火銃。

孔有德和耿仲明他們當初投降滿清的時候,並沒有自生火銃,因此,滿清這邊也就只有過繳獲少數幾隻自生火銃而已。

他們都是打慣仗的,自生火銃和火繩槍的優劣,他們自然是清楚的。

如今,英額爾岱帶回的自生火銃,說是有七成打響的可能性,那就比他們以前見過的自生火銃好多了,因此,不管是英額爾岱也好,還是多爾袞等人也罷,一下子都是驚喜起來。

多爾袞的興致就很高,不顧外面的嚴寒,立刻試驗手中這支自生火銃,確認到底打響自生火銃的機率。

其他滿清的親王貝勒,也沒一個人抱怨說天寒地凍什麼的,紛紛跟著出去圍觀。

結果試驗之下,果然如同英額爾岱所介紹的那樣,三槍絕對能打響兩槍,這質量是他們見過最好的了。

回到崇政殿,多爾袞立刻問英額爾岱道:“那些西夷願意我們用毛皮來換這等自生火銃?”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鬥羅:白月獨酌

漫沇

快穿我那溫柔的白月光

種田蘿

快穿之是遊戲還是陷阱

墨自

東方玄幻,給人下跪就能變強

弓雪

白月光重生後殺瘋了

小禾梨棠

贅婿紅娘

鬼車鳥奇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