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鯰魚

實際上,陝西這邊的事情,首輔範景文已經進入潼關,在處理大順軍這邊的事情了。

不過畢竟是關係到那麼大的地方和人口,崇禎皇帝又剛好在附近,也打算要返回京師。

畢竟他從崇禎十七年下半年領兵出征之後,如今都已經是崇禎十九年年中,差不多有兩年了。

一個皇帝,不在都城已經兩年,一般來說,這是難以想象的事情。

但是,崇禎皇帝沒辦法,他得領兵親征才行。

天下不平,紫禁城坐穿都沒用。

秦地交接的有關事情原則,崇禎皇帝有過指示的,因此,大部分事情都不需要他操心。

就是有一點,連首輔都不好決斷,就只有上報崇禎皇帝這邊了。

說起來,其實還是土地問題。

大順軍的地盤,土地都是重新分配過的。

原本的地主豪強,大都被大順軍打倒,沒人了,那沒什麼爭議。

但是,也有一部分地主豪強之前是逃出去了,如今聽說朝廷官軍收復了陝西等地,便紛紛趕來,想要要回他們的房子土地等等,這就和現有的主人產生衝突了。

對此,範景文上奏的一個處理方法是,如果原主有明確證據證明,房子田產屬於他們自己的,那就要還給他們。

如果拿不出證據了的,那就沒法還給他們了。

範景文在奏報中稱,這個辦法是處理了一些,但是也還有一些不服,說他偏袒賊寇,要彈劾他。

陝西、河南兩省基本上都被大順軍控制,也就是說,在這些地方進行交接的時候,就都存在這樣的事情。

匯聚起來,就算是大明首輔,壓力也是不小的。

他沒辦法之下,就只有上報皇帝了。

對此,崇禎皇帝卻是冷笑。

有些事情,正好借這個機會整治一番,讓他們明白,遵守朝廷律法的重要性。

於是,崇禎皇帝發出一道聖旨,對於此類事情給出瞭解決的原則。

土地歸屬,按照歷年交稅來決斷。

理由很充足,依律交稅的,拿受朝廷保護,承認其所有權;如果沒有交稅,就算你拿出地契也沒用,甚至還要追究偷稅漏稅之責。

天下多災,朝廷無力賑災,根源就在於收不上稅,朝廷國庫無錢。

對於偷稅漏稅者,定然要嚴懲不貸。

明末這個時候,地主豪強中最普遍的事情,就是偷稅漏稅,想著各種方法不交稅,把稅轉移到普通百姓的身上。

崇禎皇帝抓住這一點,基本上把大部分地主豪強給打回去了。

至於房子這個,也簡單。

朱元璋在開國之初定有禮制,規定什麼人住什麼規格的房子,否則就是逾制,同樣是要處罰的。

然而,從大明中期開始,這個規定就被所有人默契地破壞了。

但是,崇禎皇帝明確提出來,律法是依舊在的,按律辦事,依舊能讓那些地主豪強吃啞巴虧。

當然,現任主人也肯定是逾制的。

於是,豪宅大院往往是被沒收的下場,誰也得不到。

這些事情,崇禎皇帝給出原則之後,依舊是範景文去執行的。

崇禎皇帝一路到西安,發現不管是蜀地還是秦地,人口都是大量減少。

很多村鎮的房子,都沒能住滿人。

明末將近二十年的天災人禍,還有兵災,對地方上的傷害實在是非常大的。

大旱依舊是有的,但是因為人口的急劇減少,剩下的百姓,還是能勉強過活的。

走了一路,崇禎皇帝決定,調張國維入秦地興修水利,該是能對抗天災的。

水泥這個事情,該是讓匠人去實驗出來了。

這是基建大利器,接下來全國都要興修水利,還有修建道路,全都需要用到水泥的。

另外,甘薯的種植,也要在原大順軍的控制地推廣,就有助於地方更快恢復。

當崇禎皇帝到達西安的時候,首輔範景文領他麾下各路總兵,並高桂英、田見秀等大順軍這邊的將領一起出迎。

範景文麾下的各路總兵,不管如何,都是勝利者的姿態,當是意氣奮發的。

而原大順軍這邊的文官武將,雖然皇帝已經有指示怎麼安置,可終歸還是有些不安的。

這個時候,皇帝要是翻臉的話,他們就沒有一點反抗之力的。

想想看,天下造反勢力,就以大順軍最大。

以前的時候,皇帝或許為了安民心,給出好的承諾,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也存在天下大定了,皇帝會秋後算賬的可能的。

他們這些人,對他們的將來,還是有些惶恐的。

不過,崇禎皇帝看到他們來迎接之後,卻是先對高桂英說道:“朕很高興,我們再次遇到,不再是在戰場上了。

天下能早日太平,百姓能安居樂業,你們的功勞不小.”

聽到這話,高桂英便立刻想起了她第一次見到皇帝時候,那是在代州之戰的時候吧?

想起往事,真的是讓她有點唏噓。

那個時候,無論如何都想不到會有今天吧?

如今,站在朝廷武將中的那些伯爵中,都還有她親弟弟在。

想著這個,她看了她弟弟一眼,然後連忙恭敬地回答道:“罪人實在惶恐,還請陛下恕罪!”

大順軍的地方官吏,都是原職不動,換個朝廷而已。

而高階官員,皇帝還沒作出安排的。

因此,高桂英眼下在朝廷這邊,是什麼身份都沒有。

崇禎皇帝聽到她的話,微微一笑說道:“朕說了,卿之功勞不小,特封卿為太平伯,是為一等伯。

可入京師居住,享榮華富貴,亦可為朝廷做事,且看卿擅長什麼,報給朕知便是!”

高桂英不管如何,原本都是大順國的皇后身份,又有歸順之功,封個伯爵,也就是每年多一筆俸祿支出而已,卻能安人心,還是很划算的。

高桂英一聽,頓時大西,連忙謝恩,然後回答崇禎皇帝道:“陛下,末將一直做些軍中糧草排程事情,該是有些心得,願為朝廷效力,以報君恩.”

崇禎皇帝聽了,點點頭說道:“如此,朕任命卿為輜重營總兵,先隨朕回京,謀劃收服遼東之戰的後勤事宜.”

大順軍這邊的條件,是不去面對李自成他們。

因此,他們能參與的戰事,就是和遼東建虜的戰事了。

因此,他有此一說。

高桂英聽了,心中鬆口氣,立刻領旨謝恩。

處理了大順軍的皇后,崇禎皇帝接著轉頭看向大順軍留守大將田見秀。

田見秀見此,立刻上前侯旨。

如何安置他,絕對也是非常引人關注的一個問題,所有人都有點好奇地看著。

只聽崇禎皇帝對田見秀說道:“朕從蜀地一路前來西安,見到秦地這邊,百姓安居樂業,地方治理井井有條,朕且問你,可願為朝廷陝西巡撫,依舊幫朝廷治理陝西?”

田見秀一聽之下,非常意外。

巡撫是封疆大吏,肯定是朝廷科舉出身,多年的官場經驗才可能出任。

但是,田見秀只是一賊寇出身而已。

他就算再怎麼想,也沒想過,皇帝竟然要封他陝西巡撫!

因此,此時一聽之下,他都愣在了那裡。

首輔範景文聽了,連忙出列提醒崇禎皇帝道:“陛下,巡撫事關一省之軍政,非有朝堂上多年為官執政經歷不能勝任.”

田見秀聽到這話,回過神來,也是覺得理所當然。

像他這樣的反賊被招安的,就只有當什麼武將的,從來沒聽說過有當文官,特別還是當封疆大吏,更是沒有。

然而,崇禎皇帝聽了,卻是問範景文道:“卿之所言,朝堂上多年為官,就能當好封疆大吏了?那朕問下,天下何至於大亂?”

範景文:“……”

這個問題,壓根沒法反駁。

伱說是因為天災,可治理天災,同樣是封疆大吏的職能範圍之內。

治理不好,那就是能力不行。

天下大亂,這是結果,你的理論就算說得天花亂墜,也無法改變事實。

總不能說,是這一屆刁民不行吧?就算這樣,刁民的整治,同樣是封疆大吏的職責。

範景文在愣了一會,回過神來之後,他不得不從另外一個角度提醒皇帝道:“陛下,從洪武年間科舉定製之後,文官出任封疆大吏,皆是科舉出身,此乃慣例也!”

崇禎皇帝聽了,想也不想,斷然回答道:“那又如何?不管黑貓白貓,能抓到老鼠的便是好貓。

對朕來說,能治理好地方的,才是好的封疆大吏。

太祖皇帝當年定下的科舉制,經過兩百七十九年的發展,已經證明不符合當前形勢。

因此,科舉出身,卻不能安定天下,以至於天下大亂。

因此,朕決定科舉亦要革新!”

說到這裡,不等範金文說話,他便補充道:“太祖皇帝託夢點撥朕時,亦有對此作出指示.”

範景文:“……”

皇帝把該說的話都說了,以至於他無話可說。

科舉改制的話,關係到天下讀書人,更是關係他們這些書香世家,可以說關係重大。

一般來說,誰也不會願意改動現成的東西。

因為那樣一來,他們就要重新適應。

可是,天下是皇帝的天下,他們只是臣子。

一旦皇帝有了決定,臣子基本上是沒辦法抗旨的。

於是,大明朝的官員,就用祖制來壓制皇帝,這多少會對皇帝有些用處。

結果呢,在崇禎皇帝這邊,人家都說太祖皇帝是同意的,那連祖宗法制的說法都沒法壓制皇帝了。

這還讓他們不得不信,皇帝這麼說,肯定是真的。

因為他們可都是親眼見證,崇禎皇帝原本碌碌無為,可在太祖皇帝託夢指點之下,不但勇冠三軍,並且還變得英明神武,只是不到三年的時間,就基本上平定了天下,一下把有亡國滅種之危扭轉到天下太平之路上。

皇帝的話,誰敢不信!太祖皇帝不是真的指點了他的子孫,那當今皇帝的轉變,根本就無法解釋!

此時,崇禎皇帝看到範景文不再說話,便轉頭看向田見秀,嚴肅地問道:“朕觀你治理陝西也算井井有條,有意重用於你,繼續執政陝西,為陝西百姓造福。

如何?”

田見秀聽了,一直的觀念讓他有點猶豫,就怕做不好,辜負了皇帝的期望。

一時之間,還是有點猶豫。

崇禎皇帝見了,便再喝問道:“怎麼,你怕做不好被人嘲笑?當初造反的勁去哪了?就這樣慫了?”

一聽這話,田見秀頓時紅了臉,立刻接旨道:“陛下如此厚待,末將……微臣定然竭盡所能,不負陛下厚望。

如若陝西治理不好,微臣就不要這腦袋了!”

崇禎皇帝一聽,便笑著說道:“好,朕就看著,看看到底是你這野路子出身的治理地方不錯,還是科舉出身的治理地方更好?“

這田見秀就等於是放入了魚池的鯰魚,對目前朝堂上都是科舉出身的官員是一種鞭笞。

陝西這邊,從基層到一省之巡撫,就都是野路子出身的官員了。

他們之前已經治理地方兩年左右,多少也有一些治理經驗。

這麼一來,讓他們和其他地方去比,也不算吃虧,就看是誰治理更好了!

大順軍這邊最高階的兩個人,崇禎皇帝親自安置,並且給出的待遇也不錯,算是安定了大順軍的中上層。

過天星張天淋這裡,如今招安使命算是真正完成,如他所願調入了御前直屬標營任參將。

崇禎皇帝在陝西待了將近一個月之後,便領著黃得功和吳三桂所部離開了陝西,出潼關入河南,再從開封那邊進山西,一路北上,過雁門關到大同,然後再轉道宣府出居庸關回京。

這一路上,他又走了將近兩個月左右。

不得不說,北方依舊大旱,很多地方的田地,都乾旱地龜裂。

人喝水都困難,更不用說還要用水來澆灌農田了。

山西這邊還好,張國維等人在農事上的努力,經過這幾年的時間,和當初崇禎皇帝剛領兵到山西之時比,已經有天壤之別了。

這就說明一個道理,天災要是沒有人禍,就未必會有人間慘劇的發生!

興修水利,多少能對抗大旱。

甘薯的普及,也讓百姓在主糧之外能有吃食補充,不至於去吃書皮和觀音土,更不會有人吃人。

於是,崇禎皇帝調任張國維擔任河南、山東兩省河運總督,負責在這兩省興修水利,特別是黃河治理,更是重中之重。

崇禎十九年十一月下旬,崇禎皇帝終於領兵回到京師。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才不會忘了

見梔

狐妖:從來沒有一個人

千山裡沂

Smoking的校園救贖

銜無心

妖王復生後成為白月光

週年華

穿越後,我靠擺爛氣死全門

蕭月安

最後的沉淪與清醒

自我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