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仗有的是

崇禎皇帝一到,自然召開御前會議。

文官方面,以堵胤錫為首,還有本地以及崇禎皇帝從外地帶來的文官;武將方面,唐通、高傑、陳永福、秦翼明、曾英、楊展、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等人為主。

戰死了的,肯定是活不過來了。

受傷的,在崇禎皇帝到達之時,已經是養好傷了。

一開始,崇禎皇帝嚴厲批評了幾個將領的輕敵冒進。

曾英、孫可望都降一級戴罪立功,堵胤錫作為主帥也負有責任,罰俸祿半年。

在處罰之後,他便嚴厲地說道:“朕知道,有的人以為天下快太平,戰事要打完了,所以就著急立功,想要封侯拜相,封妻廕子!在這裡,朕可以告訴你們,就算天下太平了,朕一樣是要用兵,要開疆拓土。

打仗,你們這輩子都打不完,只要好好打,打勝仗,還怕沒有軍功可立?”

聽到他的話,所有人都有點詫異。

這可是皇帝親口所說,那肯定是要在平定內亂之後對外用兵的了!

“就算退一步說,還有不少失地沒收復,雲貴兩省,廣西,遼東等等.”

崇禎皇帝掃視他們每個人,嚴厲地說道,“遼東建虜已經吞併了朝鮮,等到對付建虜的時候,是連同朝鮮都要打的。

還有草原各部臣服建虜,數次侵入關內,豈能放任不管?”

“不說遠的,就說當下,緬甸宣慰司曾攻打雲南邊境,殺我明人,朕既然來了,便要徹底消除雲南隱患。

還有安南,已是我大明版圖卻有兩股大的叛軍不服王化,亦要征討之!”

聽到這些話,一眾武將都不由得興奮了起來。

按照皇帝這麼說,豈不是還能封不少爵位了?

不過文官這邊聽了,卻和武將不一樣。

這不,就見堵胤錫出列奏道:“陛下,天下初定,該是休養生息之時,不好大動兵戈啊!”

一聽這話,底下的武將頓時被潑了一頭冷水。

雖然他們是武將,但是也能明白堵胤錫說得有道理。

天下打了這麼多年的仗,人心思定,如果窮兵黷武的話,指不定天下又會亂。

雖然他們是有軍功可立,但是文官肯定是不答應的。

可誰知,崇禎皇帝聽了,卻是反問堵胤錫道:“朕領兵征討南方賊軍,京畿之地的百姓可有被刀兵影響?朕收服了蜀地秦晉等地,江南百姓可有受影響?”

征討南方賊軍,糧草主要來自揚州大鹽商,南京勳貴的財產;征討四川以及目前征討雲貴,糧草主要來自鄭芝龍的每年一百萬石糧食。

堵胤錫聽到皇帝的話,稍微一想,頓時愣住了。

以前的時候,在他印象中,不管怎麼動刀兵,百姓絕對會受到影響,徵集軍需物資,徵發民夫等等。

一個眾所周知的事情,當年大漢之所以強大,就在於其打垮了匈奴,而為此付出的代價,就是糧草物資的極度消耗,傷到了民生之根本,而後大漢朝由盛轉衰。

可是,就如今朝廷打了幾年仗,百姓卻是越過越好,這可真是違反常識了!

仔細去想想,他終於明白過來,第一是皇帝親征,都是以少勝多。

每次征戰的軍隊,大概就在五萬左右,對於糧草物資和後勤供應的壓力就少。

另外,這幾年打仗的糧草物資來源,都是非正常來源。

能以少勝多,這是皇帝的本事,可是糧草物資的非正常來源,卻是不可持久的。

於是,他便立刻奏道:“陛下領兵打仗,能以少勝多減少糧草物資供應,這是陛下的本事。

可其他將領,未必能有陛下的本事。

此其一!”

聽他說這話,一眾武將你看看我,我看看伱,最終都是預設。

這是事實,經過這兩年的時間證明,皇帝打仗的本事,真不是他們能比的。

光是那一身神力,就無人能及。

而堵胤錫這邊,還在繼續奏道:“另外,每次打仗,都是消耗糧草物資,此乃不變之事實。

民生多艱,不會有那麼多貪官汙吏,奸商叛臣可供陛下抄家!”

說到這裡,他用非常誠懇地語氣說道:“微臣得陛下知遇之恩,無以為報,唯有心中所想,如實呈奏!”

意思很明顯,就是這些話雖然對皇帝來說很難聽,但是他為了報答皇帝,不得不說。

不過一般文官在皇帝面前,都是這個樣子的。

至少表面上文官反對皇帝,都是基於大義,為國為民,或者為你皇帝好。

至於這其中夾帶多少私貨,還是要皇帝去明辨是非才行。

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以前的崇禎皇帝在這點上是絕對不合格的。

那些武將聽到堵胤錫如此頑固地勸皇帝,考慮到堵胤錫絕對算是皇帝的寵臣,他們大機率覺得,皇帝怕是會重新考慮之前說的話了。

結果沒想到,卻聽崇禎皇帝反問堵胤錫道:“卿以為打仗就肯定是虧本的買賣?”

堵胤錫聽了,如實回答道:“或許開疆拓土是為王霸之業,乃千古帝王之功績,可對百姓來說,微臣以為,就是虧本的買賣!”

漢武帝在歷代帝王上非常有名,可是漢武帝治下的百姓呢?

因此,堵胤錫回答這話的時候,說得堅定有力。

崇禎皇帝聽了,並沒有生氣,反而哈哈一笑道:“堵卿,你的觀念想法太舊了,也該改改了!”

堵胤錫聽了並不服氣,立刻回奏道:“微臣愚鈍,還請陛下明示.”

其他人,包括那些文官,還有武將,全都豎著耳朵聽皇帝怎麼說。

因為他們的想法,都和堵胤錫差不多。

崇禎皇帝見了,便對他們說道:“諸卿該是都見過西夷了吧?他們不遠萬里來我大明,可知為何?他們除了來我大明之外,可知他們還去了何處?你們可知,他們為何如此積極遠離故鄉?”

崇禎二十年,就是公元1647年了,這個時候,大明朝的很多地方都有西夷的蹤跡。

在場的大部分文官武將都是見過的。

此時聽到皇帝的連續問話,一時之間,都有些詫異。

說真的,他們這些人,還都沒想過皇帝問的這些問題。

此時一想,頓時也是覺得奇怪了。

是人大概就都差不多,不是沒辦法肯定不會遠離故鄉,除非是有大利益。

想到這,他們都是一驚。

難不成真有那麼大的利益,讓西夷全都遠離故鄉?

崇禎皇帝覺得這時候還不是展開細說的時候,便簡單說道:“朕可以說,以後打仗,就要打能賺錢的仗。

國與民皆得利。

窮兵黷武,那是老觀念了!”

說到這裡之後,他的表情又嚴肅了起來,目光掃過眼前這些文官武將,冷聲喝道:“朕不管是貪功還是別的什麼,以後再犯,不聽軍令者,嚴懲不貸!”

這話一說出口,特別是那些武將,頓時都是凜然。

他們心中明白,皇帝所說這話,不是說在皇帝的麾下如何,因為在皇帝的麾下,還真沒人敢不遵從皇帝旨意,而是指在其他統帥帳下的時候。

隨後,崇禎皇帝開始發號施令,以秦翼明總兵的白杆軍為大軍前鋒,他親領主力掃蕩各處叛亂土司領地。

作戰原則,佔領各處要地為主,如果叛軍逃入山林不追。

這個時代的貴州,林木茂盛,對於不熟悉地形的人來說,陷阱多多。

哪怕是熟悉地形的,也難以在山林久待。

崇禎皇帝的意思很明白,就軍隊實力來說,叛軍和賊軍肯定無法和朝廷官軍正面作戰。

那就憑藉實力佔領人類容易生存的地方,再實施土改,把土司的領地都分給普通百姓,再以這些普通百姓為耳目,清剿山林中躲藏的叛軍和賊軍。

他從南京等地帶來了不少官員,就是佔領一地,就恩培一地,穩固一地。

就算堵胤錫是內閣輔臣,要想這樣做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但是他是皇帝,說出去的話,實施的政策,那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雲貴兩地,原本就是大明朝統治的地方,由皇帝實施的這些措施,沒有一個當地人會懷疑這是騙人的。

因此,從崇禎皇帝到達鎮遠,展開政治軍事攻勢之後,大的戰事沒有,但是朝廷控制的地方卻是日益增多,可謂是節節推進,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朝廷基本上就控制了整個貴州,兵鋒進入了雲南境內。

雲貴兩地,在這明末亂世中還忠於朝廷的,其實就只有在沐天波身邊的幾個土司而已了。

大部分土司不是加入了反叛的行列,就是趁機渾水摸魚,暗暗發財。

因此,崇禎皇帝一路上對付土司的時候,壓根不用任何顧忌,直接改土歸流,把土司的領地改為朝廷直接管轄,土地資產都分給當地百姓以贏得民心。

不過也是因為這個政策,讓很多土司絕了重新投靠朝廷的念頭,同仇敵愾,就想把挖了他們根的崇禎皇帝置於死地。

一開始的土司,還想著憑藉本地的優勢,藉助山林偷襲打敗朝廷官軍,幾次失敗之後,他們便一步步後退,叛軍和賊軍的數量越來越多,實力自然越來越大了。

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叛軍和賊軍的聯軍,肯定會和朝廷官軍之間有一次大的戰事。

基於這個敵情,朝廷官軍在進入雲南境內之後,進軍勢頭也慢了下來,並且兵力也開始集中,避免一部朝廷官軍的實力不夠,被優勢賊軍和叛軍的聯軍殲滅!

崇禎二十年十一月上旬,天氣已經很冷了。

鄭芝龍答應每年給的一百萬石糧食中,剩下的五十萬石也送到了雲貴,交給了主要以處理政務為主的堵胤錫。

讓人沒想到的是,和糧草一起過來的,竟然還有平海侯鄭芝龍本人。

崇禎皇帝正在議事,聽說鄭芝龍求見,那也是愣了下。

他明白,後方大體上是穩定的,既沒有大股山賊也沒有大股水寇。

鄭芝龍絕對不是為了押送糧草過來的,能讓他放下整編的事情趕過來,肯定是有要事稟告。

於是,他立刻傳旨召平海侯鄭芝龍覲見。

崇禎朝,一共兩人封侯,一個是大名鼎鼎的周遇吉,另外一個,對於在場大部分武將來說,都是聞所未聞的人。

因此,他們都很好奇,這個平海侯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在他們的印象中,這個平海侯是財大氣粗,每年竟然能給朝廷提供一百萬石糧食!

等到鄭芝龍入內覲見時,他們一個個都是有點不忿,看著真像一個商人,竟然用糧食換了個侯爵!說真的,他們有點不服氣。

鄭芝龍的眼裡只有崇禎皇帝,在見禮完畢之後,直接開門見山地奏道:“陛下,末將探聽到遼東建虜向倭國欲購買大量火槍火藥,還試圖僱傭倭國武士騷擾我大明沿海。

末將想親自前往倭國一趟,以厲害關係說動德川幕府,不要和建虜做此買賣!”

要是以前,他想去就去,自己做主。

可如今,他在皇帝這裡掛了號,要想離開大明朝去倭國,就需要皇帝同意才行了。

此時,聽到他的話,在場的文官武將不由得都吃了一驚:連建虜和倭國做買賣的事情都能打聽到,還能勸說倭國不做這買賣?

如果說,只是探聽到訊息的話,他們還能理解。

以前倭國入侵朝鮮想要以此為跳板攻打大明時,就有在倭國的明人先把訊息傳到了大明這邊。

可是,要影響倭國,不讓他們賺錢,那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了。

說真的,他們有點不信,這個平海侯有那麼大的能耐?

但是,崇禎皇帝卻是相信,以鄭芝龍的能量,要做到這個是有可能的。

不過,他稍微想了下,卻最終搖搖頭說道:“卿整編水師最為要緊,只要我大明海防強大了,何懼低聲下氣去求倭國?敢賣火器火藥給建虜,敢再來倭寇,朕會讓倭人都付出難以承受的代價!”

鄭芝龍聽了,還以為崇禎皇帝是不想他去低聲下氣地求人,便還想再說。

但是,崇禎皇帝已經不給她機會,當即對他說道:“卿一路遠來辛苦,且先下去休息吧!”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有臉的路人乙的新書

有臉的路人乙

有本事管我一輩子啊

風動霧凝

煙火:當孟宴臣的戀愛腦物件是我

肖糖媛

最後的魔道傳人

大鵝不吃辣

大佬重生:不要再扒我的馬甲

燕子慕喵

血雨腥風逆天行

苦海無邊逆水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