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計謀

本土作戰,就有這點好處,糧草輜重的負擔就會輕很多。

當大軍到達居庸關之後,並沒有急著出關作戰,而是先休整,並繼續派遣夜不收打聽建虜最新的情況。

莫日根終於見到了崇禎皇帝,並如願加入了京營,成為御前直屬標營的夜不收中的總旗。

當天半夜,孔有德悄然出關,在耿仲明的防區露面,順利見到了耿仲明。

睡意朦朧的耿仲明沒想到會見到孔有德,頓時大驚,睡意全消,道:“賢弟,你怎麼會在這裡,你不是跟著英親王在宣府那邊麼?你們已經打下居庸關了,怎麼沒聽到……”

孔有德在這裡出現,讓他有太多的疑惑了。

不過沒等他說完,就見孔有德表情嚴峻地對他說道:“大哥,我重歸朝廷了!”

他和耿仲明是結拜兄弟,耿仲明為兄,他是弟。

耿仲明聽得有點莫名其妙,疑惑道:“重歸朝廷,什麼重歸朝廷?”

這話問出之後,他才有點明白過來,頓時又是大驚,上前一把抓住孔有德的肩膀,壓低聲音問道:“什麼重歸朝廷?伱該不會把英親王給賣了吧?”

孔有德也是伸手抓住了他的肩膀道:“大哥,坐,先聽小弟說,時間不多了!”

聽到這話,耿仲明一臉震驚地坐下,然後看著油燈下的孔有德,滿臉的不可思議。

孔有德也是看著他,不過是誠懇地說道:“英親王領軍,開始很順利,攻破張家口,並攻陷了宣府城。

但隨後當今皇帝領軍救援,英親王要和當今皇帝陣前單挑,結果被當今皇帝戰敗活捉,引發了全軍大亂,又因背水結陣,導致全軍盡墨……”

耿仲明聽著他在說話,嘴巴張開,能塞下一個鴨蛋而不自知。

他是真的有點難以置信,英親王腦子有病,都這年代了竟然還要陣前單挑?還有,當今皇帝怎麼就那麼厲害了,竟然連驍勇無比的英親王都能打敗?朝廷官軍什麼時候變得那麼厲害,竟然能全殲大清軍隊了……

他真的有太多疑惑,太多問題了。

不過隨著孔有德開始講他聽來的那些事情,還有在俘虜營的見聞,甚至他和當今皇帝的對話時,耿仲明就有點明白了,為什麼朝廷官軍變得能打了!

身為曾經的朝廷官軍一員,他太知道影響朝廷官軍戰力的因素是什麼了。

如今當今皇帝都能把這些因素解決掉,那戰力自然就強大了。

甚至可以說,大清軍隊是老少齊上陣,但是朝廷官軍是可以挑挑揀揀出來的軍卒,真要在同等條件下,朝廷官軍又怎麼可能比大清軍卒的戰力弱呢!

他在想著,孔有德一口氣把大部分情況都說了,然後才繼續用懇切地語氣對耿仲明說道:“……朝廷官軍在天明就要進攻,還請大哥快做決斷!”

耿仲明聽了,看著他問道:“你不勸我重歸朝廷?”

孔有德聽了,實話實說道:“我是沒得選擇,只能重歸朝廷。

但是大哥還有選擇的,要麼立刻前去稟告建州女真那邊,你有通風報信之功,該不會懷疑你有異心,如此也能保住家小;要麼就立刻整軍,攜全軍一起重歸朝廷,偷襲建州女真那邊立下投名狀,也能取得當今皇帝的赦免.”

耿仲明聽到這話,提醒他道:“如果我去通風報信,那你怎麼辦?跟我一起麼,你家小也還在盛京呢!”

孔有德聽了,腦海中不由得又想起了皇帝的那番話:“逃便逃了,朕給了你機會,你自己不珍惜,朕也不會勉強於你!”

而後,他又想起了毛大帥,想起了他逝去的那些親人。

最終,孔有德還是搖搖頭說道:“當今皇帝信任我,才讓我來,我就不跟大哥走了,回去和當今皇帝實話實說.”

“你……”耿仲明聽了,有些無語。

他了解孔有德的性子,知道他一旦決定了就沒法再勸。

於是,他沉默了。

中軍帳內,只有他們兩個人,兩個人都不說話,就變得很是安靜,能聽到外面巡哨的動靜。

過了好一會之後,耿仲明忽然重重地嘆了口氣,道:“當今皇帝為何不早點英明神武呢?”

如果當今皇帝在登基之時就如此英明神武,那還有大清國什麼事情,哪還有那麼多的生離死別!

孔有德聽了,也是嘆了口氣,然後便站了起來,雙手抱拳,向耿仲明說道:“大哥,後會無期!”

他知道,他回去之後肯定不能活了,畢竟他勸說不成,訊息走漏,這便是他的罪了。

但是,他其實也知道,如果他跟著耿仲明回去,而阿濟格這支軍隊全軍覆沒,他的日子也會非常難過,甚至有可能會被問罪處死。

不管怎麼樣,沒勸說成耿仲明,他的路就基本上走到頭了。

聽到他這話,看到他似乎想走,耿仲明立刻站了起來喝道:“站住!”

孔有德聽了,有些意外,轉頭看向他,最終什麼也沒說,道:“也是,大哥把我綁了吧!”

耿仲明上前,抓住他的雙手,懇切地說道:“賢弟,我們結拜時便說過,生死與共。

又經歷了那麼多,如何要後會無期呢!”

當初孔有德被逼造反時,是不關耿仲明什麼事情的,因為他沒有被派去遼東,而是留守在登州的。

但是,最終耿仲明選擇了背叛朝廷,去幫兄弟造反。

如果不是耿仲明,孔有德當初開始造反時就有可能被鎮壓了。

也是如此,孔有德對耿仲明非常敬重。

如今更是寧可自己死,也沒有怨言。

此時,孔有德聽到耿仲明的話,有些意外,也有些不解,看著他大哥。

耿仲明用力握住他的手,看著孔有德的眼睛說道:“兒子沒了,可以再生;老婆沒了,可以再娶。

我這輩子的兄弟,就你一個,不能沒有!”

一聽這話,孔有德眼睛頓時紅了,當即叫了一聲“大哥”,然後便說不下去了。

他們都是遼東漢人,被建虜欺壓,親人遇難,然後共同投奔毛大帥帳下效命,不為別的,就為向建虜報仇。

那段艱苦的歲月中,兩人經歷了一切,和建虜廝殺,積功而受毛大帥賞識,一步步地升官。

在毛大帥屈死之後,東江軍的爭權奪勢,又讓他們心灰意冷,最終他們一起商量,選擇投奔了孫元化。

可雖然孫元化賞識他們,但是文官卻多有歧視他們,最終因為一隻雞導致兵變,最終走上了造反的道路……

這一路上,不知道有多少危險困苦,屈辱淚水還有歡笑喜悅,兄弟倆都是一起經歷……

此時的耿仲明和孔有德,都在想著他們經歷的一幕幕,久久無語。

不知道過了多久,中軍帳外傳來動靜,讓耿仲明一下回過神來,便連忙對孔有德說道:“馬上要天亮了,我立刻去召集手下心腹,佈置反正的事情.”

聽到這話,孔有德便連忙說道:“大哥,此戰會以我們降兵衝鋒在前,手臂綁白帶子區分。

你的手下,也都要綁上白帶子,以免誤傷!”

耿仲明聽了,點點頭,立刻叫過帳外的親衛去傳令。

然後等他回過神來,他又有了主意,快步走到孔有德面前說道:“我有個主意,既然是要降了,索性就鬧大一點,你看這樣是不是可以……”

說著,他便把他想到的計劃給孔有德講了下。

孔有德一邊聽著,一邊思索著,等到耿仲明說完,便立刻欣喜地說道:“可以,我覺得可以!”

隨後,他猶豫一下之後又補充說道:“真這麼做的話,我必須要馬上趕回去向皇上稟告,如此才能配合!”

耿仲明聽了,點點頭說道:“時間緊迫,你看這個計劃有什麼補充的沒有?沒問題了,便立刻回報明國皇帝吧!”

於是,兩人又迅速商議了一下,然後孔有德在耿仲明親衛的掩護下,藉著黎明前的黑暗,趕回居庸關這邊。

天色很快放亮,崇禎皇帝便升帳準備按計劃對居庸關外的建虜發起攻勢。

陪同他的方正化有些擔心地說道:“萬歲爺,要是孔有德假降的話,建虜怕是會有防備啊!”

崇禎皇帝聽了,不以為意,道:“黑夜裡聞變而有防備,必然會有動靜,我們的夜不收便能察覺。

再退一步說,就算昌平的建虜有了防備,先一步攻打的也都是那些剛投降的,最多是他們死傷多一些,大軍壓過去,此戰必勝.”

這一戰,最主要的是剛投降的這些軍卒的證明之戰,只有此戰之後,崇禎皇帝才會把他們當真正的自己人。

也只有到那個時候,傷亡的多少他才會很關心。

方正化聽到皇帝的回答,心中便放心了。

其實就是孔有德叛變與否,對於整個戰局的影響並不大。

等到大軍飽餐一頓,準備開拔時,孔有德才趕了回來。

崇禎皇帝一聽他回來,便大概猜出孔有德沒有叛逃,心中多少是有些欣慰的。

軍隊開發中,崇禎皇帝由眾將簇擁著,見到了匆匆趕來的孔有德。

“陛下,罪人說服耿仲明歸順朝廷了,且耿仲明獻上一計……”

孔有德知道時間寶貴,一口氣就把事情說了,特別是耿仲明的計劃,更是重點說的內容。

邊上的周遇吉一聽,頓時大喜,連忙對崇禎皇帝說道:“陛下,此計大善!”

崇禎皇帝自己也在思考,沒想到這其中可以有變的情況,反正和最初的計劃差不多,便點頭對孔有德道:“此計如成,你和耿仲明便記一大功.”

孔有德聽了,很是歡喜,便迴歸他的隊伍去了。

崇禎皇帝這邊,立刻和眾將商量,稍微調整了原先的計劃。

然後大軍浩浩蕩蕩地出了居庸關,殺向昌平。

………………

昌平清軍大營,所有人都還在用餐呢,忽然探馬就急速馳回,然後軍令迅速下傳,所有清軍緊急備戰。

為首的將領是愛新覺羅瓦克達,他就很納悶,怎麼會在他這裡突然遭遇敵情呢!

原本他的任務,是等到時間之後就和宣府的阿濟格所部內外夾攻,拿下居庸關的。

結果沒想到,竟然是明軍從居庸關方向擁來!

說真的,他有點懵。

因為他實在不敢相信,阿濟格所部可能是敗了,所以明軍才會從這個方向殺過來。

大清野戰無敵,從未敗過,這怎麼可能呢!

雖然有一肚子的疑惑,他卻還是一點不怕。

既然明軍來了,那就列陣迎戰便是。

他就不信,還有什麼明軍能和大清交戰而不敗的!

要知道,一件公認的事情是,關內能戰之軍,都已經在松錦之戰中被那個洪承疇敗完了!

然而,當他看到明軍出現在視野中時,就又傻眼了。

只見明軍在出了居庸關,過了狹窄地段之後展開,瓦克達才發現,當面明軍的兵力,遠超他的想象。

甚至他還在看著呢,就聽到他的手下驚呼起來:“明軍中怎麼有大清兵?”

這一看之下,瓦克達再次傻眼。

明軍和清軍的軍服很不同,一眼就能觀看出來的。

如今的他,也看得清楚,就見明軍陣中竟然擁出了好多大清兵!

這是什麼鬼?

如果有人告訴他說,大清兵都投降明軍了,他也是萬萬不會相信的。

對他來說,這真和太陽從西邊出來一樣沒有道理。

不過他再怎麼不信,終歸是事實勝於雄辯。

看著大清兵在明軍前列陣,看著越來越多的明軍,他一共才五六千兵力,根本不能打啊!

人心惶惶之下,哪怕以前確實都是大清贏了又贏,可此時此刻,他也噓了。

明軍那邊,還沒擺好陣勢呢,忽然就發一聲喊,也不管什麼講究,就直接衝殺過來了。

還是拿著刀槍,“嗷嗷”叫著衝殺的那種。

“殺啊……”

聲震四野!

瓦克達還沒來得及下令呢,就聽到他這邊的軍中突然喧譁了起來。

“敗了,敗了!”

“快逃啊!”

“……”

大清軍陣,幾乎是瞬間土崩瓦解,無數的軍卒都往後逃去。

其他沒逃的,看到這一幕,哪可能還有膽子繼續站著,也只有跟著逃了。

這一幕,在瓦克達三十八年的人生經歷中,也只是看到明軍會這樣,什麼時候變成大清兵這樣了?

雖然他不甘心,不過局勢不是以他個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包括他自己,也只能開始逃命了。

於是,昌平這邊,最為稀罕的一幕出現了。

大清軍卒在前面逃,明軍在後面追。

任何人看到這一幕,絕對會瞎了狗眼,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多鐸所部的主力軍隊,就部署在懷柔和順義之間,和昌平離得並不遠,等到了下午時候,多鐸就收到軍情急報,說昌平那邊的大清兵正被明軍追趕,往大營這邊逃過來了。

聽到這話,包括多鐸在內的所有人,都是非常震驚和不可思議。

雖然昌平部署的兵力不是很多,只有五六千人馬而已。

可按照慣例,大清的五六千軍隊,已經能追著明軍五六萬軍隊跑了,至少追個幾萬軍隊跑是肯定的。

什麼時候,大清的軍隊反而要逃命了?

他們正在震驚時,騎馬的已經先逃回來了,耿仲明和瓦克達等人,都先一步逃回。

多鐸這邊,一邊緊急集合,整軍備戰,一邊大聲喝斥逃回來的這些人,到底是怎麼回事?

瓦克達憤怒地衝著耿仲明喝道:“你這漢狗,臨陣脫逃,是不是想死?”

他是看清楚了,最先逃跑的,就是耿仲明所部。

可耿仲明也有自己的理由,當即向多鐸分辨道:“殿下,幾萬明軍從居庸關撲過來,眼看著要被包圍了。

我只是想著這個訊息要趕緊向殿下稟告。

如果死戰的話,殿下會被矇在鼓裡,宣府那邊的英親王所部,怕是沒了啊!”

多鐸其實也是奴酋中最為憎恨漢人的,屠殺的事情,就他幹得最多。

本來聽到耿仲明先逃跑,正要發飆時,又聽到了耿仲明說阿濟格所部的事情,頓時就被轉移注意力了。

就見他也是露出一臉震驚之色道:“什麼,明軍都是從居庸關而出?這怎麼可能?”

阿濟格所部可是有兩萬人馬,算算時間,也是才破關沒幾天,怎麼可能就沒了呢!

說真的,打死多鐸都不信,阿濟格所部是被明軍擊敗了。

然而,此時此刻,他的問題根本沒人能回答。

一個又一個的探馬,幾乎是前腳和後腳的關係,陸續不絕地闖入中軍帳稟告最新軍情。

眼看著明軍馬上就要殺到了,多鐸也來不及考慮其他,當即下令,全軍列陣迎戰。

這時候的建虜軍隊,也確實是精銳,很快就列陣完畢。

這個時候,敗軍也已經到了。

自有一隊隊的騎兵迎上前去傳令:“殿下有旨,一律繞後整隊,衝撞本陣者斬!殿下有旨……”

軍令之下,已經逃得上氣不接下氣的敗卒,都繞過了集結好的軍陣,跑去後面集結了。

在敗卒基本上都繞到陣後時,明軍的前鋒殺到了。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書女配之喜當媽

小乖瑞瑞

娛樂:開局戀綜,卻誤入歌手舞臺

醉酒江南蟹

重生怎麼活

2皮卡巴拉

貝雅回憶錄

此心彼悅

火紅年代:從東北插隊知青開始

大鯨落南北

我在古代建立商業帝國

穎雨點清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