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餓死鬼投胎

次日,天氣竟然好轉,還是個有太陽的日子。

李賊大軍全體出動,把真定城圍了個裡三層,外三層,一場大戰即將打響!

之前道路泥濘,大型攻城器械,早就扔了。

還有重型火炮,更有重達幾千斤的,同樣嚴重拖累軍隊的行軍速度,到了後來,也不得不扔了。

等李自成的大軍趕到真定城外的時候,就只有一些小型火炮,比如佛朗機炮、虎蹲炮等等。

就火炮這塊來說,肯定是沒有真定城頭上的火炮射程遠,威力大的。

而且李自成所部只准備了一天的時間而已,為此,攻城器械方面,就只有簡易雲梯和飛爪這類最容易製作的攻城器械。

換句話說,李自成打真定,就只能採取蟻附攻城法來破城了。

一般情況下,這種攻城,士氣會比較低,因為所有人都知道這樣攻打真定必然會傷亡慘重的。

可此時此刻,李自成大軍全軍集結之後,並沒有表現出太多的問題,反而有很多人看著城頭上目露兇光。

李自成看著這一幕,心中欣慰的同時,便對集結到面前的眾多將領喝道:“朝廷軍隊殘暴,就不用孤來強調了。

攻下真定,孤要烹了明國皇帝,再吃一次福壽宴,報仇雪恨!”

當初打下洛陽的時候,他就這麼幹過一回。

那時候是吃藩王,這一次更進一步,準備吃皇帝了。

“血債血償,報仇雪恨!”眾將齊聲大喝,然後帶著仇恨各自歸隊,準備開始攻城戰。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正在他們準備最後的攻城戰時,卻見真定城的幾個城門開啟,從裡面擁出了一群群的人。

這是什麼情況?

所有人幾乎都呆住了!

特別是那些老賊,打了十幾年的戰事,什麼樣的攻城戰沒見過?可如今這種快要攻城的時候,城裡人竟然都逃了出來,這是什麼情況?還真的從來沒見過!

城頭上的朝廷官軍,還是能看出來,依舊在嚴陣以待,壓根不像要投降的樣子,那怎麼有這麼多人出城了呢?

就見那些出城的人,全都往外跑,興奮地向他們揮手,怎麼看也不像是城裡的人要投降的樣子!

就連李自成也納悶了,連忙用千里眼去看情況。

這一看之下,他頓時感覺有些眼熟,隨後,他突然認出來了,那不是留在真定的軍中家小以及留守軍隊,他們怎麼還活著,還在這時候跑出來了?

就見這些人往城外軍陣跑去,一邊跑一邊大聲喊著。

“不要打,千萬不要攻城!”

“明國皇帝把我們都放回來了,誰要打,還在裡面的人都會死的.”

“明國皇帝言而有信,千萬不要打,等人都出來!”

“……”

已經集結的軍隊,特別是那些將領,因為最開始出城的人,已經離得比較近了,一眼就能看出來他們是誰,頓時又驚又喜,連忙迎過去問情況。

集結準備攻城的那種提振起來要廝殺的氣勢,一下就全沒了。

對於那些從城裡跑出來的人,有一種劫後逃生的感覺。

本來以為他們的身份落到朝廷官軍手中,那是必死的,結果沒想到竟然不用死。

之前一直忐忑,就擔心皇帝可能說話不算話,如今已經跑出來,那就徹底安全了。

這種感覺,讓他們第一時間便想找到自己的親人。

於是,真定城外,好好的一場攻城戰,直接演變成了一場大型認親現場了。

逃出來的人,從旗號上辨認,然後跑向自己親人所在的那邊。

而軍陣這邊,軍紀好的,還能勉強維持陣型,軍紀不好的,早就不成陣型了。

就包括李來亨,也是第一時間跑到了他義父李過這邊。

李過這邊還勉強維持著隊形,看到李來亨跑來,便立刻皺著眉頭,也帶著一些好奇問道:“這是怎麼回事?”

他收的義子很多,但是以李來亨最有本事,因此也最是看重李來亨。

本來以為,李來亨肯定是死了的,結果沒想到,竟然又看到活蹦亂跳的他了,也就是手臂有包紮,該是受傷了的。

李來亨一口氣從城裡跑到了李過面前,喘著氣,帶著興奮的表情回答道:“皇上沒騙我們,把我們放回來了!”

說完之後,他又連忙問道:“義父,有吃的麼?快餓死了!”

一聽李來亨直接稱呼“皇上”,李過便不由得眉頭一皺。

他敏銳地感覺到,自己這個義子好像已經沒了對明國皇帝的仇恨。

於是,他便有點不喜地問道:“餓死鬼投胎麼,一見就喊餓?”

“義父您不知道,我們從昨天就沒吃東西,自然是餓的了!”李來亨聽了,不以為然地回答道。

李過一聽,就有點奇怪了,餓了他一天多,竟然還對皇帝有好感了?

於是,他便問道:“明國皇帝餓了你們一天多,就任憑他餓你們了?”

都是造反的人,為什麼不鬧?

可誰知,李來亨聽了,卻替皇帝解釋道:“不是,皇上說得有道理的,他要放了我們,可也擔心我們青壯會鬧事,畢竟我們的大軍就在城外,他的擔心是有道理的。

不過義父,皇上對於老弱婦孺是給吃的,沒餓著他們.”

說到這裡,不等李過再問,他轉頭看看,又接著說道:“今天早上,皇上就兌現了他的承諾,把我們放出來了。

讓我們這些青壯先跑出城來,路上不能耽擱,要不然如果他發現真定有危險,他就只能放下城閘門,留在後面走的老弱婦孺和傷了腿的弟兄就出不來了。

孩兒以為,這都是有道理的.”

李過聽到李來亨又為明國皇帝說話,頓時怒了,當即喝道:“皇上皇上的,你忘記伱怎麼成孤兒的了?我們是造反的,就是掀了朝廷,不知道麼?”

見他發怒,李來亨跑出來的興奮心情頓時一下沒了,不過他還是想辯解一下道:“義父,孩兒以為,皇……皇帝還是好的,他……”

沒等他說完,李過便怒喝道:“滾,回營地去!”

都餓了一天多了,這時候就算沒傷也沒法上戰場,李過不想見到李來亨,便讓他滾了。

相似的一幕,在城外各個地方發生。

但是,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見到了親人不會像李過這樣果斷,而是在慶幸自己的親人又回來了。

特別是老弱婦孺出城之後,很多人都丟了兵刃跑過去迎接,女人和孩子,還有抱著親人喜極而泣的。

李自成看著這一幕,大概已經明白髮生了什麼事情,臉色變得鐵青。

他要的是什麼?

絕對不是家小團聚,和和美美這種!

他就是要明國皇帝把這些人都殺了,能讓他的手下對明國皇帝的仇恨更上一層樓,他可以發起復仇之戰,一舉奪回真定城。

結果這下好了,一鼓作氣沒了,就這,誰還有心思打仗,更不用說是傷亡慘重的蟻附攻城了!

如果這時候他下令強行攻城,絕對沒什麼效果,反而會損兵折將又損士氣。

無奈的他,只好下令收兵回營,把這些放出來的人再安頓好了再說。

真定城頭上,看著城外的一幕,崇禎皇帝也有點感慨,道:“人皆有七情六慾,悲歡離合,能團聚高興的,就不要生離死別,希望天下的太平早日到來吧!”

方正化聽了,立刻恭敬地回奏道:“萬歲爺英明神武,天下太平的日子定然會早日實現的!”

要是說他剛陪同皇帝出征的時候,可能還對未來沒帶什麼期望的話,如今跟隨皇帝將近兩個月,是真的感受到了皇帝的英明神武,覺得有這樣的皇帝,天下太平真的指日可待的。

崇禎皇帝聽了,當即淡淡一笑,卻也沒謙虛,手下人能有這個信心,那自然是最好的。

於是,他便吩咐道:“城頭繼續戒備吧,李賊一次不打真定怕是不會甘心的!”

“奴婢遵旨!”方正化聽了,連忙答應一聲。

………………

大約半個多時辰之後,牛金星跑去和李自成哭訴了:“殿下,那幫子人像餓死鬼投胎,不能再放任他們吃了啊!”

李自成萬萬沒想到,這些放回來的人,竟然都對那個明國皇帝的小恩小惠感恩戴德,就算沒那麼誇張,但好感絕對是有的。

為此,他無奈之下也要收買人心,既然餓,就讓他們吃頓好的。

結果,管後勤的牛金星就受不了了。

只聽牛金星控訴道:“殿下,他們才三萬人不到,就吃了全軍的糧,這糧食本來就少,再不想想辦法,我軍的糧草怕是連五天都難堅持了!”

李自成一聽,頓時頭大了。

此時的他,非常懷疑城裡的明國皇帝,把這些人餓著肚子放回來,就是來耗他糧食的!

如今,他不得不面臨一個艱難的抉擇了。

第一,破釜沉舟,不管不顧,全力以赴攻打真定城,只要在五天糧草耗盡之前打下真定城,那一切都沒問題;可是,如果不能在五天內打下真定城的話,大軍沒有吃的,必然分崩離析,主力軍隊就沒了。

第二,當機立斷,不打真定城,趁著還有五天糧草,趕緊撤到有糧草可以補給的地方去,如此能保全大軍,以待他日再戰。

但是真這麼做的話,李自成實在有點不甘心。

想年初,在秦地立國之後,發檄文,浩浩蕩蕩地殺入晉地,勢如破竹,朝廷官軍聞風而降,大有取明國而代之的架勢。

可結果呢,損兵折將後灰溜溜地回去?這麼一來,對他所領軍隊計程車氣之打擊,絕對是非常大的。

以後他領大軍再征討明國,他敢肯定,絕對不會再現當初那種勢如破竹,朝廷官軍聞風而降的盛況了!

接下來的安排,到底該怎麼選?說真的,李自成非常糾結。

最終,他在召集心腹謀士牛金星和宋獻策商議之後,決定全力以赴打一次真定,真要打不下來,那就毫不猶豫地開拔,先離開京畿之地去解決糧草危機再說。

結果,他還沒解散會議呢,他的侄兒李過就匆忙找過來了。

就見李過的臉色有些難看,向李自成奏道:“剛才末將巡視大營的時候,發現有好些個被放回來的人在動搖軍心!他們給其他人說,明國皇帝說過,只要不抵抗,放下武器便能活命!”

李自成一聽,當即冷笑一聲道:“孤早就知道那狗皇帝把人放回來沒安什麼好心,看來是策反了一些人,安插了內應進來了!”

說完之後,他看向李過,帶著一點猙獰喝道:“發現一個殺一個,查到一個殺一個,絕不能讓軍中留下明國皇帝的內應!”

李過聽了,有些猶豫說道:“殿下,這些人怕不是明國皇帝的內應,而是……而是……”

李自成一聽,頓時火了,當即喝罵道:“不是內應是什麼?這種人查到了,全都該殺,一個不留!”

牛金星聽到,也是附和道:“沒錯,軍中絕對不能留下明國皇帝的內應!”

李過聽到他的話,看著他說道:“你兒子牛佺也說了.”

真定城內的家小可是大順軍中有一定地位的將領官員的,牛金星的兒子也在裡面。

他兒子牛佺,在原本的歷史上,李自成所部被滿清擊敗之後,他們父子倆就投降了滿清,甚至牛佺還在滿清那邊做官。

貪生怕死,是肯定的,因此真定城失陷的時候不做抵抗,放出來之後,又告訴他要好的人有關明國皇帝的話,結果被李過給撞到了。

牛金星一聽,頓時傻眼,張了張嘴,沒敢硬氣地堅持自己的說法。

李自成頓時也尷尬了,他當然想殺,但是也要顧及他心腹謀士的感受。

李過見到場面似乎有些詭秘,僵在這裡,便開口解釋道:“似乎是明國皇帝對他們說過,只要遇到明國皇帝的軍隊,不抵抗的話就不會被殺;而這一次,明國皇帝真的遵守諾言,把他們放回來了,因此他們覺得明國皇帝說話算話,所以不少人就有這個說法了!”

這就是陽謀了,你知道也沒好辦法,除非你能用實力碾壓明國皇帝的軍隊,否則一旦和明國皇帝僵持,甚至實力不如明國皇帝的話,就根本沒有破解的方法來對付這種陽謀。

畢竟誰不想活命?

邊上一直不說話的宋獻策,當即嘆了口氣,然後向李自成奏道:“陛下,如今之計,一是趁著時間尚早,說這些話的人可能還不會太多,把這些人都打發走,然後我們再攻城.”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之後又道:“或者乾脆直接走,真定城不攻也罷!”

之所以如此說,其實還是對攻城沒有把握。

雖然真定城的城牆確實比保定城都不如,可真定城裡可是有明國皇帝親領的四萬軍隊,這防守能力,絕對不是保定城可以比的了。

因此,宋獻策話裡的意思,其實是傾向於直接走的。

但是,李自成作為首腦,他還要考慮他的面子問題,確切地說,就是他的威望問題,一時之間就猶豫了。

看到他這樣子,宋獻策便又對他說道:“攻打真定的損失肯定是大的,如果可能,或許可以把明國官軍從城裡引出來再打!”

一聽這話,李自成頓時眼睛一亮道:“如何引出來?”

他當然知道,攻城戰和野戰的難度到底有多大,要是有可能,他當然是希望能把明國皇帝引出來幹掉!

這個事情,他肯定考慮過,這不,就聽他馬上又補充道:“我們從京師趕回來這幾天,明國皇帝就一直縮在真定不走不動,明顯是要把我軍的糧草耗盡.”

如果他李自成是明國皇帝那個位置上的話,他絕對也會這麼幹。

一旦敵人糧草耗盡,再打的話定然是事半功倍不是!

宋獻策聽了,似乎是理順了思路,當即淡淡地微笑道:“只須攻其必救,則明國皇帝必定出城,我軍才有機會!”

一聽這話,李自成也懂這個道理,當即搖頭道:“不可能,京師乃是天下第一堅城,光是來回,我軍糧草都會耗盡!”

要不是糧草不足以支撐大軍打下京師,他犯得著趕回來救援真定麼!

宋獻策聽了,微笑搖頭,胸有成竹地說道:“微臣所說攻其必救,非是京師,而是山東曲阜!”

說到這裡,他看到李自成有點愕然,便解釋道:“我軍如入山東,不但可以獲得糧草補給,還可以去攻打天下讀書人的聖地,朝廷所封之衍聖公。

明國朝堂必然著急,肯定會求明國皇帝救援。

只要明國皇帝要和讀書人共治天下,就不得不救,至少要擺出這個姿態才行。

如此,我軍便有機會了!”

大順軍的國策,目前還是追贓助餉,壓根沒有重視天下的讀書人、士大夫;因此,攻打曲阜對他們來說,壓根沒多少壓力。

但是,皇帝就不一樣了。

李自成一聽,頓時大喜道:“妙啊!”

不一定要真得攻打曲阜,只要擺出這個架勢,把訊息放出去,明國皇帝的壓力就必然很大。

宋獻策這邊,還繼續進言道:“我軍入山東,多打點勝仗,也能提振士氣,殿下以為如何?”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萬道第一尊

火宮電

心動蟄伏

月亮不營業

一人:百年蟄伏,打造長生家族

無戒僧

那年你還在

七草雪

我掛了無所謂師傅會出手

欞矽

說好的當我女兒

沫名奇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