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太子監國

京師城破殉國,終歸還只是少數人而已。

哪怕此時的崇禎皇帝全部記得,可用的人手也還是太少了。

因此,也沒法用全道德來任用這些文官武將。

要不然,自殺殉國的人中,其實也有不少人對崇禎皇帝有意見,對他不滿的。

明末最終會演變成這樣,崇禎皇帝自身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如今崇禎皇帝點名的這三個內閣輔臣中,範景文是沒得說的,蔣德璟雖然在唐王之後死了,但他兒子可是滿清的翰林,歷史上到底如何,其實也不好說。

至於方岳貢,氣節上肯定是沒分的。

但是他在松江府的所作所為,證明他確實是能做實事的。

而如今的崇禎皇帝,就需要能做事的,這才點了他的名。

內閣之中,其實還有一個內閣輔臣叫邱瑜,同樣投降了李自成,但是還是被追贓助餉,查出了兩千兩銀子,然後和方岳貢一起,因為受陳演拖累被李自成勒令自盡。

這個人,在明末中不算貪官,但是他一直在崇禎朝當官卻沒多大作為,後和範景文一同入閣。

不過他兒子有記載,假裝投靠了李自成然後和孫傳庭聯絡想裡應外合,結果被李自成截獲密信從而被殺。

基於此,崇禎皇帝不打算點名他,也不會處罰他,看看他後面的表現再說。

此時,他看著點名的三個人,臉色稍微好看了一點,說道:“範卿受累,今起為內閣首輔,蔣卿、方卿輔之,一起輔佐太子監國.”

如今大明朝這個局勢,各路名將名帥都紛紛敗亡,你一個從未出過京師的皇帝,還能領兵平定天下?騎馬會不會都是個問題吧?

說真的,沒一個人肯信!

但是,如今的大明朝情況如何,對於久在軍中領兵打仗的唐通來說,更是清楚情況。

因此,對於空口許諾的事情,他已經有些免疫了。

這不,聽到皇帝的話之後,他便立刻奏道:“陛下,末將遵旨,但軍餉多有拖欠,軍中怨言甚大,末將好不容易把他們帶來了京師,要是不安撫下軍心,怕是難以讓他們盡心用命,有損京營威名!”

他是領兵打仗過的,算是文武雙全,知道領兵打仗,特別是要想打勝仗,那絕對是要有很多準備,不是說領兵就能領兵的。

因此,哪怕皇帝的夢給他帶來足夠好處,他也還是想說這夢不能當真。

結果他還沒說完呢,就聽崇禎皇帝就開口打斷他道:“太祖皇帝於夢中賜朕偉力,就是領兵打仗所需。

此事,朕意已決,不用再說!”

一般來說,禁衛軍的待遇肯定比邊軍要好,不但是後勤保障更好,而且戰功也不容易被別人貪了,容易升官。

進了殿之後,他發現一大群人跪地上,其中有勳貴,也有大紅緋袍的文官,這又是在鬧什麼?

崇禎皇帝這邊,在唐通見禮之後,便帶著微笑說道:“卿能及時領兵趕到京師,朕心甚慰。

朕如今正在組建新的京營,你部以後調入京營,以後卿也任京營總兵!”

聽到這話,一時之間,金鑾殿上所有人,甚至包括朱純臣等人,都有些傻眼。

範景文作為新提拔的首輔,立刻便奏道:“陛下,御駕親征之事非同小可,切不可因夢便……”

第一,他不知道皇帝為什麼用八百里加急把他召來,到底是有什麼特別的事情?

那可不行!

在原本歷史上,崇禎皇帝最終只給了那麼一點銀子,讓他很是不滿,當即藉口兵力太少無法在京師對抗李自成大軍,要求去居庸關駐防。

並且在崇禎皇帝同意之前,自己拉著人馬走了。

除了大明開國皇帝和成祖皇帝親自領兵打仗之外,也就明英宗和正德皇帝親自領兵過。

這領兵的結果,歷史上都擺著的。

從邊軍選兵將入禁衛軍,這是一直以來就有的事情。

遠的不說,就說這崇禎朝,之前組建的勇衛營,周遇吉、孫應元和黃德功都是從邊軍中選出來的。

與此同時,他心中非常納悶。

如果是太子南遷,那也就能解釋了。

畢竟最近的傳聞中,就有遷都的訊息。

範景文已經有大明首輔的覺悟,便要再勸,正在這時,殿外傳來動靜,卻是薊鎮總兵唐通到了。

第二,他入皇城的時候,發現有軍卒正押著一輛輛大車往午門這邊而來。

以他的經驗看,這車裡怕都是錢財。

這錢從哪裡來的?

領兵打仗,那不是過家家,可以鬧著玩的!本來局勢就岌岌可危,皇帝竟然還要玩領兵親征的遊戲?

甚至有的人立刻就想到,該不會是皇帝其實是想領兵跑去南京,所以就找了這麼一個藉口?

唐通,將近四十歲,身材高大,乃是秦人,身穿盔甲,到了金鑾殿之後,便向崇禎皇帝見禮,山呼萬歲。

其他人聽到新任內閣首輔問了,便一個個都看著崇禎皇帝,等一個答案。

第三,今日為何如此隆重,竟然在開大朝議,金鑾殿上議事?

在來的時候,他其實就已經打了要錢的想法,因此,不但帶了兩千騎軍,還額外帶了六千步軍過來,就是要錢來的。

這也太離譜了!

就連跪在地上待處罰的,都是有點好奇,也同樣抬頭,想聽下太子為什麼監國?

崇禎皇帝看著範景文,表情嚴峻地說道:“非是南遷,太祖皇帝託夢提點,讓朕親自領兵征戰天下,平定四方!因此,京師留太子監國!”

範景文聽得又驚又喜,喜的是皇帝竟然升他為內閣首輔,驚的是,怎麼皇帝說太子監國?

其他人也是震驚,太子監國,這是什麼意思?

就聽範景文連忙奏道:“陛下,如何是太子監國?可是要南遷?”

此時,他的話剛說完,就聽崇禎皇帝對他說道:“此事沒問題,理當結清欠餉!”

從周奎那裡抄來的五十多萬現銀,不管怎麼樣,都是夠結清薊鎮八千人的欠餉。

因為這一支薊鎮人馬,其實也只是這兩年才剛重新組建起來的,不會有很多年的欠餉。

但是,他這個話一說出口,卻讓唐通當場大吃一驚。

拖欠邊軍軍餉,那是從天啟年間開始就是普遍現象了。

一直以來,唐通都習慣了。

這次開口,只是想多多少少要點,結果沒想到,皇帝竟然說沒問題,要結清欠餉?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極度困難的災厄轉生

李蘭雪

逐影訣之上古魔劍

小貓愛竹子

風華絕代之民國情殤

三點1面

這一世,咫尺天涯

一個不成才

開局召喚一隻妲己,

半包假煙1

劍斷亂古

不凡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