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星力1號”火箭

12月10日。

福東省,漳泉市,天龍航天公司。

時隔幾個月,李星陽又來這家公司視察了一次。

萬豪會議後,利用短暫且寶貴的半年不到的時間,‘航天發射聯盟’內的九家民營航天企業,拿到了扶持資金,回去後立刻投入到了996式的工作中。

一邊繼續進行研發。

一邊分享與學習彼此的技術。

各家公司還抽調出能力最強的研發人員,組成一個‘大神團隊’,集中最優質的研發資源,要合力打造出一款最完美的火箭。

如此既能大大降低研發成本,避免資源浪費,還能共享火箭的智慧財產權,都可以生產和發射。

乃至為了節省製造成本,出現了藍箭航天負責機電系統、星際榮耀公司負責外殼、星河動力負責控制系統、天龍航天負責發動機生產的詳細分工情況,不再每家公司什麼都做,重複的製造輪子,搞細化分工,火箭研製成本能大幅下降,效率與可靠性也會提高,沒有那家公司能拒絕這種分工帶來的優勢。

此刻。

規模已經擴大了不少的大型廠房內。

一輛長長的平板拖車上。

一枚巨型香腸般的火箭,平躺在臺架上面,其長度約50米、直徑米,已是生產下線完畢,只需注入航天煤油和液氧,就能拉出去發射的狀態。

對著這枚火箭,方宇竣在旁邊介紹道:“李總,說了你可能不信,這款命名為‘星力1號’的火箭,是我們九家航天公司的上千名研發人員,在短短四個多月內,就研發定型的一款全新火箭,集九家航天公司之智慧,拿出了所有壓箱底的長板技術,都應用到了這款火箭上,誰都沒有藏私,只想打造出一款成本低、可靠性高、生產簡單,運載能力符合要求的火箭.”

“星力1號是兩級結構,採用模組化生產設計,最大發射重量為330噸,850公里高的太陽同步軌道的運載能力為噸,採用無依託發射設計,不需要建設專門的發射場,只要弄一塊平地就行,還能使用航天發射船在海上進行發射,靈活性更高,可以主動尋找合適的發射機會,擁有更多的發射視窗.”

“最重要的是這款火箭的製造成本,可以從現在的700塊公斤左右,大批次的生產後,降到300元公斤以下的程度,甚至更低,因為我們取消了很多的備份冗餘系統,想盡了一切辦法,減輕哪怕1克多餘的份量,想辦法提高火箭推力跟可靠性的同時,也努力降低火箭發動機這種核心部件的製造成本,這恰好是我們天龍航天的強項,我們最新研製的天火-41發動機,把推力提高了15%,重量降低10%,發動機生產效率則提高了三倍之多!所以它的成本優勢非常巨大,哪怕不走可回收使用火箭的路線,成本也不會高多少,這款發動機,是我們天龍航天的超級殺手鐧!”

“不過天火-41也存在缺點,就是使用壽命低,不能重複使用,因為降低了重量,提高了推力之後,耐熱性、結構堅固度都降低了,直白點說,這就是一款一次性的火箭,只追求低成本大推力,夠用一次就行,還省了火箭一級回收、發動機修理這些麻煩,確保了運載能力夠用,走的就是一條極致節省,不需要反覆使用的路線,我們的專家計算過,按照這條路線走下去,最終的火箭發射成本,不會高於space-x公司的獵鷹9號,甚至更低,即思路相反,但殊途同歸!”

發動機生產效率提高三倍?

李星陽被這個資訊吸引了注意。

這可是了不得的堪稱跨越式的提升了,當即詢問是怎麼做到的?

“高效率3d印表機,我們工廠,花高價引進了高效率的3d印表機.”

走到一臺如同一座小房子的裝置旁邊,方宇竣道:“李總,就是這款價值兩億一臺的3d印表機,列印的速度和效率,提高了足足三倍之多,以前大概要一天時間,才能列印出一臺火箭發動機,現在只要八個小時就列印完畢,而且精度更高、結構強度更高,讓零件數量進一步減少,讓發動機的製造成本,只有之前的一半.”

“一天列印三臺發動機?”

李星陽眼睛亮了,連連點頭,這效率非常不錯了,一天三臺,差不多能滿足一枚火箭的動力需要,即這麼一臺高效3d印表機,一年時間生產的發動機,就能滿足三百枚‘星力1號’火箭的發動機需要。

“這款高效3d印表機很不錯,你們工廠再購買一臺過來吧,兩臺同時工作,就能滿足上千枚火箭的發動機產能需求了.”

“李總,我一共下單了三臺,另外兩臺,很快就能到貨投入使用了,以後我們天龍航天,就是專門提供發動機的供應商,九家航天公司的發動機供應,天龍航天全部包了!畢竟發動機是我們的最強項.”

點頭。

李星陽連連點頭。

短短四個多月。

拿出一款全新的運載火箭。

走的是一次性的追求極致節省研製路線,不追求可回收利用,只要能成功的把載荷送上天,使命任務就完成了。

最後則是‘星力1號’火箭的產量怎麼樣?要知道《兩年千箭計劃》至少需要1000枚的量,即平均一年至少500枚,分攤到九家航天公司,平均每家公司要製造出56枚,即從現在開始計時,每家公司每週的產量,最少也得一枚。

“李總,我們的火箭總裝廠房,全面投入使用後,能做到每週組裝出兩枚‘星力1號’,藍箭航天、星際榮耀、星河動力這幾家實力較強的公司,周產量不會比我們低,至於別的公司的產能,我不太清楚,反正我們四家公司的周產能之和,就在八枚以上,已經基本上夠用了,大不了讓工人們多加加班.”

方宇竣道。

“好好,非常不錯,你們的表現,超出了我的預期.”

李星陽十分的高興,因為火箭這個東西是比較複雜的,想做到量產沒那麼容易,可就是這幾家民營航天公司,爆發出了遠超自己想象的能力,很短的時間拿出新型號火箭,發動機生產效率提高了三倍,火箭量產問題也不大,也如同按下了加速鍵,創造出了一個奇蹟。

如果自己往他們身上投入更多的資金和資源,在兩年的時間內,拿出一款運載能力25噸級的重型火箭,估計也難不到他們,一定可以做到!畢竟一旦落後的下場就是淘汰,他們參加到《兩年千箭計劃》中,不到半年時間,就表現出了這麼強大的潛力,交給他們更艱鉅的任務,自然也能做到。

只是……

李星陽連兩年的時間都等不了了,重型火箭,還是讓航天工業集團幫忙發射吧。

“李總,我估計再過一個月,單單我們公司生產下線的‘星力1號’,總數就能達到10枚了,李總您那邊,也得把發射用的載荷送過來了,明年1月,我這邊就可以開始打火箭了.”

方宇竣道。

“這事暫時不用太著急,我這還有個新專案,要交給伱們負責,首筆撥款10億,你這邊能不能抽出多餘的人手跟場地,讓這個專案,進入前期研製的階段?”李星陽道。

新專案?

方宇竣眼睛頓時亮了,拍胸口道:“李總,新專案交給我吧,人手不夠可以再招,場地不夠可以再租,這些都不是問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輪迴半生

鮮衣怒馬相識

跑到另一個世界養娃

我是海綿寶寶呀

成為亡靈君主的我回到了藍星?

秦禪

仙門之下

剁椒不是鹹菜

高中的我之圓夢

主持人

你才美好

吃點羊毛球補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