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唱衰聲一片,朋友們的勸說

吃驚。

科技圈與輿論場首先的反應,就是非常吃驚。

轉行了。

他們沒想到星源公司,不,星源集團又轉行了,明明有巨大錢途的材料領域不好好做,突然要進軍太空能源領域,蔚藍星上放著幾千上萬億的利潤不賺,全球首富不當,要把這麼多錢,全部扔到冰冷的太空裡,這不是有毛病是什麼?

其次是不看好,哪怕是最權威最頂級的科學家,經過一番技術分析後,都忍不住搖搖頭:

“星源集團這個太陽光能收集系統,設計確實是挺完美的,蔚藍星附近的太空環境,光能密度也有㎡,採用超級光伏技術,60%以上的光電轉化效率,能吸收近900瓦,110萬平米的光伏基陣,就是100萬千瓦的發電功率,但建立什麼能量主幹道,再用能量中繼衛星發射到地面,層層轉化傳送的過程中,能量主幹道會逸散一半以上,中繼衛星中繼一次就會損失25%,經過大氣層至少衰減40%,到最後能有10萬千瓦的功率,得到有效的利用,都非常不錯了.”

“可現在1度電的上網價格就3毛5而已,10萬千瓦的功率,一天發電240萬度,就算全部賣掉,也就收入84萬,對比5000多億的投入,至少要1630年才能收回投資,這還不包括人員工資和運營維護的成本,全算進去的話,可能1萬年都收不回投資,根本沒有賺錢的可能.”

“飄了,星源集團的老闆真的飄了,腦袋犯糊塗了,居然想出這麼異想天開完全不靠譜的專案,是在浪費資源,浪費資金,浪費時間之舉,這個錢拿去做慈善做好事,都能發揮出更大的作用,但卻選擇白白的燒掉,我實在想不通,星源集團老闆的腦袋裡,到底在想些什麼?我反正非常不看好,希望能夠回頭,把錢花到正途上面,不要學外國人搞些噱頭大於實際的東西,這是經營企業的大忌!”

專家們紛紛反對和不看好。

網路上,廣大網友也發表出他們各自觀點。

“我們蔚藍星上的能源多的是,風能、光能、水電、火電、核能,那個不比太空裡的光能便宜好用?星源公司老闆腦袋進水了,砸幾千億這麼瞎玩.”

“這是人家自己的錢,想怎麼玩就怎麼玩咯,而且現在蔚藍星附近的太空軌道,是越來越擁擠了,space公司的鋼鐵馬,已經扔了上萬顆的星鏈衛星,我們這邊再不多扔點東西,就沒有夠用的太空軌道資源了.”

“沒錯,人家自己的錢,我們有什麼資格幫人家理財規劃?管好自己的事就行了,有錢人的追求,用不著我們去操心.”

“我覺得這裡面可能在下一盤大棋,不是表面上那麼簡單,這或許是新的太空圈地計劃,只要把大量軌道佔據下來,以後不賣能源,光賣軌道資源,都能大賺特賺了,有錢人考慮的永遠比我們長遠.”

“軌道資源,有可能,很有這個可能,就跟很多年前的域名網址一樣,提前佔了的人,能拿到非常大的好處,潛在利益可能不止五千億.”

“下什麼大棋?宇宙空間是無限大的,別說幾萬顆衛星,就是幾百萬幾千萬顆都能容納的下,發生碰撞的機率很低,不可能花幾千億就能壟斷軌道資源,在我看來,星源集團老闆就是腦抽失了智,好好的材料生意不做,突然轉行做能源,一手的王炸就是要打成爛牌,我實在不知道說什麼好.”

“我也覺得不靠譜,幾千億啊,都可以買下一個小國,過上皇帝般的享受生活了,偏偏發飄犯傻,估計過個幾年,我們就會看到一個成功的企業家,淪落到街邊討飯了.”

“不管怎麼說,這種征服星辰大海的嘗試,這種超大手筆的魄力,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所以我不會潑涼水.”

……

網上的評論不必理會。

但在星源集團內部的高層會議上,對於集團再一次戰略轉型,各個子公司的負責人,都不是特別支援,提出了他們的擔憂。

負責超導材料的周雲平道:“李總,咱們集團,還是做一家研究材料和高科技的公司比較合適,能源領域不是不能做,但這個行業已經很飽和了,利潤率也非常低,而且把主營業務放到能源上面,李總這個風險真的太大了,也無利可圖,我們還是步子邁小一點,暫時不要當成主營業務好不好?”

人事經理盧曉燕道:“老闆,集團股份100%都是您個人的,我不好發表什麼意見,但現在集團的員工,足足有50124人,關聯到了五萬多個家庭,不是之前船小好調頭的時期了,如果出現戰略失誤,會影響很多人的生計,我希望李總您三思而行,不過一定要做的話,我不會反對.”

財務經理袁淑梅道:“李總,能源產業可以做,一個國家的經濟產值,至少20%與能源有關,在我們國家就是30萬億的gdp,我們集團吃下十分之一,每年也有3萬億的營收,且是長期穩定的收益,只是太空能源計劃,成本過高,能量利用率低,還不如生產大量的超級光伏板,做地面上的生意,沒必要進入太空.”

超級光伏負責人段偉榮道:“沒錯李總,現在進入太空還是太早了,時機還不成熟,我們星球上的生意都做不完,錢多的賺不完,何必虧本只圖一個名聲,成為先驅,最後交學費幫別人探了路,沒這個必要啊,還是再等等吧,等時機成熟了,我們會全力的支援與配合老闆你.”

“是啊李總,現在這日子過的好好的,各個子公司的發展都蒸蒸日上,形勢一片大好,不能走錯了路啊.”

“十年,我覺得至少還要十年,進入太空的時機才算成熟.”

“李總您這麼年輕,何必這麼心急,等個三五年,等集團攢夠了一兩萬億的現金儲備,再推進這個《太空能源計劃》不行麼?現在集團剛剛起步,積累不足,風險真的太高了.”

眾高管紛紛勸說。

只有南奕冰在低頭玩著手機,一臉不在意的樣子,旁邊的高管讓她也表表態,勸勸年輕老闆,南奕冰卻說老闆帥氣又有才,不管幹什麼都會成功的,我們無條件支援就是了,雷的那人外焦裡嫩。

“行了,你們別再勸了.”

李星陽敲敲桌子,吸引眾人注意,說道:“我的《太空能源計劃》,不是你們想象的那麼簡單,帶來的利益難以想象,但我現在不會透露太多,我也從來不做無把握之事,這兩年來,我做的專案,全部都成功了,沒有失敗過,伱們選擇盲目的信任我就行了,實在受不了的,隨時可以離開,但最多兩年,他一定會後悔,不信可以打個賭.”

聽到這話。

眾高管沒什麼好說的了。

尤其是負責技術方面的高管,他們都是十分清楚老闆的能力的,現在看老闆這迷之自信的樣子,此前創造出技術奇蹟的一幕幕,浮現在他們面前,頓時湧起無數的信心,甚至變的激動和期待起來,突然覺得,老闆都這麼說了,那肯定會成功,老闆這種神一般的人物,就沒有他做不到的事情。

於是除少數幾個非技術崗的高管,大部分人只能表示支援,全力配合,直到創造出奇蹟般的成功。

……

費了不少口舌,擺平了集團內部不一致的聲音。

但沒能輕鬆一會。

手機又先後接到了華耀公司於大嘴、比夢迪公司王國福、天龍航天的方宇竣以及工商銀行行長唐長詠等人打來的電話。

於大嘴道:“李總,小李兄弟,你為人低調值得學習,可做事太誇張了,都高調到外太空裡去了!又遙遙領先我於大嘴了,只是這步子邁太大容易扯到蛋,你公司那麼好的超導材料、超級光伏面板,扔到太空裡去,還帶來不了多少收益,不如全賣給我們華耀算了,你這真的,讓我不知道怎麼勸了,李總你領先別人一兩步就行了,突然進軍太空,要進入能源領域,這是遙遙領先十步啊,比瘋子還要瘋狂,聽老哥一句勸,稍微收收腳吧.”

王國福道:“李總,你的《太空能源計劃》我是不反對的,也會全力配合,更不會打擊你的積極性,三十年前我開始做電動車的時候,也是被這麼打擊過來的,可你走的太急了,需要三十年完成的事,恨不得三年內完成,你起碼得多積攢一些資金吧,不如多給我的比夢迪供應超導材料跟光伏板,先靜下心來,多賺點錢行不行?太空永遠在那裡,太陽還有四十億年壽命,你至少還能活五六十年,何必急於一時?”

方宇竣道:“李總,你的《太空能源計劃》不是很靠譜,5000億的天量資金,拿去搞太空移民,搞月球基地,或者開採小行星礦產之類的,都大有可為,你砸錢砸錯方向了……”

唐長詠道:“李總,不管你要做什麼專案,一共1630億的貸款,到了時間,是要歸還利息跟本金的,如果風險過大,我們有提前收回貸款的權利,這一條是寫在合同上的,李總你不要忘了……”

對於這些電話。

李星陽只能繼續耗費口舌,用極其堅定的態度,必定會成功的信心,說到口乾舌燥,才勉強打消了他們的疑慮,但也只是暫時打消罷了,一旦發現不好的發展勢頭,他們恐怕還會打電話過來勸說,因為他們也都絲毫不看好李星陽的《太空能源計劃》。

不過!

在權威專家們的否定聲中。

在星源集團內部的擔憂聲中。

在合作伙伴的勸說與網路上無數的唱衰聲中。

卻有一個非常特殊的群體,居然全都是強烈支援的態度,甚至紛紛發出歡呼,且人數至少有上千萬之多。

這個群體,就是《銀河:能源大亨》的資深玩家們。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亂羽

宋禮不送禮

小道姑一身反骨

視力零點二一

背叛的傷痕與治癒之路

孤塵煙

許你情深越山海

風止何安如

黴穿後,我廢了

清河北上

高手出山:從退婚開始

喜歡海水稻的張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