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艱難的選擇

說起來挺有意思,如果洪濤說要恢復三大殿的修復,或者說想在京城某處再蓋個宮殿園林啥的,哪怕把國庫都掏空了官員們並不會玩了命反對。

可是當皇帝說要建設海軍,要利用海洋為國家牟利,甚至還能分給他們一部分利潤時,上到一品大員下到地主士紳,大部分都持反對意見。

面對搞不明白原理的事情,古人慣用的應對之策就是拒絕。

至於說為什麼要拒絕,到底有什麼好處,他們不想探究也懶得琢磨。

造成這種性格的原因只有一個,教育!固化的科舉制度,聽上去挺美化,是給底層多一條上升通道。

其實這都是忽悠,廣告詞說的好,不看廣告看療效。

科舉了上千年,底層不光沒翻身反而越來越底了,所謂的上升通道屁用不管,反倒是教育出來一大群沒脊樑的文人和更多愚蠢的國民。

實際上科舉制度和被後世文人改良過的儒學一樣,都是統治階級用來維護權力的工具,也是變相的洗腦方式。

如果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教育出來的人腦筋會很靈活,有自主意識,很難把控。

換成一種聲音,再把教材挑挑揀揀、刪刪改改,從小就往腦袋裡灌輸,教出來的基本也就只有一種模樣了,會很自然的認同這些觀念。

而且他們比統治階級還熱衷維護這套體系,誰有反對意見就等於否定了他們的人生,恨不得馬上撲上去撕個粉碎,比對外敵還狠。

“朝鮮那邊的情況如何了?”短時間內洪濤還沒能力改變教育體系,他目前最關心的是遼東戰況。

如果蒙古各部、建州女真和朝鮮過快分出了輸贏,在未來一兩年裡大面積推行新政的計劃就得改一改了,軍事發展重點也得從海軍轉向陸軍,時刻準備在北方邊境大打出手。

可又必須做出選擇,又必須正確,且機會只有一次。

別的問題選錯了還有機會更改,一旦大方向錯了想改都沒有機會和時間了。

對於皇帝的擔憂他能夠聽明白也可以理解,難確實難,風險也確實大。

不過遠沒到絕境,辦法還是有的,只是要看皇帝敢不敢冒險。

提起建州女真和朝鮮軍隊在寬甸六堡區域發生的衝突,袁可立不得不再次對皇帝的遠見卓識予以肯定。

放棄遼東鎮已經很大膽了,又出人出力免費給朝鮮建造鍊鋼爐,怎麼看也不像要挽救大明命運,更像是個崽賣爺田的敗家仔。

不過此計只能緩一時,無法保一世。

用不了多久,待他們兩方的血流得足夠多時會冷靜下來,仔細想一想就全明白了,到時候大明不光無法當漁翁還會引來成倍的仇視。

所以禮卿啊,你肩上的擔子不光沒輕還愈發沉重了!海軍戰艦要造,陸戰隊也要練,到底是南邊的紅毛番先來,還是建虜北虜先來朕也拿不定.”

“……臣以為此時靜不如動!陛下不妨先找一隻雞殺,看看猴子們的反應再做決定.”

幹了幾年海軍,坐著大帆船走遍了大明南北,袁可立覺得比之前幾十年讀的書都管用,腦袋裡明白了很多事情。

以目前大明的實力,想南北兼顧、作戰和發展經濟一起上基本不可能。

資源有限、人力不足、制度限制、環境制約,等等一系列問題綁住了自己的雙手雙腳,不能百分百發揮能力。

被下屬由衷歎服本應是當領導的最大收穫,可洪濤心裡並沒有半點沾沾自喜。

這種小伎倆就像是撒謊,只能佔一時便宜無法左右結局。

“去年建虜優勢比較明顯,入冬之前奪取了新甸堡和寬甸堡。

開春之後又奪取了大甸堡,不過傷亡比較多,無力再向南。

袁可立臉上也捱了一小下,傷害性不大,侮辱性很強。

當年他雖然嘴上沒說,可心裡卻不十分堅定,現在想起這件事臉上還不免有些發熱。

“哦?禮卿何出此言?”這個回答讓洪濤非常意外,在他的習慣認知中,古代官員再聰明也跳不出固有的圈子,太缺乏大戰略眼光。

無論努爾哈赤還是朝鮮國王,能坐到那個位置上的都不是普通人,即便短時間內被唾手可得的利益矇住了雙眼,也不會一直糊塗下去。

可時間剛過去一年多點,實際情況就像一隻鐵手,掄圓了照著反對皇帝遼東政策的官員們臉上呼去,誰反對的堅決大巴掌就打誰最重。

只要在任何一個地方出現了大失誤,自己的皇位就會岌岌可危,最次也得把這幾年獲得的權力再拱手送出,繼續縮在皇宮裡惟妙惟肖的裝孫子,才有可能保住小命。

“哪兒有什麼神機妙算,古有二桃殺三士,朝代變了可人心沒變,面對眼前利益很少有人能忍住不拿,更別說拱手送人了。

任何人在被愚弄、欺騙之後,都會從心底咬牙切齒的恨,就算短時間內無法對大明進行報復,也會憋著一股勁兒找機會反咬一口。

到了夏天,朝鮮軍隊展開了反攻,一舉奪回了大甸堡。

目前雙方正在寬甸堡一線相持,建虜再不增兵,怕是會把邊牆之外都丟掉。

陛下神機妙算,當年的計謀應驗了,果真時間拖得越久對建虜越不利!”

現在最大的問題不是如何對付女真人,也不是擔心蒙古部落南下,更不是朝鮮有可能助紂為虐,而是到底該把重心放在南邊還是北邊、到底是該先發展國內經濟還是平定邊患的選擇。

可是袁可立的表現有點毀三觀,自己的三觀。

殺雞儆猴,高明啊!誰說敵人多就一定是壞事呢,只要能起到攪亂全域性的作用,三個敵人和五個敵人對目前的大明來講好像也沒什麼差別,保不齊還有收穫。

“去年日本幕府突襲琉球,不到一個月就攻入了王城,抓走大部分官員和國王,讓琉球國群龍無首不得不簽了城下之盟。

臣這次去日本討伐,順便也向當地官員仔細詢問了此事,出兵的只有薩摩一家而已。

區區幾千人轉瞬滅國,我大明海軍戰艦無敵,陸戰隊也有四五千眾,絕不會比薩摩藩王差!”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邪修

大樹L

我的三個人生

嘉喃

我在獸世靠搞建設成為團寵

貓貓不愛吃辣條

失憶刀客

碼字好難鴨

鬼滅:來自火光中的你

橘子花的香味

未來之翼機甲時代

顏青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