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最是無情帝王家

這個理由倒不算離譜,誰也沒法反對,洪濤更是不在意。

其他皇帝的後宮什麼樣洪濤不清楚,單就萬曆皇帝而言,生養在後宮裡的皇子、公主們除非是同一個母親所生,否則除了重大慶典之外連見面的機會都不多,何來感情?

萬曆皇帝的生育能力還不錯,到萬曆三十一年已經有了7個兒子和9個女兒,只是成年率不太高,兒子夭折了2個,女兒夭折了7個,死亡率超過了50%。

按說皇家的生活條件是最好的,皇帝的子女們應該不至於夭折這麼多。

但現實很殘酷,事實上皇家的新生兒成活率與民間沒有太大差距,要是和比較富裕的江浙地區比保不齊還要低一些。

為什麼會這樣呢?洪濤必須站出來說道說道。

他就出生在皇宮裡,且全須全尾活到了二十歲,百分百見證了全過程,也一直都很關注這個問題。

說起皇家子女成活率低的問題,大概要分三種原因。

第一,醫療衛生手段落後。

即便皇家的生活很富裕,但在預防細菌感染方面一點不比民間認識更深,由此而引發的新生兒疾病數不勝數。

第二,意外事故。

尤其是煤氣中毒,也就是後世裡所說的一氧化碳中毒。

京城的冬天還是很冷的,宮殿建築又非常高大,僅靠火盆和炭盆不足矣提高室內溫度。

明朝的工匠很聰明,他們把火炕的原理用在了建造宮殿方面。

故宮裡的房屋大多數都是建在石頭壘砌的基座上,而這些基座裡面有縱橫連通的空心結構被稱為火道和煙道。

房間外面的窗戶下面有個一米多深的井叫做火井,與火道、煙道之間互相連通。

每年農曆十月,負責宮廷採暖工作的宦官會在火井中燃燒木炭,利用空氣對流原理讓熱空氣順著火道在地基裡盤旋,加熱房間的地面。

沒錯,故宮是用地熱採暖過冬的,整座大殿的地基就是一盤巨大的火炕,人在屋裡既不會受凍又不用被煙燻,甚至連味道都沒有。

至於說得用多少木炭才能把整座大殿的地面全弄熱,確實比較浪費,但皇家根本不在乎這點木炭,再多幾倍也用得起。

其實也不用把整座宮殿的地面都弄熱,一般來講只有大殿的東西耳房才會有這種結構,也就是常說的暖閣。

皇宮裡的人睡覺起居通常也不在大殿裡,大部分時間都在暖閣中渡過。

這麼高科技的地暖系統又是怎麼造成煤氣中毒的呢?這就要從皇宮使用的木炭說起了。

皇家御用的木炭叫紅羅炭,是在河北易縣附近專門燒造的,優點是燃燒充分、熱量大、煙少,缺點除了貴幾乎沒有。

但也正是因為優點多,讓人們忽略了其中潛在的危險。

在古人眼中木炭的危害都來自於嗆人的煙霧,燒紅羅炭時煙霧很少也不嗆人,就認為這種木炭是安全的。

實際上對人體危害最大的一氧化碳氣體半點沒隨著煙霧減少而減少,該多少還是多少。

一旦被忽視,很容易造成中毒,發現不及時就是死亡。

如果光用地火龍採暖煤氣中毒的可能性不大,但對於新生兒,無論皇后和嬪妃們都非常關注,生怕凍著,於是就額外在嬰兒的房間裡加炭盆,尤其是夜間。

這就造成了有些皇子、公主還沒完全熟悉陌生環境就一命嗚呼了。

那洪濤小時候有沒有被煤氣燻過呢?基本沒有,不是防護的好是沒機會。

王恭妃出身低賤又不被皇帝重視,每年冬天分配到手的紅羅炭數量很有限,燒地火龍都不夠,哪兒還有多餘的去點炭盆。

所謂冷宮,除了人氣冷清溫度也確實低。

另外也不是隻要用了火盆就必然煤氣中毒,這還和房間的密封、空氣流通有關係。

洪濤清晰記得四歲的時候,王皇后來景陽宮看望,說起過獨女在睡夢中差點醒不過來的情景,八成就是煤氣中毒了。

皇后的宮殿暖閣必須弄得更密封、更舒適,恨不得用明瓦把窗戶縫全封死,頂棚也是厚實的綢緞,結果反倒更危險。

再看看景陽宮的暖閣,不敢說四處漏風,反正頂棚上那幾個被老鼠咬的大洞足夠通風換氣所用了。

第三,故意加害。

皇后嬪妃們為了讓自己的兒子當太子,互相之間總處於非常激烈的競爭狀態。

這種情況一旦失控就會引發各種針對孕婦、新生兒、幼兒和少年皇子的陰謀。

但在萬曆皇帝的後宮裡好像沒怎麼發生這類事情,一方面是皇帝腦子沒糊塗到底,另一方面也是上面還有李太后鎮著,同時又有個能在後宮裡說話算數的王皇后管著。

俗話說的好,最是無情帝王家!人世間的一切美好在皇帝家裡都不會出現,而一切醜惡,如父子反目、兄弟相殘、夫妻離心,則天天上演。

能在皇宮裡活到15歲成年的皇子公主們有一個算一個全是極度利己主義者,還非常能裝,且內心陰暗至極,並伴隨輕度精神變態。

沒鍛煉出來這些潛質,早就在極端嚴酷的大浪淘沙過程中湮滅了。

按照明朝皇家的規矩,皇子、公主都是由生母帶在後宮裡撫養長大,平時沒事的時候很少有走出宮牆的機會,更不可能四處亂竄,東家轉轉西家瞧瞧。

要不是每年有幾次皇家大典和重要聚會,互相之間甚至都不認識。

十歲之後皇子和公主一般會得到冊封,有了親王和公主的頭銜也就有了俸祿。

但用不了幾年,封王的皇子在十五歲就要離開皇宮前往封地就藩,公主們在十五歲成年之後也會很快被嫁出宮,有了單獨的駙馬府。

這些成年藩王和公主們沒有聖旨不能離開駐地城市半步,甚至不能隨便走出住宅大門,更不可能回家看看父母兄弟姊妹。

他們從小就互相不熟悉,長大了又要各奔東西,可能一輩子都不會相見,既沒有培養感情的時間又沒有這方面的需求,能知道個名字就不錯了。

在洪濤印象裡,唯一熟悉點的兄弟姐妹就是已經出嫁的榮昌公主朱軒媖,她有時候會跟著王皇后到景陽宮裡探望探望。

但和比較厚到的王皇后比起來,這位公主顯然也看不起不被父皇重視的同父異母弟弟,只要王皇后不在眼前馬上就會對年幼的朱常洛橫眉立目。

即便有零食吃,也不肯分享一星半點。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朝不保夕

猛猛的豬

神秘復甦之木偶

西門逸塵

皆餘生

空調不夠暖

雜文小記

納蘭天珠

7631

頹廢作家

意識覺醒後,和高官大人HE了

傷心小烤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