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邪不壓正

“噯,又說錯了,朕面對的可不是一眾宵小。

表面上看家破人亡的是無良奸商和為富不仁之輩,實則不乏朝中重臣,而且你們肯定認識。

他們自打朕提出《賑災新法》那刻起就相互勾連操控糧價,時刻關注各地災情,多次上疏要朕啟動新法,就是想發國難財,順便給朕一個教訓。

真正的囤積大戶雖然損失慘重卻不至於家破人亡,甚至不敢說參與了此事,打掉了牙齒和著血也要吞進肚子裡去。

否則一旦公諸於世,接下來的就不僅僅是錢財損失了,而是朕的屠刀!

面對如此的國之棟樑,你們說朕還能講道德禮法嗎?如果能,那災民們會年年捱餓,江山亦不久遠。

想對付他們,用仁愛高尚等於軟弱可欺,唯有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才可奏效。

書中的明君聖主僅僅存在於故事中,皇帝生來也不是放在佛龕裡供著的。

所謂代天牧民,讓百姓吃飽飯才是老天爺最基本的要求。

為了做到這一點,朕哪怕身敗名裂也不能退縮,大臣有大臣的操守,皇帝也有皇帝的職責。

做為臣子,你們的工作是幫助皇帝完成老天爺交代的工作,不是時時刻刻監督朕是否違背了做聖人的標準。

聖人既不能讓大地風調雨順,也不能讓田畝多打幾鬥糧食,更不能讓幾省災民吃飽肚子。

回去好好想想朕的話,若是覺得有道理,以後做事的時候就該反省是否順從了天意,完成了本職工作。

若是覺得沒道理,那不如及早辭官回家。

道不同不相為謀,不要非鬧到最後想走也走不成。

另外朕還想託伱倆把這些話原封不動的帶給楊漣、顧大章,讓他們仔細看看東林黨人在這次糧荒來臨時都做了什麼,是否也參與了囤積居奇。

只要搞清楚這個問題,不用朕多講也該知道今後何去何從。

哦對,還忘了說一件事,朕確實從內帑掏了300萬兩用於購買糧食,不過不是從南洋諸國,而是在糧價低於五錢時從各地糧商手中收購。

其中一半用於賑濟災民,另一半打算用於興修水利。

旱情和水災並不是完全無法抵禦,疏通河道、留出足夠的洩洪區、多建水庫。

豐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輔以溝渠,即便不能完全免除災害也能保住一些收成。

大修水利這件事朕還沒想好該由誰去做,你們若是有心多為百姓做些實事,就不要整日蹲在朝堂中耳濡目染各種齷齪。

時日久了,出汙泥而不染者鳳毛麟角!”

但皇帝好像說上癮了,越說越露骨,把帳底子全抖落了出來,帶著一臉不屑的奸笑,隔空把一眾朝臣批得體無完膚。

然後話鋒一轉又道出了今後的打算,向兩位年輕官員伸出了橄欖枝。

“事後諸葛亮不如防患於未然,陛下高瞻遠矚,微臣願效犬馬之勞!”

左光斗是越聽越激動,到底天子該不該和大臣們耍心眼互相挖坑,現在真不好界定對錯,但興修水利必須是亙古不變的大好事。

如果皇帝真願意掏內帑用於水利建設,昏也昏不到哪兒去,值得搏一把。

“……微臣義不容辭!”如果說左光斗是躍躍欲試,那金世俊就是迫不得已。

好端端的中書舍人不做,非要跑去地方上修堤築壩。

官場的遊戲不是這麼玩的,實事幹的越多錯誤越多,把柄也越多,非常影響再進一步。

選擇跟著皇帝走沒錯,但最好不以這種近乎自殘的方式。

皇帝不可能整天盯著州縣小官的做為,別看現在說得慷慨激昂,用不了幾天就全忘乾淨了。

“好,很好!趁著年輕就該去地方上多走走、多看看,只有掌握了第一手資料,才能在今後制定相關律法時有理有據。

朕最討厭務虛之人,滿嘴大道理,滿腹聖賢書,唯獨不能體察民情、通曉國情,說的時候誇誇其談,做的時候眼高手低,誤國!

具體安排過幾日便有分曉,有空多翻翻這本書。

治水是百年工程,萬萬不可疏忽大意,要博採眾長、不拘泥於形式、因地制宜.”

不管是不是由衷的洪濤都無所謂,左光斗和金世俊不過就是傳聲筒,代替《半月談》幫自己把這些話散播出去,讓朝野上下都知道糧荒事件的始末,不用再猜來猜去,搞不好還會被人利用做文章。

假如藉此機會能用實際行動感化一些年輕官員,屬於摟草打兔子捎帶手,沒有收穫無所謂,反正他們也不是計劃中的組成部分。

“萬歲爺,如此一來朝堂之上怕是永無寧日了.”

目送左光斗和金世俊捧著皇帝御賜的治水書籍離開,王安又湊了上來。

在糧荒這件事裡皇帝完全不用跳出來,還像以前一樣裝傻充愣最好,大不了把責任都推到司禮監和剿匪提督衙門頭上,不疼不癢的申斥幾句,罰半年俸祿足矣。

滿朝文武就算心裡和明鏡兒似的也只能打碎牙齒往肚子裡咽,沒辦法,大義都在皇帝這邊,怎麼說怎麼有理,誰頂嘴誰就是佞臣賊子!

“王安,做大事可以靠陰謀詭計搶得先機,卻不可心存僥倖,實力才是硬道理。

朕可以裝模作樣示弱於人,但不可能次次奏效。

他們被朕騙了好幾年,這次怕是要驚醒了,以後無論朕裝的多像也很難再如願。

《孫子兵法》有云,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

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從今往後朕就不裝了,要以堂堂正正之勢治理國家,所謂以正合;看準了機會找到弱點馬上予以雷霆攻擊,以奇勝之。

所謂邪不壓正,朕就是正,反對朕的都是邪!”

王安說的沒錯,以往不管怎麼互相算計,皇帝和朝臣們始終是站在同一條戰線上的同盟,有矛盾也是內部的,無非就是誰多吃一口少吃一口的爭端。

但這次從只吃不拉的貔貅嘴裡擠出三百萬石糧食,讓他們疼得心裡流血,還把幕後真相全都公之於眾,讓醜陋的嘴臉和齷齪的靈魂直接暴曬在陽光之下,簡直就是殺人誅心,無論怎麼解釋也無迴旋餘地。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綜漫:我在東京抽卡成神!

二郎顯聖

你好,江遠

晏存

我真的不想當顯眼包

再來一瓶未來星

蓮花樓之我為門主護衛

南枝小館

原創短篇合集

考好愛喝丞丞汁

穹星界

二八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