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十王府4(盟主加更1)

那可是先帝琢磨了十幾年無果、張居正都搞不定的大人物,豈能靠邪門歪道輕易拿捏。

最穩妥的辦法應該是拖,皇帝才二十出頭,李成梁卻已七十大幾,隨時都可能躺下不起。

拖上五年八年,一根手指不用動,水到渠成也。

陳矩也不太清楚皇帝為何這麼心急,更不太明白乾嘛一上來就針對遼東李家。

要想染指兵權,最容易的辦法就是拿京營開刀。

古人說得好,柿子得先吃軟的,何必先挑硬的啃呢。

在此時的邊軍當中,西北的麻家和遼東的李家都是大老虎,輕易碰不得。

他們不光手握重兵、身居要職,還在朝中經營了好幾代人,關係錯綜複雜,很難一擊奏效,一旦被緩過來就是滔天大禍。

“李總兵年紀幾何?”可是經過下午皇帝的一番講述,原本的不可能好像又很有可能了,關鍵就在於人性。

“七十有九……”王安毫不遲疑的給出了答案。

“唉……只要他的兒孫們進京探望,李家就算完了!拼搏一輩子,自己又能帶走多少,還不是要留給兒孫享用。

在這個年紀斷了後比直接殺了還難受,有一絲希望也必然不會魚死網破。

萬歲爺不是說了,只要李總兵能守住遼東五年,李家的兒孫就一個不碰,將來還是朝廷臣子,無非就是換個地方任職,總比啥都不剩好多了.”

吧嗒吧嗒嘴,陳矩有些同情李成梁。

人家好歹為大明朝廷在邊關拼殺了大半輩子,沒功勞也有苦勞,老了老了,卻因為裁撤軍堡的建議引來皇帝猜忌,搞不好還得落得個斷子絕孫的結局,頗有些不近人情。

可是想想皇帝給出的說辭好像更有道理。

如果邊軍將領全像李家那樣養寇為重,世世代代靠吸國庫的血長胖,朝廷就算再提高几倍賦稅,逼死老百姓也養不起這麼多蛀蟲。

所以為了江山社稷穩牢、為了黎民百姓少吃苦,蛀蟲是必須挖出來的,但不一定踩死。

沒有功勞還有苦勞嘛,只要肯和平交出兵權一律既往不咎,找個地方當富家翁去吧。

宦官們絕大多數都是貧苦人家出身,天生會站在黎民百姓一邊,極度仇恨禍國殃民之輩。

所以無論是具體執行的張然還是輔助配合的李實、王國泰,都對這個計劃抱積極態度,幹勁兒挺足。

“就怕走漏了訊息……有損萬歲爺的威望.”

王安當然也希望消滅一切為富不仁者,可站在他的立場上又不得不為長遠考慮。

就算皇帝這場的棋贏了,那後面呢?綁架封疆大吏家人的事情不可能永遠瞞著,即便把李家上下全殺光依舊無濟於事。

到時候朝臣們知道皇帝用大臣的子孫當人質要挾心裡會怎麼想?以後皇帝再說啥還能相信嗎?

從短期看皇帝是贏了,可是從長遠計較皇帝好像輸了,失去了人心。

孰重孰輕目前還算不太清楚,只是本能覺得有可能不划算。

“威望?……萬歲爺說得對,在強權之下虛名只能是虛名,除了哄騙百姓之外半點作用都沒有。

先帝年輕的時候很愛惜羽毛,結果還不是落得一片罵聲。

我以前也沒想明白朝臣們為何非要殫心竭慮的限制先帝,聽了萬歲爺的一席話才豁然開朗。

如果把朝廷稅賦看做一張大餅,朝臣和萬歲爺就是吃餅的人。

誰多吃一口誰少吃一口,光靠講理是沒用的,想多吃就得上手搶。

單個臣子和萬歲爺搶肯定不是對手,於是他們就抱著團一起上,即便被免官罷職也在所不惜。

最終從總量上講還是賺了,然後他們再去分贓,誰分多誰分少還得在內部繼續搶,這就是黨派之爭。

先帝還是太仁慈,缺乏和他們搶的手段,吃了大虧,只能頂著罵名增設礦監充實內帑。

萬歲爺與先帝截然不同,眼光長遠且手段強硬,不光要搶還想當分配者。

以後的大餅就不用搶了,誰吃多少由萬歲爺說了算,豈不省心。

想當分配者,光靠御馬監的五衛馬伕遠遠不夠,早晚都要插手軍務。

同時還得保證大餅完整,不要被外人偷偷啃走一塊。

李家驕橫慣了,不知道萬歲爺的脾氣秉性,早不說晚不說,偏偏現在提出裁撤寬甸六堡。

這是要把遼東的大餅拱手送與外人,萬歲爺自己還吃不飽呢,豈能善罷甘休。

王安,無論以後做到何種程度萬萬不能忘了本。

李家當初肯定也不想如此露骨,可是人一旦升的太快、權勢太大,就容易生出非分之想而不自知!”

這幾天跟著皇帝不停開會討論,陳矩覺得在很多問題上突然有了新認知。

這種帝王之術的心得體會當然不能隨便講與外人聽,卻可以傳授給徒弟,畢竟等自己失勢之後還得依靠徒弟照顧,絕招留不得。

“原來如此……安受教了。

陳師,想那陳用賓被一併召回,怕是也要遭此一劫了。

緬甸土邦也鬧得很大,朝中彈劾的題本已經有幾十了.”

經驗這個玩意吧,如果有人肯口口相傳,汲取起來還是很快的。

要是沒人指點光靠自己經歷,可能一輩子也總結不出幾條。

有了陳矩的指點,王安頓時就想清楚了好幾個問題,同時還引申出一個新問題。

和李成梁相比,雲南巡撫陳用賓的工作成績好像更糟糕。

現在人正在京城,是不是也該照方抓藥一起收拾了呢?這工作量有點大啊!

“萬歲爺不會收拾陳用賓也不會明著嘉獎,依舊還會讓他鎮守雲南。

想不通?道理很簡單,李總兵如果也是一個人,萬歲爺同樣不會動他分毫。

在遼東跺跺腳山川震顫的李家才是大麻煩,陳用賓進士出身,家人全在福建,查無任人唯親之嫌,僅憑這一點就比李總兵高明。

緬甸土邦……那等人口稀少、煙瘴橫行、不適農桑之地不取也罷。

現在朝廷無力南北兼顧,若不是萬歲爺明察秋毫我等還都矇在鼓裡。

怎麼會這樣呢,想當年……唉!”

一說起雲南的緬邦作亂,陳矩不由得扼腕長嘆。

大明帝國當年可是橫掃了安南、緬甸,四海無不臣服。

區區二百來年,如今卻只剩下一副空架子,外表看上去挺唬人,一捅就有可能散。

感謝書友白天的星星,祝今年生意興隆,財源廣進!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系統急了,帶我強行上分

使用者16665031

穿到女尊世界後,我一心搞事業

茜曦瓜子

和女神荒島求生的日子

金榜書生

修真老祖在現代給古人直播

冬亦故

國運:開局扮演妓夫太郎

愚人眾執行官一一旅人

我一啃菠菜,藤蔓他就哭到脫水

紅牛地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