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金榜題名

四月初,丁未科殿試金榜題名進士榜掛了出來,王家楨一甲第一名、莊元臣一甲第二名、王徵一甲第三名進士及第!二甲進士出身55人,三甲同進士出身143人。

狀元王家楨是個鬼才,他只有26週歲,生於河南樊相,十歲還不會說話,但五六歲就能看書,十多歲熟讀兵法。

與小夥伴們玩耍時經常排兵佈陣互為攻守,模擬戰爭場面。

萬曆三十一年,年僅22歲的王家楨中了舉人,若不是萬曆皇帝駕崩會試暫停,估計轉年就能考取進士。

不過多等三年也不見得是壞事,一下子來個狀元更風光。

那他是憑藉什麼贏得了洪濤的首肯呢?兩個字,見識!做為一位古人,沒看過任何後世書籍,能比較充分理解長城的地理、自然功效,已經不能用聰明和刻苦來解釋了,必須有很高的天賦。

不管別人怎麼看,反正洪濤覺得這是位可塑之才,還不是坐辦公室耍筆桿子、嘴皮子的傳統人才,而是個能文能武、眼光獨特的軍事型大才!

如果不出意外,在實際工作中磨礪幾年,再多接受點自己的薰陶,熟悉熱武器的作用,當個邊鎮總兵綽綽有餘,兵部尚書也無不可。

榜眼莊元臣則是個怪才,今年47週歲,蘇州松陵人,在地理格物方面沒什麼興趣,對人文思想卻有很獨特的見解。

在策問中關於長城沒提幾句話,通篇全是對儒學、佛教的闡述,主張治人者非必儒術。

不要當人云亦云的八哥,要有自己的聲音。

在尊崇儒學的明朝敢於公開質疑主流思想,且有大致成型的思想體系,光靠勇氣果敢遠遠不夠,肚子得有真東西支撐。

洪濤不是純粹的理工男,重視技術人員只是因為現實需要,但從來不認為光靠物理化學機槍大炮就能治理好國家。

思想這個玩意不是可有可無的,想改變明朝人的腦回路,光靠鋼鐵火藥不徹底,必須輔以思想家。

莊元臣就是此類人才!

探花王徵算是個奇才,今年36歲,西安府人。

自幼在姥姥家長大,舅舅張鑑乃關中地區的理學大儒。

奇就奇在他沒有繼承舅舅的衣缽,反倒熱衷鑽研數術之道,沒事還琢磨點機械製造。

去年徐光啟用馬經綸的報紙刊登了《代數》專欄,把洪濤編寫用於教導小童的題目發了上去,無意中被王徵看見後愛不釋手,立馬收拾行李,和家裡說要進京趕考,大冬天就風塵僕僕趕了過來。

經過三個多月的朝夕相處,王徵收穫頗豐,連帶著也看到了徐光啟手裡的不少機械製造資料,哭著喊著非要拜師。

徐光啟不敢擅作主張,只好請示皇帝。

洪濤仔細詢問過王徵的背景之後,准許他先去天津衛的機械廠觀摩,順勢加入皇家兵工廠的籌建工作。

有了徐光啟當老師,還接觸了利瑪竇那群傳教士,王徵對世界的認知立馬就提升了好幾個檔次,在作答策問時成績最好,也最貼近洪濤的本意。

只是洪濤覺得他有可能從徐光啟等人口中預先得知過類似的話題,等於提前作弊,鑑於公平起見才降為了第三名。

王家楨是軍事人才,自然要去兵部,武庫清吏司當個主事;莊元臣玩的是思想,翰林院裡當侍讀,正好有時間做學問;王徵是個技術人才,還是徐光啟的弟子,工部虞衡清吏司專業對口,也從主事起步。

除了狀元榜眼探花之外,這一科的會試還出現了很多人才……不對,按照洪濤的理念應該算曆史名人,隨便拿出哪個來,在明朝後期都是響噹噹的。

顧大章、左光斗、楊漣、周朝瑞、袁化中、孫承宗、熊文燦、金世俊、真憲時、楊嗣昌……到底還有沒有遺漏洪濤不敢確定,他的記憶裡只有這麼十位,於是一股腦的被透過了殿試,全放在二甲進士出身裡了。

據史料記載,顧大章、左光斗、楊漣、周朝瑞、袁化中都是東林黨骨幹,史上有名的東林六君子只少了一個魏大中,合算他們都是同年。

按照洪濤的執政理念,在朝堂裡是必須壓制結黨現象,明知道這幾個人都是未來的東林黨骨幹,為啥不以筆為刀咔嚓完事,還有意選為了進士呢?

確實,洪濤剛剛看到這幾個名字時立馬有了不選的想法。

在古代無論多能折騰,只要進不了編制當不了官一切都是白搭。

這樣就等於來了個釜底抽薪,不知不覺間免除了後患。

可轉年一想吧,又覺得這樣做未免太狹隘也太膽怯。

明朝末期黨爭問題成因很複雜,不能簡單的把責任都推到某一方頭上,更不該帶有主觀偏向。

後世裡有的人一聽閹黨就覺得全是壞人,那是不讀、不思考歷史,從小被教材洗了腦的表現。

有些人認為是東林黨空談誤國,同樣偏激了。

朝堂政治,從古至今就沒有乾淨人,更沒有乾淨事。

只要參加進來了,有一個算一個全是齷齪、卑鄙、腹黑、無恥的小人。

原因很簡單,誰不具備這些品質誰就沒資格玩下去。

換句話講,你要是天天說實話、專門為了百姓和領導作對,打死不願意踩著別人的肩膀進步,即便考中了狀元也在官場裡混不下去,更別提上升了。

那麼問題就來了,假如你只是個九品小縣官,有機會在朝堂裡發出聲音、能成為忠臣或者貪官、有機會誤國或者救國嗎?

想獲得這個機會,首先要在官場生存下去,然後再一步步爬到高位,拿到一定份量的權力。

而想做到這兩點,就必須同流合汙。

出汙泥而不染只會被同僚當做異類,因為不符合整套系統的技術引數而被拋棄。

另外就目前從各方面得到的資訊看,除了楊漣和顧大章與東林黨人接觸密切之外,剩下三位還沒有比較明顯的政治傾向。

說白了全是剛步入仕途的新人,在閹黨和東林黨勢同水火之前,不需要急著站隊,將來會有什麼樣的變化,一部分取決於他們自己,一部分取決於朝堂環境,暫時不好下結論。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萬印訣

許刻

葉羅麗:系統幫我追銀塵

橴冬

一念之昭昭若離

小凜總

每天帶帶娃,千億老婆非我不嫁

蘇小尛

一耳光過後,美女總裁愛上我

付平生

LOVE青春之歌

呆萌貓挖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