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日新月異

隨著五月份的臨近,氣溫逐漸升高,春去夏來,人們脫去了冬裝,活動也越來越頻繁,各處市集無不人頭攢動,熙熙攘攘。

要問明末京城裡什麼地方最熱鬧,既不是東四西四,也不是北城的鼓樓和南城的廊房衚衕,而是個叫棋盤街的地方,準確的講應該叫天街。

所謂天街位於大明門到正陽門之間,叫做街,實際上是個南北長一百步,東西寬一百步的小廣場。由於鋪設廣場的石頭很大,又都是正方形,看上去就像是圍棋格子,故俗稱棋盤街。

要問為什麼棋盤街是京城最繁華的商業街,原因有兩個,首先是地理位置優越。

它的北面是大明門,南邊是正陽門,東邊是東江米巷和東城下大街,西邊是西江米巷和西城下大街。如果有明代的京城地圖,展開之後就能發現,棋盤街基本就是城市中心點。套用軍事用語形容,叫做四省通衢、兵家必爭之地。

由於內城的中軸線大部分被皇城佔據,東西兩個城區的居民若是想互相走動,只有南北兩條路可選。要不繞行北安門外,要不就得走棋盤街。註明:棺材和出殯不允許走棋盤街,只能繞行城北。

而正陽門又是連線內城和外城最主要的通道,且日夜不關。內城的人想去外城,外城的人想進內城,在白天還有玄武門和崇文門可選,到了晚上就只能走正陽門了。

其次是客源,在網路經濟時代講究流量稱霸,而在實體經濟時代則是以人流量為先。棋盤街不光是內城和外城的咽喉要道,還是政府部門雲集之所。

大明門的西側是五軍都督府、錦衣衛衙門、太常寺、通政司、行人司;東側是五部(刑部不在其中)、宗人府、鴻臚寺、欽天監、太醫院、翰林院、鑾駕庫、上林苑監、詹事府和南同文館,幾乎雲集了大明中央機構的八成。

守著一大堆政府部門,在裡面上班的除了官員就是皂吏,換句話講都是公務員,收入必須高且穩定,消費能力強,都是優質客戶。

上了一天班,下班的時候順便到近在咫尺的棋盤街逛逛,給家裡的父母和女人孩子帶點零食、買點日用品,再方便不過。或者與三五同僚,趁午休到棋盤街的書攤上看看,買不買的找幾本翻翻也是雅事。

你說你是外地官員,沒關係啊,外地官員也有進京出差辦事的時候,不管去哪個衙門口,手裡不提著點禮物像話嗎?

該買點啥呢,問誰都不如問棋盤街上的店鋪掌櫃明白。他們常年接待這類迎來送往的客人,只要你說想去哪個衙門、找哪位大人,保準讓伱花最少的錢買最合適的禮物。

有很多這類店鋪甚至就是官員家裡人開的,在單位里人多眼雜不便拿來拿去,而送到店鋪裡由掌櫃代收就安全穩妥多了。有些不太喜歡的孝敬,乾脆就放到店裡售賣出去了。

今日的棋盤街上格外熱鬧,大清早的就來了不少人。但並沒去東西兩側衚衕裡的商鋪轉悠,也沒有圍著廣場上的攤位挑選,而是三一群五一夥的擠在西江米巷和廣場交匯口,仰著脖子觀瞧。

被圍觀的店鋪挺氣派,整整三間門面非常敞亮,柱子和腰一般粗細,青石臺階排了三層,地面磨磚對縫,門窗木飾雕刻精美,一看就是蘇杭的細作手藝。

再仔細看的話會把大部分人嚇一跳,所有窗稜後面貼的不是明瓦,而是一層晶瑩剔透的東西。看上去像水晶,可是沒有拼接的痕跡。這麼多還這麼大塊的水晶,怕是皇帝都找不來。

琉璃、透明琉璃!有道是臥虎藏龍,棋盤街這地界能人很多,很快就有人認出來了,代替明瓦封閉窗戶的不是水晶,而是透明的琉璃。

別問,大機率出自流光齋,也大機率不會便宜。如果把白銀也敲成同等薄厚的片狀,估計是買不下來同樣大小、同樣平整、同樣剔透還如此大塊的透明琉璃。

要說還是人家流光齋會賺錢,透明琉璃酒具、茶具賣了近十年,好不容易價格才剛剛下來點,能讓老百姓有機會也買回家去過過癮了,得,又改成玩門窗了。

有沒有人需要?太有了。以往豪門大戶都是用貝殼磨製的明瓦貼在窗戶上,價格不菲,透光性卻不咋地。如果換成透明琉璃,不用想象,眼前就有現成的樣板間。從外面看裡面,再從裡面看外面,兩個字,通透!

買得起買不起?誰問這話誰就是太小看了大明富裕階層的消費能力。別說只是放在窗戶上擋風遮雨,就算全用琉璃造個屋子也照樣有人買得起,還不止一兩個。

能在京城最繁華的地界上開店,還率先用琉璃貼在窗戶上,這間店鋪的東家不僅財大氣粗,還得有非常牢靠的後臺。否則如此招搖,上午開業,下午就得惹來麻煩。

店鋪東家是誰暫時看不出來,做什麼生意的總該很容易分辨。可這次算是趕上怪事了,除了門口匾額上的日月銀行四個大字認識之外,沒人能看明白這家店到底是做什麼買賣的。

門內兩側擺著圈椅、茶几、條案、花瓶,不像買賣家,倒像是富貴人家的前堂。但後半間屋子被長長的櫃檯隔斷,裡面坐著三個年歲不大的夥計,面前擺著紙筆算盤,又像是賬房先生。

“王兄,你就住在左近,可否知道銀行是何所在?”

圍觀的人群裡不乏旬休官員,也被吸引了過來,礙於身份不方便擠到前面打聽,又充滿了好奇不忍離去。乾脆先不逛了,邀上熟識的同僚去旁邊茶攤裡要上一壺香茗和幾樣乾果,邊品茶邊閒聊。

“賢弟,不是為兄孤陋寡聞,是變化太快,應接不暇哦。喏,街對面的陸軍總督衙門和總參謀部是個啥章程還沒搞明白呢,這邊又出個銀行,老嘍,不中用嘍!”

被提問的官員也就五十出頭的樣子,遠遠算不上老,可是面對這間日月銀行,他還真說不出個一二三來。上次來的時候,這裡還是間小有名氣的綢緞莊,幾日不見愣是不聲不響來了個徹底改頭換面。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瘋批美人他裝得溫潤如玉

羨芯

都市之光:打工女王的戀曲

霹靂火珠

穿越到乙遊裡的我努力學習

豹豹不是糯米糰子

仙武吞天訣

楓丹小白

關在櫥窗裡的害羞者

李千香的外孫女

潮斯合集

鹽g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