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6章 備戰

崔可夫用手捂住了話筒,抬頭望站在對面的克雷洛夫:“參謀長,前兩天索科夫上校交給我們的那個什麼什麼火箭筒……”

克雷洛夫見崔可夫想不起火箭筒的正確名稱,便提醒了他一句:“巴祖卡火箭筒。”

“對對對,就是那個巴祖卡火箭筒。”崔可夫點了點頭,追問道:“警衛營的戰士學會使用方法了嗎?”

“如果使用的步驟倒是學會了。”克雷洛夫聽到崔可夫的這個問題,有些尷尬地回答說:“但他們都沒有進行過實彈射擊, 也不知道上了戰場能否派上用途。”

見克雷洛夫猜到了自己的意圖,崔可夫也就不再解釋,而是直截了當地命令說:“參謀長,立即給格拉德舍夫少校打電話,讓他從警衛營裡抽調五十名戰士,攜帶巴祖卡火箭筒前往捷爾任斯基工廠,增援若盧傑夫將軍的近衛第37師。”

“司令員同志,”克雷洛夫擔心戰士們對火箭筒的使用方式還不熟悉,倉促派上戰場,發揮不了什麼作用,便再次提醒崔可夫:“他們並沒有經過實彈射擊,就算把他們派上戰場,恐怕也發揮不了多大的作用。”

“不是還有幾名美國教官嗎?”崔可夫用嚴厲的語氣說:“讓他們隨警衛營的戰士一起趕往捷爾任斯基工廠,時間急迫,就讓他們在戰場上教我們的戰士如何使用這種武器吧。”

出於對美國教官的尊重,崔可夫派出了自己的副官克利莫夫大尉,命他率這支小分隊前往捷爾任斯基工廠,並叮囑他要確保美國教官的生命安全。

佈置完增援任務後,崔可夫鬆開了捂住話筒的手,對若盧傑夫:“若盧傑夫將軍,我已經給你派去了一支小分隊, 他們攜帶有新式的單兵反坦克武器。有了他們的協助,我相信你們守住現有防禦地段的把握就更大了。”

“太好了,這真是太好了。”得知前來增援的部隊裡,攜帶有新式的單兵反坦克武器,若盧傑夫不由喜出望外。早在召開軍事會議前,他就知道索科夫的部隊裝備有新式的反坦克武器,還曾經給崔可夫打過電話,想獲得這樣的武器,卻被崔可夫毫不遲疑地拒絕了。他在短暫的興奮後,很奇怪崔可夫為什麼變得如此大方,便好奇地問:“司令員同志,上級又送了這種新式武器到城裡來嗎?”

“沒有。”崔可夫回答得很乾脆:“這些反坦克武器原來是屬於近衛第41師的,但師長索科夫上校考慮到其他部隊也有反坦克需要,就把一部分火箭筒上交給我,讓我酌情分配給有需要的部隊。”

得知自己的反坦克武器,居然是由索科夫所提供的,若盧傑夫的心裡還是很感動。他對著話筒說:“司令員同志,請您向索科夫上校轉達我們的謝意……”

“我知道了, 若盧傑夫將軍。”崔可夫對著話筒說:“你要記住, 你們不是孤軍作戰。如果有困難,可以向索科洛夫上校的步兵第45師求援,他們也能為你們提供幫助的。”

“明白了,司令員同志。”若盧傑夫鄭重其事地回答說:“請您放心,只要我們還要一名戰士活著,就絕對能守住陣地。”

…………

待在馬馬耶夫崗的西多林,在快到中午時,給自己在司令部的舊同事打了一個電話,瞭解城裡戰鬥進行的情況後,向索科夫報告說:“師長同志,您的判斷很準確,敵人果然向工廠區發起了進攻。不光街壘廠發生了戰鬥,捷爾任斯基工廠裡的戰鬥也很激烈。”

見一切都是在自己的預料之中,索科夫微微頷首,笑著說:“既然工廠區遭到了敵人的進攻,就證明我和司令員的賭局是我贏了,我們師用不著今天就向敵人發起反擊。”

知道部隊不用在今天向敵人發起反擊,伊萬諾夫也鬆了口氣,他試探地問:“師長同志,那您打算什麼時候,向敵人發起反擊呢?”

“不要著急嘛,副師長同志。”索科夫站起身,用手指著桌上的地圖,對眾人說道:“根據我的判斷,等明天我們的斯大林格勒方面軍投入反攻以後,三大方面軍的部隊就會以最快的速度會師,將保盧斯的第6集團軍合圍在斯大林格勒地區。”

“把德國人合圍在斯大林格勒地區?”聽到索科夫的這種說法,伊萬諾夫苦笑著搖了搖頭:“師長同志,您未免太樂觀了吧。就算我們出動了三個方面軍的部隊,可是分佈在這麼廣袤的地區,每個區域內的作戰部隊還是非常有限的,以德國人的機動能力,他們完全可以從我軍防線的間隙裡衝出去。”

而西多林則沒有說話,而是盯著地圖看了好一陣,才抬起頭問索科夫:“師長同志,你覺得我們三大方面軍會師的地點,可能在什麼位置?”

“在這裡,卡拉奇!”索科夫用手指點了點那個重要的位置,對三人說道:“這裡有一座頓河大橋,只要我們的部隊佔領了這裡,就切斷了敵人的退路,數十萬敵人就會在斯大林格勒地區,陷入我軍而定重圍之中。”

“卡拉奇,卡拉奇!”伊萬諾夫把這個地名重複兩遍後,皺著眉頭問索科夫:“師長同志,既然我們都能想到部隊在這裡會師後,就能切斷敵人的退路,那麼德國人也應該想到這個問題。如果他們向這一地區派遣重兵,我軍要想突破他們的防禦,恐怕也不太容易吧。”

索科夫知道卡拉奇是合圍德軍的關鍵位置,假如不是離馬馬耶夫崗太遠,中途又有德軍的幾道防線阻隔,他都想親自率一支部隊去奪取這裡,建立不世功勳。他輕輕嘆口氣說:“從今天城內德軍的反應來判斷,他們根本沒有意識到我軍的反攻,是一次準備充分的進攻。還以為不過是為了牽制他們的力量,使他們無法集中兵力進攻城市的一次區域性攻勢。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根本就意識不到,自己的退路有被我軍切斷的可能。”

“敵人盤踞在頓河的兩岸,而我軍發起進攻的地段,又是在頓河的左岸。”阿尼西莫夫表情凝重地說:“就算河面結了冰,我們要奪取右岸的敵人陣地,恐怕也是非常困難的。堅守在峭壁上的敵人,會給我們的進攻部隊造成巨大的傷亡。”

“政委說得沒錯。”伊萬諾夫曾經率部隊在頓河流域作戰,對那裡的地形很熟悉:“右岸都是懸崖峭壁,如此惡劣的天氣裡,就算上面沒有敵人防守,我們的戰士要爬上去也很困難。”

“唯一的辦法,就是派人在峭壁上鑿眼,然後安放炸藥,炸出一條通道。”西多林若有所思地說:“這樣不光我們的步兵能上去,有的平緩地段甚至連坦克都能開上去。”

索科夫的心裡暗想,如果要想迅速地突破正面德軍的防線,恐怕需要得到坦克部隊的配合,而如今就只有工人新村裡,停著幾輛由彼得廠長提供給自己的t-34坦克,用於防守時做炮塔也許足夠了,但要用作進攻,那還遠遠不夠。

想到這裡,索科夫便問西多林:“參謀長,如果我們要進行反擊,恐怕需要大量的坦克。如今我們的手裡只有幾輛t-34,用來掩護部隊進攻,可能數量還是太少了點。”

“那我們該怎麼辦?”西多林知道上級的命令,在大反攻開始前,不會向城市內的部隊補充兵員和技術裝備,換句話說,一切都只能靠自己。至於那四個營的步兵,則是意外,完全是葉廖緬科和赫魯曉夫看在索科夫的面子上給的,換一個人做師長,都肯定得不到這支補充的部隊。因此聽到索科夫提出的困難後,他試探地問:“向集團軍司令部,還是方面軍司令部求援?”

索科夫倒是想直接給葉廖緬科或赫魯曉夫打電話,請求他們給自己派一兩個坦克營過來,協助自己對正面的敵人發起反擊。不過考慮到這種邁過崔可夫,直接向上級指揮機構提出請求的方式,會給自己惹來不必要的麻煩,他決定還是一切按照程式來:“我看,還是向集團軍司令部求援,請求給我們派坦克來。假如集團軍無法為我們提供坦克,那麼由崔可夫司令員向方面軍司令部提出請求,可能要更合適一些。”

“我同意您的意見,師長同志。”西多林等索科夫說完後,使勁地點點頭,接著說:“我待會兒就給司令員打電話,把我們請求轉達給他。”

西多林的話剛說完,桌上的電話鈴聲就響了起來。他拿起話筒,聽到裡面傳出了崔可夫的聲音:“我是崔可夫,索科夫上校在嗎?”

“司令員同志,我是索科夫。”索科夫聽到崔可夫找自己,連忙接過了西多林手裡的話筒。他知道崔可夫和自己的賭局,對方已經輸了,這個時候打電話來,肯定不是催促自己出兵,而是為了其它的事情,便態度恭謹地問:“請問您有什麼指示?”

“索科夫上校,你猜得沒錯。”崔可夫艱難地說道:“敵人果然向街壘廠和捷爾任斯基工廠發起了進攻,而且攻擊的力度還不弱,大有不拿下工廠區不罷休的架勢。”

聽到崔可夫說的這番話,索科夫的心裡變得不踏實起來,他深怕崔可夫命令自己抽調部隊,去街壘廠或捷爾任斯基工廠增援,那麼就會徹底打亂自己的反擊計劃,因此躊躇地說:“司令員同志,我們師將選擇合適的時機,向敵人發起反擊。假如您在這種時候,把我的部隊調走,恐怕反擊計劃就不得不推遲,或者擱淺了。”

“別擔心,索科夫上校。”崔可夫知道索科夫的心裡在擔心什麼,便安慰他說:“我給你打這個電話,並不是要從你這裡抽調部隊,而是要另外告訴你一件事。”

只要不是從自己這裡抽調部隊,其它的事情對索科夫來說,就是無所謂的。他暗鬆一口氣後,大大咧咧地問:“司令員同志,什麼事兒啊?”

“你上交給集團軍司令部的那些火箭筒,我已經全部配備給了若盧傑夫將軍的近衛第37師。”崔可夫在電話的另外一頭說道:“在剛剛結束的戰鬥中,我們的指戰員就用這種火箭筒,消滅了敵人六輛坦克和一輛突擊炮。”

“戰果不錯啊。”索科夫當時只上交了五具巴祖卡火箭筒給崔可夫,卻沒有想到第一次在捷爾任斯基工廠裡使用,就能取得這樣的戰果。想到自己的部下訓練了不短的時間,才掌握這種武器的使用,而若盧傑夫手下的近衛軍指戰員,居然能這麼快學會火箭筒的使用方法,真是太了不起了:“還有,若盧傑夫將軍手下的近衛軍戰士們,也真是了不起,居然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學會了如何使用火箭筒。”

“你搞錯了,索科夫上校。”崔可夫打斷了索科夫後面的話,對他說道:“使用這些武器的人,不是若盧傑夫將軍的手下,而是我從警衛營裡抽調的人員。自從你們把火箭筒上交後,我就讓他們在學習如何使用這種反坦克武器。今天去增援捷爾任斯基工廠時,我還擔心這些戰士使用不熟練,特意命克利莫夫帶上了那些美國教官。我們的戰士,就是在這些美國教官的指導下,成功地消滅了敵人的坦克和突擊炮。”

索科夫聽崔可夫著重提到了火箭筒,心裡的那種不祥預感越發明顯,他有些忐忑不安地說:“司令員同志,火箭筒的威力如何,我心裡很清楚。我想問問,您給我打電話,到底有什麼事情?”

“是這樣的,既然這種火箭筒反坦克的效果如此好,我想和你商量一下。”崔可夫說到這裡,語氣變得有些猶豫:“你能否再抽調幾具火箭筒,命人去支援步兵第45師,協助他們進行反坦克作戰?”

“……”

崔可夫說完後,聽到索科夫沉默不語,意識到對方可能是捨不得,又補充道:“索科夫上校,你知道,步兵第45師如今負責捷爾任斯基工廠的大多數地域的防禦工作。可由於他們缺乏足夠的反坦克武器,為了摧毀敵人的坦克,戰士都是在身上綁上集束手榴彈,衝到敵人的坦克旁邊,拉燃手榴彈,和敵人的坦克同歸於盡。”

說到這裡,崔可夫的語氣變得沉重起來:“由於沒輛坦克的後面,都有德軍步兵跟隨,我們有時要犧牲十幾名戰士的生命,才能炸掉敵人一輛坦克或突擊炮。假如有了火箭筒這樣的遠端反坦克武器,我們就能把傷亡降到最低。”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兄長安心去,我照顧嫂子

不吃鬧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