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狙擊分隊(上)

索科夫的想法很簡單,就算克里斯多夫的身體狀況,不適合去執行任務,但重建偵察連卻是迫在眉睫,不管怎麼說,到敵後去搞偵察,還是專業人士更靠譜一些。

就在克里斯多夫準備離開時,旁邊沒有說話的伊萬諾夫,卻把他叫住了,隨後扭頭對索科夫說:“師長同志,重建偵察連一事,我看就不必了.”

“為什麼?”索科夫好奇地問道。

“師裡有現成的偵察連.”

伊萬諾夫向索科夫解釋說:“雖說只剩下了三十多個人,連排級指揮員都犧牲了,但依舊是一個完整的建制。

戰士們都是有著豐富經驗的老偵察兵,只要給他們派去新的指揮員,很快就能重新發揮作用.”

“師裡有現成的偵察連?”索科夫扭頭望著西多林,納悶地問:“參謀長,克里斯多夫中尉的偵察連不是已經全損失了麼,什麼時候又重建了偵察連,這事我怎麼不知道?”

聽到索科夫的這個問題,西多林搖搖頭,聳了聳肩膀,把雙手一攤,苦笑著回答說:“師長同志,您的問題我還真沒法回答,我也不知道副師長說的偵察連,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看到索科夫和西多林都是一臉懵逼的樣子,伊萬諾夫連忙重重地咳嗽一聲,隨後向兩人解釋說:“師長、參謀長,你們說的那個損失掉的偵察連,是屬於步兵第73旅;而我所說的偵察連,則是屬於近衛第41師直屬部隊.”

經伊萬諾夫這麼一解釋,索科夫和西多林才明白,感情自己指揮了近衛第41師這麼久,還不知師直屬部隊裡有一個偵察連。

不過既然有現成的偵察連,的確沒有重組的必要,反正伊萬諾夫剛剛說了,連裡的連排級指揮員都犧牲了,正處於群龍無首的狀態,克里斯多夫過去後可以順理成章地當連長。

想到這裡,索科夫陪著笑臉對伊萬諾夫說:“副師長同志,既然是您的老部隊,那您看能否親自帶著克里斯多夫走一趟,讓他和連裡的戰士們見見面?”

“沒問題,我這就帶著中尉過去.”

伊萬諾夫很爽快地答應了索科夫的請求,走到了克里斯多夫的身邊,衝他一擺頭,說道:“走吧,中尉同志,我帶你去見見你的新部下.”

解決了偵察連的問題,索科夫頓時感覺輕鬆多了。

他用手指著地圖對西多林說道:“參謀長,等古察科夫的小分隊從敵後回來之後,就派偵察連派出去,深入敵後進行偵察。

他們活動的區域,應該以工廠區的西面為主,搞清楚這些地區德軍的兵力部署情況.”

對於索科夫的這道命令,西多林的臉上露出了驚詫的表情,他試探地問:“師長同志,為什麼要派偵察連前往這些地區進行偵察呢?”他用手指著馬馬耶夫崗的正面以及城市南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覺得就算要派偵察連執行任務,也應該在這些區域活動,畢竟這都是我師的防區範圍.”

“參謀長,眼光要放遠一點,別老是盯著眼前的那一塊.”

索科夫的心裡很清楚,在十一月的大反攻中,城南的老城區都是第64集團軍的活動區域,自己派人在那裡進行偵察,等於是幫他人做嫁衣。

他用手掌在地圖上輕輕地拍了兩下,繼續說道:“別看敵人如今重兵雲集在工廠區的西面,但要不了多久,我們師就有可能深入到那一區域,與德國人展開激烈的戰鬥.”

西多林聽索科夫這麼一說,猛地想到了一種可能,連忙試探地問:“師長同志,您是不是從上級那裡聽說了什麼小道訊息?”

“沒有,參謀長,我什麼訊息都沒有聽說.”

索科夫當然不會告訴西多林,第62和第64集團軍的作戰區域,是自己從歷史書裡瞭解的,只能含糊其辭地說:“我是根據敵我態勢來分析的.”

雖說西多林的心中覺得索科夫的解釋,過於牽強,但他還是願意選擇相信,畢竟索科夫以前做出的諸多判斷,幾乎都是正確,這一次想必也不會例外。

想到這裡,他忍不住好奇地問:“師長同志,那您說說,我軍在什麼時候會展開大反攻?”

“參謀長,想必你也知道,如今在東岸至少集結了兩個步兵師.”

索科夫說完這句話之後,略微停頓了片刻,等對方點頭表示知道後,他才繼續說道:“上級之所以不立即把他們派進城市,估計是準備把他們留下做反攻的主力。

要打敗進攻城市的敵人,光靠步兵是遠遠不夠,還需要炮兵、坦克兵和空軍。

而集結這些部隊,和囤積作戰物資,肯定需要一定的時間,也就是說,對敵人的反攻,至少要在一個月後才能展開.”

“師長同志,工廠區那裡的情況如何,我想您應該也很清楚。

堅守在街壘廠和捷爾任斯基工廠的部隊,面對敵人的強大攻勢,只能不斷地縮小防區,拼盡全力遲滯敵人向伏爾加河邊推進的速度.”

西多林苦著臉說道:“我擔心他們根本支撐不了一個月.”

“堅守工廠區的友軍部隊,的確打得很艱苦.”

索科夫盯著桌上的地圖,若有所思地說:“不過為了保衛這座以最高統帥本人名字命名的城市,他們會繼續頑強戰鬥下去的。

德國人要想消滅他們,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索科夫這麼說,並非是無的放矢。

雖說兵力和火力上擁有優勢的德軍,在接下來的戰鬥中,可能會和真實的歷史一樣,把守軍打得狼狽不堪,但他們卻始終無法佔領這座城市。

他率領部隊牢牢地佔據著馬馬耶夫崗,已經徹底打亂了德軍的進攻部署。

如今,他又派遣古察科夫率領的小分隊,深入到敵後進行活動,更會把敵人的後方攪得天翻地覆,到時就迫使敵人無法全力進攻工廠區,從而為堅守在那裡的友軍,爭取到寶貴的喘息之機。

“參謀長,你給三營長安德烈大尉打個電話,瞭解一下城南的情況.”

索科夫吩咐西多林:“看他們是否需要我們的援助.”

電話很快就接通了,安德烈聽到西多林的聲音後,立即向他認錯:“參謀長同志,事情您都知道了吧?這件事都是我的錯,因此而造成的一切後果,我願意承擔責任.”

“大尉同志,你在說什麼,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西多林被安德烈的話搞糊塗了,他不解地問:“你說的是什麼事情?”

索科夫猜到三營肯定發生了什麼事情,否則安德烈大尉不會如此主動地向西多林認錯,便接過了西多林手裡的話筒,問道:“大尉同志,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是這樣的,師長同志.”

聽到和自己說話的人換成了師長,安德烈的心裡不禁暗暗叫苦,他慌忙解釋說:“您昨天不是通知我,說九連長帶人化裝成德國人,要穿過我們的防區,深入到敵人的後方去麼.”

“沒錯,我的確是通知過你.”

索科夫反問道:“出什麼事情了嗎?”

安德烈有些愧疚地說:“昨天裝甲車隊在經過九連防區時,被隱藏在廢墟里的戰士發現了。

他以為是敵人出現了,便朝著車隊開槍和扔手榴彈.”

“你說什麼,大尉同志?古察科夫率領的裝甲車隊在經過九連防區時,遭到我們自己人的攻擊?”索科夫被嚇了一跳,連忙問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我不是已經讓你通知下面,避免發生誤會麼,怎麼還會出這樣的事情?”

“對不起,師長同志,都是我的錯.”

安德烈說道:“我接到您的電話後,就立即派人去進行了傳達。

但有些分佈在廢墟里的戰士,卻沒有及時地得到通知。

假如不是那名開槍的戰士回來報告,我還不知道此事呢.”

索科夫顧不上責備安德烈,而是關切地問:“大尉同志,車隊裡的戰士有人受傷嗎?”

“我問過古察科夫中尉,他說有兩人負傷,不過傷勢都不重,只是被手榴彈的彈片擦傷了.”

安德烈向索科夫彙報說:“幸好開槍的戰士,是剛編入部隊不久的工人,槍法不太準,否則小分隊的傷亡肯定小不了.”

“謝天謝地,幸好是那位戰士的槍法不準,”得知只是有兩名戰士負輕傷,索科夫的心裡頓時踏實了許多,他慶幸地說:“否則還不知道要給小分隊造成多大的傷亡呢.”

“城南最近的情況怎麼樣?”雖說索科夫知道城南的戰事不激烈,但好不容易給安德烈打一次電話,還是忍不住要問問:“戰鬥激烈嗎?”

“還好,我們最近只和敵人發生了小規模的交火.”

聽到索科夫問起城南的戰事,安德烈自豪地說:“三天時間就打死了四百多名敵人.”

“三天就打死了四百多敵人?”對於三營所取得的戰果,索科夫還是大吃一驚:“大尉同志,你不是說,沒有什麼大的戰事,怎麼會消滅這麼多敵人呢?”按照索科夫的想法,沒有大的戰事,要想大規模消滅敵人,是根本沒有什麼可能的,因此安德烈的戰果讓他很意外。

“師長同志,其實大多數的戰果,都是瓦西里大樓取得的.”

安德烈聽索科夫問起,連忙向他解釋說:“瓦西里中士留下足夠的人手堅守大樓,而自己則帶著幾個狙擊小組,深入到敵人集中的區域打冷槍,每次都能取得消滅五六十名敵人的戰果.”

索科夫原來還以為自己讓瓦西里率部隊堅守那座著名的大樓,會影響到他的狙擊成績。

沒想到才短短几天時間沒見,瓦西里就率領部下取得了如此顯赫的戰果。

“瓦西里真是太了不起了.”

索科夫點著頭說道:“我正沒想到,他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取得如此重大的戰果。

你轉告他一聲,我會在合適的時候,到瓦西里大樓去找他.”

“師長同志,”得知索科夫又要到城南的舊城區來,安德烈連忙出聲制止道:“這裡太危險了,我看您還是不要來了吧.”

“怎麼,大尉同志.”

索科夫知道安德烈這麼說,是出於好心,便調侃地說:“戰士們都不怕危險,我這個當師長還能貪生怕死嗎?”

既然索科夫已經把話說到了這個份上,安德烈知道自己再反對也沒有任何意義,只能無奈地說:“好吧,師長同志,您打算來的時候,請提前通知一聲,我好安排人去接應您,免得再發生小分隊遇襲事件.”

“如果有可能,我看就今天晚上吧.”

索科夫略作思索,便回答說:“我也很多沒去舊城區了,我想親眼看看那裡的情況怎麼樣.”

“明白了,師長同志.”

得知索科夫晚上就會來視察,安德烈趕緊說道:“我會親自帶人去接應您的.”

“不用了,大尉同志.”

對於安德烈的好意,索科夫予以了拒絕:“你要是來迎接的話,目標太大。

如果附近隱蔽有德國人的狙擊手,我們兩人就會成為他的戰果.”

見索科夫拒絕了自己迎接的請求,安德烈的心裡隱隱有些失望,他說道:“那好吧,師長同志,既然您這麼說,我就在指揮所裡恭候您的到來.”

“師長同志.”

西多林等索科夫放下話筒時,試探地問:“您真的打算今晚去舊城區嗎?”

“沒錯.”

索科夫為了打消西多林勸說自己的念頭,對他說道:“三營的指戰員一直堅守在舊城區裡,除了少量的食物、藥品的補充外,他們就沒有得到什麼像樣的補給,相當於一直處於孤軍作戰的狀態。

我親自去三營,就是想讓戰士們明白,師裡並沒有忘記他們,他們始終是我們近衛第41師的一部分,以達到鼓舞士氣、凝聚軍心的目的.”

“我明白了,師長同志.”

西多林原本還想勸說索科夫不要冒險,但聽他這麼說,便改變了主意:“我想戰士們看到師長出現在他們的身邊,一定會感到歡欣鼓舞,到時就能更加勇敢地和敵人繼續戰鬥下去.”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唐西進

竹間飛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