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莫斯科正文卷第2476章編劇同志,」索科夫等維爾納說完,連忙提醒他說:「你別忘了,我還有三個電影劇本要寫。」

「哦,對對對。你接下來還有三個電影劇本要寫。」

而謝柯羅卻是一頭霧水地問:「什麼電影劇本?」

「是關於三個狙擊手的電影劇本。」維爾納向謝柯羅解釋說:「一名女狙擊手、一名男狙擊手,還有一名上了年紀的老年狙擊手。」

聽維爾納這麼說,謝柯羅不禁微微皺了皺眉頭:「既然都是狙擊手,完全可以把他們寫進同一部電影,為什麼要分成三個劇本呢?」

「總編同志,這三位狙擊手中的兩位,您應該都認識。」索科夫對謝柯羅說:「一位是女狙擊手柳德米拉,一位是斯大林格勒中出名的瓦西里。」

「對對對,我聽說過他們的事蹟。」謝柯羅點了點頭,隨即問:「那另外一名老年狙擊手,又是誰呢?」

「那位老年狙擊手姓莫洛佐夫。」索科夫說道:「如今已經九十高齡了!」

「什麼,已經九十高齡了?」聽索科夫這麼說,謝柯羅滿臉震驚地說道:「他這麼大年紀,招兵處的人怎麼會允許他上戰場呢?」

「這位莫洛佐夫同志是非常有名氣的,」索科夫將莫洛佐夫的履歷,向謝柯羅講述了一遍,最後說道:「當時招兵的軍官也不同意他入伍,但老爺子把最高統帥本人搬了出來,說如果不允許他入伍,那他就給史達林同志打電話,請史達林給招兵處的軍官打招呼。得知老爺子和最高統帥本人要是認識的,招兵處的軍官只能硬著頭皮讓他入伍。不過為了照顧他,只是讓他負責後勤,儘量不讓他去最危險的地方,免得他出了什麼事情,會有人說三道四的。」

維爾納雖說知道索科夫要寫三個關於狙擊手的電影劇本,但關於莫洛佐夫老爺子的事蹟,他還是第一次聽說。他等索科夫一說完,便有些迫切地問:「既然讓他待在後勤,他又是怎麼成為一名優秀的狙擊手呢?」

「有一次,我軍的陣地遭到了敵人的炮擊,所有的戰士都躲在戰壕裡,等著該死的炮擊結束。」索科夫對兩人說道:「但就在這時,有一名戰士發現老爺子揹著一支步槍,悄悄地爬出了戰壕,朝前方爬去。他連忙大聲地喊老爺子回來,可能是因為炮聲太響的緣故,老爺子根本沒有聽到他的喊聲,依舊繼續朝前爬,很快就爬進了一個彈坑。

炮擊停止後,德軍的步兵立即以散兵隊形,朝著我軍的陣地摸過來。戰壕裡的戰士們,親眼看到老爺子把槍架在彈坑的邊緣,朝著走過來的德國兵開槍射擊。他的槍法很準,每次槍響過後,都有一名德國人倒下,既有軍官也有機槍手,反正他只要覺得哪個敵人對我軍的威脅大,他就開槍打誰。短短的幾分鐘之間,他就把攜帶的二十發子彈打得精光,並打倒了相同數量的敵人。

經過了這次戰鬥之後,從指揮員到下面的戰士對他的看法都發生了變化,他在大家的心目中,不再是一個需要大家照顧的老人家,而是一個槍法入神的獵手,而敵人就是他的獵物。部隊的指揮員為了發揮他的長處,專門成立了狙擊手培訓班,讓老爺子去給大家講課,培養我軍的狙擊手,以便在戰場上消滅更多的敵人。」

「真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老人啊。」謝柯羅聽完索科夫的介紹之後,感慨地說:「將軍同志,您是對的。要想讓所有人都知道這些狙擊手們的故事,就必須給他們每個人都單獨拍一部電影。」

「沒錯,我當時就是這樣考慮的。」

謝柯羅點點頭,隨後又問:「將軍同志,不知您最近還有沒有寫寫的打算?如果有的,可以先給我介紹一下情況,明天開會討論您的稿酬時,我順便把此事也提出來。」

索科夫心裡開始思索,自己還能寫哪些與衛國戰爭有關的,作者名氣小還不行,這說明他的文筆平平,就算把書寫出來,恐怕銷量也不會太好。

經過一番思索,索科夫鎖定了一名叫亞歷山大·鮑裡索維奇·恰科夫斯基的作家。他出生在聖彼得堡的一個醫生家庭,1939年從高爾基文學院畢業,衛國戰爭期間曾任戰地記者。1955至1963年任《外國文學》雜誌主編,1962年起任《文學報》主編、蘇聯作家協會負責人,1971年被選為候補委員,1973年當選為勞動英雄。

他還在高爾基文學院讀書時,就開始發表作品。1944年發表了長篇三部曲的第一部《這事發生在列寧格勒》,1945年完成了第二部《麗達》、1947年完成了第三部《和平的日子》,反映了衛國戰爭期間列寧格勒被圍時蘇聯軍民抵抗德國法西斯入侵的鬥爭。

在發表完三部曲之後,他又於1949年發表了長篇《我們這裡已是早晨》,並在1950年獲得斯大林獎金。接著,他又分別在1956年創作了《生活的年代》、1960年創作了《我們選擇的道路》,以及在1962年發表的中篇《遠方星辰的光輝》,以及1966年創作的《未婚妻》等。

不過他最有名氣的一本叫《圍困》,全書共5卷,從1968開始創作到1975完結,前後歷時七年,並在1978年獲得蘇聯國家獎金。這本書描寫了衛國戰爭時期,列寧格勒被圍時蘇聯軍民的鬥爭生活,但以寫重大戰役和蘇德雙方最高統帥部的活動為主,並涉及當時蘇聯的重大外交活動。

他的最後一部長篇《勝利》,是在1978到1981年創作的,內容圍繞波茨坦會議和歐洲安全與合作會議的召開,反映蘇聯的外交政策和活動。

在恰科夫斯基的諸多作品裡,索科夫最看好的自然是《圍困》這部書,全書有一百多萬字。如果自己能讓此書提前二十年面世,沒準也能獲得一個文學獎。

想到這裡,索科夫衝著謝柯羅說道:「總編同志,我的確還有一本書的構想。」

謝柯羅一聽,頓時來了興趣,連忙問道:「將軍同志,快點說來聽聽,這次你又打算寫點什麼內容?」

「新書,我打算寫和列寧格勒有關的內容。」

謝柯羅聽索科夫這麼說,沉默了片刻,隨後說道:「將軍同志,不知道您有沒有聽說過恰科夫斯基這位作家?」

聽謝柯羅提起恰科夫斯基,索科夫的心裡不禁咯噔一下,隨即有些底氣不足地說:「聽說過,不過我還從來沒有看過他的書。總編同志,您怎麼想到提起他?」

「是這樣的,將軍同志。」謝柯羅說道:「說來也巧,這位作家去年寫了一部長篇《這事發生在列寧格勒》,今年又發表了一部叫《麗達》的長篇,據他說,明後年可能還會寫第三部長篇,以湊齊一個戰爭三部曲。您所說創作的裡,有一個叫麗達的女兵,讓我本能地想到了恰科夫斯基的這兩部書,如果您真的打算寫關於列寧格勒的故事,我建議您去看看他的書,沒準能給您增加一些靈感也說不定。」

「好的,總編同志。」索科夫聽後點點頭,「我明天就去書店逛逛,看能否買到這兩部書。」

「不用這麼麻煩,我這裡就有現成的書,我送給您就行了。」說完,謝柯羅拿起桌上的電話,撥了一個號碼後說道:「阿克薩拉,麻煩你幫我拿兩本恰科夫斯基的書進來。就是去年的那本《這事發生在列寧格勒》,以及今年發行的《麗達》。」

幾分鐘過後,阿克薩拉推開房門,從外面走了進

來,將手裡的兩本新書放在了謝柯羅的面前,隨後又轉身離開。

「將軍同志。」謝柯羅拿起放在桌上的兩本書,遞向了索科夫:「這就是恰科夫斯基所寫的兩部書,都是與列寧格勒保衛戰有關的,我想對您應該是有幫助的。」

索科夫接過謝柯羅手裡的書,向他表示了衷心的感謝。

「將軍同志,」旁邊的維爾納好奇地問:「您這部書準備寫多長時間?」

索科夫想了想,回答說:「這部書,我打算寫一百多萬字,最快恐怕都需要一年的時間。」

「啊,一年時間?」

看到維爾納吃驚的樣子,索科夫有些尷尬地說:「編劇同志,一年寫一本上百萬字的書,已經是我的極限了。想再加快速度,顯然是不可能做到的。」

「不不不,將軍同志,您誤會我的意思了。」但維爾納卻擺著手說:「我不是嫌您寫得慢,而是覺得您寫得未免太快了。要知道,我認識的一些作家,如果他們要寫出一部上百萬字的作品,至少需要兩三年的時間。您說需要一年時間,已經算是神速了。」

「將軍同志,不知新書打算取個什麼名字?」謝柯羅問道。

「圍困!」索科夫不假思索地回答說:「這座以列寧同志名字命名的城市,在敵人的包圍中堅持了872天,湧現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我一定要把這些東西都寫出來。」

謝柯羅如果沒有看過《這裡的黎明靜悄悄》這本書,就聽到索科夫這麼說,肯定會嗤之以鼻的。但自從看過手稿之後,他的心裡對索科夫充滿了信心,甚至還主動說:「將軍同志,如果在寫作過程中,您需要查詢什麼資料,儘管和我進行聯絡,我一定會全力幫您的。」

「總編同志,」雖說索科夫的腦海中已經有了完整的內容,不過面對謝柯羅所表現出的善意,他還是非常樂於接受的,「既然您這麼說,那我需要查詢什麼資料時,就會打電話麻煩您的。希望到那時,您別嫌我太煩人就是了。」

謝柯羅聽後哈哈大笑起來:「將軍同志,對於您的求助,我是求之不得。」

幾人越聊越投機,謝柯羅無意中一抬頭,發現居然已經是六點過了,便對索科夫和維爾納說:「時間不早了,我想你們肯定都餓了,不如我們找個地方去吃點東西,順便喝兩杯,如何?」

面對謝柯羅的提議,索科夫自然不願意,一是他不太會喝酒,兩杯酒醉;二是他答應了阿西婭,要回家吃飯的,總不能言而無信吧。正是出於這樣的考慮,他歉意地說:「對不起,總編同志,我想我沒法和你們去喝酒了,我另外還有事情,你們兩人去吧。」

「將軍同志,您今天剛剛回莫斯科,能有什麼事情?」見索科夫拒絕了自己的,謝柯羅的臉上露出了不悅的表情:「難道您看不起我,甚至連和我吃頓飯都不願意嗎?」

「不是的,總編同志,您誤會了。」索科夫連忙解釋說:「我真的有事情。」

「謝柯羅,我看你就別為難將軍同志。」好在維爾納及時地出來打圓場:「剛剛我們在休息室的時候,我親耳聽到索科夫將軍給他的妻子打電話,說晚上要回去陪她吃飯的。」

可能是擔心這樣無法說服謝柯羅,他還特意補充一句:「對了,他的妻子如今有孕在身,如果將軍同志不遵守諾言,回家陪她吃飯的話,沒準她會生氣的。」

俄羅斯是一個奇怪的國家,雖然女人在家裡,經常被酗酒的丈夫家暴,但在公共場合,所有人卻對女性表現出足夠的尊重。就算再重要的聚會,一旦誰說要回家陪妻子,其他人就是再刻意地挽留,而是聽任對方隨意地離去。

此刻的謝柯羅得知索科夫要回家陪懷孕的妻子吃晚飯,立即改變了態度:「將軍同志,

既然您要回家陪妻子吃飯,那今天我就不邀請您參加我們的聚會了。等將來有機會時,我專門請您吃飯。」

「好的,總編同志。」索科夫微笑著回應道:「下次我會不會再拒絕你的邀請了。」

「對了,將軍同志。」看到索科夫準備往外面走的時候,謝柯羅又叫住了他:「您剛回莫斯科,可能還沒有代步的工具吧。這樣吧,我讓我的司機送您回去,這樣您就不用去擠地鐵了。」

索科夫正在頭痛,待會兒回家時要去擠地鐵,此刻聽到謝柯羅說要派車送自己,頓時喜出望外,連忙向對方表示感謝:「總編同志,那真是太謝謝您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龍:我在古代成為圖騰

又紅又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