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天子守國門(二)

“額咳咳咳咳咳.朕自然知道!”

劉隆此時滿臉尷尬的咳嗽了起來,看著自己面前那伴讀鄧遵,最後也是忍不住輕輕咳嗽了起來。

“這個.朕.朕的意思是”

“哎~”鄧遵看著憋了半天都沒給自己憋出來什麼理由的劉隆,最後也是忍不住嘆息了一聲。

他現在是特別想要問一問面前的這位陛下,是不是他就不認得自己所說的那位將鮮卑老祖宗打成了孫子一樣的大漢猛將祭肜!

不過說起來卻也難怪,雖然鄧遵對於那位祭肜的戰績非常喜歡,甚至可以稱之為敬仰。

但是祭肜此人的名聲的確是名不見經傳!

不過這祭肜如何並不重要,今日這鄧遵也不是為了告訴自己面前的諸位陛下去了解當年世祖光武帝時候的舊事的。

他想要的事讓自家的這位陛下明白,如何對付那些人!

“陛下,這烏桓也好,鮮卑也罷,說到底也不過就是區區小事罷了。

他們看似實力強大,難道還能夠和當年的匈奴人相比?

包括如今的南部匈奴部落,那不過就是一群喪家之犬罷了,想要反咬一口主人,那不過就是可笑至極的事情。

陛下覺得這群人可有什麼看的。

若是非要說我大漢的勁敵,你還得是當年的匈奴!

雖然這冒頓單于乃是我等的仇人,但是.我等也不得不說上一聲,那冒頓單于乃是真正的草原上的英傑。

饒是當年秦皇威武,面對匈奴也不得不繼續修建長城以自保。

饒是孝武皇帝霸氣,面對匈奴也是小心翼翼,最終只能厚積薄發.

當年的冒頓單于.陛下見諒,末將有些.有些口不擇言了!”

鄧遵已經說得兩眼都開始放光了,直到發現了那劉隆滿臉的古怪神色,這才趕緊趕緊低下自己的頭顱,高聲說著自己有錯。

“罷了.看來你對那冒頓感官不錯?”

“豈止是不錯,小叔父常言此乃豪傑,若非是身處不同陣營,加上斯人已逝,他定然要去看一看那冒頓的風采呢!”

此時另一邊那一直沒有機會開口的鄧鳳也終於忍不住嗤笑了一聲。

只不過從他的聲音之中也能夠聽得出來,這傢伙對於這件事情.可是很不樂意的。

畢竟,大漢才是勝者,而匈奴如今不過苟延殘喘罷了。

如今的大漢,如今大漢的子民,那是有理由看不起當初的匈奴的,哪怕曾經的大漢也讓這匈奴壓得喘不過氣來也是一樣.

劉隆看著面前的鄧鳳,再看看一旁雖然滿臉不屑一顧,但是卻沒有反駁什麼的鄧遵,最後也是同樣忍不住搖了搖頭。

“你呀罷了,罷了.”

“陛下見諒,末將”

“冒頓是個豪傑,朕也一直非常喜歡此人,只是朕不能做此人罷了!”

在那鄧遵一臉的尷尬和無奈之下,劉隆卻是突然開口說了這麼一句,頓時讓鄧鳳和鄧遵都大吃一驚。

而那鄧遵更是半晌都沒有反應過來。

“陛下.”

“怎麼,難道朕還不能認為這冒頓是個英雄了不成?”

劉隆此時直接嗤笑了一聲,然後直接略過了那鄧鳳的臉色,從而只是看向了一旁的鄧遵。

“冒頓啊”劉隆突然忍不住的嘆息了起來,“朕應該慶幸,如今的大漢沒有一個冒頓的存在”

匈奴大單于,冒頓單于,那絕對是可以稱得上從秦末到孝武皇帝時候的噩夢了。

哪怕孝武皇帝在的時候,這冒頓已經不在了,但他仍然是大漢的噩夢.

這傢伙弒父而自立,統一了一盤散沙一樣的匈奴,然後最終得以驅逐了強大的東胡,然後成為了真正的草原霸主!

這個傢伙的傳奇,即便是現在,劉隆在學習皇家學識的時候,都必須要重點學習。

可見其分量之重。

冒頓這傢伙原來是他父親頭曼單于的繼承人,也可以稱之為類似於太子一樣的東西。

但中原王朝有的權利之爭,其實草原上同樣也有。

這冒頓單于在不是單于的時候,最開始還是好好的。

結果後來那頭曼單于所愛的閼氏也就是他的女人給他生了個小兒子,據說是聰明伶俐的緊。

因此頭曼單于就想殺冒頓而立小兒子為太子,這騷操作在中原王朝也是屢見不鮮了。

在草原上更是隨處可見,而且這種鬥爭在中原王朝尚且還有外逃之路。

但是在草原上,那就必須是斬草除根才可以絕了後患!

於是這老傢伙就派那年輕的冒頓到月氏去當質子,從而得到月氏的支援,順帶讓他遠離,然後尋著急機會弄死這個傢伙。

那冒頓剛到月氏,頭曼馬上急攻月氏,那簡直是將翻臉無情表現到了極致!

而這月氏被匈奴耍了一頓,看著當初並不強大的匈奴,當然是怒火中燒。

所以就想要直接殺了冒頓,讓匈奴人知道知道自己的厲害。

而這冒頓偷了月氏的良馬,騎著它逃回匈奴。

就是這一次,他的父親頭曼單于看出來了他的不同尋常,這匈奴人第二個尿性也出現了。

那就是不長腦子!

他父親認為他勇猛,就命令他統領一萬騎兵為自己廝殺征戰,也不想想這傢伙會不會直接撕了自己!

而那冒頓也趁機做了些事情。

首先他就是製造了一種響箭,訓練他的部下騎馬射箭的本領。

對著部下下令說:“凡是我的響箭所射的目標,如果誰不跟著我全力去射擊它,就斬首.”

首先,冒頓射獵鳥獸,有人不射響箭所射的目標,冒頓就把他們殺了。

不久,冒頓以響箭射擊自己的愛馬,左右之人有不敢射擊的,冒頓立即殺了他們。

又過了一些日子,冒頓又用響箭射擊自己的心愛的女人,甚至就是他的妻子!

這一次那左右之人有感到恐懼的,他們覺得這冒頓是不是瘋了,是不是哪裡想不通了,明明他的妻子很好,明明他的妻子給了他許多幫助。

這個命令,讓他們猶豫了,從而很多人不敢射擊,結果冒頓又把他們殺了。

這一次他的訓練終於初見成效,他的左右甚至有了一種無腦的想法,只要是鳴鏑說過之處。

就是他們的進攻方向。

所以又過了些日子後,冒頓出去打獵,用響箭射擊單于的馬,左右之人都跟著射。

於是冒頓知道他左右的人都是可以用的人。

然後,他跟隨父親頭曼單于去打獵,用響箭射擊頭曼單于的頭,他左右的人也都跟著把箭射向頭曼單于,這麼一頓箭雨之後,頭曼當場身亡。

之後,冒頓又把他的後母及弟弟還有不服從他的大臣全部殺死。

自立為單于!

冒頓當了單于後,並沒有貪圖享受。

因為在這個時候,這東胡強大興盛,聽說冒頓殺父自立,決計先禮後兵,就派使者對冒頓談起來了條件。

那就是東胡想得到頭曼的千里馬。

對此,這冒頓問自己治下的那些人該如何是好。

而他手下的那些人也都給了他自己的建議:“千里馬是匈奴的寶馬,不要給.”

對此,冒頓並不感冒。

“怎可同人家是鄰國卻吝惜一匹馬?”

就因為這個算不上是個理由的理由,所以.

冒頓就把千里馬給了東胡。

過了一段時間,東胡以為冒頓怕他,就派使者對冒頓說,想要單于的一個閼氏。

冒頓又詢問左右之臣,左右大臣皆發怒說:“東胡沒有道理,竟然想要閼氏,請出兵攻打他.”

冒頓再次反對!

“怎可同人家為領國卻吝惜一個女人呢?”

於是就把自己喜愛的閼氏送給了東胡。

見到了如此模樣的冒頓,那東胡王自然是愈來愈驕傲,向西進犯侵擾。

東胡與匈奴之間有一塊空地,沒人居住,這地方有一千多里,算得上是雙方的緩衝地帶了。

而雙方都在這空地的兩邊修起哨所。

東胡派使者對冒頓說:“匈奴同我們交界的哨所以外的空地,你們匈奴不能去,我們想佔有它.”

對此冒頓徵求自己麾下左右的意見,而這一次他治下的那些人終於學乖了。

看著冒頓便有人說了起來:“這是被丟棄的空地,給他們也可以,不給他們也可以.”

但是這一次,冒頓非但沒有同意,反而大怒!

“土地,是國家的根本,怎可給他們!”於

是冒頓殺掉了那些說給東胡空地的人。

立即上馬,命令國內如有後退者就殺頭,於是他率軍向東襲擊東胡。

東胡最初輕視匈奴,因此沒做防備。

等到冒頓領兵到來,一開戰東胡就大敗,東胡王也被消滅,匈奴也就在這一次開始,直接俘虜掠奪了東胡百姓和牲畜財產。

此後冒頓又乘勝發兵,向西驅逐走月氏,向南吞併樓煩等部落,還收復了被秦國蒙恬奪取的匈奴領地,佔領了秦朝北部的部分地區,經過一系列的大征伐

在長久的征戰之下,這草原各族無不臣服匈奴,至此,冒頓雄踞大漠南北,直接威脅中原。

統一了當代的北疆草原,並且成功建立了強大的匈奴帝國。

匈奴疆域十分廣闊,疆域最東達到遼河流域,最西到達蔥嶺,南達秦長城,北抵貝加爾湖一帶。

這也是匈奴史上最強大的時期。

更有傳言說,這冒頓擁有能騎射的“軍隊”族人足足三十餘萬。

而這個時候,他們大漢的太祖高皇帝剛剛平定中原,把韓王信改派到代地,建都馬邑城。

而在漢高祖六年,那韓王信造反叛亂投靠匈奴。

這個時候匈奴得到了韓王信,於是率兵向南越過了句注山,攻打太原,直到晉陽城下。

從此開始了他南下牧馬的時代。

漢高祖七年,太祖高皇帝親自領兵前去迎擊匈奴,於是冒頓假裝失敗逃跑,引誘漢軍。

剛剛大勝的太祖高皇帝忘記了他其實韜略並不太好。

所以在行進之中,直接棄大軍率部分輕騎向北追擊匈奴。

當那太祖高皇帝到達平城時,漢朝的大軍還未全到,冒頓指揮他的四十萬精銳騎兵,在白登山把大漢的太祖高皇帝包圍起來。

這也就是傳聞之中的白登之圍!

足足七天的時間,漢軍內外不能相互救助軍糧。

匈奴的騎兵,在西方的全是白馬,在東方的全是青馬,在北方的全是黑馬,在南方的全是赤色馬,聲勢極其浩大就不說了。

甚至還企圖將漢軍衝散!

結果這漢軍雖然被包圍,但太祖高皇帝也不是廢物,他麾下的也是百戰老卒。

雙方廝殺開始,這可以說損失很大,一直相持不下。

匈奴圍困了七天七夜,也沒有佔領白登。

最後還是在陳平的建議下,太祖高皇帝派使者秘密地送給閼氏很多禮物,讓閼氏給那冒頓求情。

“兩方的君王不能相互圍困。

如果得到漢朝的土地,單于終究是不能在那裡居住的。

而且漢王也有神的幫助,希望單于認真考慮這件事.”

對於這件事情,冒頓相不相信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傢伙與韓王信的將軍王黃和趙利約定了會師的日期。

但是那王黃與趙利的軍隊沒按時到來,而用不正常手段奪下權利的冒頓本就是個疑心很重的人。

如今更是疑心他們同漢軍有預謀,就解除了包圍圈的一角。

而這太祖高皇帝菜有機會命令戰士都拉滿弓,箭上弦,面朝外,從冒頓解圍的那個通道一直衝出來,最後同他們後面的大軍相會合。

此後,那投降匈奴的韓王信也就當上匈奴的將軍,成為了一個匈奴人。

而他同自己的麾下趙利和王黃屢次違背漢與匈奴所訂的盟約,不斷的侵擾代郡和雲中郡。

甚至在他們的騷擾之下,過了不久的時間,大漢的另一名將軍陳豨謀反,又合韓信合謀去進攻佔據代地.

最後還是朝廷看不下去了,這才派遣老將樊噲前去和他們再戰一場!

在沒有匈奴主力的幫助下,他們自然不是樊噲這名將的對手。

因此大漢重新攻佔了代郡、雁門和雲中等郡縣。

但從此他們大漢對此感到憂慮,直到匈奴的實力。

而那太祖高皇帝也採納劉敬的建議,實行和親政策

可以說冒頓.具備了一個梟雄該有的所有姿態和性格,是天生的好苗子!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現代修仙,逍遙三界

灰色的雪

修仙十萬次,我竟成為了仙帝

我是希江

好喜歡你秦霄賢

北邊的方向

鄉村愛情之帶領鄉村發家致富

使用者10111849

逝去的夢啊

她說與故夢

拯救反派勢在必行快穿

volunv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