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朕的愛卿們,怎麼都不說話了?

劉隆的所作所為看似有些過分,卻又似乎在情理之中。

收攏權利,同時極力打壓後權甚至是外戚,這一點好壞暫且不說,但是在這個年紀才剛剛“奪權”親征的劉隆身上,卻是非常的合乎情理。

畢竟之前劉隆雖然對鄧綏非常客氣。

但一直有人認為,這不過就是劉隆的隱忍罷了。

如今,劉隆所做的一切,似乎都在驗證著這件事情!

而劉隆並不想去管那些人的心中是怎麼想的,他要做的事情很簡單,就是將所有的問題一併解決。

但是他不能讓國家滅亡。

所以在解決掉那些蛀蟲之前,就要利用他們,依靠他們,然後幫助大漢渡過這沒完沒了的天災才行!

他如今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安撫那些人的心,然後讓他們對自己徹底放鬆之後,再次提出來了自己下一步的計劃。

“朕有意在大漢境內挑選合適之地,實行屯田之事!”

劉隆已經釋放了足夠的善意,如今在所有人都開始誇讚劉隆是個千古名君的時候,他終於將自己的計劃拿了出來。

屯田二字一出,立刻就讓朝中的氣氛降到了冰點。

所謂屯田當然不是什麼了不得的事情了,對於朝堂上的這些臣子們來說,這也是很熟悉的事情了。

本朝是沒有單獨在說屯田之事的,但是屯田一直是大漢的傳統了。

從當年孝文皇帝開始,大臣晁錯就曾建議“徙民實邊”。

之後孝武皇帝連年征戰,雖然開疆拓土無數,但是這糧草也成為重中之重的大問題,所以為了解決這一點,同樣是有了屯田的想法。

大將趙充國建議屯田於邊防重鎮,要求戍衛與墾耕並顧,自敦煌西至鹽澤往往起亭,而輪臺和渠犁皆有田卒數百人。

如此,不但在西域等邊疆之地開始了屯田也將屯田分成了兩種,甚至是三種。

軍屯、民屯!

甚至還有類似於商屯之事還不成體統罷了。

其中孝文皇帝時的乃是民屯,由朝廷親自下發旨意,讓各地或者說吞田之地招募無地的黔首民夫集體耕種官田或墾荒,並且按規定納糧充當稅賦。

如此取消了其他諸多雜稅,而大力供應田賦!

至於軍屯則是適用於孝武皇帝之時,讓駐守邊疆的將士自給自足,自行耕種。

將耕種與戍邊合二為一,從而減少後方的糧草消耗,可以不斷擴充土地,同樣也可以填充邊塞之地。

而且此事的用意也不是這麼簡單的。

孝武皇帝用軍屯之法,既可解決路途遙遠交通不便之下自力更生,又可使兵力在守防時亦不白花人力,乃一舉兩得之構想。

同時也是靠著這種辦法讓邊疆新得之土成為大漢真正的疆域。

但是現在已經徹底變了情況。

因為天災和兵禍以及世家豪族的越發壯大,這種屯田已經失去了很多應有的作用。

在劉隆看來,如今所有屯田的構想與實施都只限於避免從異地長途運輸糧食,解決邊境守備軍隊之需。

至於成為一種國家奉行的制度,那已經是沒有可能和機會了。

而這些年劉隆雖然平定了許多戰亂,但隨著天災不斷加深,還有層出不窮的異族,劉隆也清楚,戰事是不會停下的。

而且會愈演愈烈。

因此他乾脆做出來了決定,趁著現在朝廷還有餘力,大肆打造一批農具,然後去找匈奴以及朝中的那些世家索要大量的耕牛等物。

然後再在大漢尋找類似於許昌,平輿這一帶靠近河流的地方大肆開墾土地,實行屯田,以解決糧食問題。

這樣可以安置那些流民,不至於讓他們太過於混亂。

同時也可以更快的積累出足夠的糧草。

現在這個天下,錢,帛,桑等等都不如糧草來的更加充實。

無論是朝廷,還是百姓,都需要大量的糧草來度過危難!

劉隆的建議也非常簡單,設立屯田都尉,全權負責屯田事宜。

然後下令尋找一個地方去做試行,並且將那裡荒蕪的無主農田收歸朝廷所有,化為朝廷的公田。

然後再將招募到的大批流民按軍隊的劃分分開安置。

最後由朝廷為他們提供土地、種子、耕牛和農具,讓這些一無所有的流民可以額重新開始。

然後由他們開墾耕種,獲得的收成由朝廷和屯田的農民按一定的劃分來分割這些糧食。

如果說這個辦法可行,劉隆立刻就會下令在各個郡國都一併實行,同時也會下令讓各地兵馬加入其中,讓各地駐守的兵馬一併進入屯田序列。

去開墾土地,去為大漢擴充土地。

劉禪說得非常激動,他的話語也的確是非常可行,只不過朝廷上下,沒有一個人開口。

直到劉隆將自己所有想說的都說完了,看著朝堂之上的那些臣子,看著他們一個個緊閉嘴巴不肯言語的模樣。

劉隆再次將目光放到了最為靠近的三公之上。

“李司徒,崔司空還有朕的舅父,鄧太尉!”

劉隆一口氣兒點了三個人的名字,讓李郃,崔媛和剛剛升任太尉的鄧騭都忍不住臉色一僵,然後有些無奈的走了出來。

“陛下.”

“怎麼,三位是覺得朕剛剛的話語,有什麼問題,或者是疏漏不成?”

劉隆當然明白他們沉默的原因,只是如今看著沉默不語的三人,劉隆還是將他們放到了火上炙烤。

滿臉的笑容更是讓他們不敢回聲,只能互相朝著對方看了一眼,然後繼續沉默了下去。

看到三人如此模樣,劉隆都忍不住笑了。

“三位是我大漢的重臣,是朕的重臣。

之前朕在朝堂之上大動干戈,諸位不是說得很開心麼?

怎麼今日,一說到這百姓,這流民,這大漢的未來了,爾等就不敢言語了?

三位不,朕的百官們,你們到底是什麼意思?

難不成你們是想要告訴朕,這無數大漢的百姓,在你們的心中不過就是笑話罷了。

你們壓根就不在乎麼?”

“臣不敢!”

這一刻,朝臣們終於是不敢再繼續沉默下去了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個普通人兼屌絲進廠的生活

屌絲石雨軒

德雲社:和秦霄賢的戀愛進行曲

榮沐桉

我在人間遊之飄搖紅塵客

不會不會取名

司塵

司塵若

四合院:我邊做科研邊吃瓜

打小就清澈

王默穿越記

雲幽深處有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