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大漢的將門——扶風馬氏

馬融畢竟是一個很有學問的名士,雖然實際上是自己餓得受不了了。

但他仍然有著自己的一套說辭,而且是非常嚴肅,非常的.臭不要臉!

為什麼劉隆會覺得他臭不要臉?

馬融,這傢伙無論是從家學上來說,還是從師門上來說,亦或者是哪怕到了現在他求學於班昭這件事情來說。

他都是正統的儒家門徒。

雖然說儒家也分了好多派系,但無論是那一路,都有一個很重要的標誌,那就是和莊子一脈不太對付!

老子之道還在天道,而莊子之道則是和最強調禮儀與治的儒家完全背道而馳。

而馬融為了能夠給自己找一個理由,直接用莊子的道來說事兒,這事兒他朋友們雖然沒有明面上說出來什麼。

但是實際的臉色都不太好看!

不過不管怎麼說,這傢伙也算是應了大將軍的徵辟了,扶風馬氏雖然覺得有些問題,但這畢竟是自家的子弟。

如果能夠和大將軍哪怕是外戚有所聯絡也是極好的。

畢竟當年他們扶風馬氏沒落之前也是外戚,還是混得不怎麼樣的外戚。

但任憑誰都沒有想到,這位扶風馬氏的嫡傳弟子,在永和四年才想明白,給自己找了一個見不得人的理由出仕了。

然後得到了校書郎,到東觀典校秘藏書籍的官職和任命,但他當年就差點把自己的路給走死了。

之後更是作死的力度一次比一次大,直到不久前,他把自己的路徹底堵死了給.

而這也是劉隆覺得這傢伙作的緣故。

劉隆和當年的老太尉張禹其實都很擔心一件事情,那就是大漢這些年過於的重文輕武了,這樣做不好。

而天底下發現這一點的人,也不再少數。

其中那馬融也是一個。

當初劉隆的年紀太小了,所以為了能夠穩定朝堂,為了能夠穩固自己的地位,同時也為了能夠堵住那些不肯出仕卻仍然噴個沒完的那些名士的嘴巴。

當初執政朝堂的鄧綏,以及輔政的大將軍鄧騭以及鄧家兄弟們都對名士頗好,對文侍寢也是非常大度寬容。

這就導致了一般淺見的儒生學士,都認為文德可興,武功宜廢,這群人不但自己說。

還主動拉幫結派的,互相之間主動停止了他們儒家不但要讀書,還要練武的這種規矩,甚至連君子六藝他們都放下來。

而在儒家的諸多經典之中,他們開始專注於有些空但是好學的典籍。

從而不講那更加複雜的戰陣之法。

成為了專門為了考核而考核的存在,而這些人外出做官的後果可想而知。

因此猾賊蜂起,乘國家無備四處作亂。

馬融也在東觀,對於這種事情也是看得非常清楚的。

所以他對於這種行為大加嘲諷和鄙夷,他的理論是沒錯的。

以為文武之道,聖賢不墜,五才之用,無或可廢,無論是站在劉隆的身上還是站在當年的老太尉張禹的身上。

亦或者是站在大漢朝局和未來的身上,這說辭都沒有問題。

但是這問題就出在這話不該從他的口中說出來。

作為曾經的一代名士,馬融此時的名聲已經是受到了很大的打擊,他所說的話本身就不是很讓人信任。

尤其是在這種時候,所有人都會覺得這不是馬融在品評當下,都會覺得馬融實在故意為之,想要給自己正名。

所以.非但沒有人回應他,甚至就連朝堂之上,對於他的這些說法都是嗤之以鼻的。

不過馬融就是馬融,他說了好幾年,也不知道是覺得自己說了很久沒人搭理自己,還是覺得這朝廷不理自己,讓他更加的沒面子了。

所以他在東觀直接動筆了,元初二年其實也就是劉隆前來西北的不久之前,這傢伙在東觀大筆一揮寫了一篇《廣成頌》出來。

而《廣成頌》這東西是什麼?

無論是開頭的“奢則不遜,儉則固。奢儉之中,以禮為界。是以蟋蟀、山樞之人,並刺國君,諷以太康馳驅之節。”

還是結尾的“永逍遙乎宇內,與二儀乎無疆,貳造化於後土,參神施於昊乾,超特達而無儔,煥巍巍而無原。豐千億之子孫,歷萬載而永延。禮樂既闋,北轅反旆,至自新城,背伊闕,反洛京。”

這裡面的文章都是將朝廷給諷刺的體無完膚。

為了能夠讓諸多名士閉嘴,為了能夠讓自己可以合情合理的子這裡繼續執政,所以鄧綏才會和鄧騭等人聯合起來。

然後開始大興文事!

結果呢,現在大興文事的後果就是讓這傢伙用如此話語嘲諷自己?

這是什麼道理!

馬融理所當然的出名了,而且名望極高的那種。

但《廣成頌》送上後,他也算是徹底得罪了當權的鄧氏,哪怕是作為大漢的皇帝,在這件事情上都不想搭理馬融。

讓他自生自滅的心思都有的。

而現在馬融在哪來?

他得罪了鄧氏之後,更是不敢出東觀了,甚至因為如今朝堂和地方的諸多矛盾,馬融連去地方都不敢提一嘴。

也就是東觀有著極多的名士,加上曹大家班昭給他說了幾句好話,這才讓他苟活到了現在。

不過劉隆已經看明白了,這人就是純純的作,而且還是那種又菜又愛玩的存在。

他要是真的頭鐵,那就直接死諫朝堂,劉隆都可以保證,他在朝堂上安然赴死,那麼他之前所有的名聲都會變得光明偉岸。

結果他又一次送了,苟活在東觀之中,不僅這一次的事情成為了笑話,他整個人都成為了笑話。

劉隆都不想救他了,同時也讓扶風馬家對於整個朝堂來說都掛上了一個很不好的名聲。

上一次這扶風馬家出現如此窘境的時候,還得是因為扶風馬家.當了個外戚,將天下人得罪了很多不說,還做了很多的孽.

此時看著劉隆的疑惑,那虞詡也是忍不住的撇了撇自己的嘴唇。

然後說了一句讓劉隆非常震驚的話語。

“陛下,其實臣覺得.陛下可以徵辟馬融此人!”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憶夢迴淪

隋黎願雪

重生擁有帝騎

貔貅貂

客此

絺澤

天淨

修國

後餘生

蛙蛙em

我曾見了花滿城

九歲絮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