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大漢的名臣

不得不說,這些多年鄧綏和劉隆雖然不斷的在為這殘破的大漢縫縫補補。

但是大漢也同樣開始慢慢恢復生氣。

最著名的,就是一些臣子們開始顯露出來。

其中就包括了當年鄧綏霸氣出世之時,那些世家之中的年輕子弟們。

他們雖然也被歲月磨平了自己的稜角,但同樣他們也已經有了足夠的能力和經驗。

可以在這朝堂之上立足。

靠著女眷崛起的竇章是一個,而另一個同樣看重崔瑗的大司農胡廣同樣是一個.

而且和竇章不同,胡廣的身份與崔瑗有些類似

胡廣的六世祖胡剛,是當世著名的名士。

評價也是一如既往的.清高有志節!

和竇融大體一樣的年紀,因王莽攝政而逃亡到交趾,不肯為新朝效力。

等到新朝滅亡後才返回鄉里繼續生活。

躲避了戰火的同時,也沒有抓住這次機會,利用自己的名望成為大漢的官員,百廢待興的胡氏沒能崛起。

直到胡廣的父親胡貢,才開始入仕地方,曾任交趾都尉。

或許也是因為曾經先祖生活在交州,才換來了這次機會。

而胡廣兩歲喪母,父親遠在交趾,無法幫助。

少時可以說是孤苦貧困,家中雖然親族,但這種院落之中的子弟親情可不算多好,甚至可以稱得上淡薄。

兩歲的胡廣不至於餓死街頭,但日子過得並不好。

甚至要親自做家務照料自己。

兩歲多的孩子,這是有些過分了些。

好不容易熬到了成年,也費盡了手段才熬到了一個機會,進入了郡府之中擔任胥吏。

作為天下第一大郡,又是帝王之鄉,南陽郡地位自然是崇高。

而胡廣的機會也就從此出現了。

南郡太守法雄乃是這天下有名的名士,被稱之為玄德先生。

而法雄之子法真也同樣是頗為不俗,年紀輕輕就已經有了極高的才華,在天下有了不小的名聲。

法陣當年是從家中來看望自己的父親法雄,盡為人子的孝道。

而法真頗有知人之明,對此法雄也是非常瞭解的。

因此正逢歲終應舉之時,南郡郡守法雄也生出來了幾分心思,想要考校一下自己的兒子,同時也想要看看自己的身邊可有什麼自己沒有發現的賢良之人。

因此法雄便召集了自己手下的諸位官員,邀請他們一同來自己的府邸之中赴宴議事。

至於自己的兒子法真.則是讓他自己在窗後觀察。

看一看這裡面可有什麼了不得的人物,看看他們的能力和品行如何。

而本來只是父子之間的遊戲罷了,甚至都算不上愚弄他人,但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法真當真就發現了不同。

他從人群之中,一眼就發現了胡廣有異於常人之處,此後便把胡廣推薦給法雄。

而這也是胡廣真正的機會。

法雄舉薦胡廣為孝廉,從此胡廣便開始了自己傳奇的經歷。

身為孝廉,是需要到京師雒陽參加殿試的,從而由皇帝和太后親自主持考試,去考察他們的能力如何。

當初的劉隆並不在朝中,因此這件事情就交給了自己的母后,也是大漢的扛鼎之人,鄧太后鄧綏。

在鄧綏的考核之下,胡廣成功被選為第一。

不但證明了法雄和法真父子的能力,更是證明了他自己的才華。

此後僅一月的時間,胡廣就被拜為尚書郎,之後更是辦事得力,經五次升遷後任尚書僕射。

而在劉隆回歸朝堂之後除了本身的權利之外,最重要的還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填充自己的後宮,畢竟劉隆的年紀也已經到了。

是時候需要為皇室誕下子嗣,從而讓皇室得到延續,安穩天下人的人心了。

而這件事情,除了劉隆本身看重的耿氏之外,還有不少女子也被送入了其中,希望能夠從從中讓劉隆多一些選擇。

而胡廣與尚書郭虔、史敞上疏建議選取良家之女,一來穩定了耿家的地位,滿足了劉隆的心思,同時也給耿家提供了不小的名聲,讓胡廣得到了不少人的看重。

但本應該一路崛起的胡廣卻是因為和鄧綏之間的另一件事情發生了衝突,也成為了和竇融一樣,投鼠忌器之人。

那就是鄧綏想要出手的改革察舉之法。

作為大漢的舉薦之法,察舉之法是有不少的問題,但是不得不說這件事情非常重要,可謂是真正的牽一髮而動全身。

想要操刀察舉制,所需的能力,膽識都不能小覷,需要選擇最妥善的辦法才能不動搖大漢的根基。

在劉隆和鄧綏數次商討之後,最終將法雄調任朝廷擔任尚書令,並且讓他親自操刀此事。

尚書令左雄想要修改察舉制,並且規定參試年齡一定要四十以上,而由儒者考核經學,文吏考核章奏。

在滿足了這些事情之後,才可以得到朝廷的任用,這樣一來可以避免大量的世家子弟充斥朝堂,同樣也可以讓那些官員子弟多一些歷練。

讓他們越發沉穩。

雖然對一些人很不公平,但大漢的官員升遷也從來不僅僅是察舉制那麼簡單。

所以劉隆知道這麼做的問題,卻仍然是選擇了同意。

但這一次,作為曾經被法雄父子看重而舉薦並且成功有了如此成績的胡廣卻是有了不同的意見。

他公然站在了法雄的對立面上,再次與郭虔、史敞上書駁斥,認為選舉人才,不能拘泥定製,對法雄的奏疏十分不認可。

這一次的“衝動”直接導致本該再次升遷的胡廣就此打住,更是從掌理樞機事務的尚書檯直接扔到了地方,在劉隆平定各方叛亂的那幾年時間裡。

胡廣也因為舉薦之事被人彈劾,最終丟掉了所有的官職。

不過劉隆也是可憐他的出身和過往,憐惜他的才能,便再次讓他擔任汝南郡守,在確定其治理能力不俗之後,便直接將其調入了朝中,讓他擔任大司農。

算是成功站穩了朝堂。

而這一次,竇章在見到胡廣之後,也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陛下雖然被說動了,但若是繼續這般下去的話.不可啊!”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雄蟲很好躺平的吧

君瑀

清羽傳說

幽哥威武

陌上花開,陸笙,我等你

孤柏傲雪

嫡女重生之天天寵

語仲怖瞳

太子殿下你真的看不見我嗎?

哇喇多

搖香亂

花木於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