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皇帝姜黎

當今天下,以鼎為重,象徵社稷的神器,往往都是以鼎為主。

就如現在,象徵社稷的神器,就是大禹製造的九鼎。

上古初年,大禹因治水有功,得舜帝禪位,成為新的人族大帝。

而他在位期間,走遍人域的每一個角落,親自檢視地形,依照山川的變化,靈脈的走向,將人域劃分為九州。

之後,大禹取九州本源,輔以各種珍貴的寶物打造九鼎,以此鎮壓人族氣運。

並以九鼎為基,構建九州結界,使得外族無法踏入人域一步。

至此,人族與萬族間的戰鬥,進入進可攻退可守的階段,已然是先天立於不敗之地。

禹帝也因此,被稱之為大禹。

而九鼎,也從這一刻起,成為了社稷神器,為天下共主的象徵。

得九鼎者得天下的說法,就是由此而來。

九鼎既天下!

從那往後,凡天下共主,必須得九鼎認可,才算是擁有天命。

夏失天命,九鼎落入成湯之手,如今被供奉在朝歌的太廟之中。

而成湯得九鼎,也正是商朝從夏朝手中接過天命的象徵。

商為夏臣,卻起兵滅夏,本是叛逆之舉,可商朝卻從未承認過這點,原因就在於成湯得到了九鼎認可。

既得九鼎的認可,那就說明成湯的行為是得到了上天的授意,既然如此,如何能算得上是謀逆?

“倒是與我前世一樣,九鼎為社稷神器.”

在姜黎的前世,夏商周三代,並無玉璽的說法,同樣是以九鼎為天下的象徵。

只是後來,九鼎遺失,始皇沒辦法,這才打造傳國玉璽,作為新的社稷神器。

姜黎現在,已經開始自比始皇了,自然也當舍九鼎,造玉璽。

當然,只是說笑而已,主要還是因為,鼎姜黎已經有了,沒必要再打造一個。

而且,姜黎是要效仿始皇,取締分封制,改諸侯國為郡縣,建立一個大一統的王朝。

如此情況下,再以鼎為社稷神器就不合適了。

新的時代,自然要有新的社稷神器。

且九鼎太多了,社稷神器,一個就夠了。

九個,那是取亂之道。

……

“玉璽,就是玉印,可承載天地山川、日月星辰之力,一印落下,猶如天地壓落,不比鼎差多少.”

“此物,完全足以鎮壓氣運!”

心中有了決定,姜黎不再猶豫,遂取出混沌神石,開始雕琢玉璽。

混沌神石不愧是煉製先天至寶的材料,隨著姜黎的心意落下,它立即就發生了變化。

表面的石體開始脫落,露出了裡面晶瑩的玉體。

不及眨眼,混沌神石就變成了混沌神玉。

這番變化,更是讓姜黎堅定了煉製玉璽的決心。

混沌神石主動變成混沌神玉,助他打造玉璽,不正是說明,他的舉動乃是順天應命之舉嗎?

若非順天應命,混沌神石豈會發生變化!

玉璽者,社稷神器也。

上有九龍環繞,象徵著九九之道,無極無量,至尊至貴。

印有四面,象徵著天地四極。

四面上烙印有日月星辰,山川大地,花鳥魚蟲,象徵著天地萬物。

印的下方,以大道神紋刻下八字,即“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意為皇權天授、正統合法。

更囂張的話,姜黎是不敢刻的。

現在是沒什麼,可等他修為變強了,那他刻在玉璽上的話,立即就會被天帝感知到。

那時,他刻的話越囂張,他死的就越慘。

天帝的神威,豈容冒犯?

在這個道法顯聖的世界,在沒有獲得強大的實力前,該低調的時候還是要低調的,以免犯了忌諱,莫名其妙的就死了。

……

玉璽雕琢成型後,無需姜黎祭煉,自有國運匯聚而來,在其內部催生先天符文,以衍生出相應的禁制。

幾乎沒過多久,玉璽內部,就有五道先天禁制成型。

五道禁制,這是中品寶器,與氣運魚龍的境界對應。

也就是在這一刻,本來有些虛浮的氣運魚龍,立即變得凝實了三分,好似突然有了主心骨一般。

這就是社稷神器,持之可操縱氣運魚龍,更能冊封神明。

是的,冊封神明!

這經由姜黎完善的氣運神道,兼備了香火神道與神仙之道的玄妙,自然具備冊封神明的能力。

不過,現如今的黎國還太弱,最多隻能冊封四境的神明,且不能冊封太多。

因為冊封神明,消耗的是黎國的國運,要是冊封的太多的話,容易動搖黎國的根基。

“皇有開創之意,帝有發揚光大之意。

我開創明竅境,有開創之功,可為皇.”

“而明竅境的出現,又有繼承人族武道,發揚神魔道之功,如此我亦可為帝.”

“這麼算來,我也可以說是皇帝,這玉璽,就叫做始皇帝璽吧.”

按照自己的功績,姜黎給自己煉製的社稷神器,取名為始皇帝璽。

他這可不是吹牛逼,因為按照姜黎的功績,等他成長起來後,確實有資格被稱之為皇帝。

羲皇創八卦,開闢神魔修煉體系,有開創之功,故而被世人尊之為皇。

炎帝嘗百草,種五穀,開創醫道與農道,以及開闢人族武道,也有開創之功,故世人也尊其為皇。

黃帝開闢分封制,分萬國,製衣冠,定姓氏,又開創氣運神道,亦有開創之功,故世人亦尊其為皇。

人族三皇,皆有開創之功。

三皇之後,是五帝。

五帝在開創方面,不如三皇,但他們卻繼承了三皇的能力,並將其發揚光大,故而被世人稱之為帝。

而姜黎,因為開創明竅境的緣故,既有開創之功,又有繼承前人之功、將其發揚光大之德,如何不能以皇帝自居?

現在不行,只是他修行不足,明竅境還未成勢罷了。

等到他修為強大後,明竅境也差不多在人族普及開來了。

那時候,開創了明竅境的姜黎,就是新一代人族眼中的皇與帝。

他現在自稱始皇帝,無非是把未來,他必定會得到的稱號,拿過來提前使用罷了。

是故,姜黎給自己煉製的社稷神器,取名為始皇帝璽,並非逾越,而是必然。

“想要坐實始皇帝這個稱號,明竅境的修煉,萬萬不能落下,得儘快將其推演至圓滿.”

“只等明竅境圓滿,我再推演出後續的神竅境,這一步步的走下去,始皇帝的稱號,才能算是坐穩.”

姜黎自己也知道,他的功績雖大,卻要在未來才能體現出來。

因此,他現在必須好好修煉,爭取活到未來。

不然,皇帝這個稱呼,或許依舊會是他的,但大機率的會是後人的追封。

這種追封而來的尊號,姜黎並不想要。

因為只有死人,才會用到追封這個詞彙。

想著未來,姜黎握住始皇帝璽,不知不覺進入了修煉狀態。

至於黎國國民,早在他煉製始皇帝璽前,就已經散開了。

他們有他們的事要忙。

氣運魚龍成型後,曾降下一場金色的甘霖,回饋給助它成型的黎國上下。

受此影響,黎國的國民全都得到了好處,已經成為修士的,實力與天賦,或多或少的都得到了提升。

還是凡人的,則是被洗經伐髓,全都完成了百日築基,只等姜黎傳給他們功法,就能全部晉升至一境,成為修士。

但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附近剛剛被種下的糧食,本來還要兩三年才能成熟,可那場金色甘霖過後,卻使得它們現在就成熟了。

因此,黎國的國民,全都陷入了忙碌的狀態,以村為單位,開始收割糧食。

黎地縱橫數千裡,極為浩瀚,但黎國並不大,只有方圓十幾裡。

隸屬於黎國的耕田,就在這方圓十幾裡地裡面,大約有五萬畝左右。

黎邑與黎國是不同的,黎邑是城池,而黎國,則是由黎邑加上附近的荒地,共同構成的。

黎國未來會有很多的城池,但黎邑卻只有一個,為都城。

姜黎開墾耕田的時候,黎國的荒地,大約有十二萬畝左右。

而他開荒至今,也才不過三個月。

在這三個月裡,姜黎命人不停的開荒,甚至不惜動用法寶,這才開墾出五萬畝可用的良田。

此次成熟的糧食,也是產自這五萬畝耕田。

當然,那是以前,現在隨著九黎結界擴張,黎國可用的荒地,已經擴大至四十多萬畝了。

而黎國的人口,也從最開始的三千多,增長到現在的兩萬。

也就是說,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黎國會開墾出更多的耕田。

黎國的荒地,都是上好的靈田。

只是受到煞氣的影響,這才無法使用。

而九黎結界的作用,就是鎮壓煞氣。

四十萬畝荒地,若是全部開墾出來,那就是四十萬畝上好的靈田。

而這些靈田,全都可以用來種植祖地的特殊作物血米。

血米有提升血脈的作用,乃是人族的必須物。

同時,血米也能用來煉製血丹。

百斤血米,可得一粒血丹。

四十萬畝血米,哪怕每畝的產量只有一百斤,也足夠煉製出四十萬枚血丹的了,足夠黎國上下,使用很長一段時間的了。

當然,這裡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血米三年才能成熟。

不過問題不大,四季輪迴陣可加速其成長速度。

……

…………

手握始皇帝璽,黎國國運全部加持在姜黎的身上,頓時就給他帶來了不一樣的感受。

現在的黎國國運,和之前不同。

之前的黎國國運,只是人族氣運,姜黎掌握之後,只能提升修為。

可現在的黎國氣運,卻是天地氣運,姜黎掌握之後,在提升修為的同時,更是能掌握天地權柄。

天地氣運,就是天地的運道,而掌了天地的運道,自然就能掌握整片天地。

故而,天地氣運的本質,就是天地權柄的另一種體現。

當然,反過來說也是一樣,天地權柄為天地氣運的另一種體現。

總之,掌握了天地氣運,就等於是掌握了天地的權柄,且還不是單一的權柄,而是全部的權柄。

氣運神道與神仙之道的不同,就在於此處。

神仙之道按照不同的屬性,將天地權柄細分為無數種,像什麼五行權柄、陰陽權柄、雷電權柄……各種各樣,應有盡有。

也是因此,神仙一道,有著數之不盡的神明。

可氣運神道卻不同!

天地氣運就是天地權柄的載體,故而掌握了天地氣運,就等於是掌握了天地間所有的權柄。

因此,氣運神道劃分天地權柄的時候,並非是按屬性分的,而是按地盤分的。

天地為一個整體,每個地方都有屬於自己的氣運。

只要掌握了某地的氣運,就能成為其主人,從而具備操縱此地一切的能力。

姜黎現在就是如此。

黎國為天地的一部分,姜黎掌握了黎國的氣運,便成了黎國的主人,可以掌握黎國這個地方的所有權柄。

簡單來說,姜黎在黎地,就是無所不能的,一念之間,就能呼風喚雨,驅雷策電,更是能賦予凡人神明般的力量,讓其執掌水火風雷。

可一旦他離開黎國,這些能力就會全部消失。

氣運神道與神仙之道的差距,就如分封制與郡縣制。

修煉氣運神道的修士,就是分封制度下的諸侯,在自己的封地內無所不能,可一旦離開封地,立即就會失去所有的權力。

因此想要變強,就必須攻打其餘的地域,掌握更大的地盤,將整片天地都化為自己的封地。

而修煉神仙道的修士,就如郡縣制度下的官員。

所掌握的權柄,只有與自身職責有關的部分。

別的,通通無法干涉。

而想要變強,也只能按照既定的規則,一步步往上爬。

不似氣運神道的修士,只需攻打別的地方,搶奪其氣運,就能變強。

兩者的差距,就是這麼顯然。

氣運神道從一開始就是君,最後更是能成為天帝。

可神仙之道卻是臣子,想要成為天帝,極為困難。

較之神仙之道,氣運神道有著體質的優勢,毫無疑問,氣運神道可以碾壓神仙之道。

同時,掌握了所有的天地權柄,於姜黎而言還有一個好處。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月老來人間,看誰敢改姻緣線

金子高

開學當天,直接覺醒S級異能

海帶貝

五馬路的小魚兒的新書

五馬路的小魚兒

重生八零,開局吊打吸血鬼

七里蘇木

穿越到汪汪隊成了金毛

天界山的塔莉埡

如星辰般閃耀

ZY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