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九黎戰甲

暫時停下修煉,姜黎起身,朝著不遠處的都天神池走去。

都天神池與九黎神池相似,內部同樣分為兩部分,一者混沌造化之氣湧動,一者都天神煞之氣浩蕩。

使用都天神池時,需要將寶物放入存有都天神煞之氣的那部分,讓煞氣將其分解,有害的部分留下,有益的部分經由十二元氣轉化,變為混沌造化之氣。

此時,在都天神池的左邊,流淌著混沌造化之氣那部分,底部除了混沌神水外,還有著上百枚龍眼大小的丹藥,個個圓潤,通體血紅,似有赤色神曦流轉。

這是血丹,為九黎一族的秘藥,以兇獸血肉為原料,經由都天神池轉化而成。

服之可壯大肉身,並提升體內的神魔血脈。

兵主神打造九黎神池的初衷,就是想透過此寶,萃取出萬族血肉中的精華,從而製造出類似於脫胎丹的丹藥,好壯大族人的肉身與血脈。

具體怎麼操作的,姜黎不知道,但他知道兵主成功了,這才有了現在的九黎神池,以及九黎秘藥血丹。

不過,血丹的藥效雖然與脫胎丹類似,可實際上,它卻是不如脫胎丹的,為其削弱版。

一枚脫胎丹,就能讓修士的血脈發生蛻變。

可血丹卻要長期服用,方才能使修士的血脈發生蛻變。

可以說,一枚脫胎丹,足以抵得上數百枚血丹。

但血丹也有著脫胎丹無法比擬的優勢,那就是煉製起來極為簡單,所需的材料更是到處都是。

凡擁有血肉的生靈,都可以作為煉製血丹的原料。

九黎族人透過獵殺兇獸,或是萬族後裔,將其屍骸丟入九黎神池,就能造就出源源不斷的血丹。

最開始,血丹的作用,只能讓九黎後裔覺醒仙神血脈。

後來,兵主突破,化九黎傳承為造化傳承,打造出了造化神池。

而由造化神池造出的血丹,效果得到加強,可助九黎後裔覺醒神魔血脈。

由此開始,九黎一族進入高速發展階段,短短數千年,就從人族一流勢力,一躍成為人族最強勢力。

彼時,九黎族人,最弱的都能覺醒神魔血脈,而覺醒先天神魔血脈的族人,更是比比皆是,可謂是鼎盛到了極致。

若非仙道橫插一手,當初逐鹿之戰,誰勝誰敗還真不好說。

……

現在,擺在姜黎面前的,是比造化神池更強的都天神池。

由此煉製出的血丹,效果被進一步增強,服之可助人覺醒先天神魔血脈。

都天傳承極盡玄妙,哪怕只有姜黎自己能夠修煉,但靠著都天傳承打造出的寶物,也能讓九黎一族涅槃重生,並超越巔峰,創造新的輝煌。

“昔年靠著造化神池,九黎一族就能做到讓所有的族人都覺醒神魔血脈。

如今靠著更強的都天神池,我也能讓所有的族人,全都覺醒先天神魔血脈.”

姜黎上前,將都天神池內的上百枚血丹收了起來。

因血丹數量有限,姜黎暫時還無法提供給所有的族人,事故,他只能優先供給,那些能夠前往歸墟的族人使用。

大約每隔三天,都天神池就能造就出一批血丹,數量有多有少,少的時候只有幾十枚,多的時候卻能多達上千枚。

這與原料有關。

姜黎煉製血丹的原料,是兇獸的血肉。

但這些兇獸,卻不是他主動獵殺的,而是自己跑過來送死的結果。

黎國之外,源自虛空漩渦內的先天寒意愈發猛烈了,一些境界低微的兇獸根本就擋不住,為求自保,在本能的驅使下,它們紛紛朝黎國衝去。

然後,在撞到九黎結界的瞬間,它們不是被直接震死,就是被震成重傷。

姜黎就派人守在那裡,若有兇獸被震死,則立即拉走它們的屍骸,扔進都天神池,作為煉製血丹的原料。

若是重傷,則上前補刀,之後再丟進都天神池。

此法,頗有些守株待兔的意味,因此收穫全看天意,運氣好時,可以撿到大量的兇獸。

運氣不好時,就可能什麼收穫也沒有。

後來,姜黎覺得靠天吃飯,效率實在有些低了,所以就想了個辦法,配了些能夠吸引兇獸的燃香,放在九黎結界的邊緣。

如此一來,基本就能保證,每天都會有兇獸主動跑過來送死,從而給黎國提供源源不斷的血丹。

但姜黎也知道,此法不能長久,等九黎結界消失,再想要製造血丹,就需要自己動手獵殺兇獸了。

而這個時間不會太短,大約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九黎結界就要消散了。

也就是說,這種福利,最多也只能維持大半個月了。

因此,姜黎就在考慮,要不要趁著還有段時間,玩個大的,把附近的兇獸一網打盡。

血丹的質量與兇獸的等級無關,反倒是數量與其有關。

兇獸的等級越高,製造出的血丹數量也就越多。

現在跑來黎國送死的,都是些低階兇獸,以下三境為主,用它們的血肉製造出的血丹並不是很多,勉強夠百人用而已。

等什麼時候,姜黎能抓到上三境的兇獸,那用它們的血肉製造出的血丹,才能足夠三千九黎後裔使用很長一段時間。

就在姜黎拾取血丹的時候,一行約有百人的隊伍,出現在了都天神池附近。

不是百人,是八十七人。

這些人都是九黎一族的精英,為了培養他們,姜黎不僅把他們帶入歸墟,還利用關係去祖地請人來教導他們,就連血丹也是為他們準備的。

好在,他們也沒有讓姜黎失望,在同族還都是銀身的時候,他們已經金身大成了,更是馬上就要修煉出道體。

蠻荒武道,體質分為六等,道金銀銅鐵凡,其中道體,就是堪比先天神魔血脈的體質。

他們將體質鍛鍊到這一步,無疑能證明,姜黎在他們身上的投資沒有白費。

而等他們真的修成道體,就能完成第一次換血,從而踏足二境。

姜黎起身,走到眾人面前,將血丹一枚枚發下去。

然後,又取出八十七具戰甲,讓他們各自上前取走。

“此為九黎戰甲,乃是遠古九黎部落傳下的寶物,爾等穿在身上,立即就能具備堪比四境的戰力.”

“現在,我將這套戰甲賜予你們,待你們回去之後,在修煉之餘,就專心祭煉這套戰甲,爭取早日掌握戰甲的力量.”

這些九黎戰甲,是姜黎從兵主傳承裡得到的寶物,一共三百具。

穿上之後,立即就能賦予其主人堪比四境的戰力。

九黎部落,也不是一開始就極為強大的,同樣是經過漫長的發展,這才由弱變強,成為一方大族。

而在九黎初期,為了快速提升九黎一族的戰力,兵主特意打造了這種能夠提升修為的戰甲。

正是憑藉著此寶,九黎部落才得以飛快的渡過虛弱期,積累了足夠的原始財富。

後來,隨著九黎越來越強,這種以外力提升修為的方式,自然也就被淘汰了。

但已經打造好的戰甲,卻沒有被銷燬,而是封存在寶庫之中,當作紀念。

未曾想,九黎盛極而衰,如今又到了啟用這些戰甲的時候。

三百具九黎戰甲,就是三百個四境修士,姜黎打算用這些戰甲組建一個由三百個四境修士組成的軍隊,用以抵禦外敵的入侵,並在九黎結界消失後,前往煞山獵殺兇獸。

修煉了這麼久,也該讓這些九黎後裔見血了。

“四境?”

這些九黎後裔議論紛紛,沒想到世間還有這般神奇的寶物,只是穿上之後,就能讓人擁有四境的修為。

“九黎戰甲的力量源泉,來自於其核心處的兇獸內丹,全都是五境的兇獸內丹,相當於上萬顆靈晶.”

讓眾人安靜下來,姜黎開始講述九黎戰甲的優點與缺點。

優點很明顯,堅硬與強大!

除了能夠賦予修士四境的力量外,九黎戰甲本身也是件法寶,可以輕鬆抵擋同境界修士的攻擊。

可也因此,兼顧了這麼多方面,導致九黎戰甲的消耗極大,若是以四境的兇獸內丹為核心的話,怕是沒過多久力量就耗盡了。

是故,明明是四境的寶物,但想要驅動九黎戰甲,卻需要用到五境的兇獸內丹。

換句通俗易懂的話就是,九黎戰甲很強,但驅動它需要花錢,它的每一次攻擊,都是由靈晶組成的。

不是大戶,根本經不起九黎戰甲的消耗,也就是姜黎不缺資源,否則就算得到九黎戰甲,也是用不起,更別說是以此組建軍隊了。

“你們每個人舉薦兩個人,三人一小隊,各自掌握一具九黎戰甲,我要對你們進行單獨訓練.”

姜黎吩咐道,組建軍隊之事,已經刻不容緩了,無論有沒有威脅,為了發展,黎國都必須有一支強大的軍隊。

這樣才能進可攻,退可守。

國之大事,唯祀與戎!

祭祀黎國已經有了,可軍隊黎國還沒有,這可不行。

“諾!”

眾人領命道。

要他們推薦人選,實際上是因為對於九黎後裔,他們比姜黎更瞭解。

按照姜黎的命令,他們需要將自己從歸墟里學來的知識,交給別的族人。

既然要教導,免不得長時間的接觸,這就導致他們對於族人的瞭解,遠勝於姜黎。

一人舉薦兩人,加上他們自身,全部加在一起,就是二百六十一人,剩下的三十九人則由姜黎自己挑選。

揮揮手,讓他們行動起來,姜黎便又重新進入修煉的狀態。

……

如此就是三天過去了。

這日清晨,三百個身穿戰甲,手持長矛的魁梧戰士,如標槍似的站立在黎邑中心的校場上,等候姜黎的指示。

三天時間,足夠這三百個九黎後裔煉化九黎戰甲了。

但想要熟練掌握九黎戰甲的力量,還需要一段時間的訓練。

姜黎倒也沒有急著讓他們實戰,而是按照前世軍訓的手段,一點點的調教他們。

不求他們因此提升實力,只求他們能夠做到令行禁止。

令行禁止,這是強軍的基本素養,唯有做到這一點,才能鍛煉出一支強大的軍隊。

經過三天的訓練,這三百人的精神面貌為之煥然一新,軍容嚴肅,令行禁止,整齊規劃,戰力不好說,但看上去挺唬人的。

姜黎心裡覺得差不多了,便大手一揮,帶著他們浩浩蕩蕩的殺向了南面的南辛山。

為圖省事,姜黎直接給煞山改了名字,南面靠近辛原的,被他命名為南辛山。

北面靠近妖蠻的,被他命名為北妖蠻山。

西面靠近兇獸的,被他命名為西兇獸山。

東邊沒有山,乃是黎國的退路,辛河之水從這個方向流淌而來,形成一條巨大的支流,灌溉了整個黎地,被姜黎命名為黎河。

要是在這裡實在混不下去的話,姜黎可以從東面撤離,或是走陸路,或是走水路,沿黎水而上,皆能返回辛城。

三山之中,以西邊的西兇獸山最為危險,綿延不知道有多少萬里,一眼看不到盡頭,裡面棲息著數之不盡的兇獸。

其次是北邊的北妖蠻山,因為靠近妖蠻疆域的緣故,時不時的就有妖蠻二族的高手前往其中探險,使得此地憑填了幾分兇險。

反倒是南邊的南辛山,因為最為矮小的緣故,裡面棲息的兇獸大都不強,反而最為安全。

姜黎只是帶著族人練手,自然是從最簡單的地方開始,等他們漸漸適應了九黎戰甲的力量後,再去北妖蠻山與西兇獸山也不遲。

南辛山說是矮小,但那是與北妖蠻山與西兇獸山相比,那裡的山峰都是千丈來高,而南辛山的山峰基本都是幾百丈來高,自然就顯得矮小了。

山越大,棲息的兇獸就越強,姜黎選了一個三百丈高的山峰,就命令族人衝了進去。

而姜黎自己,則是在後面跟著,並沒有插手的意思。

這些人以後,終究是要獨擋一面的,也該讓他們見見血了,以磨礪他們對敵的手段。

不然,老是待在黎國修煉,不與人動手,那就是修為再強,又有什麼意義。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快穿養老

呆咕咕

夏日秋風

一隻破曉的豬

電競大神的小甜心

軼棲

TA不會知道

臨昔

快穿:上班太累去小說度假

被榴蓮砸暈

瓊花演義

李皓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