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紫微帝體,九龍血脈

亶父已經當著太伯與虞仲的面,說想要傳位給季歷了,二人要是還不知趣,主動讓位,那怕是難逃被病死的命運。

逃到蠻夷之地,總比繼續留在周國,被病死要好。

“夠了!”

見姜黎還要再說什麼,姬發忍不住打斷道。

姬發雖然不知道,姜黎從哪裡瞭解的這些事,但他知道,不能任由姜黎繼續說下去了。

否則,誰知道接下來,姜黎還能說出周國多少隱秘。

“我黎國是蠻夷,吳國就不是了麼,黎國可以滅,吳國自然也可以滅.”

“世人皆傳西伯侯賢明,想來如此賢德的人,是不會做出牽連別人的事,更不會讓兄弟之國,因為自己的緣故被滅.”

姜黎沒有理會姬發,依舊自顧自的威脅道。

他知道,在周國的面前,黎國就是螻蟻。

但他同樣知道,西伯侯並非是沒有軟肋的,吳國就是他的軟肋。

不管當年之事,具體原因是什麼,但周國對外宣稱的是,太伯與虞仲主動讓位。

二人因此獲得了巨大的賢名,姬昌一脈,也因此獲得了實質的好處。

西伯侯姬昌,以賢德聞名於世。

所以,倘若有人對吳國出手,他絕不能坐視不管,哪怕拼了命的,也要過去幫忙。

因為這是他的人設,他不出手幫忙的話,人設就徹底崩了。

到時候,不知道會由多少流言蜚語針對他。

如西伯侯擔心吳國公子回到周國與他的後代爭位,所以特意借別人之手滅了吳國,以絕後患什麼的。

設立的好,固然能帶來很多好處,但也容易被所立的人設所綁架,西伯侯就是如此。

賢德人設是他的立身之本,因此他絕不能坐視吳國被滅。

否則,他多年積累下來的好名聲,就會一朝喪盡。

姜黎也差不多,他立的是忠義人設,因此絕不能主動背叛帝辛,也不能對任何幫過自己的人出手。

背叛恩人,那忠義人設不就立即崩了。

就好比先前,姜黎一來辛城,就送給了辛城御史一枚珍貴的天相丹,這就是維持人設的手段。

知恩圖報!

……

“哼!”

“我三弟就先放在你手裡,倘若他有什麼三長兩短,我絕不會放過你.”

冷哼一聲,姬發就匆匆離開了。

軟肋都被人抓住了,再留在這裡已經沒有意義了,不如先回去聯絡西伯侯,向他稟告此地發生的一切,並請他做主,接下來該如何行事。

至於用周國的九黎後裔,繼續威脅姜黎。

實際上,姬發心裡很清楚,這一招的效果並不大。

周國的九黎後裔,除了與姜黎同祖之外,也沒別的關係了,甚至連親人都算不上。

姜黎狠狠心,真要不管他們的話,除了名聲有些不好聽外,實則根本動搖不了他的根本。

反倒是周國這裡,管叔鮮是姬昌的兒子,姜黎可以不在乎九黎後裔,但姬昌卻不能不在乎自己的兒子。

這件事,從管叔鮮落入姜黎手中的時候,他們就已經輸了,且輸的很徹底。

除了乖乖認輸之外,其餘任何行為,都只會讓他們更丟臉。

姬發走後,別的貴族不想摻合此事,告辭一聲,也都跟著離開了。

唯有大商的鐵桿,以及九黎一族的故交,留了下來,看著仍舊被姜黎抓在手裡的管叔鮮,滿臉的複雜。

他們也沒有想到,事前會演變成這一步。

從此之後,黎國與周國私下裡的矛盾,算是徹底擺在明面上,再無和解的可能了。

說實話,這對黎國很不利。

以前雙方的矛盾還未公開,其餘諸侯國可以當做什麼不知道,繼續和黎國做交易。

但如今,隨著雙方矛盾的公開,其餘諸侯國顧忌周國,怕是不敢與黎國有所接觸了。

“西伯侯長子伯邑考,天生紫微帝體,生而就有紫微帝氣環繞,天賦遠勝姬發.”

“現如今,你抓了管叔鮮,西伯侯礙於身份,不會親自出手對付伱,但伯邑考肯定會來尋你的麻煩.”

東伯侯的侄子,姜文盛上前說道,讓姜黎小心伯邑考。

紫微帝體,乃是傳說中的禁忌之體。

擁有這種體質的人,能夠得到帝星紫微星的庇護,未來有極大機率的能夠超脫十二境,邁入禁忌領域。

世間體質,從低到高共有九種,分別是凡體,寶體,靈體,神體,王體,道體,禁忌之體,祖體,超脫之體。

此九種體質,分別與修行的九個境界相對應。

下三境,中三境,上三境,仙神境,神魔境,先天神魔境,禁忌之境,祖境,超脫之境。

伯邑考的紫微帝體,就是禁忌之體,與禁忌之境相對應。

這種體質,上百萬年來也不見得能出一個,罕見的很。

而且,紫微帝體可得帝星紫微星的庇護,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擁有這種體質的人,才是真正的真龍天子,為天生的帝王。

這種體質出現在帝辛的子嗣身上,沒什麼問題,可出現在西伯侯的子嗣身上,就很有問題了。

帝王之體沒有落在帝王之家,反而生在臣子的家中。

是天命所歸?還是大逆不道?

這種事,真的不能細想。

“怪不得伯邑考,會在未來死在帝辛的手裡.”

想到伯邑考的結局,姜黎隱隱有所明悟。

他要是帝辛,也會想辦法弄死伯邑考。

紫微帝體,威脅太大了。

留著他去,不利於江山社稷的穩固,更會滋生西伯侯的野心。

話說,西伯侯明知道兒子是紫微帝體,卻沒有將其獻給帝辛,這本身就是不忠的表現。

怪不得帝辛這麼忌憚西伯侯。

其反骨,都快長到腦門上了。

“伯邑考不止是紫微帝體這麼簡單,我聽仙道的朋友說,在仙道的幫助下,伯邑考好似還覺醒了黃帝的九龍血脈.”

“要是別人這麼說,還有吹噓的嫌疑,但那可是仙道,因為當年相助黃帝陛下的緣故,他們的手裡是真的掌握有黃帝精血.”

“若仙道真願相助伯邑考的話,確實有能力助其覺醒黃帝陛下的九龍血脈.”

同樣與仙道交好的有崇氏後裔,北伯侯之侄崇明,將自己偶然得知的訊息說了出來。

炎帝十日,黃帝九龍。

在姜黎之前,能把九龍大道經修煉至九頭祖龍之力的,就是黃帝軒轅人皇了。

也是因此,九頭祖龍化作血脈傳於後世,便是大名鼎鼎的黃帝九龍血脈。

與炎帝的十日血脈一樣,黃帝的九龍血脈,也是禁忌血脈。

且兩種血脈,各有所長。

十日血脈,主要是淨化天地,焚燒一切,更有操縱時光之能。

而九龍血脈的作用,則與九龍大道經類似,在讓後裔具備龍族能力的同時,更是能擁有無與倫比的力量。

覺醒黃帝九龍血脈的人族,實力可以說是比真正的祖龍後裔還要強大。

姜黎還要透過修煉,才能練成九龍大道經,而覺醒黃帝九龍血脈的人族,在覺醒血脈的那一刻,自然而然的就練成了這門道經。

“紫微帝體,黃帝九龍血脈,伯邑考真要這麼強的話,為何我從未聽說過?怕不是以訛傳訛.”

帝辛的鐵桿,南伯侯鄂侯的侄子,鄂餘反駁道。

他覺得,幾人越說越離譜了。

紫微帝體他信,九龍血脈他也信,可兩個加在一起,他就不怎麼信了。

伯邑考真要這麼強,名聲也不至於只有這麼一點,早就傳遍萬域了,甚至就連天界也要驚動。

可直到現在,也沒見祖地派人接走伯邑考,可見傳言不可信。

“實則虛之,虛則實之,真真假假摻在一起,才能讓人看不透虛實。

說不定伯邑考就是這麼特殊,所以西伯侯才會發出一些是似而非的訊息,好讓人無法分辨真假.”

姜黎在旁悠悠的說道。

關於伯邑考之事,無論是真是假,他都要將其變成真的。

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堅定帝辛打壓西伯侯的決心,從而起到削弱周國的作用。

也別把周國,以及別的諸侯想得太過於強大,距離九黎被滅,已經有三十萬年了。

大概所有人都以為,經過三十萬年的發展,各地諸侯肯定會越來越強。

可現實卻並非如此,實際上,現在的很多諸侯國,甚至還沒有剛剛建立時強大。

就連大商,也沒有逃脫這個命運。

首先,修士是有劫數的,百年之劫,千年之劫,萬年之劫,十萬年之劫,這些劫數一個接一個的爆發,足以幹掉很多修士了。

也正是因為這些劫數的存在,讓天地間所有的勢力,實力增強的都極為緩慢。

其次,倘若這三十萬年裡,各路諸侯國都在安心發展,那說不定真的會越變越強。

但很可惜,自從人域建立以來,人域就沒有安定過,一直都在爆發戰爭,或是忙於內亂,或是與其餘種族大戰。

總之,就沒有消停過。

三十萬年時光,其實就是一部諸侯國的興亡史。

強如大商,也經歷過九世之亂,貴族之亂,差點就亡國了,若非碰到中興之主,早在很久之前,大商就忘了。

自那以後,大商的國力就衰弱了,別說是與巔峰時期相比,就連開國時期都比不上。

就這,還是因為遷都的緣故,恢復了幾分元氣,否則,大商也撐不到帝辛繼位了。

而現在的最強諸侯國周國,別看其現在很強大,可在三代之前,周國也差點被亡國了。

姬昌的爺爺,亶父時期,周國不敵戎狄,不得不舉族遷移,搬到了周原,也就是現在周國所在的區域。

然後與姜姓有臺氏聯姻,兩族共同抗衡戎狄,這才有了周國今日之興盛。

所以,不要覺得這些諸侯國一個個的都傳承了幾十萬年,就以為他們都極為強大,事實並非如此。

強如周國,也不過是三代人的基業。

哪怕是大商,也差點亡國,因此元氣大傷,至今沒有緩過氣來。

大商周國皆是如此,其餘諸侯國也好不到哪裡去。

他們或許有些底蘊,但為了撐過亡國的危機,就算有底蘊,也早都用光了。

除此之外,又有多少諸侯國,是與黎國一樣的情況,因繼絕興亡,這才得以重新復興。

諸侯國傳承三十萬年,一點劫難都沒有經歷過的,可以說是一個都沒有。

不然,三十萬年的底蘊,說不定都夠他們推翻大商的了。

還有,不是傳承的越久,實力就越強大。

這是仙神顯聖的世界,修士的壽命極為悠久。

傳承幾萬年的家族比比皆是,但他們就一定很強大嗎?

並不是的,只要找一個偏僻的地方貓著,絕對能傳承很長時間。

但這樣做,受制於地域與資源,這個勢力永遠也不會發展起來,傳承的再久,也只是小勢力。

一個勢力想要強大,必須要參與爭鬥之中,爭奪資源,爭奪地盤,爭奪氣運。

而爭鬥一起,就會消耗實力,贏了還好說,可敗了,那很可能就會覆滅。

除此之外,強大的勢力,還要提防內亂。

如大商,在最強大的時候迎來了九世之亂,為了爭奪王位,王室成員互相內鬥,以至於大商元氣大傷。

……

周國不過是三代人的經營,就有今日之鼎盛,姜黎不認為自己比別人差,周國可以,他當然也可以。

更別說,他還有周國的經驗可以借鑑。

摸著周國過河,黎國的發展肯定會比周國更快。

“實則虛之,虛則實之,這句話倒是有些道理。

伯邑考終究是臣,與紫微星扯上關係,不是好事。

西伯侯故意放出一些假訊息混淆視聽,倒也說得通.”

幾人點了點頭,覺得姜黎說的有些道理,暗暗將這件事記在心裡,準備回去告知長輩,好好查查伯邑考。

“但不管怎麼說,伯邑考不簡單終歸是真的,你以後見到他,最好還是小心一點.”

這時,辛城御史出聲提醒道。

姜黎表現出的實力,雖然極大的震驚了眾人,可他們依舊不認為,姜黎會是伯邑考的對手。

無論是紫微帝體,還是九龍血脈,都是傳說中的東西。

眾人不知姜黎底細,覺得他不如伯邑考,也是正常。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哦莫,青梅竹馬變男友!?

硒瑜

恰似月光吻海洋

留偏分的大米

大千世界成仙

使用者10295665

幽影市場,華夏金融的守衛者

玊灮

我在忍界有個種群

樂圈

進入娛樂圈,我的CP爆火了

一月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