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秘議

那時候,等待薛侯與任侯的,唯有兩個下場。

要麼是舉族併入其餘諸侯國,淪為臣子。

要麼是被其餘諸侯國吞併,淪為階下囚。

去爵除國,意為滅其立身之本,所以才說,這是僅次於滅族的懲罰。

“大王!”

薛侯與任侯悲撥出聲,恨不得以頭搶地,懇請帝辛收回命令。

但是沒用,因為現在讓他們死的,不是帝辛,而是其餘諸侯。

他們的悲呼,並不能讓在場的諸侯動容。

這種時候,誰也不能心軟。

他們若是在此時心軟,放了兩人一馬。

就等於是在釋放一個訊號,哪怕奪人根本,也沒什麼大不了,事敗之後並不會受到懲罰。

此舉不就等於是在鼓勵其餘諸侯,侵奪他人根本嗎?畢竟失敗了沒有懲罰,可成功了就賺大了,為何不幹?

真要出現這種情況,對所有諸侯來說都不是好事。

“就當是大王施恩於西伯侯,讓他能夠照顧一下親戚,此事真是非他莫屬.”

這便是所謂的施恩,讓西伯侯去做這個好人,為兩國保全香火。

倘若兩人只是得罪天子,那他們倒是不懼,硬著頭皮也就上了,就是把天子頂得下不來臺也在所不惜。

“那就按黎侯說的辦!”

“可!”

此舉在外人看來,自然是仁義的表現,是天子體恤西伯侯,處處為他考慮。

任侯與薛侯之舉,經過姜黎與帝辛的渲染,已然成了禍亂天下之舉。

這時,姜黎再次開口說道,卻是舉薦西伯侯負責除國之事。

本就對其痛恨萬分,這時候,又由西伯侯負責他們除國之事。

就算他們知道西伯侯會手下留情,可心中還是會下意識的愈發憎恨他。

“另外,除國之事,必起爭端,西伯侯與薛侯任侯乃是親戚,若把此事交給他來辦,則大機率的能把影響降至最低.”

可惜,兩人得罪的是天下諸侯。

但也只是在外人看來,而在兩國貴族看來,他們之所以會落得除國的下場,皆是因為西伯侯的緣故。

瞭解姜黎的人都知道,兩人現在的遭遇只是開始,為了防止他們翻身,接下來等待他們的,必然是黎國接連不停的報復。

心中權衡利弊,西伯侯覺得,面對姜黎的提議,他還是同意為好。

所謂兩害取其輕,明顯是同意對他造成的傷害最小。

“啟稟大王,西伯侯執掌天下之禮,除薛國與任國爵位之事,應該交由他來辦.”

不同的是,同意,他會得到諸侯的稱讚,但代價是襯托出天子對他的恩寵,以至於他此生都無法反商。

細細算來,誰也不會得到好處。

天子固然可以欺辱所有諸侯,可隨著天下大亂,作為天下共主的天子,權威會降至最低,甚至是被推翻。

如此一來,其餘諸侯看在他的面子上,就算會趁火打劫,也不至於把事做絕,多少會給他們留一點地盤。

他們會想,明明只要西伯侯接受姜黎的提議,就能讓他們被除國時,儘量減少損失。

西伯侯明明有能力撈他們一把,卻沒有出手相救,這表現的未免太薄情寡義了吧?

這樣的人,真的值得結交嗎?

無論同不同意,西伯侯都會被兩國貴族怨恨,這點無從改變,畢竟兩國被滅,皆是因替他出頭而起。

在場的諸侯要是不想成為犧牲品,就只能犧牲這兩人,用他們的下場來警告後來者,切莫如此為之。

“全聽大王吩咐!”西伯侯躬身道。

不同意,依然能體現出天子對他的體恤,但卻不會得到諸侯的稱讚,反而會受到諸侯的排擠。

隨著薛侯與任侯的事告一段落,話題又重新轉回公開膳食一道上。

只是相比較於之前,現在大家談及這些的時候,用詞謹慎了不少。

正如姜黎所言,帝辛若把此事交由西伯侯來辦,就等於是在宣告,他沒有趕盡殺絕之意。

……

尤其是看到屬於自己的東西,被西伯侯一點點清算、收回時,他們心中的恨意就會越來越深。

而隨著他的聲音落下,在場眾諸侯都將目光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帝辛不想在此事上繼續糾纏了,遂下令將除國之事,交給西伯侯。

“黎侯不願公開膳食之道,是因為黎國弱小的緣故,若是黎國變強之後呢?那時,黎侯是否願意公開膳食之道?”

帝辛點頭,認可了姜黎的提議,然後對西伯侯說道:“西伯侯呢,對此事是否有意見?”

而這份恨意,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生根發芽,早晚還西伯侯一個報應。

天子可以脅迫大國,大國可以肆無忌憚的欺辱次國,次國則是欺辱小國。

而聽到他的話,西伯侯頓時陷入兩難之間,拒絕也不是,不拒絕也不是。

至於薛侯與任侯,此刻已經沒有人關注他們了。

作為失敗者,他們失去了一切,再無未來可言。

可西伯侯為何要拒絕?是因為他們被除國,已經沒用了嗎?

與此同時,其餘的諸侯見此,也不免會多想。

薛侯與任侯為西伯侯衝鋒陷陣,落得這般悽慘的下場。

突然,有一諸侯問道。

這就是詢問西伯侯的想法了,他若點頭,此事就定下了。

天子顧忌其餘諸侯的感受,不敢對他們下狠手,但天下的諸侯卻不會顧忌那麼多。

若是敢得罪他們,他們真的敢下死手。

同樣的,西伯侯要是拒絕姜黎的提議,兩國貴族也不會感謝他,同樣會更加的憎恨他。

場中,與薛侯任侯有舊有親的諸侯,並不在少數。

可此刻,他們中卻無一人敢開口求情。

雖然他問的,正是大家。

可看到薛侯與任侯的下場之後,還敢就公開膳食之道一事,繼續詢問姜黎的意見,膽子真不是一般的大。

“當然,我這麼問並沒有逼迫黎侯公開膳食之道的意思,只是想說,膳食一道終究是一種修行體系,若想凝聚氣運,必然要公開,否則無法將價值發揮至最大.”

許是擔心姜黎誤會,那個諸侯語氣慌張的解釋道。

“待黎國剷除大敵,沒了威脅之後,我自會公開膳食體系.”

這次,姜黎的態度就不似先前那般咄咄逼人了,反而耐心的說道。

“大善!”

聞言,在場的諸侯皆是大喜。

按照黎國目前表現出的發展速度,成為強國並不需要太久的時間。

也就是說,只需耐心的等上一等,他們就有機會學習到,這神奇的膳食體系。

天下的膳夫有福了,在此之前,誰能想到廚子也能成仙,並且作用直逼煉丹師。

大家都在笑,姜黎也在笑。

只不過,姜黎心中所想,與他們皆不同。

這些諸侯認為,姜黎口中的強,是堪比周國這樣的強國。

可實際上,姜黎嘴上的強,卻是他們從未見過的強盛,是遠超夏商周之強。

一統萬國,天下歸一,廢分封,行郡縣,車同軌,書同文……

所以說,這些諸侯有的等了。

……

…………

宴會持續了大半個月方才結束,而這時,哪些不遠萬里趕來朝歌的諸侯,在得到自己想要的後,也開始返回各自的諸侯國了。

姜黎沒走,他被帝辛留下來了,封為九卿之首,掌國內官員升遷,是為天官,地位僅次於三公。

主要還是他太年輕了,不然,就是封三公也未嘗不可。

其實,以姜黎現在不到百歲的年齡,就被封為九卿之首,已經是很誇張了,堪稱史無前例。

不過,天下諸侯對此也沒意見就是了。

姜黎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祭祀之禮,說改就改;神域祖宗,說廢就廢。

大家加在一起,也沒他一個人厲害。

這樣的才智,若是還配不上九卿之首的位置,那這天下間,還有誰能當此重任?

隱約間,姜黎已經取代西伯侯,有了天下第一智者的名號。

而此時,這位諸侯眼裡的第一智者,正在一處偏殿與帝辛密談。

“大王,按照我等制定的祭祀之禮,三品及以上的先烈,將由天下祭祀.”

“而能立此大功者,無不是人中龍鳳,他們中很少有人隕落,每一個都能隨隨便便的修煉到仙神的境界,不是飛昇天界,就是前往祖地.”

“哪怕少有幾個隕落的,也會前往神域,然後在眾生願力的加持下點燃神火,飛昇天界.”

在燭火的映照下,姜黎向帝辛講訴那些能有資格被天下祭祀的先烈,是何等的不凡,皆是一時人傑。

“是啊,天下浩瀚無邊,能在其中嶄露頭角者,實力可想而知,無不是天驕.”

“但說實話,祭祀他們,雖能加強大商的正統性,繼而提高大商的影響力.”

“可這些都是虛的,打鐵仍需自身硬,這些都是錦上添花之舉,對增強大商實力的作用並不大,也無法解決大商現在所面臨的問題.”

“想來,以黎侯的才智,大商的處境能夠瞞過別人,卻無法瞞過你。

實話實話,大商傳到孤手上時,已經說得上是風雨飄搖了.”

“說來也是慚愧,孤繼位以來,雖說已經在盡力嘗試挽回大商的頹勢了,可就目前來看,非但沒有起到效果,反而使得大商的處境更加危險了.”

“所以,孤希望黎侯能對大商現在的處境,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

這裡沒有外人,帝辛說話也就沒有藏著掖著,直言大商的處境,已是風雨飄搖,大廈將傾。

“正因為看出大商的處境,我才助大王改革祭祀之禮,以此提升大王的影響力.”

“只要諸侯還支援大王,那這天下就亂不了,也沒有人能動搖大商的統治.”

姜黎說道,分封制的本質,是得諸侯支持者得天下。

天下很大,由無數諸侯共同管轄。

誰能得到天下諸侯的效忠,誰就能坐穩天下共主的位置。

當初成湯伐夏,也是在確認天下諸侯不在朝拜夏王后,這才起兵造反。

以前是,現在也是。

若有人想造大商的反,那前提必然是,天下諸侯不再朝拜大商。

知道了原因之後,想要解決問題就簡單了。

只要防止天下諸侯與天子離心離德,自然能確保大商的統治。

那要如何防止呢?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提高天子的影響力。

只要天子的威望夠高,影響力夠大,天下諸侯無不拜服,自然無人敢造反。

但此法只能治標,不能治本,因為想要樹立威望很難,可想要廢除威望卻很簡單。

要想獲得諸侯絕對的忠心,只是靠威望遠遠不夠,以利誘之也不夠。

需要與其捆綁在一起,形成一個緊密的利益集團,做到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唯有如此,方能確保諸侯的衷心,做到與天子同心同德。

而這,也只是姜黎接下來要說的話。

“黎侯說的,我豈會不知?但就大商目前的情況,想要獲得天下諸侯的忠心,何其難也.”

帝辛嘆道,他連大商國內的勢力都統合不了,何況天下的諸侯?他要是有這個能力,也不至於向姜黎問計了。

“大王還沒有明白祭祀之禮的真正用法。

先賢的認定,需整個人族的同意,我們動不了.”

“但一到三品的先烈,只要我們與諸侯同意即可,這裡面可操作的空間就大了.”

見帝辛還沒明白自己的意思,姜黎神秘的說道。

“什麼意思?”

帝辛還是不懂,冊封一至三品的先烈,和獲得天下諸侯的忠心有什麼關係?

“諸侯之中,真正能修成仙神境界的,又有幾人?”姜黎沒有回答帝辛的問題,反問道。

“並無多少,十分之一都沒有。

諸侯雖有仙神之能,但那不是他們的本事,全是國運加持的結果.”

“然後,國運之力,終究不是自己的,雖能讓諸侯擁有堪比仙神的實力,卻無與之對應的壽命.”

“諸侯若想長生不死,就必須透過自己的努力,將境界提升到仙神的層次.”

“不過,許是與人道糾纏太甚的緣故,致使諸侯修煉變得極為困難。

除非是有驚世之姿,不然很難修成仙神的境界.”

雖不明白姜黎的目的,但帝辛還是如實回道。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待梔子花開時

噬暖

簪肆菡的新書

簪肆菡

求你幫幫鬼吧

覌十

我與廚神相愛了

藏青色的月餅

同時穿越81個世界

發糕熱愛者

分手後,前任們對她上癮

溫凜Mi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