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欲興兵

大量的珍貴靈藥,被姜黎從古佛舊地的無人區移植過來,因而造就了一個巨大的藥園。

雖然受制於歸墟的規則,這些靈藥的等級都不高,但論及質量,怕是此間天地的最上流,除了聖地的藥園外,再無別的地方可比。

靈藥想要增強藥效,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增長年份,故而,加速時光的陣法就很重要了。

而除了靈藥之外,姜黎也把北妖蠻山脈深處,那已經長成小樹苗的九黎箭木給移植了過來。

九黎箭木的質量如何,完全與其生長的年份有關。

生長的越久,所製成的箭羽威力也就越大。

在宙光星盤形成的十倍加速域中,九黎箭木與那些珍貴的靈藥一樣,都能得到充分的成長。

……

…………

傳授完眾人凝聚神魔法相之法後,姜黎便讓他們離開了。

而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姜黎則是陷入了忙碌之中。

首先,因為黎國晉升的緣故,已經從九黎結界升級為都天結界的黎國防禦罩,範圍又擴大了不少。

其籠罩範圍,近乎方圓萬里。

北起北妖蠻山脈,南起南辛山脈,可以說是將黎國所在的煞域,全都納入了自身的範圍。

就連姜黎先前從十二諸侯手裡奪下的十二座城池,此刻也被都天結界所籠罩。

這讓姜黎鬆了一口氣,有了都天結界的保護,十二諸侯再想奪回這十二座城池就難了。

故而,黎國也不用分出諸多精力,去防備十二城附近的貴族了。

同時,都天結界的籠罩範圍擴大,也標誌著能夠開荒的荒地面積變得更多了。

這些,都需要組織人手去開荒。

除此之外,以氣運冊封官員,因國民修為提升,需重新分配資源等問題,也需要姜黎去處理。

如此多的事積壓在一起,都需要他去處理,姜黎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自然變得極為忙碌。

而等一切都走上正軌,姜黎徹底輕鬆下來之後,已經是一個月之後的事了。

……

“放肆,他們還有完沒完,自己不想進步,也不許我進步是吧!”

都天神池附近,姜黎結束日常的修煉,看著面前朝自己彙報的黎風等人,怒氣衝衝的吼道。

當然,這些怒火不是衝著黎風等人發的,而是衝著黎國附近的諸侯貴族發的。

這一個月來,他們遣使者來黎國譴責的次數,是越來越多了,幾乎每天都有好幾波人到來,且其措辭也一次比一次嚴厲。

不知道的人見了這陣勢,還以為姜黎幹了什麼大逆不道的事一般。

可實際上,他也沒做什麼,只是單純的模仿帝辛罷了。

作為被帝辛提拔起來的親信,姜黎模仿他又有什麼錯?

帝辛下令重用奴隸,以至於各國野人、奴隸紛紛逃出諸侯國,前去朝歌投奔帝辛。

姜黎一向視帝辛為榜樣,便下了相同的命令,以至於附近貴族封地內的野人奴隸,偷偷跑來投靠黎國。

這事姜黎已經幹很久了,黎國的人口就是這麼增長起來的。

而與黎國的未來相比,區區諸侯貴族的責問自然不算什麼。

所以,先前諸侯貴族們的責問,姜黎完全沒有放在心上。

可他沒有想到,這群諸侯貴族如此不識好歹,見他沒有回應,竟然一而再、再而三的遣使者來黎國指責他,並給他的計劃製造困難。

誠然,在如今妖蠻逼境的情況下,這群諸侯貴族不敢派兵攻打黎國,但他們可以噁心姜黎。

比如,他們在通往黎國的道路上設卡,凡是發現有人偷偷前往黎國,便將其斬殺。

之後,更是將屍首懸掛在旗杆上,以示警告。

那準備逃往黎國的野人與奴隸,看到這一幕,心中驚懼之下,哪裡還敢繼續逃亡黎國,轉而以比來時更快的速度逃了回去。

且這種恐慌是會蔓延的,當這訊息傳出去後,很多野人與奴隸都害怕了,以至於最近這些天,逃來黎國的野人與奴隸越來越少了。

姜黎此刻,便是為此發火。

他不在乎附近諸侯貴族的態度,因為這些人全是他的敵人,早晚要被他吞併。

但他在乎黎國的未來,而附近諸侯貴族的舉動,明顯妨礙了黎國的發展。

沒有外來人口的持續輸入,只靠黎國自己生,想要擁有突破七境所需的上億人口,那不知道需要多久。

而且,從外面逃來的人口,全都是現成的勞動力。

可黎國自己生的子民,卻需要近二十年的成長,方能派上用場。

二十年啊!

此刻正是黎國發展的黃金時期,連兩年都不能耽擱,更別說是二十年的時間了。

所以,附近諸侯貴族阻礙野人奴隸逃來黎國的舉動,深深的觸怒了姜黎。

他要對此展開報復,不然,附近的野人與奴隸還以為他怕了這些諸侯貴族呢,那時,誰還敢逃過來?

除此之外,此事還很可能會導致一個嚴重的後果,那就是動搖黎國的根本。

那些剛剛逃來黎國的野人與奴隸,正是內心極為忐忑的時候,不知道自己作出的決定是否正確。

若是此時傳出姜黎怕了附近諸侯貴族的傳聞,那他們本就不堅定的內心,勢必會動搖起來,從而導致他們做出逃離黎國的決定。

黎國剛剛晉升,國運還不是十分穩固,若是發生國人逃離事件,必然會導致人心動盪,以至於影響到國運,動搖黎國的根本。

黎國不似別的諸侯國,國人是以血脈為紐帶聯絡在一起的,而是以信念為紐帶聯絡在一起的。

這是黎國的優勢,同樣也是黎國的缺點。

優勢在於,黎國可以毫無顧忌的吸納別國人口。

劣勢在於,黎國的凝聚力遠沒有別國那麼緊密。

若是一直強大下去還好,可一旦遭遇巨大的挫折,黎國就算沒有直接崩盤,也將處於破滅的前夕。

說白了,還是建立的時間太短的緣故。

若是黎國已經發展了數百年,國內的幾大族群完全融為一體,並對國家有了極高的榮譽感,自然無需擔心遭遇挫折,國家就會解體的風險。

是故,在黎國還沒有徹底成勢前,姜黎必須維持住黎國很強盛的假象,不說在人域,起碼在墜星域是無人敢招惹的。

如此只需幾代下去,面對挫折,國人便不會覺得是國家不行,而是自己不行。

“主君,透過我們在辛城的調查,可以得知,此事是有預謀的,並非那些諸侯貴族臨時起意。

他們這麼做,就是在故意針對黎國,或者說是在故意針對你.”

感知到姜黎的怒火,黎風繼續稟告道,把自己得到的訊息說了出來。

“據查,此次針對我黎國的行動,正是先前與我們為敵的十二家諸侯所為.”

“他們不甘心於上次的失敗,也不想看到我黎國日益強大,所以便想出了這麼個辦法,以此破壞我黎國增加人口的大計.”

此時的黎國,早就不是之前可比的了,不僅獨霸煞地,就是在辛城也擁有很強的勢力,甚至可以說是最為炙手可熱的存在。

便是很多來自大商的貴族,也在巴結黎國。

原因倒也簡單,大部分是因為姜子矜的緣故。

似姜子矜這種級別的煉丹師,就是放眼整個萬域,也是極少數的存在,就更別說是在小小的墜星域了。

可以說,整個墜星域,比姜子矜煉丹境界高的丹師有很多,但能像她這般煉製出先天丹藥的煉丹宗師,卻是獨一份。

煉丹宗師哪怕前往朝歌,都能受到最高規格的禮儀,又何苦來墜星域這種地方受苦?

基於這種情況,就導致姜子矜煉製的丹藥在墜星域極為搶手。

而黎國掌握著丹藥的售賣權,自然受到了辛城各大貴族的追捧,地位隨之水漲船高,成了辛城的新貴。

除此之外,在傳聞中姜黎更是聖子候補,這就使得黎國又多了幾分神秘色彩,更加受人追捧了。

地位高了,想要打聽什麼,做些什麼,自然也就變得簡單起來。

像這次十二諸侯聯手,破壞黎國計劃之事,黎風只是稍微露點口風,沒過多久,辛城便有不少想要巴結黎國的貴族偷偷派人過來,將十二諸侯的謀劃全盤托出。

甚至於,這些告密的貴族中,就有十二諸侯的內部成員也不一定。

十二諸侯的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貴族與諸侯之爭,宗室內部鬥爭,這可不是大商與周國獨有的。

能夠傳承到今日的諸侯國,或多或少的都有這樣的苗頭,區別只是嚴重與否。

十二諸侯內部,有人想要與姜黎為敵,自然也有人想要與姜黎親近。

“我猜也是他們,除了他們,別人都沒有這個動機,也沒有這麼做的必要.”

姜黎聞言,不由冷笑出聲。

與黎國接壤的人族勢力總共有十三個,分別位於是東面的辛城,以及位於南面的十二家諸侯。

這其中,辛城不可能對姜黎出手,唯一有動機出手的,就是與姜黎有仇的十二家諸侯了。

先前在姬發的串聯下,這十二家諸侯貴族將自己的封地選在了辛原的邊緣,也就是靠近南辛山脈的部分,正好與黎國接壤。

在之前的大戰中,姜黎雖然打下了十二座城池,但這十二家諸侯的封地極為龐大,各自損失一座城池,根本就不算什麼。

在這十二城池之外,仍有大片的土地歸他們管轄。

那從附近逃來的野人與奴隸,說白了,就是從這十二家諸侯的封地裡逃出來的,因為他們距離黎國最近。

而且,姜黎吸取了後世的經驗,在外交上選擇了遠交近攻的戰略。

除了距離最近的十二家諸侯外,其餘的諸侯貴族,姜黎皆是選擇與其交好。

姜子矜所煉製的丹藥,主要銷售物件就是他們。

至於十二家諸侯,他們休想從姜黎手裡買到任何與黎國有關的東西。

甚至於,姜黎還聯合了其餘諸侯,對這十二家諸侯進行了經濟封鎖,導致他們很難在墜星域購買到各種資源。

且他們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有人針對他們。

姜黎就是在打壓他們,透過各種手段去削弱他們的實力,以為未來的大戰做準備。

他們越弱,以後姜黎攻打他們的時候,所要付出的代價也就越少。

也正是在姜黎不留餘地的排擠與打壓下,這一年多來,十二家諸侯在墜星域的勢力,發展速度近乎停滯。

不,甚至看可以說是出現了倒退的跡象。

畢竟,他們被黎國吸納了幾百萬的人口,不可能毫髮無傷。

本就有舊仇,接著又被姜黎聯合其餘貴族排擠與打壓,後來甚至是偷偷吸納他們的人口,導致其實力日漸衰弱。

這新仇舊恨加在一起,他們不對姜黎出手才奇怪呢。

“我只不過把大王做過的事,在黎國重新做了一遍。

可他們倒好,不敢指責大王,反而跑過來指責我.”

“他們這是什麼意思?是欺軟怕硬,覺得我好欺負。

還是覺得大王做的不對,故意指桑罵槐,明面上是在指責我,實際上是在指責大王?”

“我生平最恨的,就是欺軟怕硬之人,見一個殺一個。

而大王更是對我有大恩,他們若是透過指責我的方式來指責大王,那我姜黎更是容不得他們.”

“是故,無論他們是欺軟怕硬也好,還是指桑罵槐也罷,我皆是留不得他們.”

高臺之上,姜黎厲聲說道,向眾人表明了他的態度,想要再次對十二家諸侯動兵。

“主公,凡出兵,必然要出師有名,如此才能安四方諸侯之心。

若是無故興兵,必會後患無窮,很可能會遭到各路諸侯的圍攻.”

黎風聽出了姜黎的意思,可他還是張口勸道。

因為,就目前的規矩而言,十二家諸侯並沒有做錯什麼。

他們又沒有對黎國動兵,只是阻止己方的野人與奴隸偷偷逃到黎國罷了。

這種行為,在這個時代,無論放到哪裡都是正確的,非常的符合時代規則。

姜黎若是以此為由興兵討伐十二家諸侯,很難讓人心服口服。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綜漫:我的戀愛物語只有偷稅

斷橋殘雪離人愁

快穿之綠茶她千嬌百媚

尚北北北

穿書當社畜,拒絕一切套路

拾叄的拾肆

瓢蟲雷迪之魚貓戀l

冰鹿咩

凹凸之接下來怎麼走

無語的二丫

關於我轉生成利歐路這件事

白澤你又拖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