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侯國,包括大商在內,其國君頒佈的大的法令,皆要得到國內貴族的配合,才能得以執行。

反之,若是國內貴族鐵了心的要反對,那國君也要為之退讓。

不然,國君之位恐怕就要坐到頭了。

天子與諸侯共治天下,諸侯與貴族共治國家,這才是世界的真實寫照。

像黎國這種中央集權的國家,國內諸事,無論大小,君主皆可一言決之,在這個時代不能說是罕見,只能說是獨一份。

正因為貴族的權力很大,所以面對手下的頂撞,姬發非但不能朝他發火,反而還得安撫他。

我屬下的屬下,不是我的屬下。

姬發只能號令手下的貴族,卻命令不了這些貴族的手下。

因此,一旦和下面的人翻臉,姬發的勢力立即就會遭到極大的削弱,從而陷入被動當中。

同時,掌握有強大的力量,也正是貴族敢於反對君主的底氣。

若非手底下沒人,他憑什麼和上司叫板?

……

“諸位,你們或許會覺得我說的有些誇張了。

但有一件事你們不要忘了,姜黎很仇視周國,甚至是與我等之間存有不可化消的死仇.”

“就衝我周國與九黎間的仇恨,我說姜黎恨不得我們立即暴斃,絲毫沒有誇張.”

怕眾人不信,姬發又補了一句。

他特意點出姜黎的身份,就是為了提醒眾人,他們與姜黎是不可能共存的,雙方註定要有一方徹底滅亡。

姬發自認為,他都已經把話說到這份上了,這下子,應該沒人反對他對付姜黎了吧。

可沒有想到,他才剛說完,就有人迫不及待的跳出來反駁道:

“我承認,姜黎因為出身的原故,的確有些仇視周國,但就事論事,姜黎的性格應該沒有公子說的這般不堪.”

“我之前特意打聽過了,除了我等十二家外,其餘的諸侯貴族,凡是與姜黎有過接觸的,無不稱讚他的品格,更沒人與他鬧過不愉快.”

“關於姜黎性格貪婪的流言,也只在我們十二家的封地中流傳。

由此可知,傳言不可信,乃是有人故意抹黑的結果.”

“一人說姜黎好話,那此人有被姜黎收買的可能。

但除我們外,所有的人都在說姜黎的好話,總不可能所有的人都被他收買了吧?”

姬發說起姜黎的壞話,那是有理有據,可他手下站出來反駁時,同樣有理有據。

甚至於,還有人小聲的說道:“我曾聽聞,在最開始的時候,姜黎並沒有與我周國為敵的意思.”

“是三公子欺人太甚,明知姜黎已是貴族,還當眾羞辱他,甚至威脅他,要殺盡他還留在周國的族人。

這才逼得姜黎翻臉,愈發敵對周國.”

此人話音未落,立即就有另一人出言接道:“此事我也聽說過,是與東野氏有關。

據說東野氏能夠發家,全靠姜黎的功勞.”

“但東野氏目光短淺,捨不得好處,生生逼走了姜黎。

因為此事,這才導致東野氏在農事上再無進展.”

“後來,三公子在辛城遇到姜黎,想要將他帶回周國,可卻犯了與東野氏相同的錯誤.”

“非但沒有用利益拉攏姜黎,反而對他惡語相向,甚至是威脅他,這才將姜黎徹底推向周國的對立面.”

“而與他們態度相反的,是如今的農正姬橋。

據說,姬橋在遇到姜黎後,態度放的很低,不僅為東野氏與三公子之事向他提出道歉,還經常攜帶禮物前去拜訪姜黎.”

“如此一來二去,兩人便有了交情。

然後,姜黎就把我周國最需要的知識,傳授給了姬橋。

而姬橋在回到周國後,也正是靠著這些知識,取代了東野氏的地位,成為新的農正.”

那人話說到這裡,看到主位上臉色越來越黑的姬發,聲音不自覺的變小了許多,繼續補充道:

“當然,我這麼說不是在指責三公子什麼,而是想說明姜黎雖然與我周國有仇,但並不是不能爭取的.”

“姬橋也是周人,更是宗室出身,但姜黎依舊能與他成為朋友。

可見姜黎對我周國的態度,並非二公子所說的那般不死不休.”

主位上,本來就臉色發黑的姬發,在聽他這麼說後,臉色更是陰沉的像是要滴出水來。

嘴上說著不是在指責什麼,可話裡話外,無不是在指責他與三弟姬鮮太過沖動、目光短淺、沒有遠見,以至於激怒姜黎,將他推到周國的對立面,憑白為眾人樹一大敵。

而看其餘人的態度,雖然嘴上沒說什麼,但臉上的表情皆是十分贊同此人所說的話。

可見,他們也把姜黎仇視周國的責任,歸咎在他姬發與三弟姬鮮的身上了。

想到這裡,姬發就覺一股氣血往腦門上湧,頭都漲大了三分。

這是被他們給氣的,他們怎麼就這麼蠢,不知道這是姜黎的分化之計嗎?

故意拉一批、打一批,以此分化周國,使得他們內部出現矛盾,互相敵對,從而削弱周國的實力。

如此簡單的計劃都看不透,和他們在一起,能成什麼大事?

“所以,你們在怪我了?”

姬發覺得,自己不能一味的容忍下去了,必須得彰顯一下強硬的態度,好讓眾人知曉,此地到底誰說的算!

“當然不是,公子誤會了,我們絕對沒有任何怪你的意思。

只是希望你能放下偏見,與姜黎化敵為友.”

“公子,真的不能與姜黎繼續為敵下去了。

且不說,因為得罪姜黎的緣故,我們已經被他聯合其餘諸侯封鎖,陷入孤立的狀態.”

“就說姜黎拿出的那些寶物,諸如先天丹藥,血丹什麼的,皆是我等,乃至周國所欠缺之物.”

“現在因為與姜黎為敵的緣故,我們就算掌握有大量的資源,也沒有從姜黎手中購買這些寶物的資格。

“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那些不如我們的人,憑藉著從姜黎手中購買的珍貴寶物,一點點的超越我們。

這種感覺,真的是比殺了我們還難受.”

“所以,公子啊,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能繼續與姜黎為敵了,必須要與他化敵為友.”

“這不只是為了我們,更是為了我等的未來,希望公子能夠理解.”

見話已經說到這份上了,姬發仍一意孤行,堅定的要與姜黎為敵。

他的手下們總算是忍不住了,皆是滿臉動容的朝他說道。

“你們……”

姬發見此,當真是被氣的說不出話來。

眾人的態度雖然誠懇,但他如何不明白眾人的意思?名為勸說,實為逼宮。

他若同意眾人的要求,放棄與姜黎為敵,那眾人此言,當然是發自內心的勸說。

可他要是不管不顧,仍舊執意與姜黎為敵,那眾人此舉就是逼宮了。

你不同意,那我們就幫你同意。

倘若只是部分諸侯逼宮,姬發尚還無懼,付出一些代價還是能擺平的。

可目光所及,參與此次逼宮事件的貴族,已然超越了八成。

姬發要是真敢一意孤行,那他這個君主,怕是就要坐到頭了。

“你們,該不會是收了黎國的好處了吧?”

目光從眾人的臉上掃過,尤其是那幾個曾被他視為心腹的貴族,見他們心虛的避過目光,姬發猛然間意識到了什麼。

這是一場針對他的陰謀,在他不知道的時候,他的封地內部,已經被黎國侵蝕了。

不少貴族都在私底下與黎國,或者是與親近黎國的勢力合作,並從他們的手中獲得好處。

如此,他們才會在此刻為黎國說話。

吃人嘴短,拿人手短,不外乎是。

“公子失言了,我等從未拿過黎國的好處,只是正當交易罷了.”

那些逼宮的貴族們,聽到姬發的指責後,立即就不願意了,齊齊反駁道。

他們和黎國可沒接觸過,且黎國也從不與他們接觸。

他們只是從親近黎國的勢力那裡,拿了不少珍貴的丹藥而已。

但他們也不是白拿的,而是花費了巨大的代價交易過來的。

這價格相比較於黎國售賣給他們寶物時,足足高了兩三倍,代價不可謂不大。

當然,效果也是相當的好,憑藉著服用先天丹藥及血丹,他們的血脈或多或少的都有了些提升。

也正是因此,才堅定了他們與姜黎合作的決心。

沒辦法,黎國對外售賣的先天丹藥及種種寶物,價格本就極高,而他們又因為沒有購買渠道的緣故,只能溢價從別人手裡購買這些寶物。

這溢價,往往都是兩三倍。

如此大的差距,就算他們家大業大,也是撐不了多久。

所以,他們迫切的想要與姜黎化干戈為玉帛,從而繞過中間商,直接與姜黎進行交易。

這樣的話,他們最少能省下兩倍的資源。

這正是他們想與姜黎合作的原因,但很可惜,姬發理解不了他們。

“什麼正當交易,這不就是變相的收取對方的好處?你們難道不知道,黎國是周國的敵人嗎?”

“你們這是在資敵啊!”

姬發忍不住咆哮出聲,朝著一眾手下大聲的質問道。

“公子休要汙衊我等,我們絕對沒有收取黎國的半點好處.”

說這句話的時候,眾人的語氣不免帶有幾分委屈。

以低於市場價收購對方手裡的寶物,那才叫收取好處。

但他們收購寶物時,價格可是市場價的兩三倍。

見過誰是這樣收好處的?

“哼,公子你這是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飢,從來只想著自己,半點也沒有顧及到我們.”

“你是君侯嫡子,又有仙道扶持,那外界難得一見的先天丹藥,對你來說只是尋常之物。

不說要多少有多少,可起碼不會缺了你的.”

“但我們呢?我們家世不如你,有沒有仙道扶持,往往要花費很大的代價,才能搞來一些先天丹藥.”

“而且,我等兄弟眾多,就算族內真的弄來先天丹藥,也是優先供給嫡長子.”

“若之後還有剩餘,也不會分給我們,而是當做底蘊傳承下去,留給下一代使用.”

“可以說,我們長這麼大,也就在下三境時,有資格服用先天丹藥。

後來隨著修為漸漸提升,便沒資格服用先天丹藥了。

不似你,可以把先天丹藥當飯吃.”

“現如今,我們好不容易見到有人在售賣先天丹藥,本以為這是我等崛起的機會.”

“可卻因為你個人偏見的緣故,致使我等與其產生了衝突,便是坐擁大量的資源,也是沒有資格購買先天丹藥.”

“公子你說,這種情況下,我等該如何?”

心中的不滿到達極限,眾人不再藏著捏著,大聲的抱怨,甚至是指責姬發。

換做平時,他們絕不敢如此。

但事關可以改善天賦的先天丹藥,他們也顧不得這麼多了。

而且,就算此事傳回周國,也不會有人怪罪他們,甚至他們背後的家族,還會大力的支援他們。

先天丹藥西伯侯是不缺,可週國的貴族們缺啊。

仙道就算扶持周國,也不可能給所有的貴族都安排上先天丹藥,最多也就是給小部分,主要資源還是集中在西伯侯這一脈身上。

這就導致了,周國的貴族們,很難拒絕先天丹藥的誘惑。

所以,也不怪這些貴族這麼激動,甚至都敢公然指責姬發了。

阻人前途,如殺人父母。

姬發執意與姜黎為敵,就是在阻止他們的前途,他們不翻臉才怪。

“你們!”

姬發看著眾人,目光中充滿了陌生與不可置信。

直到此刻,他方才發現,真正蠢的人並不是他們,而是自己。

這些人真的沒有察覺到姜黎的陰謀嗎?非也,他們應該是察覺到了,但與先天丹藥相比,姜黎的這點算計根本不算什麼。

只要能得到先天丹藥,哪怕是被姜黎算計,他們也認了。

眾人大概就是這麼想的,因此才一副沒有看出姜黎算計的模樣,團結在一起,共同給姬發施加壓力,逼迫他向姜黎服軟。

而姬發蠢就蠢在,他沒有發現手下眾人的訴求,以為他們的利益,是和自己一樣的。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永恆的眷戀

九朝殘夢

系統繫結後

今天吃多了

崩鐵國運:我怎麼又穿回來啦!

B級片

新還珠格格之泰燕雙飛

塘蓬鳥

美漫:成為惡魔後愛上嗑學

細雨聽風待到重逢

純色季節

卡瑟琳斯萊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