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武十七年,註定是北唐歷史上最具轉折性的一年。

這一年,天降旱災,北唐各地農田乾涸,顆粒無收,爆發大規模饑荒,百姓食不果腹,餓殍遍野;

這一年,南晉大舉進犯,在吳道梓內應下,成功偷渡驪江,侵入中原腹地,致使百姓大規模流亡北上,北唐朝野危機加劇;

也是在這一年,任真進京,獲得女帝重用,插手參與朝政。透過朝試和國戰,他聚攏起一批精英骨幹,未來執掌北唐的吹水黨,就此登上歷史舞臺;

還是在這一年,北海舊皇族揭竿起義,號召天下豪傑響應,起兵伐武,在外敵虎視眈眈的關頭,拉開亂世大幕。當然,這是後話。

……

這一年,北唐內憂外患,發生太多顛覆格局的重大事件,將北唐引進前所未有的新紀元。

你可以說,歷史走向是人民群眾的選擇。但具體去執行某個歷史性選擇時,依然需要英明果斷的個人站出來,力挽狂瀾。

風口浪尖處,出現了那個命途多舛的少年。

他始於復仇,忠於良知,歸於初心。

從東部沿海,到西部荒川,從蒼茫北海,到煙雨江南,整座大陸因他而改變。

……

……

夏日的天氣總是反覆無常,就像善變的年輕女子,前一刻還熱情似火,奔放熾烈,轉眼卻是陰雲密佈,風狂雨驟。

又到初夏,即便旱災已持續數月,烏巢的天還是說變就變,一場瓢潑暴雨不期而至,砸落在這座依山而建的小城裡,令正打算開倉曬糧的措手不及。

站在窗前,望著外面茫茫一片的雨幕,他心裡慶幸,還好昨天及時來到烏巢,否則,此時糧隊若在半路上,變成落湯雞不說,糧食會被雨水淋透,很容易發黴。

“該來時不來,不該來時又亂來……”

他輕聲嘟囔一句,抱怨這鬼天氣。

他身後不遠處的書案旁,一名清秀公子毫不客氣地坐在椅子上,伸出纖纖玉手,翻弄著朝廷送來的機密軍情,看得津津有味。

作為貓撲堂的密探,繡繡這次女扮男裝,被派到任真身邊,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儘可能竊取情報,傳遞給南晉軍方,以助完成統一大業。

雖說是竊取,這位轉運使大人也是南晉密探,又認得繡繡,自然沒必要隱瞞,所以她才明目張膽,坐在這裡肆意翻查資料。

房內一時寂靜。

任真負手,欣賞著迷濛雨景,頭也不回地道:“貓首派你來,除了竊取這些軍機,恐怕還讓你監視我吧?”

他嘴角噙著一抹冷笑。

紫衣貓首神出鬼沒,從不以真面目示人,連他也不知情。然而,進長安之後,他跟貓撲堂打過幾次交道,漸漸察覺,這位貓首傲慢自大,不算是太棘手的敵人。

他的三隻眼不是白長的,明察秋毫,早已看出破綻。所以,他心裡有了一些想法。

繡繡靠在椅背上,目不轉睛地看著軍報,隨口答道:“屬下哪敢監視坊主大人?況且,您絕對忠於朝廷,光明磊落,若非如此,您又怎會放心地把我留在身邊?”

看她的表情,卻像是言不由衷。

任真哈哈一笑,“聽任真說,你叫繡繡?他讓你轉告家裡,派專人來跟我聯絡,沒想到來的正是你。林清吟,嗯,這名字很清雅,符合你的氣質。”

嘴上這麼說,他腹誹道,你還是叫蔣幹更合適。

在三國演義裡,赤壁戰前,曹操派蔣幹前去拜見故友周瑜,遊說他歸降。周瑜將計就計,佯裝酒醉,留蔣幹在帳中同眠。蔣幹趁其不備,盜走機密信件,中了反間計,令曹操誤殺兩名得力將領。

這就是著名的蔣幹盜書。

如今,任真主動把繡繡留在帳前,看管文書,表面上胸懷坦蕩,讓南晉更信任他,實際是想效仿周郎,透過繡繡傳遞假情報,從而引誘晉軍中計。

不僅如此,到時候,無論南晉中計與否,這都能成為任真引蛇出洞的一招妙計。

繡繡望著他的背影,笑吟吟地道:“以後您若有情報要傳回家裡,只需交給我便是。軍營里人多眼雜,屬下還要倚仗您多關照。”

任真沒有說話。

繡繡是明面上的接頭人,他不清楚,南晉會不會還派其他人,潛伏在軍營裡。

繡繡站起身,問道:“您接下來有何計劃?”

任真轉身走回桌前,坐下來,拿起一本密報說道:“北唐乾旱已久,難得下場雨,雨水應該很充足,不知還會下幾天。雨停後,我打算讓人勘察路況,重新擬定運糧路線。”

從烏巢到前線三處戰場,途中要越過不少山區,道路本就崎嶇,這場暴雨過後,道路遭受沖刷,一些地段應該泥濘難行。

“三軍出征時攜帶的糧草,差不多快要耗光。確認路線的同時,是該給他們輸送第一批供給了。我會親自跑一趟,你要不要跟著?”

說罷,他抬頭端詳著繡繡,等待她的答覆。

繡繡沉默一會兒,眨了眨眼,答道:“我還是跟你一起吧。另外,所有運糧線路,你都要給我一份,我傳回南邊軍營裡。”

烏巢地勢險峻,又有虎衛把守,晉軍即使想繞道偷襲,也無法立即攻克,稍有拖延,三路唐軍就會反應過來,迅速回師救援。

所以,要想抄截北唐糧草,偷襲糧倉烏巢是不可能的,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派小股精銳潛入後方,埋伏在運糧途中,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只要知曉正確的路線,抄截糧草就易如反掌。

任真毫不猶豫,點頭道:“這是自然。北唐敢讓我當轉運使,就得付出慘重代價!你跟我同去也好,一路上咱們可以勘察地形,確認埋伏下套的地點。”

誰下誰的套,或未可知。

繡繡凜然道:“三路交鋒,你準備親自去哪裡?”

任真眼眸微眯,看著手裡那份情報,“據前線傳回的情況,濮陽方向戰況最焦灼,我想去看看。說實話,自小生在金陵,我從沒見過白袍陳將軍。”

他心裡則嘀咕著,世人都誇,千軍萬馬避白袍,這麼好的套兒,自然要留給百戰百勝的陳慶之!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桃源美人香

一葉落秋

盛世名門

蘭初

救命,天材地寶追著我們砸

真是柱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