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小子還賴在大堂上?”

“是啊,他非嚷著要見蓮兒,說是看看未過門的媳婦長啥樣。有汪惜芝那老狐狸撐腰,咱們又不能把他趕走!”

“算了,那就讓他去見你妹妹吧。”

“什麼?爹你雖然才來上任沒幾天,又不是不清楚那混蛋的名聲!整天欺男霸女,淫蕩好色,咱們蓮兒要是嫁給他,那就是往火坑裡跳!”

“澤天,你這是在指責為父,犧牲閨女幸福,去主動攀附他汪家?!”

“兒子不敢,只是……”

“給我閉嘴!”

啪地一聲,一本珍藏版《春秋繁露》被狠狠摔在書桌上。

書房裡,一名敦實微胖的中年人負著手,來回踱步,盛怒之下,他那略帶黝黑的面龐顯得愈發陰森。

“老子為官幾十年,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何時輪到你這當兒子的教訓我!”

這位新履任的刺史大人,此刻火氣特別大,尤其是一想到外面那個驕恃可憎的汪源,他就越難嚥下這口氣,只好在兒子面前發洩一通。

“你以為,我捨得把金蓮嫁到汪家?你以為,我尊為一道刺史,甘願在小小太守面前俯首?”

“別忘了!這裡是海晏城,是前秦故地!不是咱們東林書院的地盤!”

面對這雷霆震怒,少主劉澤天不甘地低下頭,拳頭緊攥,眼眸裡迸發出恨意,“爹,我就是不明白,海晏城又怎麼了?誰敢蔑視堂堂刺史府的威嚴!”

劉刺史冷笑一聲,打量著言行稚嫩的兒子,眼神有些失望。

“天兒,要想保住烏紗帽,最重要的一點是,不能讓這天下糧倉生出任何混亂。說白了,朝廷可以沒有我劉川楓,但不能沒有他汪惜芝。”

劉刺史坐到書桌後,心頭的狂躁漸漸平息,輕叩桌面示意劉澤天,也別再乾站著說話了。

“汪家不僅是前秦計程車族領袖,在那些望族群體裡威望最高,自身也坐擁良田數千頃,樹大根深,就是海晏的地頭蛇,咱們拿什麼跟他鬥?”

劉澤天面色微僵,正準備辯駁,卻被他抬手打斷。

“他汪惜芝可以不要太守的烏紗帽,朝廷敢不要海晏的漕糧嗎?當地豪紳一旦聯手發難,吃虧的只會是咱們!”

劉澤天終究還是忍不住,猛然一拍椅子把手,憤懣道:“一群亡國之奴,哪來如此大的底氣!就算他們抱成團,爹,咱們在朝中有東林黨撐腰,又不是獨木難支,怕他們作甚!”

儒家有七十二書院,其中以東西南北四家為核心,他們培養出的嫡系精英極其龐大,滲透在三院六部各處,漸漸形成各自的權力朋黨,分別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團。

這劉川楓,是當年從東林書院走出的秀才,步入仕途伊始,就被貼上東林黨的標籤,立場分明。也正是由於這標籤,他才能平步青雲,走到今天這一步。

此刻聽到“東林黨”三字,他嘆了口氣,無奈地道:“你以為,東林黨就能隻手遮天?沒有誰一家獨大,有東就有西,你也不想想,西陵書院坐落在哪裡?”

“額……”劉澤天一時語塞。

他這才意識到,作為東林黨的政敵,西陵派不僅位於前秦境內的天水道,跟湘北道毗鄰,還曾經是前秦的中流砥柱,深得遺民之心。

如此說來,湘北這些看似粗鄙的地主豪紳,身後居然站著可怕的西陵黨,在朝中的根基絕不弱於下風!

“東林對西陵,勢均力敵。爹,原來咱們這次來湘北,其實是跳進西陵派的地盤,當裡外受氣的小媳婦啊……”

想通這點,劉澤天總算明白,他的靠山在這裡派不上用場,徹底沒了底氣。

劉川楓苦澀一笑,“真要委屈你妹妹了,不得不嫁給那個小混蛋。去讓他倆見面吧!”

劉澤天站起身,有氣無力地點頭。

劉川楓跟著起身,輕拍他的肩膀,目光深邃難測。

“東西相逢,未必會是死鬥。打起精神來,這正是朝廷這步棋的深意啊……”

……

……

刺史府花園後的東廂,是劉家大小姐的閨房。

青年“汪源”在一名小廝引領下,穿過曲折的花園長廊,走向幽靜深處。

“我比那混蛋矮一些,也模仿不出他那娘娘腔,細看之下,會有不少破綻。好在劉家都是從外地新來,對汪源並不熟悉,我才不至於被識破。”

這青年,自然是任真易容而成。他號稱“千人千面”,變換面容如探囊取物,不在話下。

“這劉川楓匆匆趕來上任,不僅沒帶多少家眷,連府邸都沒顧得上佈置,如此冷僻,還真是天助我也……”

過了小會兒,來到一處房門前,引路那小廝躬身行禮,然後指向門裡,朝神秘一笑,便自顧走開,露出一副“都懂得、都懂得”的表情。

任真呵呵一笑,嘀咕道:“汪源的形象真是深入人心!我本來沒打算糟蹋姑娘,讓劉家這麼一折騰,還真不好意思掃興而歸。”

心裡這般想著,他也不敲門,悄然一把推開,走了進去。

薰煙嫋嫋,幽香沁人。

房間裡錦羅裘帳,嫻靜雅緻。

任真信手撥開粉紅帷幔,潛行到床榻前。

衾被裡,一條玉臂探出來,慵懶地搭在床邊。

少女側身而臥,細長的睫毛低垂,微微顫動著,似睡非醒。

“她就是劉金蓮?”

任真俯身,暗歎道:“姑娘,你這真叫我下不去手啊……”

便在這時,少女眼瞼猛地一顫,再也裝不下去,睜開明眸,痴痴望著他。

“你就是汪公子?”

任真一愣,手僵在半空,尷尬不已,不得不暗暗提醒自己,“任真,你是來辦正事的!”

少女臉頰暈紅,“現在就來,你太心急了……”

呢喃這一句,她伸手將任真攏到床上。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狗熊嶺戰國史

千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