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廟看上去已經廢棄很久了,大門、牌匾、正殿、佛堂上到處都有大火燒燬過的痕跡,如今已是蛛網滿布,塵埃盡落。

一進門夜漓就感覺這裡不對勁,此地怨念極重,給人一種逼仄的壓迫感。

那個該死的朝生使者還跟她說,只是普通的地縛靈而已,這種程度的煞氣,若不是有厲鬼作祟,便是困在這兒的地縛靈長久得不到解脫,開始變惡兇化了。

“你聞到沒有,”夜漓嗅了嗅鼻子:“有血的味道,很多很多的血。”

鶴青道:“血的味道?惡靈作祟一般都是吸人的魂魄精氣,為何會有血的味道?”

夜漓聳聳肩表示不知,繼續用念力感知,卻探測不出這煞氣的來源,接著她的眼眸漸漸泛出綠光。

這是她新得的陰眼,有通靈之能,陰眼一開,地上便顯出一個人形印記來,應該是貨郎說的昨夜死在這裡的那個豆腐西施的傻兒子,因為剛死沒多久,魂痕沒有散去,還很清晰。

他們往正殿走去,鶴青或許聞不到,但那股血氣對夜漓來說卻是越來越重。

穿過正殿便是福安廟的後院,再往裡走就是地藏殿了。

“看,血氣。”夜漓道。

只見後院的焦土上放著一個巨大的青岡石棺,四面立著燭臺,石棺上畫著符咒,樣子像是地獄裡被釘在銅柱上的惡鬼,周圍都有施符留下的印子,這青岡石棺在凡人眼裡除了上面古怪的圖案或許並無異樣,但在夜漓眼中這裡面曾承載過大量的人血,雖然被人特意處理過了,但仍舊散發著濃重血腥味。

人血本就是集陰通陽之物,這麼多的人血,怪不得此處陰煞之氣如此重了。

“走吧,”夜漓說:“這破廟或許沒有那麼簡單,得把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搞清楚,否則會有些棘手。”

鶴青點點頭:“可能得從數年前的大火入手。”

二人走到門口,夜漓看到有個衣衫襤褸的老人家坐在那裡,剛剛進來的時候還沒有瞧見,便覺得有些古怪,上前問道:“老人家,此地有惡靈作祟,十分危險,你還是趕快離開的好。”

就剛剛青岡石棺中所盛的血量,怕是不知有多少像眼前這樣窮困潦倒,無家可歸的流民,暫住破廟尋求遮風擋雨之處,卻命喪惡鬼之手的。

一旁的鶴青忽然問:“你在和誰說話?”

夜漓一驚,莫非眼前的這個老人,他不是人?

這時,老人家緩緩轉過身來,夜漓看見他的模樣嚇了一跳,只見他從喉嚨到肚臍,都被劃拉開了,露出森森白骨和乾涸了的皮肉,饒是夜漓自負也算是見過不少地獄裡惡鬼兇靈的慘像,都不免驚得叫出聲來。

難道他就是被困在這裡的地縛靈?死狀如此之慘,難怪要化成惡鬼了。

夜漓還沒有完全習慣新開的陰眼,這地縛靈果然不同於一般的遊魂,看上去如此真實,連他都差點錯認成是活人了。

眼前的老人家突然發出一聲可怕的嘶吼,這是惡靈兇化前的徵兆,四周的氣息都隨之震盪了一下,即使是沒有陰眼的鶴青都感覺出了異樣,惡靈嘶吼一聲朝夜漓飛來,夜漓雙腳點地,身子騰空,迅速朝後退走,一邊將魂力凝於指尖,誰知指尖的猩紅只是閃爍了幾下,便黯淡下去。

上一具肉身用壞之時,夜漓選了洛梓弈做的軀殼中最好看一具,只是這該死的軀殼中看不中用,關鍵時候還給他添亂,他只好從懷裡摸出一張符咒朝那惡靈擲去,然後又連發數枚,但都還沒擊中就在空中焚燬了。

這惡靈好生厲害!

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身旁的鶴青拔出手中的仙劍,朝惡靈劈去,不知怎的,惡靈只是尖叫一聲,便散去了。

夜漓則一屁股摔在地上,疼得嗷嗷得叫了兩聲,鶴青上前將他扶起來。

“小兄弟,莫非你有陰眼?”鶴青疑惑地問。

“什,什麼陰眼,”夜漓矢口否認道:“剛剛那東西,你不是也瞧見了?”

“我是用了它才看見的。”鶴青遞上一隻小小的玉壺,夜漓揭開一聞,是牛的眼淚。

怪不得他剛剛能救下她。

“我可不知道什麼陰眼,我只知道那種東西我生下來就能看見,不然也不會當了術師。”夜漓馬上改口道。

鶴青盯著他看了一會兒,說:“走吧。”

“去哪兒?”

“福安街,豆腐店。”

也是,往事已矣,只有從最近發生的命案下手了。

相比秦淮河邊上的商業街,這福安街可就要簡陋蕭條多了,見不到氣派的屋宇,鑲金的門戶,只有矮矮的平房,和凹凸不平的地面,街上的商戶倒是不少,其中一家便是這豆腐作坊。

“店家,店家在嗎?”夜漓一邊敲門一邊喊道。

“兩位是來買豆腐的嗎?”從隔壁的鐵匠鋪走出來一人問。

夜漓隨口撒了個慌:“是啊,來買豆腐。”

“那可不湊巧,這家店主人家的大兒子剛剛橫死,這會子應該在衙門配合查案呢,恐怕這幾日都不會做生意了。”

鐵匠話音剛落,豆腐作坊的門卻開啟了,裡面探出一個小小的腦袋,接著又鑽出另外兩個腦袋。

小孩?

鶴青問:“小朋友,你們家大人不在嗎?”

“不,不在。”一個看上去大一點的孩子怯生生地回答。

鶴青又問:“那他們去哪兒了?幾時回來?”

“娘上衙門接大哥哥去了,姐姐在上工呢。”那孩子大著膽子說。

“哥哥,我,我餓…”另外兩個小的拉了拉大孩子的衣袖說。

夜漓與鶴青互看一眼,夜漓說:“姐…哥哥帶你們去買饅頭吃好不好?”

“可是,可是娘要我們留在家裡,不許隨便走動。”大孩子說。

夜漓繼續循循善誘:“別怕,沒事的,哥哥們都不是壞人,你看弟弟妹妹都餓了,就算你不吃,弟弟妹妹也要吃啊。”

大孩想了想,同意了,夜漓與鶴青帶著幾個孩子上街買饅頭,孩子們餓得厲害,拿起饅頭就啃,見他們吃得香甜,二人臉上都露出了溫柔的笑容。

“吃慢點,別噎著,”夜漓指著鶴青笑道:“這個哥哥有錢,饅頭管夠哈。”

賣饅頭的店家也認識幾個孩子,見兩個陌生人帶著他們來買饅頭,先是有幾分警惕,在確認他們不是壞人之後,便開始同他們搭話:“唉,這一家人也真是可憐,男主人死得早,留下孤兒寡母一大家子,他們的娘開豆腐店,日做夜做也喂不飽這麼多張嘴,大兒子天生痴呆不說,如今又遇上這樣的事情…忙上加亂,也沒空顧忌這些小的,苦了這幾個孩子了。”

夜漓道:“聽說這家還有一個女兒在上工的?想來也可以掙些銀子,貼補家用吧。”

賣饅頭壓低了聲音說:“你可別說笑了,她女兒是在秦淮畫舫上當歌伎的,那能是什麼正經工作?掙些皮肉錢罷了,好人家的姑娘哪裡肯這樣拋頭露面,將來哪個夫家敢要?唉,這家的大姑娘生得那真叫標緻啊,只可惜命不好…”

這時,街上傳來女子焦急的呼喊:“阿耀,婉兒,小石子…你們在哪裡?”

這聲音聽著耳熟,夜漓抬頭一看,居然是行樂舫的李媛,她衣著華麗,容貌不俗,看上去和這破舊的街道有些格格不入,一眼便望見了,李媛也看到他了,著急忙慌地衝過來,一拍桌子道:“你們究竟是什麼人?要對我的弟弟妹妹做什麼?!”

還沒等他們回答,她又轉身氣洶洶地衝著那個年紀稍大一點的孩子說:“阿耀,我不是讓你幫忙照看弟妹,不許出門的嗎?你怎麼隨便陌生人走呢?如今這世道,你可知道他們是好人還是壞人?”

那個叫阿耀的孩子看到姐姐一臉怒氣沖天,手裡的饅頭都給嚇掉了,張開嘴嚎啕大哭起來,一邊哭一邊結結巴巴地辯解:“可是,可是弟弟妹妹說,說他們,說他們餓……”

夜漓瞧他哭得傷心,一把攬過那孩子,給他擦眼淚,對李媛說道:“你看看你,都把孩子嚇哭了,不就吃個饅頭嘛,至於嘛,孩子們都餓壞了……”

李媛瞪著眼道:“你這個騙吃騙喝的小乞丐,會這麼好心給我弟弟妹妹買饅頭?你爹媽沒教過你不要隨便拐帶別人家的小孩嗎?”

夜漓微微一笑:“真不好意思,我天生地養,沒爹沒媽,還真沒人教過我這個。”

“你…”

鶴青起身向李媛作揖賠禮道:“姑娘切莫動怒,擅自上你家帶走你的弟妹是我們唐突了,不過我們真的沒有惡意。”

李媛看了鶴青一眼,眼神一亮,掄起的手這才慢慢放下了。

夜漓心中感嘆,果然人靠衣裝,佛靠金裝,長得好看就是有優勢,像他這樣乞丐模樣的,就只能被呼來喝去,真是世風日下。

“二位前來,究竟所謂何事?”李媛把他們請到家中,端來茶水,沒好氣擺在他們面前。

鶴青道:“實不相瞞,我們是來調查你弟弟死因的。”

李媛攢眉不解道:“你們是衙門派來的?”

鶴青道:“並不是,在下玄宗弟子鶴青,奉宗門之命前來調查。”

李媛瞪大了眼睛:“玄宗?你是說我弟弟的事,不是人為的,而是…”

鶴青點頭:“有這個可能。”

按著他們剛剛在破廟裡的見聞,基本可以肯定李媛的弟弟是被什麼不乾淨的東西給害死的,鶴青沒有說出來也是怕嚇著她。

夜漓趁機問:“那個破廟究竟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會被燒成那個樣子。”

李媛冷笑一聲,旋即又嘆了一口氣道:“還能有什麼新鮮事,秦淮河畔,煙花之地,多的不就是世家公子始亂終棄的故事嗎?”

鶴青道:“可否細說一二。”

李媛陷入沉思,過了一會兒才終於開口,開始講述這個故事:“五六年前,行樂舫的頭牌叫小環,那年我剛入行,她正當紅,那模樣那身段,一顰一笑都是顛倒眾生的,加之她本身極有天賦,舞姿優美,唱腔動人,更是彈得一手好琴,詩詞歌賦無有不會的。彼時其他妓生無論再怎麼模仿她,都不過是東施效顰罷了,根本無法與之匹及,很多客人來行樂舫都只為了瞧她一眼,或是聽她說說話,唱唱曲,便心滿意足了。”

“儘管小環如此受追捧,但她為人依舊十分謙和,全然沒有行首的架子,待我們這些新人也是極好,因此很有人緣,她九歲被賣到行樂舫,十三歲從藝,自此長紅不衰,因此她雖身處賤籍,卻有些富貴,一應吃穿用度竟比尋常大戶人家的小姐還要好一些。”

“她這一生錯就錯在,一個女子既入風塵,就不該投入真感情,愛上一個紈絝子弟。與她相好的客人叫楊仁方,祖父曾是禮部侍郎,官至從三品,後為人陷害,被罷了官,家道就沒落了,幸好楊家在金陵尚有幾處薄產,就算是被罷了官也還勉強能生活,只是這楊仁方的祖輩雖算不上是有大賢之才,也好歹都是在朝堂上謀了一官半職的,偏生到了他這一輩,越發走下坡路了,楊仁方承著祖蔭,又仗著自己略有幾分才情,頂著懷才不遇的高帽子,成日遊手好閒,不務正業,只知道尋花問柳,紙醉金迷。”

“小環姐姐性子直,不知怎麼就看上這麼一個公子哥,後來發生的事想必你們也能猜到了,一開始能得小環另眼相待,讓這楊仁方在金陵世家子弟中長臉不少,與之相好時也是郎情妾意,繾綣纏綿,但楊家雖然沒落了,那迂腐酸臭的勁兒卻一點不見少,這樣的人家又怎麼會同意小環這種賤籍女子進家門呢,就算從了良也不行,唱過三日也不行,於是沒過多久,楊仁方勾搭金陵知府梁老爺的女兒,便將小環姐厭棄了。”

“這也就罷了,那他便好好攀他的高枝,別再出入行樂舫,可他偏偏還要來招惹小環。”李媛越說越義憤填膺,不知是為小環鳴不平,還是為自己感到難過。

這是像她一樣的煙花女子無法逃脫的悲慘宿命,就像小環用自己辛苦攢下的錢給自己贖身時,行樂舫的媽媽看著滿桌的金銀,輕蔑地說了一句,窯姐兒永遠是窯姐兒,既做了這個行當,還想著要清白,殊不知人言可畏,就算贖得了身,也買不回名聲。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唐:開局被李世民拐去當孫子

紅勝火

曖昧溫柔

繪霧眠

庾楠

聽雨訴惆悵

開局憑智商收復逆天夢魘開始無敵

木丁東

葉羅麗:天選填補劇情打工人

醉鴨鴨

小師妹很強,堪比天道

奔跑與追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