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新技術+原有產業=新產業

“呵呵,這個問題對別人來說很難,但對你這個商業天才而言,恐怕早就想好怎麼解決了.”

“裡德,你太誇獎了,我可不是上帝.”

“現在很多人都喊你‘上帝之子’,尤其是華爾街的那些傢伙.”

裡德·哈斯廷斯笑道。

徐良聳了聳肩,“大家都知道華爾街的那些傢伙都是二五仔,只要有錢賺,他們能向任何人露出屁股.”

“哈哈,說的沒錯.”

看到又有人進來後,徐良道。

“裡德,失陪一下.”

“ok,今天你是主角.”

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後,徐良邁步迎了上去。

“沒錯.”

三人沒聊太久,因為後面陸續來了ebayceo梅格·惠特曼,google創始人謝爾蓋·布林和拉里·佩奇,紅杉資本創始人,矽谷風投之父唐·瓦倫丁,以及現在紅杉資本舵手邁克爾·莫瑞茨。

徐良恍然,“謝謝。

等孩子百天的時候,一定請你赴宴.”

“呵呵,你這樣的股東,在美國可不多.”

“咱們之間這關係,你應該八點來,替我招待一下客人才是應該.”

也跟徐良很少參加社交場合,在外界的形象比較神秘有一定關係。

時間緩緩到了九點半。

“我能去看看嗎?”

紐瓦機場是矽谷附近一個很著名的私人機場,專門為一些富豪們的私人飛機服務。

可以說,今天的聚會幾乎把整個美國頂尖投資人和網際網路公司巨頭都聚在了一起。

當然,之所以能有這麼多人過來。

“徐,聽說你當了父親?”老蓋茨插話進來道。

直接給了他一個簡單的擁抱後,徐良熱情道。

將近500人,烏壓壓的坐在園區專門準備的會議室裡,顯得有點擁擠。

徐良道:“幾次去西雅圖都是來去匆匆,沒來得及參觀亞馬遜.”

以及跟瓦倫丁齊名的四大風投巨頭之三,阿瑟·洛克、約翰·杜爾和維諾德·科斯拉。

徐良點了點頭,“我先去招待客人,一會見.”

“徐,這應該是我們第一次見面.”

貝佐斯笑道。

其它中小網際網路公司創始人,以及一些知名投資人就更多了。

貝佐斯微微一愣,隨即笑道。

不管真假,徐良的這番話都讓他心中高興。

“比爾,傑夫,你們怎麼一塊來了?”

“好吧,我的錯。

下次一定來早點.”

邀請的人基本都到了。

再次迎上新來的人。

“能否帶我一個?”貝佐斯笑道。

“我們的飛機非常巧合的同時降落在了紐瓦機場,所以就一塊來了.”

老蓋茨笑道。

大家都想看看這個蜚聲全球的金融投資家和科技巨頭,到底是個什麼樣子的人。

他很喜歡孩子。

徐良的鯤鵬號也停在那裡。

“楊老哥,你可來的有點晚了.”

“這就對了嘛.”

“我記得你請柬上定的時間是九點半,現在應該還不到九點才對.”

徐良的號召力,讓所有參加投資酒會的人都有些驚訝。

“那我可就等著了。

……好了,今天伱是主角,我就不耽擱你了。

等閒下來,我們再一起吃飯.”

“投資就是投人,我之所以投資亞馬遜就是看重你的領導力。

所以,只要你一天還是亞馬遜的ceo,我就不用擔心它會出現重大虧損.”

“徐良,恭喜了.”

楊志遠眨了眨眼,“父親可是一個偉大的角色.”

楊志遠笑著把手伸了過來。

“能得到‘金凱撒’這樣的讚譽,我深感榮幸.”

“沒問題.”

“當然。

我們是好朋友.”

徐良在所有人目光的注視下,邁步走上主席臺。

拿著畫筒看著下面一個個在外界影響力巨大的人物,比爾·蓋茨、傑夫·貝佐斯、楊志遠、拉里·佩奇等靜靜的坐著,等候自己講話。

一股難以言喻的巨大成就感縈繞在胸中。

長長的吁了口氣後,腦海中的思路變得清晰起來。

“先生們,女士們,上午好,非常歡迎你們今天能在百忙當中來參加漢華舉行的投資酒會.”

嘩啦……。

禮節性的掌聲響起。

“剛才我們漢華高階合夥人,北美公司總裁林君瑞林總跑過來跟我說:徐總,今天怎麼來了這麼多人?

我看了他一眼:邀請函不是你發的嗎?

他回答說:是我發的,但我以為能來一半就了不起了,結果現在全來了,搞得我很緊張啊。

我說:沒事,一會看我的。

結果現在走上來看到大家後,我發現確實有點緊張。

所以如果一會我說的有什麼不對的地方,請大家能多多包涵。

我才24歲,犯錯很正常。

年輕嗎.”

被pua的眾人無奈再次給這個厚顏無恥的傢伙奉上了掌聲。

“好了,咱們話歸正題,不然你們就該揍我了.”

頓了一下。

“大家都知道一點:科學技術的發展並非勻速的。

重大科技突破需要醞釀很長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技術進步是一個緩慢的量的積累,有人把它稱為相對停頓狀態。

因為這個階段一切發展都是平衡的。

但是當這些量的積累到一定程度後,科技在短時間內獲得單點突破,然後新科技全面迸發,這便是大家常說的‘拐點’。

在歷史上有很多關鍵性的拐點,比如1666年牛頓發明微積分,發現了力學三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完成了光學分析,從此世界進入了科學近代社會。

因此這一年被看成是科學史上的一個拐點。

到了1905年,愛因斯坦完成了分子說,發現了光電效應,提出了狹義相對論,從此開啟科學的現代社會,隨後物理學的各個領域,全面繁榮。

1965年,摩爾博士提出了摩爾定律,同時在工業界大規模積體電路出現,從此開始了持續半個世紀的資訊產業高速發展。

所以我們迎來了第三個拐點——網際網路。

每一個拐點的出現,都會引發深刻的社會變革,它們通常遵循一個模式。

即:新技術+原有產業=新產業。

那些有意或者無意接受了這個規律的企業家,常常在新的時代又站到了浪潮之巔。

近代第一次帶來全社會變化的技術是以蒸汽機為核心的動力革命。

在瓦特發明萬用蒸汽機後,很多有上千年曆史的古老行業,使用蒸汽機後搖身一變,成為新產業。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紡織業。

幾千年來這個行業一直是一家一戶式的小手工業。

英國的紡織業在蒸汽機出現之前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靠水能驅動的各種紡織機械在19世紀之前是高科技產品。

它們的生產效率比東方純粹手工的紡織機要高很多。

但在那個年代,英國的紡織品並沒有多到要向全世界傾銷。

等到蒸汽機用於紡織業,情況就不同了。

英國需要開啟東方市場才能消化全部的產能。

當最終那些洋布賣到華夏和印度後,當地幾千年來傳統的家庭紡織業在短短不到一百年裡便消失了。

從此全世界的紡織業被重新定義,各個邁向工業化的國家開始建設紗廠、織布廠。

一時間,紡織業成了工業程序中的全新產業。

同樣的例子還有交通運輸業,在海洋上,極大的提升了船舶的運輸效率和速度,讓世界變得更小,世界各地的聯絡變得更緊密。

在陸路運輸上,火車取代了馬車,成為客運和貨運的主要工具。

一個嶄新運輸業就此誕生。

人類迎來了第一次科技革命。

世界發展了半個世紀,同樣的模式再次誕生。

現有產業+電=等於新產業。

以電報和電話為核心的通訊產業就是在那個時期奠定的基礎,今天它是全球最大的產業之一。

點燈、電動機,各種家電,深刻的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

也就是我們所知的第二次工業革命。

二戰後資訊科技帶來了新的產業革命。

其中包括兩個方面。

第一,創造了一批與資訊的產生、傳輸和處理有關的產業,比如電視、傳媒、衛星等等

另一方面,原油的很多產業在使用計算機後產生了本質的變化,比如金融業和農業。

銀行業是一個非常古老的行業。

但在過去幾百你那裡,它並沒有本質的變化,存取錢和借貸都必須去銀行,因此銀行的大小取決於其營業網點的多少。

從歐洲文藝復興屍氣銀行業的先驅美第奇家族,到後來猶太銀行家的代表羅斯柴爾德家族,再到後來美國銀行業的代表洛克菲勒和花旗銀行都是如此。

他們需要話幾代人的時間走到世界各地。

但即便如此,在它已知的世界裡,仍有99%的人無法使用它們的金融服務。

跨行的交易成本非常高,而且非常麻煩,因此人們旅行不得不攜帶現金或者旅行支票。

但計算機的出現徹底改變了這個行業。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和自動取款機的使用,使得銀行營業網點很容易部署到全世界。

從20世紀70年代,工業化國家陸續實現了不同地區的跨行存取,甚至跨過取款,從而催生了摩根、花旗、滙豐等一系列世界級的銀行巨頭。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金光閃閃奶糰子,把鬼嚇得跪地哭

陳茶柚子

未來首輔的娘子是妖怪

貼貼才能共赴黃泉

死亡系統之瘋狂女主播

喜歡臭鼩鼱的肖鏘

重生修真界:嗎嘍也能逆襲成至尊

清栢

退役小兵:黑與白的較量

樂極不生悲

紙人,煉屍,詭真人

千鈞四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