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超級女聲

“徐總,今天是‘鴻蒙專案’正式開工的日子,您不去嗎?”呂慧道。

“已經七月十五號了?”

“嗯.”

“時間過得真快.”

隨即擺了擺手,“我不去了,讓老謝他們主持吧.”

“好的.”

“你把鴻蒙音樂向總找來.”

“是.”

呂慧離開後不久,向莉莉推門走了進來。

“徐總,您找我?”

指了指面前的座位讓他坐下後,徐良指了指桌上的資料。

“你們的中期報告我看了,億華夏幣的營收非常不錯.”

徐良道。

向莉莉紅光滿面,“我也沒想到刀郎的第一張專輯就能賣的那麼火,發行半年就破了200萬張,給我們創造了過億的營收。

唯一可惜的是國內的盜版太猖獗,不然這張《2002年的第一場雪》絕對能賣過千萬.”

這個徐良相信。

刀郎的實力不需要懷疑。

“現在國內的環境就這樣,咱們能保證這樣的營收已經很不錯了.”

“鳳凰傳奇、李健和姚倍娜的專輯準備的怎麼樣了?”

“有您的那幾首歌打底,成績肯定不會太差。

不過我還想再打磨打磨,爭取弄成白金唱片。

一出道便是白金,對他們的未來發展很有好處,也能給公司帶來更多的收益.”

向莉莉完全被刀郎200萬正版銷量提高了眼界。

徐良點頭道:“精益求精的態度沒錯,但也別耽擱太久。

人都是會喜新厭舊的,尤其現在好歌疊出,熱度很難長久維持.”

現在可不是十年後歌壇凋零,青黃不接的時代。

而是兩岸三地,好歌層出不窮,神仙打架的時代,競爭極其激烈。

“我明白.”

徐良點頭後指了指向莉莉手邊的檔案。

“現在說說它的事吧?我相信你不會無的放矢的把它拿過來.”

向莉莉拿起檔案遞了過來。

“徐總,還是您瞭解我.”

接過向莉莉的檔案,翻開扉頁後一行放大加黑的字型映入眼簾。

“《華夏偶像》節目策劃書?”

向莉莉點了點頭,“徐總,限於國內的環境,我們很難在正版下載方面獲得太多利益,歌手發唱片,商演,代言,也需要時間。

而且短期內很難獲得質的飛躍。

所以我打算開闢新方向.”

“這個?”

徐良抬了抬手。

“是的。

這是我上次去羊城出差的時候,偶然從酒店電視裡看到的轉播。

後來調查了一番,這是一款以歌曲為主題,把普通人塑造為偶像明星的節目。

節目起源於英國,叫做《流星偶像》。

後來美國買了版權後,開發為《美國偶像》。

我覺得我們也可以買版權,開發一款《華夏偶像》,正好借這個機會,籤一批新人進來.”

徐良翻看著資料,上面詳細寫著整個節目的策劃方案和規則。

腦中靈光一閃。

這不是馬桶臺的《超級女聲》和《快樂男聲》的翻版嗎?

區別只是這個《華夏偶像》是導師最後定名次,而《超級女聲》和《快樂男聲》是觀眾投票。

“政策上可以嗎?”

徐良問道。

向莉莉明白他的意思。

“徐總,我們國家最早的製播分離是1987年,京華影視節目製作中心與央視合作推出《看市場》、《金土地》和《專家論壇》等欄目。

央視負責節目審查,京華負責資金籌措和節目製作。

這算是我國廣播電視製播分離的序幕。

1992年,京城文化藝術音像出版社投資兩百萬製作《愛你沒商量》,隨即被央視三百五十萬購買播放權,是華夏電視領域第一次真正的製播分離.”

向莉莉侃侃而談,顯然早就做足了準備。

“到了1996年,國家gd局發問之處要在廣電系統適當引入競爭機制以適應電視臺擇優播放需要,而且第一次明確提出了:除新聞類節目外逐步實現廣播電視節目製作和播出相對分開的機制。

99年,國家gd局和xinxi產業部又提出了‘無線有線合併,網臺分營’,開始將製播分離限制在系統內公開討論。

同樣在這一年。

國家gd總局在魔都召開全國廣播影視系統內部管理座談會,明確提出要“積極推進除新聞節目以外的其他廣播電視節目播出與製作分離,逐步發揮市場機制對廣播電視節目的基礎作用.”

自此,製播分離正式出現在華夏電視傳媒業中.”

聽完了向莉莉的描述,徐良心下了然。

看著手裡的資料,沉吟片刻。

“你的想法不錯,我基本同意。

不過,西方一個火爆電視節目的版權費太貴,動輒上千萬美元的支出,對鴻蒙音樂來說太高了.”

“徐總,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機會.”

“彆著急。

我沒說不辦,但我們把選秀規則稍微改一下,變成一個原創節目,避過版權上的困境.”

徐良道。

“改一下?”

向莉莉詫異道。

徐良點了點頭,選秀這玩意不涉及到版權,按照人家的規則照搬照抄才會被起訴。

“我們海選階段可以用導師選拔,到了決賽階段,則可以讓觀眾投票選擇,這樣可以提升觀眾的參與度,進而提升節目熱度,而且還可以為決賽選手提前培養一定的粉絲。

等節目結束,他們本身就已經是一個明星,可以幫我們賺錢了.”

向莉莉思索片刻後,眼睛亮了起來,由衷的誇讚道:“徐總,還是您厲害.”

徐良笑了笑,其實這個節目還有很多玩法。

比如節目方跟新浪合作,透過新浪有線平臺編輯簡訊投票,新浪就能夠分享簡訊的八成利潤。

再比如,引導所有決賽選手在貼吧開通賬號,可以極大提升貼吧流量和使用者。

當然,最值錢的就是廣告。

貼片廣告,植入式廣告,冠名廣告等等。

“徐總,如果節目規則改了的話,那《華夏偶像》的名字也不能用了.”

向莉莉道。

徐良點頭後道:“你這個節目就叫《超級女聲》.”

“《超級女聲》?”

對任何80後的人而言,《超級女聲》都是記憶中難以抹去的事情。

徐良到現在還記得自己在女友的要求下給李玉春投票的事。

《超級女聲》能火,也是天時地利人和多重因素疊加。

首先,在00年代,一批老綜藝收視漸漸走低,悄然落幕。

但經濟發展的腳步沒有停止,更多的觀眾,更高的消費力,需要更強的承載。

然後湘南衛視抓住了機會,借鑑美國綜藝《美國偶像》,推出了《超級男聲》歌唱選秀綜藝。

這個節目本質上跟過去的“青年歌手大賽”沒什麼區別。

但湘南衛視巧妙的進行了本土化改編,決定選手去留的不再是專業評委,而是觀眾簡訊投票。

只不過這個優點的效果,要等到第二年才顯現。

2004年,其姐妹節目《超級女聲》上線。

一開始,業內對這個節目普遍不看好,這些高高在上的內容專家們認為沒人會樂意看一群五音不全的人唱歌。

以至於當湘南臺去各個地方設定賽區時,許多地方頻道不願加盟。

但誰都沒想到,這個沒人看好的節目一經播出,就將湘南臺的收視從全國第六拱到第二,僅次於央視一套。

2004年,《超級女聲》所獲得的成績讓湘南衛視看到了“爆款”的希望。

第二年,這個希望,席捲了現實。

2005年《超級女聲》播出,4億人次觀看,各項收視指標創下華夏電視史上諸多難以打破的紀錄。

5個賽區,15萬人報名,年齡最大的89歲,最小的4歲。

李玉春、張凉穎、周比暢等一眾普通人的人生因此改變。

因為主持,汪寒晉升國內一線主持人之列。

因為冠名《超級女聲》,蒙牛實現了品牌和銷售的雙重豐收。

當時的投票環節,掀起全民熱潮。

無數的粉絲上街拉票,在當時的長沙街頭甚至有小姑娘以回不去家藉手機給家人打電話為由,騙來陌生人的手機去投票,甚至有粉絲準備賣房拉票。

貼吧迎來第一個巔峰,《超級女聲》播出期間,貼吧日均活躍使用者超350萬使用者,共釋出了超200萬帖子為選手拉票加油等,總決賽期間,每秒有四個人在“超級女聲吧”發貼。

百度一度超越新浪成為全球最大中文網站,流量文化初次顯現。

要分析05屆《超級女聲》的火爆,原因有很多。

有刺激時代的審美;

有草根海選帶來的新鮮感;

有全民投票帶來的參與感;

有網際網路對造星的影響;

有不同審美帶來的碰撞,導致內容上的戲劇性。

模式、內容、機制、時代、機遇,天時地利人和的開局讓05屆超級女聲成為時代爆款。

火爆的超女,也讓參與的製作方和廣告商賺了大錢。

尤其是蒙牛,蒙牛酸酸乳熱賣一個億。

半年時間,蒙牛純利增長億,上漲34%。

驚人的利潤也讓蒙牛為首的乳企對各大綜藝節目痴心不改。

蒙牛賺的不少,製作方賺的更多。

單說2005年的《超級女聲》,其最高收視率超過10%,市場份額最高接近50%,節目冠名費接近2000萬,7場決賽廣告超過1800萬,簡訊投票收入約3000萬。

感謝書友‘奕’200起點幣打賞,非常感謝。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天訂良緣

使用者38443067

靈人傳!

莊子語

夜幕下的二姐夫

丘達可

谷堆南側往北走

小孫兒

將女不入愛河,一朝登基立國

鹿梓鳴

當你凝視深淵時

陌陌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