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爆倉和物流

亞馬遜做物流開始就一直虧損,直到納斯達克危機,股票跌成狗後,迫於董事會的壓力,才暫停了在物流方面的投資。

然後很快扭虧為盈,雖然盈利水平不高,但確實盈利了。

“你把一號店的毛利潤都投在物流上了?”

“沒有,我們還在津門、金陵、島城、泉城和杭城新開闢了三家一號店線下店.”

錢三泰道。

現在的一號店線下店面,發展的越來越像後世的精品百貨店,只是商店風格更貼近影視娛樂周邊。

“以後一號店線下店面除了主流商圈的旗艦店外,將開設300~500平的精品店,主要以一二線城市的購物中心和步行街為主,數量不做限制.”

“徐總,我們一號店的營收恐怕很難支撐線上線下同步擴張.”

錢三泰為難道。

做零售的利潤很低,基本都在12%~15%左右。

低的甚至連10%都沒有。

而零售又是一個規模為主的行業,沒有足夠的規模,你就沒辦法從供應商那裡低價拿貨,更沒辦法長時間壓貨款,利潤自然就低了。

想要擴大規模,自然少不了資金支援。

徐良沉吟片刻後,“老錢,一號店對外融資的話,你覺得怎麼樣?”

錢三泰心中一震,眼神有些複雜。

他知道,在整個公司內部,最受重視的是網際網路搜尋和泛娛樂,公司的資金大部分都投入這兩個業務群了。

兩者的回報也足夠豐厚,泛娛樂就不說了。

必應的廣告營收打著滾的往上漲,每個月的總裁會上,必應的營收都比上個月更高,甚至高出一倍。

這種增長幅度太嚇人了。

相比之下,一號店的發展確實不盡如人意。

營收高,利潤低,到現在更有演化為無底洞的架勢。

就算是他,一想到構建一張能夠支撐全國的物流體系所付出的代價,就心頭髮虛。

沒有上千億華夏幣的投入,根本不可能。

“徐總,我同意融資.”

徐良點了點頭,也沒多說。

“融資的事我再考慮考慮,你先忙吧.”

“徐總,我送您.”

“嗯.”

離開物流基地後,時間已經到了晚上。

拿出電話打了出去。

很快就接通了。

“老謝嗎?晚上一起擼個串,我請客。

……對,還是上次的老地方.”

結束通話電話後,徐良來到公司附近的‘淄~博燒烤’。

要了個包廂後,開了一箱啤酒。

時間不長,謝文推門走了進來。

“來了,坐坐。

……服務員,上串吧.”

外面的服務員答應一聲後轉身去了燒烤區。

謝文在對面坐下來後笑道:“您怎麼想到請我吃烤串了?”

“這段時間看你這麼辛苦,我這個當老闆的於心不忍,一頓小燒烤,慰勞慰勞.”

說著,開了一瓶啤酒遞過去。

“我可是開車來的.”

“公司給你配司機了,我知道.”

徐良笑道。

“您還是快說什麼事吧?要不然這酒喝的不安穩,肉也吃的不爽利.”

“你這個老謝,還真是我肚子裡的蛔蟲。

算了,那就先說說吧.”

徐良臉色一正,“我打算讓一號店融資.”

“為什麼?”謝文平靜道。

“第一,電子商務不是鴻蒙的主業。

第二,把b2c兼物流,投資太大了,我們雖然可以支撐,但鴻蒙的資金不可能全拿來發展電子商務,網際網路搜尋和泛娛樂才是我們的主營業務.”

謝文點了點頭,“如果一號店需要融資的話,那新浪呢?融資後需不需要單獨上市?”

“新浪看其發展情況再說,不過新浪盈利越來越多,又沒有類似物流這種重資產業務,大機率是不需要融資的.”

新浪2001年一季度,透過移動夢網月營收超過1500萬華夏幣,而且上升趨勢明顯,每個月都有15%以上的增長,日進斗金。

廣告業務也全面復甦,一季度營收超過億華夏幣。

當然花錢的地方也很多。

搜房網、新浪汽車、貼吧、新浪旅遊等業務都在花錢。

不過這些都是垂直網站和社群網站,屬於輕資產專案。

以新浪的營收完全可以負擔。

不需要對外融資。

“至於上市,新浪、一號店甚至必應都需要單獨上市.”

徐良道。

他已經想的很清楚。

隨著華夏經濟發展日趨繁榮,大而全的公司,會越來越難。

最好的例子就是阿里和企鵝。

阿里什麼都想自己做,結果什麼都沒做好。

企鵝就抓社交和遊戲,其它業務只追求控股,不涉及經營權,結果百花齊放。

鴻蒙走的就是企鵝的路子。

瞭解徐良的想法後,謝文沉吟半晌。

“按照您的思路,新浪的業務太雜,跟鴻蒙選擇一個產業做精的策略不符.”

新浪旗下,幾乎每一個頻道都創立了一家新公司,走的也是傘形公司的策略。

“新浪的業務還需要拆分。

除了新聞之外,最多會留下兩三個子業務.”

徐良道。

他所謂的子業務就是郵箱、部落格之類。

至於汽車、旅遊之類,要麼跟頭部公司合併退出,要麼直接切分出來單獨上市。

謝文了然後,“我不反對一號店融資,但還不是現在.”

“為什麼?”

“原因也有兩點.”

“第一,現在納斯達克危機還沒完全過去,融資的話條件不會太好。

第二,公司盈利豐厚,尤其遊戲業務更是日進斗金,正愁沒有投資的地方,暫時都投給一號店吧.”

“一季度鴻蒙的財務報表出來了?”

“準確的資料還沒有,不過大概的已經有了。

鴻蒙公司一季度創造營收億華夏幣,比去年同期增長了84%。

其中鴻蒙華夏貢獻億華夏幣,同比增長154%。

增長最迅速的是必應,其次是鴻蒙遊戲。

兩大業務給我們貢獻了億的淨利潤,按照兩大業務的營收曲線推算,全年可以獲得15~20億的淨利潤,甚至更高也說不定。

總公司可以分潤一半,也就是一億多美元,這筆錢足夠支援一號店今年的擴張了.”

徐良點了點頭。

一號店越往後越燒錢。

尤其競爭激烈的時候,廣告費,活動經費,物流擴張,運營等等,方方面面都需要錢。

以京東為例,從2010~2016年,平均每年獲得20億美元以上的融資。

完全就是燒錢。

當然,現在一號店還不需要這樣。

因為沒什麼競爭對手。

卓越網還不成氣候,阿里艱難求生,易趣是c2c,噹噹網還安心當它的書商。

他們還有按部就班發展的空間和時間。

當然,最關鍵的是現在的網際網路人口還是太少,你燒錢都未必管用。

“那就等等再說吧.”

徐良接受了謝文的建議。

兩人邊吃邊聊,晚上八點半才散場。

第二天上午,徐良來到鴻蒙。

剛準備去鴻蒙文學。

一個電話打了進來。

徐良拿起來一看,連忙按下了接聽鍵。

“姜shu記,您怎麼有時間給我打電話了?”

“我剛收到你們玄武基金提交的報告,要收購‘金菲國際公寓’、‘京泰自主城’等爛尾樓?”

“是.”

“為什麼?你們‘鴻蒙總部專案’不做了?”

“當然做。

但‘鴻蒙總部專案’的審批和動遷,耗時日久,基金的錢不能長時間放在賬上,這會損害我們公司的聲譽.”

這段時間因為跟漢華資本合作的事情,姜衛國也瞭解了一些私募基金的運作方式,他也基本認可徐良的話。

“沒有了錢,你們怎麼開發?”

“這個您放心,我個人旗下的泰華地產會加入進去,承擔三分之一的專案開發投入。

至於玄武基金這邊,得益於《財富》雜質的宣傳,現在國外很多養老基金、大學捐贈基金正在跟我們接洽,玄武基金即將開始二期資金的募集。

所以,我們有足夠的錢來開發‘鴻蒙總部專案’,您可以放心.”

徐良道。

“《財富》雜誌替你們宣傳了?”

“曉陽沒跟您說?”

“沒有.”

“前段時間,《財富》雜誌公佈了全球對沖基金營收排行,我們漢華資本以億美元的營收,僅次於橋水基金和金士曼集團拍在第三位,所以很多人對我們感興趣.”

姜衛國沉默了。

2001年整個京城招商引資額才42億美元,實際到位只有五分之一。

但漢華資本一家公司就創造了億的營收,這個盈利能力實在是太驚人了。

他可以想象國外那些資本家對漢華資本的熱捧。

“既然你有這個能力,那我就放心了。

不過我希望你能多給國內投資,我們的國家還很落後.”

“姜shu記,這個您放心。

國內市場始終是我們漢華投資的重點.”

“你有這個想法就好.”

猶豫了一下,姜衛國緩緩道:“小徐,你的商業能力是我見過的人中最出色的。

我希望你能多把他用在對科技行業和實業上,切實提高我們國家的工業能力.”

徐良愣了一下,姜衛國換了一個更親近的稱呼,語氣也變得誠懇了很多。

不再像是高高在上的官員,更像是一個為操心國家未來的長者。

“您放心,不管是漢華還是我自己,都會積極投資實業和科技行業.”

姜衛國應了一聲後,“你們鴻蒙總部的專案,市政府會盡快推動,爭取能夠在下半年八九月份,讓你們開工.”

“我們鴻蒙、漢華和泰華地產,一定不辜負您的期望.”

“嗯。

就到這裡吧.”

“再見.”

“再見.”

結束通話電話後,徐良長長的吁了口氣。

他真不愛跟官員打交道,尤其姜衛國這種省bu級的高官,每次都壓力巨大,生怕說錯了話。

“怪不得國內的富豪都想往外跑,誰都相當no1.”

感嘆了一句後,徐良來到望江大廈旁邊的五州商廈。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萬界:金手指三個願望複製太陽系

果然存在即合理

向野而生長

粥瑤瑤

重生到平行世界,我靠現代歌逆襲

愛吃雞翅膀f

我和先生的日常生活

太了不起的雪落

夢四郎

乾太子

神陵雲都四天王

驍元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