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分散投資

“可以啊,老夏,你這個金融門外漢,什麼時候也懂得這麼多門道了?”

夏長勝古板的臉上露出一絲笑容。

“在其位謀其政,雖然我不負責公司投資,但怎麼也要對金融有所瞭解,所以報了港大金融函授班,現在勉強算個學徒工.”

“哈哈,看來我果然沒看錯人。

把紅巖交給你負責,我也放心了.”

誇獎一番後。

“就按照你說的做,購買蘋果和亞馬遜的可轉換債。

不過還是跟之前一樣,股權加可轉換債的不能突破蘋果公司總股本的15%.”

15%是個相對安全的閾值,再多的話就有點刺眼了。

夏長勝點了點頭,“徐總,如果這樣的話,大機率我們用不完10億美元.”

以蘋果和亞馬遜現在的股價,以三倍槓桿,各持股15%股份的話,只需要5億美元就夠了。

剩下搜狐和網易,三倍槓桿下來,甚至用不了2000萬美元。

為什麼一定要槓桿?

老美的聯邦基金利率一個勁的下調,現在都已經破了2%了,海量的資金進入市場,貸款利息那麼低,不抓緊貸款放大自己投資收益才是傻子。

而且他也想趁著亞馬遜和蘋果股價低的時候,儘可能用少量的資金鎖定股權,等後面兩家的股份漲上來,隨便賣點,都能去槓桿。

徐良點了點頭,“投資的事情我來想辦法.”

話落,把放在桌上的健力寶和新夢想的財務報告遞了過去。

“交給審計部門詳細審查.”

徐良雖然信任喬玉會和滕華明,但他信不過兩人下面的人。

“徐總,資料太少了,如果只是這樣的話,恐怕很難稽核出什麼?”夏長勝道。

“放心,我已經讓他們兩家公司,把詳細的財務檔案和收支報表,全都打包朝這裡送過來了。

如果再不齊全,伱可以直接打電話向兩家公司ceo討要,如果拿不出來,追究當事人責任。

如果稽核出問題,要第一時間告訴我.”

“是.”

紅巖基金的審計部門,就是他獨立在各大公司之外的一把鍘刀。

隨時把麾下公司長出來的野草鍘一鍘,保證肌體的健康。

“諮詢部門那邊有什麼好訊息嗎?”徐良問道。

諮詢部門之所以設立,就是給紅巖蒐集投資標的,或者蒐集他要的投資公司的詳細資料,並給出一份投資計劃書。

“諮詢部門剛成立,目前還沒找到合適的投資目標.”

徐良點了點頭,也沒多說什麼。

揮了揮手。

“你先下去忙吧.”

夏長勝點頭後,轉身離開了。

徐良仰躺在椅子上,雙目微閉,手指有節奏的敲著桌面。

紅巖1號和紅巖2號,最多投出去10億美元多一點。

還剩下億美元留在紅巖的賬上。

雖然不一定要全投出去,但他也不準備留下這麼多。

至於說投資風險,不管是紅巖1號,還是紅巖2號風險都不大。

就紅巖1號而言,不管是亞馬遜也好,蘋果也罷,他都不是絕對控股的大股東,你要砸盤,肯定惹怒一大票機構。

關鍵,兩家公司發展良好,就算是華爾街巨頭出面,也不可能把兩家公司三分之一的市值砸沒了。

退一步說,就算真的砸的他需要補倉,他也可以從容調配資金。

所以說,安全機率很大。

至於紅巖2號,除非國家改了政策,否則沒人能阻止房地產上漲的大勢。

“投在哪呢?”徐良認真思索起來。

高增長的公司,他都已經攥在手裡了,繼續投網際網路公司沒什麼意義。

關鍵是紅巖基金是他的家族辦公室,投資方向不能只追求高利潤,還要儘可能的分散風險。

地產是其中之一。

“茅臺和五糧液應該都上市了.”

國內股市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白酒股,尤其是茅臺,萬億市值堪比宇宙行。

不過只是茅臺和五糧液還不夠,還吸納不了太多錢。

白酒股發展起來,還是在差不多十年後。

經濟繁榮了,高階白酒的消費市場才真正起來。

“除了白酒的話,就是銀行了.”

五大行現在都沒上市,肯定不行。

他想要的就是民生、浦發和深發展。

“說到銀行,我確實應該投資一家銀行.”

徐良心道。

次貸危機、歐債危機,以及後來的三年疫情,全球倒閉的銀行太多了。

你放在裡面的錢,說不定哪天就沒了。

矽谷銀行就是最好的例子。

而且二十年後逆全球化越發嚴重,連瑞士銀行都在老美威逼下妥協了,中立和安全徹底成了笑話。

為將來自己的資金安全,掌控一家銀行非常有必要。

想了想,徐良拿起桌上的電話給夏長勝打了過去。

“徐總?”

“公司下一步投資目標是華夏茅臺和五糧液兩家白酒公司,沒有股份限制,在不退市的情況下儘可能的多收購股份.”

“是.”

“還有,蒐集一份香江銀行業的資料給我,要詳細.”

“明白.”

——

香江九龍尖沙咀梳士巴利道香港半島酒店。

徐良切下一塊牛肉放進嘴裡,品嚐片刻後道:“這間‘吉地士法餐’成立近半個世紀,又頂著米其林三星的名頭,但也沒嘗著多好吃.”

對面的姜曉陽切下一塊牛肉,優雅的放進嘴裡。

紅潤的櫻唇微微抿著,咀嚼的幅度很小,折射出一股上流社會的貴氣。

“法餐要慢慢品,像你這樣狼吞虎嚥,能好吃才怪了.”

徐良點了點頭,“你說的也對。

不過這輩子我是跟美食家無緣了.”

頓了一下。

“怎麼樣,陳、王兩家鬆口了嗎?”

“昨天看完網通的上市,看得出觸動很大。

不過目前還沒給我訊息.”

“你替我跟他們約一下,我們見一見.”

徐良道。

“你要見他們?”

“事情拖了這麼久,也該有個結果了.”

“好吧.”

——

第二天,華人行漢華資本會議室。

在姜曉陽的引領下,兩個男子走了進來。

前面的一個四十歲左右,身穿黑色西裝,身材矮胖,臉上掛著笑容,顯得很親切。

後面一個身材瘦高,帶著金絲眼鏡,看上去有些斯文。

“徐總,我來介紹,這位就是博士眼鏡的創始人陳華濤;這位是光明眼鏡的創始人王海鵬.”

姜曉陽介紹道。

徐良笑著伸出右手。

“陳總,久聞大名.”

身材矮胖的陳華濤搶先握住徐良的右手,臉上掛著恭維的笑容。

“徐總太客氣了。

您才是大名鼎鼎,在您這位全國首富,科技鉅子面前,我們都是普通人.”

徐良不著痕跡的抽回右手。

“陳總過譽了.”

轉頭看向王海鵬。

三十出頭的他正是年富力強的年紀,面對徐良臉上驚訝之餘也有幾分侷促。

“王總,久違了.”

“您客氣.”

看著面前異常年輕的男子,王海鵬心中的驕傲迅速零落。

原本他以為自己三十二歲便創下千萬家產,光明眼鏡估值近億,已經是人中龍鳳。

但跟二十歲便身家幾十億美元的徐良相比。

不。

完全沒有可比性。

“兩位請坐吧.”

四人在旁邊的會客區坐了下來。

秘書奉上茶水後,徐良微笑道:“前天兩位觀摩了網通敲鐘上市,感覺怎麼樣?”

陳華濤是個老狐狸,笑呵呵的沒急著開口。

王海鵬猶豫了一下,“非常震撼,以前是坐井觀天了.”

徐良微笑頷首後目光一轉,“陳總,你呢?”

“我跟王老弟的感受差不多。

呵呵,差不多.”

話雖這麼說,但徐良敏銳的察覺到了他言語中的保留。

“這是不見兔子不撒鷹啊.”

徐良心道。

心思電轉。

徐良沒直接說合並的事。

“二位知道比爾·蓋茨嗎?”

“當然,世界首富,微軟公司創始人,誰不知道.”

陳華濤笑道。

“比爾蓋茨先生在1994年,聘請了投資精英邁克爾·拉爾森作為家族信託——‘瀑布投資’的負責人,並透過來管理其資產財富。

為避免蓋茨的財富過度集中於微軟公司,拉爾森將財富分散投資於科技行業以外的資產,每季度減持微軟公司股票所獲得的現金,大部分被轉移到瀑布投資進行管理,避免對家族主業科技行業過高的風險敞口.”

頓了一下,看著已經聽得入神的兩人,徐良微笑著繼續道。

“八年下來,比爾·蓋茨在微軟的股權減少了一半。

有人計算,如果比爾蓋茨不堅持微軟股權的話,他的身家將是現在的三倍。

而減持讓他損失了數百億美元的財富。

很多人都為比爾·蓋茨惋惜。

但他們都忽略了一點,他們再用現在的眼光看過去八年時間裡已經發生的既定事實。

已經發生的事,隨便一個人都可以去評論。

但全世界每一個人都無法預測未來。

所以,分散投資是確保財富傳承,保護家族財產和創業成果最合理的方式。

畢竟,一家企業的存活週期也只有年,頂尖大企業平均存活週期也只有40年。

所以,在企業上升期的時候及時變現,分散投資,保護已有財富,避免家族重新返貧,階層話落,才是企業創始人更應該關心的事.”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和閨蜜竟然穿書了

晚溏

從禁文中逃出

悲哉行

只此山河夢

桂花引

萬古邪君

名偵探扣男

四合院,聽勸就變強

小仙庭的黑耀

時光流逝,愛還在

對啦